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pring 是如何解决循环依赖的?
Spring 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来解决循环依赖问题,特别是在单例作用域的 Bean 之间。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和 Spring 如何处理它们:
-
构造函数循环依赖:
- Spring 容器无法解决构造函数注入导致的循环依赖。这是因为当 Spring 容器尝试通过构造函数注入一个 Bean 时,它必须首先完全实例化该 Bean。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循环依赖,容器将抛出
BeanCurrentlyInCreationException
异常。
- Spring 容器无法解决构造函数注入导致的循环依赖。这是因为当 Spring 容器尝试通过构造函数注入一个 Bean 时,它必须首先完全实例化该 Bean。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循环依赖,容器将抛出
-
Setter 和 Field 循环依赖:
- 对于通过 setter 方法或字段注入导致的循环依赖,Spring 容器能够解决。这主要归功于 Spring 的三级缓存机制。
- 一级缓存:也叫做
singletonCache
,用于存储已经实例化、初始化完成的单例 Bean。 - 二级缓存:也叫做
earlySingletonCache
,用于存储实例化完成但尚未完成属性注入(依赖尚未解决)的单例 Bean 的早期引用。 - 三级缓存:是一个用于存储 Bean 工厂对象的
ObjectFactory
缓存。这些工厂对象在 Bean 实例化完成后被创建,用于后续完成属性注入和其他初始化工作。 - 当 Spring 容器创建 Bean 时,它首先会检查一级缓存中是否已存在该 Bean 的实例。如果不存在,容器会尝试创建 Bean 的实例,并将其早期引用放入二级缓存中。然后,容器会尝试注入该 Bean 的依赖。如果依赖的 Bean 也处于创建过程中并且它的早期引用在二级缓存中,容器会使用这个早期引用来解决循环依赖。最后,当所有的依赖都被注入并且 Bean 完全初始化后,它会被移动到一级缓存中。
-
AOP 代理与循环依赖:
- 当 Spring 容器启用了 AOP 功能,它可能会为 Bean 创建代理对象。这可能会引入额外的循环依赖问题,因为代理对象本身也是一个 Bean,并且可能需要引用其他 Bean。Spring 通过特殊的处理逻辑来确保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循环依赖也能够被解决。
2. Spring 怎么禁用循环依赖?
在Spring框架中,循环依赖通常是通过依赖注入自动解决的,特别是在使用setter注入或字段注入时。然而,如果循环依赖发生在构造器注入中,那么Spring将无法解决它,因为构造器需要在对象完全创建之前被调用。
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Spring能够处理循环依赖,但有时候你可能需要禁用循环依赖以提高代码质量或避免潜在问题。以下是一些禁用或避免循环依赖的策略:
-
重构代码:
- 提取共享逻辑:如果两个Bean共享相同的逻辑,考虑将这些逻辑提取到一个新的Bean或工具类中,并让这两个Bean依赖于这个新的Bean。
- 使用接口:定义接口并让Bean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而不是直接相互依赖。
- 使用事件驱动:利用Spring的事件机制,让Bean发布事件而不是直接调用彼此的方法。
-
避免构造器注入:
- 使用setter注入或字段注入代替构造器注入,因为Spring能够更容易地处理这两种方式的循环依赖。
-
使用
@Lazy
注解:- 在一个Bean的依赖上使用
@Lazy
注解,这将告诉Spring延迟初始化该依赖,直到它真正被使用时才创建。这有助于解决某些类型的循环依赖问题。
- 在一个Bean的依赖上使用
-
自定义Bean后处理器:
- 实现
BeanPostProcessor
接口,并在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
方法中检测和处理循环依赖的情况。但这通常比较复杂,且需要深入理解Spring的内部工作机制。
- 实现
-
使用AOP代理:
- 对于setter循环依赖,Spring默认使用AOP代理来解决。确保你的Spring配置支持AOP代理(通常是开启的)。
-
配置检查:
- 在集成测试或构建阶段使用静态代码分析工具来检测循环依赖,例如使用SonarQube或类似的工具。
-
避免在配置文件中创建循环引用:
- 在XML配置或Java配置中,避免在两个Bean的定义之间创建直接的循环引用。
-
文档和团队规范:
- 在团队中制定代码规范,明确禁止循环依赖,并通过代码审查和文档来强化这一规范。
-
使用Spring Boot的自动配置特性:
- 如果你使用Spring Boot,利用其自动配置特性来避免手动配置导致的循环依赖。
请注意,尽管可以采取措施来禁用或避免循环依赖,但有时候循环依赖可能是难以避免的,特别是在大型、复杂的系统中。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健壮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管理这些循环依赖。
3. Spring 需要三级缓存解决循环依赖,而不是二级缓存的原因是什么?
Spring 使用三级缓存来解决循环依赖问题,而不是仅仅依赖二级缓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 分离实例化和依赖注入:三级缓存的核心思想是将Bean的实例化和依赖注入进行分离。一级缓存存储完全初始化完成的Bean,而二级缓存存储实例化完成但还未进行依赖注入的Bean。三级缓存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分离,它存储的是Bean的ObjectFactory,这个工厂对象用于生成Bean的代理对象(在AOP场景下)。这种分离使得Spring在处理循环依赖时更加灵活和高效。
- 处理AOP代理:在Spring中,AOP代理的创建可能涉及到循环依赖。由于代理对象本身也是一个Bean,并且可能需要引用其他Bean,因此处理AOP代理时的循环依赖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三级缓存通过存储ObjectFactory,使得Spring能够在需要时创建代理对象,从而解决AOP场景下的循环依赖问题。
- 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三级缓存机制为Spring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通过存储不同状态的Bean(完全初始化、实例化完成但还未依赖注入、ObjectFactory),Spring能够更精确地控制Bean的创建和初始化过程,从而更好地处理循环依赖等复杂情况。
综上所述,Spring使用三级缓存而非仅依赖二级缓存来解决循环依赖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分离实例化和依赖注入、处理AOP代理场景下的循环依赖,以及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来控制Bean的创建和初始化过程。
4. 解释一下Spring AOP ?
Spring 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编程)是Spring框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面向对象编程(OOP)的一种补充。它允许开发者定义横切关注点,将那些与业务逻辑无关,却散落在业务逻辑各处的公共行为(例如日志记录、事务管理、安全性检查等)集中到一个可重用的模块中,从而实现了代码的模块化。
AOP的主要作用是分离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减少对业务代码的侵入,增强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通过AOP,开发者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而将那些跨多个方法和类的公共行为交由AOP框架来处理。
在Spring AOP中,切面(Aspect)是一个包含通知(Advice)和切点(Pointcut)的模块,它定义了横切关注点的逻辑。通知是切面中的具体逻辑,它会在特定的连接点(Joinpoint,如方法调用、异常抛出等)上执行。切点则定义了通知应该应用到哪些连接点上。
Spring AOP支持多种通知类型,包括前置通知(Before Advice,在方法调用前执行)、后置通知(After Advice,在方法调用后执行)、环绕通知(Around Advice,在方法调用前后都执行,并可以控制方法是否执行)以及异常通知(Throws Advice,在方法抛出异常时执行)。
常见的Spring AOP使用场景包括日志记录、事务管理、安全性检查、性能监控、异常处理以及缓存管理等。通过使用Spring AOP,开发者可以更加高效、灵活地处理这些公共行为,从而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5. Spring AOP 的作用?
Spring AOP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分离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通过AOP,开发人员可以集中处理某个关注点或横切逻辑,从而减少对业务代码的侵入。这使得业务逻辑与诸如安全性检查、事务管理、日志记录等非功能性需求分离,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 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AOP允许将通用的功能(如日志记录、性能监控等)添加到系统中的业务组件,而无需修改源代码。这种方式增强了代码的可重用性,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 解决特定的业务问题:例如,在数据库操作或其他需要事务管理的场景中,AOP可以将事务管理的逻辑与业务逻辑分离,使得事务的控制更加简单和集中。此外,AOP还可以用于安全性检查、性能监控、异常处理、缓存管理以及参数校验和转换等场景,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系统架构,灵活解决特定问题。
总的来说,Spring AOP通过其编程模型,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强大而灵活的工具,用于处理横切关注点,提高代码质量,增强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6. Spring AOP 的实现方式有哪些?
Spring AOP 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基于代理的实现:这是Spring AOP默认的实现方式。当Spring容器启动时,如果遇到有@Aspect注解的类,Spring会解析这个类,找到其中的通知方法,然后根据通知方法上标注的切点表达式,解析出切点信息,并把这些信息保存到AspectJProxyFactory对象中。之后,当向容器请求一个对象时,Spring会根据配置信息判断是否需要为这个对象创建代理。如果需要,Spring会使用AspectJProxyFactory创建这个对象的代理,并返回给调用者。当代理对象上的方法被调用时,代理会根据切点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执行通知方法,如果需要,代理会调用通知方法,然后再调用目标方法。
- 基于XML配置的实现:在早期的Spring版本中,开发者可以通过XML配置文件来定义切面、切点和通知。这种方式现在已经较少使用,因为基于注解的方式更为灵活和直观。
- 基于注解的实现:Spring AOP提供了丰富的注解,如@Aspect、@Pointcut、@Before、@After、@Around等,使得开发者可以在代码中直接定义切面、切点和通知,而无需编写额外的XML配置文件。这种方式使得AOP的使用更加简洁和方便。
需要注意的是,Spring AOP是基于代理实现的,因此它只能对Spring容器中的Bean进行增强。对于非Spring管理的对象,Spring AOP无法直接进行增强。此外,Spring AOP默认使用的是JDK动态代理,对于没有接口的类,会使用CGLIB进行代理。
7. Spring AOP和 AspectJ AOP 的区别有哪些?
Spring AOP和AspectJ AOP都是面向切面编程(AOP)的实现方式,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关键的区别。
- 独立性:
- AspectJ AOP是一个独立的AOP框架,不依赖于Spring或任何其他框架。而Spring AOP则是Spring框架的一部分,与Spring IoC容器紧密集成。
- 织入方式:
- Spring AOP主要使用代理模式在目标对象和切面之间创建代理对象,仅支持方法级别的切面,且只能拦截Spring管理的bean。这意味着Spring AOP的切面功能相对有限,主要关注方法级别的增强。
- AspectJ AOP则支持更广泛的织入方式,包括方法级别、字段级别和构造函数级别的切面。它可以在编译时或运行时织入切面,因此提供了更灵活和强大的切面功能。
- 性能:
- 由于Spring AOP使用代理模式,其性能通常比较高效。然而,对于复杂的切面和大规模的应用程序,性能可能会有所下降。
- AspectJ AOP的性能也相对稳定,但由于其支持更广泛的织入方式和更复杂的切面,可能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更多的资源。
- 语法和表达能力:
- Spring AOP使用基于注解或XML配置的方式来定义切面,语法相对简单,适用于一般的切面需求。
- AspectJ AOP则定义了AOP语法,并有一个专门的编译器用来生成遵守Java字节编码规范的Class文件。这使得AspectJ AOP在语法和表达能力上更为强大和灵活。
- 适用场景:
- Spring AOP主要应用于Spring容器管理的Bean,对于非Spring管理的对象或非方法调用的切点(如构造器、初始化块、静态方法等)支持有限。
- AspectJ AOP则更加通用,可以应用于任何Java应用程序,无论是否使用Spring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