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看似在讲算法,实则在讲思维!
“算法”:就是解决某个问题的计算方法和可重复的实施步骤。
“人生算法”:教你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应对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
2,如何理解“算法”与我们个人的关系?
大数据时代,每个人的过往可以被量化,可以被储存。但越是这样,那些真知,有价值的思维却能带来成长与改变。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算法”,否则就会沦为他人的数据。
3,九段心法总结
第一部分的人生算法九段心法,简单来说就是从九个维度,逐层升级我们的思维。从读书的角度,又可以分拆为三个部分:
1,从闭环(先完成,再完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到切换(大脑中的快与慢的两种思维模式)
再到内控(掌握好大脑的慢思维)
2,从重启(如何从精神层面得新启动我们思维模式)
到增长(增长飞轮的奥秘)
再到内核(最小可执行复制单元)
3,从复利(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到愿景(设计自己的人生导航系统)
再到涌现(在自我的身上发挥群体的智慧)
实际上,这三个部分也对应着人生思考的现在,明天与未来。
先来说第一部分,不是把现在完全打乱,重新排列组合,而是先完成,优化。
而第二部分,再尝试新的思维方式,继而形成增长效应。
再第三部分,就是从思维的升级版。从时间的长期维度来解构更多的思考与方向。
4,十八关挑战总结(1~9)
与其说是十八关的挑战,不如说是要战胜的18种人性弱点。前9个里边,还是三个一组来分析:
1,片面,狭隘,模糊。实际上对应的心法就是多维与量化,通过多个角度来看问题,从而破除这三个弱点。继而通过量化的思维来突破模糊的困境。
2,侥幸,宿命,追悔。从随机,概率的角度来破解侥幸思维与宿命论,而追悔的改变过程就是要立足现实,在当下去思考未来,减少为过去后悔的时光。
3,非理性,冲动,犹豫。则是从感性的角度,结合理性的逻辑去进一步阐述我们需要突破的人性弱点。
总之,以上九个挑战在生活中非常真实,要想改变并非一朝一夕,还是要结合心法去更深的提高思维,多去实践,进而提升我们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十八关挑战总结(10~18)
后边九种人性的弱点,都很真实,也算是深入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读完之后,发现作者读过的书真的是很多,能够把那些书中的精华沉淀到自己的思考中,继而融入到这些弱点的解决方案,下边还是三个一组的来分析:
1,武断:更多的是从“双我思维”的角度来提升我们理性决策的能力。
情面:让我们摆脱故意讨好他人的意识与想法,从根源上去让我们认识情面的本质。
霉运:虽然我们改变不了运气,但我们可以改变“运气的运气”这一关键因素。
2,孤独:孤独是常态,但我们可以用恋爱“三门模型”来主动让我们走出孤独。
爆仓:主要讲了穷人思维跟富人思维,以及两者之间对概率权与时间权的不同认知。
迷信:如何用科学思维来破除迷信的过程。
3,无知:通过心法+算法双重驱动之后来打破无知,获得智慧。
衰朽:生命即燃烧,意识是火种,时间是燃料。万物静默如迷,时间就是谜底。
贪婪:通过三个同心圆,让我们认清自己的认知半径,能力半径和行动半径。
以上就是后九种弱点的解决方案,每一种都特别真实。作者不仅仅用自身的真实经历来解答,也会引用一些其他书中的名言,算是作者读书后吸收到的一些认知。不管怎样,作者运用的都很好,并且也收获了很多。
【精彩摘抄】
七个思维模型是什么?
1,认知飞轮:人的行为过程主要是由人对环境信息的获取、感知、处理和输出组成,即感知、认知、决策、行动的过程。
2,用犯错检验算法:总想维护自己正确性的人大多数是脆弱的,能够从错误中变得越来越强大的人是反脆弱的。
3,形成个人复杂系统:蚂蚁之间的传输控制协议是这个智能系统的算法,不同时刻的你之间的关系和连续性是你的算法。
4,在反馈中控制算法:人生算法需要在控制和反馈的过程中形成闭环,实现思考、行动和意志之间的整合,最终使其成为一个人内在的一部分。
5,建立三层概率框架:资源层---机会---〉配置层----决策----〉执行层
6,用反知识应对未知:生命不是一个靠拥有而证实的过程,而是一个因失去而证伪的过程。斯多葛学派认为,对成功者而言,抛弃无用的东西是必须具备的能力。
7,从概率权到贝叶斯(牧师):生活通过(对你以为的“真相”)说“不”的方式,帮助你一步步逼近真相。那个相信上帝的贝叶斯牧师创造的公式仿佛在告诉我们:“你的自由意志恰恰存在于你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的每一次探索和挣扎,存在于你就不放弃的概率权。”
九段心法摘录
遇到问题,我们与其闷着头想,憋大招儿,不如迈开双腿,先完成一个闭环再说。勇于尝试,不停修正,自然能一步步逼近问题的最优解。
相信才能可以被培养(通过努力工作、好的战略以及向他人学习)的人都具有成长型思维。 ----卡罗尔.德韦克
一切脑力活动,最后拼的都是体力; 一切体力活动,当然只是那么看起来以体力为主的活动,最后拼的都是脑力。
“大脑刹车”原理:大脑可用来控制闭嘴、止步,但常常控制不了自己。如同驾驶,有时踩刹车比踩油门重要。
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狄更斯
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的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
人们做不出聪明行为,并不是他们缺乏动机或能力有限,而是他们缺乏对思考时机的敏感性。
好奇感知,灰度认知,黑白决策,疯子行动
现实中不可能什么都准备得好好的,很多时候其实是“只有东风,万事皆欠”
成功就是即使从失败到失败,也依然不改热情 ----丘吉尔
特别聪明的人非常善于思考,特别厉害的人非常善于在复杂的环境中思考和决策。
聪明的人擅长思考,厉害的人擅长决策。决策的本质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逼近真相的选择。
增长思维本身有一条清晰的主线,需要你在输得起的时候快速试错,积极探索,找到可持续、可规模化的增长公式。
竞争是必然的,对手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帮助你成长,让你发现自己独一无二的能力。但是,对于很多人正在做的事情,你要保持谨慎。
爱因斯坦说过:“事情应该力求简单,不过不能过于简单。”
可以套用他的话来描述定义的内核:第一,内核要力求简单,这样才容易被复制;第二,内核要有构建系统的潜力,这样才会有护城河,所以也不能过于简单。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业道酬精。
不管你觉得自己心内多么丰富,你在其他大部分人心目中,可能就是一个标签。
从财富的角度看,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他目前的收入,而是他未来能赚的钱的总和。
愿景需要远大而美好; 制订计划的时候则要非常理性,做好失败的准备;执行的时候则要积极拥抱不确定性。
一个承认自己蠢的普通人可能比一个总觉得自己对的聪明人作出正确抉择的次数多。
认为自己不会炒股的人比认为自己会炒股的人赚的钱要多(或者说亏得更少),至少在中国是这样的。
算法可以是一种程序,可以是一种路径,也可以是一种增加成功可能性的指引。
很多人想拼命,但找不到拼命的地方; 很多人被迫拼命,但丝毫没有希望。
你吸有具备系统,才可以构建不断进化的人生算法。成功很难被设计,但系统是可以被设计的。
复杂的世界有两个让我们苦恼的特点:第一,理性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第二,我们给了现实太强的线性假设,但它并非如此。
十八关挑战摘录(1~9)
“老板”旋钮的内核是如何正确地对待资源。洛克菲勒没有把缺少资源当作限制,而是寻找机会甚至改变环境,以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多时候不在于能力,而在于眼界。
通过比较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的差异,能够帮助你把握时间权和概率权,用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日常生活中的抉择与挑战。
拥有富人思维的人会充分运用自己的时间权和概率权。拥有穷人思维的人则会打折甩卖自己的时间权和概率权。
对于个体来说,最能改善生活和事业的,是提升自己的决策能力。
大多数人对于看得见的努力,愿意拼命投入;对于看不见的选择,却仓促行事。
量化思维的关键在于找到应该量化的指标,这其实也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让你“心中有数”的量化思维,并不是要你做复杂、精准的计算,而是用量化方式,一点点增加现实世界的分辨率,逼近你的答案。
人们总是在逃避命运的途中,与自己的命运不期而遇。
随机性是我们理解世界的重要底层逻辑,我们能做的就是拥抱它,接受它,学会与它共舞。
不管我们的选择有多么复杂,我们多么擅长支配运气,随机性总是最后的裁判,我们仅剩的只有尊严。
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正确时获取了多大利润,在错误时亏损了多少。
任何机会,基本上当有30%的把握的时候去做,才能大赢,因为概率太小可能亏本;当有50%的把握的时候,即便赢了,基本也是小赢;有80%的把握的时候,基本就是红海了;如果等到100%有把握了.....世界上可能根本没有这种生意。
爱因斯坦对“愚蠢”的定义:重复做一个傻事儿,却指望得到不同的结果。
性格决定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决定命运。
消极的后悔==习得性无助。这种后悔,就像赌场故意为赌徒制造的幻觉,看似距离大奖一步之遥,其实差得很远。
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 ------本杰明.富兰克林
绝大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够聪明、不够用功,而是因为不够理性。
理性的人让自己适应世界,而非理性的人执着地试图让世界适应自己,所以进步依赖非理性的人。
AI和大数据等技术革命,令人产生迷之自信。
对于投资的理性,芒格给了两个很好的建议:“理性并不是一件你做了就能赚更多的钱的事情,它是一个有约束力的原则。理性确实是一个好理念。你必须避免做那些私下里已成惯例的毫无意义的事情。它需要培育思想体系,以便随时间的推移提高你的成功率”
所谓终身成长,本质上理性的成长。
理性行为虽然仅仅是理想状况,意料之外的结果随时出现,无法有完美的认识,但是追求知识越完美不仅对结果有益,也符合人的求知欲望。 ------索罗斯
那些不需要基本功和苦功夫就能让人修炼出惊人直觉的领域,基本都是玄学。
有限理性让我们更聪明,因为现实世界的理性是残缺并且杂草丛生的,所以必须在资源有限、时间有限、知识有限、认知有限的情况下,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知世界进行判断和决策。
刻意训练直觉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直觉是一种不刻意的结果;创造时靠直觉,决策时靠算法。
特斯拉说出了发明的秘密:一是直觉和冲动,二是系统化的思考,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将天才的设想变为现实的发明。
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这能让你避免陷入传统思维或试图取悦他人。
要像行动者那样思考,要像思考者那样行动。
认知是概率化的,决策则属于现实的那一瞬间。
认知就是你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像分析官一样思考,评估各种选项。决策就是在各种选项面前,你像一个指挥官一样做出最终选择。
事实上,讨论就是一个对事物形成认知的过程,灰度认知需要人们全面评估各种选项的可能性。
独立思考很重要,一个聪明人的思考也很有价值,但更好的方法是召集一群独立思考者,让他们分别做出判断,并对他们的判断进行加权。
灰度认知就是开放地考虑各个维度的选项,并赋予它们相应的权重。
马克.吐温说:“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
承认不确定性是我们接近客观事实这一目标的首要步骤。
简单是长期工作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认知是发散的、开放的,所以是灰度的; 决策是收敛的、闭合的,所以是黑白的。
十八关挑战摘录(10~18)
一个人变得越来越聪明,并非指他摆脱了愚蠢的自己,而是学会了让聪明的人自己与愚蠢的自己相处。
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限有努力、笨拙的推理,都能令自己脱离险境。
厉害的决策者都是“贝叶斯高手”。他们在开始的时候未必比你高明多少,但可以不断更新,逼近潜在本质,迭代自己的决策系统,进而实现更准确的推理和决策。
“双我思维”:你无法消灭那个感性、冲动、懒惰的第一个我,你要做的,是让第二个我和第一个我组建联席CEO机制。
无原则的讨好别人并无意义。
所谓讨好型人格,其实就是用小恩小惠来逃避真正的责任。
往往越聪明的人、越觉得能理解这个世界的人,越容易自欺欺人。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侍自己。 ---叔本华
巴菲特认为,比起听从外界,听从自己的内心理重要。
一个真实的人远比一个善良的人更能帮助你。罗素说:“那些忘记善恶,只顾追求事实的人,与那些因欲望扭曲事实,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的人相比,更容易达成善举”
罗素还说过:“人的情绪起落是与他对事实的感知成反比的,你对事实了解得越少,就越容易动感情”
过度自怜可以让人近乎偏执,偏执是最难逆转的东西之一,你们不要陷入自怜的情绪中。
回顾认知闭环; 在感知环节,你需要敏感;在认知环节,你需要理性;在决策环节,你需要果断; 在行动环节,你需要野蛮。
冥想,它能让你获得一种平静、一种中心意识,以及一种安宁,这样你就能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处理事务,思虑周全,而且不受情感牵绊。
道理通常是虚无的,而基于计算的思维方式却很实在。
恋爱“三门模型”:打开花园的门,虚掩房子的门,看好卧室的门。
投资最大的秘诀就是活下来,不是胜者为王,而是“剩者为王”
穷人思维因为稀缺而显得短视,穷人思维会你打折甩卖自己的概率权和时间权。
用科学思维经营和管理企业的人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代的人都要强大。
我们在学习知识时,的确应努力做一名探险者,勇敢地投身其中,大胆假设,积极验证,主动证伪,而不是流于表面,满足于概念,只当一个知识的观光客。
有两个工作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一个是创造力,一个是同情心。因此,机器人无法成为我们的老师、医生和护士。
一个人不该以他多强大、多聪明、多富有、多性感、仁慈而被衡量,而应以他燃烧的充分度被衡量。
拿围棋来说,善于弃子是增强棋力的重要秘决。敢于弃子的人,本质上也能把存量资源运用得更灵活、更充分。
由于决策只存在于现在,所以你需要极度专注,主动选择正确的思维模式,分配过去和现在的资源,理性计算。
在某种程度上,比做决策更重要的是守候,守候时间的自动驾驶带来的复利。
投资不是战无不胜,无所不能,它要求你学会利用自己的领域优势,不能一味开疆拓土而不去耕耘。
专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内犯过所有可能犯的错误。
若想把手上的事情做到一定规模,就得主动缩短行动半径,做少而简单的动作,进而在资本、人力、技术、时间、空间、文化甚至梦想层面大面积复制。
与其贪婪地追逐所有的机会,不如努力增加自己的资产,把时间和资源花在那些不变的事物上。
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知识,不是计算力,而是边界意识,以及边界之内的系统能力。
商人面临的最大陷阱是混淆能力半径和行动半径,偶尔获得成功,便觉得无所不能,结果,靠运气赚来的钱,靠能力亏掉了。
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我们就是喜欢出去乱逛,瞎折腾。人类整体因此而进步,而绝大多数个体因此而遭罪。
如果你只是一味扩张自己的认知半径,你其实只是在“知识吸毒”。如果你不能明确自己的能力半径,你其实只是在梦游。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半径,你无论多聪明,多么勤奋,也无法造就卓越人生。
结语
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需要解决的难题其实就有两类:一是有边界的问题,二是没有边界的问题。
你必须养成概率性的思维习惯,以及证伪的科学精神,还要用足够的乐观拥抱充满不确定的未来。
有些人通过假装计算来假装思考,从而逃避真正的思考。
最好的扑克高手也是最好的骗子。最重要的不是你手中有什么牌,而是让对手以为你手中有什么牌。
财富并不是终目的,而只是实现个人价值后随之而来的附加产品。正所谓,人追钱很难,而钱追人很容易。
我们需要每次都努力做正确的事,尽力而为,因为我们不知道人们会因为哪一件具体的事评价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