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有线传输介质:
1类线:主要用于电话传输
2类线:可用于电话传输和最高为4Mbps的数据传输,内部隐含有4对双绞线
3类线:多用于10Mbps以下的数据传输
4类线:可用于16Mpbs令牌环网和大型10Mbps以太网,内部包含有4双绞线
5类线: 5类线既可以支持100Mbps快速以太网连接,也可以支持150MbpsATM数据传输,是连接桌面设备的首选传输介质
6类线:改善了在串扰以及回波损耗方面性能
7类线:
2、无线传输介质
1、微波---沿直线传播,具有很强方向性
2、红外线—具有很强方向性
3、卫星---远距离的数据传输,费用昂贵
3、OSI参考模型
物理层---功能:物理介质
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任务:透明地传送比特流(Bite)
数据链路层---功能:流量控制、差错验证、编帧、识别帧
设备:网卡、网桥、交换机(MAC地址)
网络层---功能:寻址、路由、拥塞控制
设备: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任务:就是在通信子网中选择一条合适路径(VLAN)
传输层---功能:分段上层数据 建立端到端连接
任务:封装/解封装(TCP/UDP)
会话层---功能:建立、维护、管理会话
任务:利用传输层提供的服务,组织和同步进程间通信
表示层---功能:数据加/解密 数据压缩
任务:处理流经端口的数据代码的表示方式问题
应用层---任务:规定应用进程在通信时遵循的协议(应用层协议)
4、数据链路层:
LLC—上层 面向连接服务
面向无连接服务
MAC---下层 随机的介质访问控制
有序的介质访问控制
4、OSI分层结构优点:
开放的标准化接口 便于故障排除
易于理解
实现模块化工程
5、虚拟局域网(vlan):
Vlan划分:根据端口 (静态)
根据MAC地址
根据网络层
根据IP组播
基于规则的vlan
6、电路交换:
含义:基于电话网的电路交换
优:延迟小 透明传输
缺:带宽固定 资源利用率低
7、分组交换:
含义:以分组为单位
优:多路复用、资源利用率高
缺:延迟大、实时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