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为什么Decoder only架构
为什么现在的LLM都是Decoder only的架构?
LLM 是 “Large Language Model” 的简写,目前一般指百亿参数以上的语言模型, 主要面向文本生成任务。跟小尺度模型(10亿或以内量级)的“百花齐放”不同,目前LLM的一个现状是Decoder-only架构的研究居多,像OpenAI一直坚持Decoder-only的GPT系列就不说了,即便是Google这样的并非全部押注在Decoder-only的公司,也确实投入了不少的精力去研究Decoder-only的模型,如PaLM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为什么Decoder-only架构会成为LLM的主流选择呢?
Transformer 模型一开始是用来做 seq2seq 任务的,所以它包含 Encoder 和 Decoder 两个部分;他们两者的区别主要是,Encoder 在抽取序列中某一个词的特征时能够看到整个序列中所有的信息,即上文和下文同时看到;而 Decoder 中因为有 mask 机制的存在,使得它在编码某一个词的特征时只能看到自身和它之前的文本信息。
首先概述几种主要的架构:
- 以BERT为代表的encoder-only
- 以T5和BART为代表的encoder-decoder
- 以GPT为代表的decoder-only,
- 以UNILM9为代表的PrefixLM(相比于GPT只改了attention mask,前缀部分是双向,后面要生成的部分是单向的causal mask%)
然后说明要比较的对象: 首先淘汰掉BERT这种encoder-only,因为它用masked language modeling预训练,不擅长做生成任务,做NLUQ一般也需要有监督的下游数据微调: 相比之下decoder-only的模型用next token prediction%预训练,兼顾理解和生成,在各种下游任务上的zero-shot和few-shot泛化性能·都很好。我们需要讨论的是,为啥引入了一部分双向attention的encoder-decoder和Prefix-LM没有被大部分大模型工作采用? (它们也能兼顾理解和生成,泛化性能也不错)
1.Encoder的低秩问题
LLM之所以主要都用Decoder-only架构,除了训练效率和工程实现上的优势外,在理论上是因为Encoder的双向注意力会存在低秩问题,这可能会削弱模型表达能力,就生成任务而言,引入双向注意力并无实质好处。而Encoder-Decoder架构之所以能够在某些场景下表现更好,大概只是因为它多了一倍参数。所以,在同等参数量、同等推理成本下,Decoder-only架构就是最优选择了。(参考:为什么现在的LLM都是Decoder-only的架构?)
2.更好的Zero-Shot性能、更适合于大语料自监督学习
首先,对 encoder-decoder 与 decoder-only 的比较早已有之。先把目光放放到模型参数动辄100B之前的时代,看看小一点的模型参数量下、两个架构各有什么优势——Google Brain 和 HuggingFace联合发表的 What Language Model Architecture and Pretraining Objective Work Best for Zero-Shot Generalization? 曾经在5B的参数量级下对比了两者性能。
论文最主要的一个结论是:decoder-only 模型在没有任何 tuning 数据的情况下、zero-shot 表现最好,而 encoder-decoder 则需要在一定量的标注数据上做 multitask finetuning 才能激发最佳性能。 而目前的Large LM的训练范式还是在大规模语料上做自监督学习,很显然,Zero-Shot性能更好的decoder-only架构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无标注数据。此外,Instruct GPT在自监督学习外还引入了RLHF作辅助学习。RLHF本身也不需要人工提供任务特定的标注数据,仅需要在LLM生成的结果上作排序。虽然目前没有太多有关RLHF + encoder-decoder的相关实验,直觉上RLHF带来的提升可能还是不如multitask finetuning,毕竟前者本质只是ranking、引入监督信号没有后者强。
3.效率问题
decoder-only支持一直复用KV-Cache,对多轮对话更友好,因为每个Token的表示之和它之前的输入有关,而encoder-decoder和PrefixLM就难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