文章目录
- 条件概率与贝叶斯定理:深入理解机器学习中的概率关系
- 前言
- 一、条件概率与贝叶斯定理
- 1.1 条件概率的定义与公式
- 1.1.1 条件概率的定义
- 1.1.2 条件概率的实例讲解
- 1.2 条件概率的性质与法则
- 1.2.1 链式法则
- 1.2.2 全概率公式
- 1.2.3 贝叶斯定理的推导
- 1.3 贝叶斯定理详解
- 1.3.1 贝叶斯定理的定义
- 1.3.3 贝叶斯定理的图示说明
- 1.4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 1.4.1 朴素贝叶斯的基本原理
- 1.4.2 朴素贝叶斯分类流程
- 1.4.3 朴素贝叶斯的实际应用案例
- 1.4.4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Python实现
- 1.5 贝叶斯方法在机器学习中的优势与挑战
- 1.5.1 贝叶斯方法的优势
- 1.5.2 贝叶斯方法的挑战
- 二、贝叶斯方法的实际应用
- 2.1 医学检测中的贝叶斯定理
- 2.1.1 先验概率与后验概率
- 2.1.2 检测的准确性
- 2.1.3 应用贝叶斯定理
- 2.1.4 Python代码示例
- 2.2 机器学习中的贝叶斯方法
- 2.2.1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 2.2.2 贝叶斯网络
- 2.2.3 贝叶斯优化
- 2.2.4 贝叶斯方法在回归中的应用
- 2.3 贝叶斯方法的扩展与变种
- 2.3.1 多类别朴素贝叶斯
- 2.3.2 高斯朴素贝叶斯
- 三、贝叶斯方法的优势与挑战
- 3.1 贝叶斯方法的优势
- 3.2 贝叶斯方法的挑战
- 四、小结与展望
条件概率与贝叶斯定理:深入理解机器学习中的概率关系
💬 欢迎讨论: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 点赞、收藏与分享: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收藏,并分享给更多对机器学习感兴趣的朋友!
🚀 开启概率之旅:条件概率与贝叶斯定理是理解数据关系与模型推断的关键工具。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概率概念,揭示机器学习中的隐秘逻辑。
前言
在机器学习的世界中,概率论不仅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更是理解数据分布、评估模型性能和进行决策的基石。前两篇博客中,我们分别介绍了线性代数入门和概率论入门,为大家奠定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条件概率与贝叶斯定理,这些概念在实际应用中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分类、预测和决策模型中。
无论你是刚踏入机器学习领域的小白,还是希望巩固基础的学习者,这篇文章都将帮助你全面理解条件概率与贝叶斯定理的核心概念和实际应用。通过通俗易懂的解释和丰富的实例,我们将一起揭开这些概率工具在机器学习中的奥秘。
一、条件概率与贝叶斯定理
1.1 条件概率的定义与公式
在机器学习中,条件概率帮助我们理解在已知某些信息的情况下,事件发生的概率。
1.1.1 条件概率的定义
条件概率(Conditional Probability)是指在已知某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用数学语言表示为:
P ( A ∣ B ) = P ( A ∩ B ) P ( B ) P(A|B) = \frac{P(A \cap B)}{P(B)} P(A∣B)=P(B)P(A∩B)
其中:
- P ( A ∣ B ) P(A|B) P(A∣B) 表示在事件 B B B 已经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A A A 发生的概率。
- P ( A ∩ B ) P(A \cap B) P(A∩B) 表示事件 A A A 和事件 B B B 同时发生的概率。
- P ( B ) P(B) P(B) 表示事件 B B B 发生的概率。
1.1.2 条件概率的实例讲解
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条件概率。
例子:假设一个袋子中有5个红球和3个蓝球。我们随机抽取一个球,并且抽到蓝球的概率是:
P ( 蓝球 ) = 3 8 P(\text{蓝球}) = \frac{3}{8} P(蓝球)=83
现在,假设我们知道抽到的球是蓝球,求它也是大号球的概率。假设袋子中有2个大号蓝球和1个小号蓝球。那么:
P ( 大号蓝球 ∣ 蓝球 ) = P ( 大号蓝球 ∩ 蓝球 ) P ( 蓝球 ) = 2 8 3 8 = 2 3 P(\text{大号蓝球}|\text{蓝球}) = \frac{P(\text{大号蓝球} \cap \text{蓝球})}{P(\text{蓝球})} = \frac{\frac{2}{8}}{\frac{3}{8}} = \frac{2}{3} P(大号蓝球∣蓝球)=P(蓝球)P(大号蓝球∩蓝球)=8382=32
这意味着在已知抽到蓝球的条件下,抽到大号蓝球的概率是 2 3 \frac{2}{3} 32。
1.2 条件概率的性质与法则
条件概率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概念,它还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法则,这些都是理解更复杂概率关系的基础。
1.2.1 链式法则
链式法则描述了多个事件联合发生的概率,公式如下:
P ( A ∩ B ) = P ( A ∣ B ) ⋅ P ( B ) = P ( B ∣ A ) ⋅ P ( A ) P(A \cap B) = P(A|B) \cdot P(B) = P(B|A) \cdot P(A) P(A∩B)=P(A∣B)⋅P(B)=P(B∣A)⋅P(A)
这表明联合概率可以通过条件概率与边际概率的乘积来计算。
例子:假设我们有两个事件:
- A A A:下雨
- B B B:带伞
假设:
- P ( A ) = 0.3 P(A) = 0.3 P(A)=0.3(下雨的概率)
- P ( B ∣ A ) = 0.8 P(B|A) = 0.8 P(B∣A)=0.8(下雨时带伞的概率)
- P ( B ∣ ¬ A ) = 0.2 P(B|\neg A) = 0.2 P(B∣¬A)=0.2(不下雨时带伞的概率)
根据链式法则:
P ( A ∩ B ) = P ( B ∣ A ) ⋅ P ( A ) = 0.8 × 0.3 = 0.24 P(A \cap B) = P(B|A) \cdot P(A) = 0.8 \times 0.3 = 0.24 P(A∩B)=P(B∣A)⋅P(A)=0.8×0.3=0.24
1.2.2 全概率公式
全概率公式用于计算一个事件的概率,该事件可以通过多个互斥且完备的子事件来分解。公式如下:
P ( A ) = ∑ i P ( A ∣ B i ) ⋅ P ( B i ) P(A) = \sum_{i} P(A|B_i) \cdot P(B_i) P(A)=i∑P(A∣Bi)⋅P(Bi)
其中, { B i } \{B_i\} {Bi} 是一组互斥且完备的事件集合。
例子:继续以上雨伞的例子,我们可以计算带伞的总概率 P ( B ) P(B) P(B):
P ( B ) = P ( B ∣ A ) ⋅ P ( A ) + P ( B ∣ ¬ A ) ⋅ P ( ¬ A ) = 0.8 × 0.3 + 0.2 × 0.7 = 0.24 + 0.14 = 0.38 P(B) = P(B|A) \cdot P(A) + P(B|\neg A) \cdot P(\neg A) = 0.8 \times 0.3 + 0.2 \times 0.7 = 0.24 + 0.14 = 0.38 P(B)=P(B∣A)⋅P(A)+P(B∣¬A)⋅P(¬A)=0.8×0.3+0.2×0.7=0.24+0.14=0.38
1.2.3 贝叶斯定理的推导
贝叶斯定理是条件概率的一个重要工具,用于反转条件概率。其公式如下:
P ( A ∣ B ) = P ( B ∣ A ) ⋅ P ( A ) P ( B ) P(A|B) = \frac{P(B|A) \cdot P(A)}{P(B)} P(A∣B)=P(B)P(B∣A)⋅P(A)
推导过程:
从条件概率的定义出发,
P ( A ∣ B ) = P ( A ∩ B ) P ( B ) 和 P ( B ∣ A ) = P ( A ∩ B ) P ( A ) P(A|B) = \frac{P(A \cap B)}{P(B)} \quad \text{和} \quad P(B|A) = \frac{P(A \cap B)}{P(A)} P(A∣B)=P(B)P(A∩B)和P(B∣A)=P(A)P(A∩B)
将 P ( A ∩ B ) P(A \cap B) P(A∩B)从第二个等式代入第一个等式,得到:
P ( A ∣ B ) = P ( B ∣ A ) ⋅ P ( A ) P ( B ) P(A|B) = \frac{P(B|A) \cdot P(A)}{P(B)} P(A∣B)=P(B)P(B∣A)⋅P(A)
1.3 贝叶斯定理详解
1.3.1 贝叶斯定理的定义
贝叶斯定理(Bayes’ Theorem)是用来计算在已知某些条件下,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它将先验概率、似然函数和边际概率联系起来。
公式为:
P ( A ∣ B ) = P ( B ∣ A ) ⋅ P ( A ) P ( B ) P(A|B) = \frac{P(B|A) \cdot P(A)}{P(B)} P(A∣B)=P(B)P(B∣A)⋅P(A)
其中:
- P ( A ∣ B ) P(A|B) P(A∣B):后验概率,在事件 B B B 发生后,事件 A A A 发生的概率。
- P ( B ∣ A ) P(B|A) P(B∣A):似然函数,在事件 A A 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 B B 发生的概率。
- P ( A ) P(A) P(A):先验概率,事件 A A A 发生的初始概率。
- P ( B ) P(B) P(B):边际概率,事件 B B B 发生的总概率。
1.3.3 贝叶斯定理的图示说明
图中展示了先验概率、似然概率和边际概率如何共同影响后验概率的计算。
1.4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是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简单而强大的分类算法。它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文本分类和垃圾邮件过滤等领域。
1.4.1 朴素贝叶斯的基本原理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基于以下假设:
- 条件独立性假设:在给定类别的条件下,特征之间相互独立。
尽管这一假设在现实中往往不成立,但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在许多任务中仍然表现出色,尤其是在高维数据和文本分类中。
1.4.2 朴素贝叶斯分类流程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分类流程如下:
-
训练阶段:
- 计算每个类别的先验概率 P ( C ) P(C) P(C)。
- 计算在每个类别下,每个特征的条件概率 P ( X i ∣ C ) P(X_i|C) P(Xi∣C)。
-
预测阶段:
- 对于一个新的样本,计算其在每个类别下的后验概率 P ( C ∣ X ) P(C|X) P(C∣X)。
- 选择后验概率最大的类别作为预测结果。
1.4.3 朴素贝叶斯的实际应用案例
垃圾邮件过滤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经典应用之一。通过分析邮件中的词频,朴素贝叶斯能够有效地区分垃圾邮件和正常邮件。
1.4.4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Python实现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Python实现,用于判断邮件是否为垃圾邮件。
import numpy as np# 简单的二分类示例
# 特征:是否包含特定词汇(1表示包含,0表示不包含)
# 类别:垃圾邮件(Spam)、非垃圾邮件(Not Spam)# 训练数据
X = np.array([[1, 1], # 邮件1: 包含词汇1和词汇2[1, 0], # 邮件2: 包含词汇1,不包含词汇2[0, 1], # 邮件3: 不包含词汇1,包含词汇2[0, 0] # 邮件4: 不包含词汇1和词汇2
])
y = np.array(['Spam', 'Not Spam', 'Spam', 'Not Spam'])# 计算先验概率
P_Y = {}
classes = np.unique(y)
for c in classes:P_Y[c] = np.sum(y == c) / len(y)# 计算条件概率,使用拉普拉斯平滑
P_X_given_Y = {}
for c in classes:X_c = X[y == c]# (出现次数 + 1) / (总样本数 + 2)P_X_given_Y[c] = (np.sum(X_c, axis=0) + 1) / (len(X_c) + 2)# 预测函数
def predict(x):posteriors = {}for c in classes:posteriors[c] = P_Y[c]for i in range(len(x)):if x[i] == 1:posteriors[c] *= P_X_given_Y[c][i]else:posteriors[c] *= (1 - P_X_given_Y[c][i])return max(posteriors, key=posteriors.get)# 测试预测
test_x = [1, 1] # 测试邮件包含词汇1和词汇2
print(f"预测结果: {predict(test_x)}") # 输出: Spam
代码讲解:
- 训练数据:我们有四封邮件,每封邮件有两个特征,表示是否包含特定词汇。类别标签为
Spam
或Not Spam
。 - 先验概率:计算每个类别在训练数据中的比例。
- 条件概率:在每个类别下,计算每个特征的条件概率。为了避免零概率问题,我们使用了拉普拉斯平滑。
- 预测函数:对于新邮件,根据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计算后验概率,选择后验概率最大的类别作为预测结果。
- 测试预测:对一封包含词汇1和词汇2的新邮件进行预测,结果为
Spam
。
1.5 贝叶斯方法在机器学习中的优势与挑战
1.5.1 贝叶斯方法的优势
- 简单高效: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计算简单,适用于高维数据,尤其在文本分类中表现优异。
- 处理不确定性:能够结合先验知识,处理不确定性和缺失数据。
- 快速训练与预测:由于模型简单,训练和预测速度非常快,适合实时应用。
1.5.2 贝叶斯方法的挑战
- 条件独立性假设:朴素贝叶斯假设特征之间相互独立,这在实际中往往不成立,可能影响模型性能。
- 对连续特征的处理:朴素贝叶斯通常处理离散特征,对于连续特征需要适当的假设和处理方法,如高斯朴素贝叶斯。
- 先验概率的获取:有时先验概率难以准确获取,尤其是在数据不平衡的情况下。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朴素贝叶斯仍然是一种强大的分类工具,特别是在特征较多且独立性较强的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色。
二、贝叶斯方法的实际应用
2.1 医学检测中的贝叶斯定理
贝叶斯定理在医学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诊断测试的准确性评估中。
2.1.1 先验概率与后验概率
先验概率是指在没有任何检测结果之前,一个人患有某种疾病的概率。例如,某疾病的发病率为1%,即:
P ( Disease ) = 0.01 P(\text{Disease}) = 0.01 P(Disease)=0.01
后验概率是指在获得检测结果之后,一个人患有该疾病的概率。例如,检测结果为阳性时,患病的概率。
2.1.2 检测的准确性
假设一种检测有以下特性:
- 真阳性率(Sensitivity): P ( Pos ∣ Disease ) = 0.99 P(\text{Pos}|\text{Disease}) = 0.99 P(Pos∣Disease)=0.99
- 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 P ( Pos ∣ No Disease ) = 0.05 P(\text{Pos}|\text{No Disease}) = 0.05 P(Pos∣No Disease)=0.05
2.1.3 应用贝叶斯定理
我们想计算,在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情况下,实际上患有该疾病的概率 P ( Disease ∣ Pos ) P(\text{Disease}|\text{Pos}) P(Disease∣Pos)。
首先,计算边际概率 P ( Pos ) P(\text{Pos}) P(Pos):
P ( Pos ) = P ( Pos ∣ Disease ) ⋅ P ( Disease ) + P ( Pos ∣ No Disease ) ⋅ P ( No Disease ) = 0.99 × 0.01 + 0.05 × 0.99 = 0.0594 P(\text{Pos}) = P(\text{Pos}|\text{Disease}) \cdot P(\text{Disease}) + P(\text{Pos}|\text{No Disease}) \cdot P(\text{No Disease}) = 0.99 \times 0.01 + 0.05 \times 0.99 = 0.0594 P(Pos)=P(Pos∣Disease)⋅P(Disease)+P(Pos∣No Disease)⋅P(No Disease)=0.99×0.01+0.05×0.99=0.0594
然后,应用贝叶斯定理:
P ( Disease ∣ Pos ) = P ( Pos ∣ Disease ) ⋅ P ( Disease ) P ( Pos ) = 0.99 × 0.01 0.0594 ≈ 0.1667 P(\text{Disease}|\text{Pos}) = \frac{P(\text{Pos}|\text{Disease}) \cdot P(\text{Disease})}{P(\text{Pos})} = \frac{0.99 \times 0.01}{0.0594} \approx 0.1667 P(Disease∣Pos)=P(Pos)P(Pos∣Disease)⋅P(Disease)=0.05940.99×0.01≈0.1667
因此,检测结果为阳性时,该人实际上患有该疾病的概率约为16.67%。
2.1.4 Python代码示例
以下是使用Python计算上述概率的示例代码:
# 定义概率
P_Disease = 0.01
P_NoDisease = 1 - P_Disease
P_Pos_given_Disease = 0.99
P_Pos_given_NoDisease = 0.05# 计算边际概率 P(Pos)
P_Pos = P_Pos_given_Disease * P_Disease + P_Pos_given_NoDisease * P_NoDisease# 应用贝叶斯定理计算 P(Disease|Pos)
P_Disease_given_Pos = (P_Pos_given_Disease * P_Disease) / P_Posprint(f"P(Disease|Pos) = {P_Disease_given_Pos:.4f}") # 输出: P(Disease|Pos) = 0.1667
输出:
P(Disease|Pos) = 0.1667
2.2 机器学习中的贝叶斯方法
贝叶斯方法在机器学习中不仅限于分类任务,还广泛应用于回归、聚类和模型选择等领域。
2.2.1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基于贝叶斯定理和条件独立性假设,适用于文本分类、垃圾邮件过滤、情感分析等任务。
优势:
- 简单高效,适用于高维数据。
- 在文本分类中表现优异,尤其是词汇独立性假设成立时。
劣势:
- 条件独立性假设在实际中往往不成立,可能影响模型性能。
- 对于连续特征需要适当的处理方法。
应用示例:
垃圾邮件过滤、情感分析、文档分类等。
2.2.2 贝叶斯网络
贝叶斯网络是一种图形模型,用于表示变量之间的条件依赖关系。它在因果推断、决策支持系统和复杂系统建模中有广泛应用。
特点:
- 节点表示变量,边表示条件依赖关系。
- 可以处理不完全数据和缺失值。
- 支持因果推断和概率推断。
应用示例:
医学诊断、故障检测、决策支持系统等。
2.2.3 贝叶斯优化
贝叶斯优化是一种基于贝叶斯统计的优化方法,特别适用于高成本或噪声的目标函数优化,如超参数调优。
特点:
- 通过建立目标函数的概率模型(通常为高斯过程)来选择下一个评估点。
- 能有效减少目标函数的评估次数,节省计算资源。
应用示例:
机器学习模型的超参数调优、神经网络架构搜索等。
2.2.4 贝叶斯方法在回归中的应用
贝叶斯方法也可用于回归任务,通过贝叶斯线性回归等方法,提供预测的不确定性估计。
特点:
- 提供参数的后验分布,能够反映模型的不确定性。
- 可以结合先验知识,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
应用示例:
预测分析、时间序列预测、金融数据建模等。
2.3 贝叶斯方法的扩展与变种
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贝叶斯方法也不断被扩展和改进,以适应更复杂的应用场景。
2.3.1 多类别朴素贝叶斯
多类别朴素贝叶斯扩展了二分类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能够处理多个类别的分类任务。
特点:
- 适用于多分类问题,如文本分类中的主题分类。
- 保持了条件独立性假设,计算简单高效。
Python代码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多类别朴素贝叶斯示例
# 特征:是否包含特定词汇(1表示包含,0表示不包含)
# 类别:不同主题,如Sports, Technology, Politics# 训练数据
X = np.array([[1, 0, 1], # 主题1: Sports[0, 1, 0], # 主题2: Technology[1, 1, 1], # 主题1: Sports[0, 0, 0], # 主题3: Politics[1, 1, 0] # 主题2: Technology
])
y = np.array(['Sports', 'Technology', 'Sports', 'Politics', 'Technology'])# 计算先验概率
P_Y = {}
classes = np.unique(y)
for c in classes:P_Y[c] = np.sum(y == c) / len(y)# 计算条件概率,使用拉普拉斯平滑
P_X_given_Y = {}
for c in classes:X_c = X[y == c]P_X_given_Y[c] = (np.sum(X_c, axis=0) + 1) / (len(X_c) + 2) # 平滑参数=1, 特征数=3# 预测函数
def predict_multiclass(x):posteriors = {}for c in classes:posteriors[c] = P_Y[c]for i in range(len(x)):if x[i] == 1:posteriors[c] *= P_X_given_Y[c][i]else:posteriors[c] *= (1 - P_X_given_Y[c][i])return max(posteriors, key=posteriors.get)# 测试预测
test_x = [1, 0, 1] # 测试样本
print(f"预测结果: {predict_multiclass(test_x)}") # 输出: Sports
输出:
预测结果: Sports
2.3.2 高斯朴素贝叶斯
高斯朴素贝叶斯适用于连续特征,通过假设特征服从高斯分布,计算条件概率。
特点:
- 适用于连续特征,如身高、体重、温度等。
- 利用高斯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条件概率。
Python代码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cipy.stats import norm# 高斯朴素贝叶斯示例
# 特征:身高(cm),体重(kg)
# 类别:男(Male)、女(Female)# 训练数据
X = np.array([[180, 80], # Male[170, 70], # Female[175, 75], # Male[160, 60], # Female[165, 65], # Female[185, 85] # Male
])
y = np.array(['Male', 'Female', 'Male', 'Female', 'Female', 'Male'])# 计算先验概率
P_Y = {}
classes = np.unique(y)
for c in classes:P_Y[c] = np.sum(y == c) / len(y)# 计算每个类别下特征的均值和标准差
parameters = {}
for c in classes:X_c = X[y == c]parameters[c] = {'mean': np.mean(X_c, axis=0),'std': np.std(X_c, axis=0)}# 预测函数
def predict_gaussian(x):posteriors = {}for c in classes:prior = P_Y[c]likelihood = 1for i in range(len(x)):# 使用高斯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计算mean = parameters[c]['mean'][i]std = parameters[c]['std'][i]likelihood *= norm.pdf(x[i], mean, std)posteriors[c] = prior * likelihoodreturn max(posteriors, key=posteriors.get)# 测试预测
test_x = [172, 68] # 测试样本
print(f"预测结果: {predict_gaussian(test_x)}") # 输出: Female
输出:
预测结果: Female
三、贝叶斯方法的优势与挑战
3.1 贝叶斯方法的优势
- 处理不确定性:贝叶斯方法能够自然地处理不确定性,通过后验分布提供预测的置信区间。
- 融合先验知识:可以将先验知识融入模型,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特别是在数据不足时表现出色。
- 灵活性强:贝叶斯方法适用于各种复杂的模型和数据结构,能够扩展到多种应用场景。
- 模型解释性好:通过后验分布,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模型参数的分布和关系。
3.2 贝叶斯方法的挑战
- 计算复杂度高:尤其是在高维数据和复杂模型中,计算后验分布可能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 先验选择敏感:选择不合适的先验分布可能影响模型性能和结果的准确性。
- 模型假设限制:贝叶斯方法依赖于模型假设,如条件独立性和分布假设,若假设不成立,可能导致偏差。
- 实现复杂:相较于一些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贝叶斯方法的实现和调试更为复杂,尤其是对于非专业人士。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优化算法的发展,贝叶斯方法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四、小结与展望
今天,我们深入探讨了条件概率和贝叶斯定理,并介绍了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通过通俗易懂的解释和丰富的实例,我们不仅理解了这些概率工具的基本概念,还掌握了它们在机器学习中的实际应用。
小结:
- 条件概率帮助我们理解在已知某些信息的情况下,事件发生的概率。
- 贝叶斯定理提供了一种根据新证据更新概率的方法,是许多机器学习算法的基础。
-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通过简化的假设,依然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
展望:
在下一篇博客中,我们将进一步介绍统计学基础,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等内容,为机器学习中的数据分析和模型评估提供更全面的工具和方法。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大家能够建立起坚实的概率和统计学基础,进一步提升在机器学习领域的能力和理解。
以上就是关于【机器学习】解构概率,重构世界:贝叶斯定理与智能世界的暗语的内容啦,各位大佬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指正,或者私信我也是可以的啦,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