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的基本用法

目录

正文:

1.线程创建

2.线程休眠

3.获取线程实例

4.线程中断

5.线程等待join()

总结:


正文:

1.线程创建

线程创建是多线程编程的第一步,它涉及到创建一个可以并行执行的新线程。在Java中,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创建线程。以下是对线程创建的详细分析:

1. 继承 Thread 类

创建一个继承自 Thread 类的新类,并重写 run() 方法来定义线程执行的任务。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 线程执行的代码System.out.println("继承Thread实现方式");}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thread.start(); // 启动线程}
}

在这个例子中,MyThread 类继承了 Thread 类,并重写了 run() 方法。创建 MyThread 的实例并通过调用 start() 方法来启动新线程。

2. 实现 Runnable 接口

创建一个实现 Runnable 接口的新类,并实现 run() 方法。然后,将这个类的实例传递给 Thread 类的构造函数。

public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 线程执行的代码System.out.println("Runnable实现方式");}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y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Runnable);thread.start(); // 启动线程}
}

3. 使用匿名内部类

创建一个匿名内部类,同时继承 Thread 类或实现 Runnable 接口,并在创建时定义线程任务。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new Thread(() -> {// 线程执行的代码System.out.println("使用匿名类创建 Thread 子类对象");}).start(); // 启动线程// 使用匿名类创建 Runnable 子类对象Thread t2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使用匿名类创建 Runnable 子类对象");}});}
}

匿名内部类还可以简化成lambda表达式:

// 使用 lambda 表达式创建 Runnable 子类对象
Thread t3 = new Thread(() -> System.out.println("使用匿名类创建 Thread 子类对象"));
Thread t4 =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使用匿名类创建 Thread 子类对象");
});

优缺点:

  • 使用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符合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因为Java是单继承的语言,如果继承了Thread类就无法再继承其他类。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更灵活,可以将线程的任务与线程本身分离,使代码结构更清晰。但是需要额外创建一个类或匿名内部类来实现Runnable接口,这可能增加了代码的复杂性。
  • 继承Thread,简单直接,易于理解和实现。允许重写run()方法以及其他Thread类的方法,如start()interrupt()等。但是由于Java不支持多重继承,一个类只能继承自Thread或实现Runnable接口,这限制了类的复用性。 继承Thread类意味着不能使用原有类的名字,可能导致类名的混淆。
  • 使用匿名内部类可以减少代码量,不需要单独定义一个类。适合那些只需要执行一次任务的简单场景。但是可读性较差,特别是当匿名内部类的代码较长时。调试困难,因为匿名内部类没有明确的名字。不利于代码的复用和维护。

2.线程休眠

线程休眠是指让当前执行的线程暂停执行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线程不会执行任何操作,但也不会释放任何锁资源。

工作原理:

  1. 调用 sleep():当当前线程调用Thread.sleep()方法时,它会暂停执行,并进入休眠状态。
  2. 等待指定时间:线程在休眠状态下会等待指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线程不会执行任何代码,也不会消耗CPU资源。
  3. 自动唤醒:休眠时间结束后,线程会被自动唤醒,并继续执行sleep()方法之后的代码。
  4. 响应中断:如果线程在休眠期间被中断(例如,通过调用Thread.interrupt()方法),它会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

Thread.sleep()方法有以下几个重载版本:

  • sleep(long millis):使当前线程休眠指定的毫秒数。
  • sleep(long millis, int nanos):使当前线程休眠指定的毫秒数加纳秒数。
  • sleep(long millis, int nanos, long offset)(Java 11新增):使当前线程休眠指定的毫秒数加纳秒数,并且可以通过offset参数来调整系统时间。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Sleep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Thread is going to sleep for 3 seconds.");try {Thread.sleep(3000); // 休眠3秒}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Thread was interrupted.");// 可以选择在这里处理中断,例如记录日志或清理资源}System.out.println("Thread has woken up.");}
}

3.获取线程实例

获取线程实例是Java多线程编程中的一个基本操作,它允许程序获取到当前正在执行代码的线程对象。

工作原理:

  1. 调用 currentThread():在任何线程的执行流程中,调用Thread.currentThread()将返回当前线程的实例。
  2. 获取线程信息:返回的Thread对象包含了线程的详细信息,如名称、ID、状态等。
  3. 使用线程信息:通过这个返回的线程实例,可以执行其他操作,如检查线程状态、获取线程名称或管理线程(如果有必要)。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CurrentThreadInf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current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System.out.println("Current thread name: " + currentThread.getName());System.out.println("Current thread ID: " + currentThread.getId());}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获取了当前线程的名称和ID,并打印到控制台。 

运行结果:

 

4.线程中断

线程中断是一种线程间的通信机制,可以用来请求线程停止正在执行的任务。它提供了一种协作机制来优雅地停止线程的执行。当一个线程被中断时,它会收到一个中断信号,并且interrupt()方法会被调用。线程可以响应中断信号,并根据设计者的选择来处理中断。

1.interrupt()方法

interrupt() 方法是一种请求中断线程的机制。它不会立即停止线程的执行,而是设置线程的中断状态,使线程能够根据这个状态来决定自己的行为。interrupt() 方法是 Thread 类的一个实例方法,可以被任何其他线程调用,用来请求中断目标线程。

interrupt() 方法的工作原理

  1. 设置中断状态:当 interrupt() 方法被调用时,它会将目标线程的中断状态设置为 true

  2. 线程检查中断状态:线程需要定期检查自己的中断状态。这通常在执行关键操作之后或者在循环的检查点进行。

  3. 响应中断:线程可以选择响应中断状态,执行必要的清理工作,并安全地退出。线程也可以选择忽略中断状态,继续执行。

示例代码:

class InterruptibleTask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while (!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 {try {// 执行任务Thread.sleep(1000); // 休眠1秒System.out.println("执行任务");}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处理中断System.out.println("程序已经被中断了");// 清理资源return; // 退出run方法}}}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askThread = new Thread(new InterruptibleTask());taskThread.start();// 让任务线程运行一段时间try {Thread.sleep(3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请求中断任务线程taskThread.interrupt();System.out.println("请求中断");}
}

在这个例子中,InterruptibleTask 在一个循环中执行任务,并在每次迭代后检查是否被中断。当主线程调用 taskThread.interrupt() 时,任务线程会捕获 InterruptedException 并安全地退出。 

运行结果:

2.interrupted()方法

interrupted() 是 Java 中 Thread 类的一个静态方法,它用于检查当前线程的中断状态,并且与 isInterrupted() 方法不同,interrupted() 在检查后会清除中断状态。这个方法通常用于流式操作中,以便在处理中断时能够保持中断状态的一致性。

interrupted() 方法的工作原理

  1. 检查中断状态interrupted() 方法检查当前线程的中断状态。
  2. 清除中断状态:无论中断状态如何,interrupted() 方法都会将中断状态重置为未中断(false)。
  3. 返回中断状态:该方法返回当前线程的中断状态。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设置当前线程的中断状态while (true) {System.out.println("执行interrupted之前,此时线程的中断状态是:" + 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if (Thread.interrupted()) {System.out.println("执行interrupted之后,此时线程的中断状态是:" + 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else{break;}}System.out.println("进程结束");}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通过调用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方法来设置当前线程的中断状态。然后在一个循环中,我们使用 Thread.interrupted() 方法来检查中断状态。由于 interrupted() 方法会清除中断状态,所以循环中的其他操作不会受到中断的影响。一旦检测到中断,我们执行清理操作并退出循环。 

运行结果为:

3.isInterrupted()方法 

在Java中,isInterrupted()方法是用来检查线程的中断状态,但不会清除线程的中断状态。这个方法是一个实例方法,可以通过Thread类的实例来调用。

isInterrupted() 方法的工作原理

  1. 查询中断状态isInterrupted() 方法检查调用它的线程的中断状态。
  2. 返回中断状态:该方法返回一个布尔值,表示线程的中断状态。如果线程被中断过,或者中断状态被设置过,它将返回 true
  3. 中断状态不清除:调用 isInterrupted() 方法后,线程的中断状态保持不变。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设置当前线程的中断状态while (true) {System.out.println("执行isInterrupted之前,此时线程的中断状态是:" + 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if (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 {System.out.println("执行isInterrupted之后,此时线程的中断状态是:" + 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else{break;}}System.out.println("进程结束");}
}

还是这个代码,但是条件变成了isInterrupted,这个方法并不会清除中断状态 ,所以会导致程序死循环。

截取一段运行结果:

5.线程等待join()

在Java中,线程等待(join)是一种线程同步的机制,允许一个线程等待另一个线程的结束。这是通过Thread类的join()方法实现的。当一个线程A在另一个线程B上调用join()时,线程A会阻塞,直到线程B完成执行。

join() 方法的工作原理

  1. 阻塞等待:当线程A调用线程B的join()方法时,线程A会暂停执行,直到线程B的run()方法执行完毕。
  2. 释放锁:在join()方法调用期间,线程A会释放它持有的任何同步锁,这允许其他线程在这些锁上操作。
  3. 继续执行:一旦线程B完成执行,线程A会解除阻塞,并继续执行join()方法之后的代码。

join() 方法的重载版本

  • 无参数的 join():调用线程会无限期等待,直到被调用join()的线程终止。
  • 带超时参数的 join(long millis):调用线程会等待指定的时间(毫秒)。如果被调用的线程在这段时间内没有终止,调用线程将解除阻塞并继续执行。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获取main线程的对象Thread main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Thread threadB = new Thread(() -> {System.out.println("线程B正在执行中");System.out.println("线程B执行时主线程的状态为:" + mainthread.getState());// 模拟长时间任务try {Thread.sleep(5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System.out.println("线程B执行结束");});threadB.start();try {threadB.join(); // 主线程等待线程B完成System.out.println("B已经完成,主线程的状态为:" + mainthread.getState());}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在这个例子中,主线程创建并启动了线程B,然后调用threadB.join()等待线程B完成。主线程会阻塞,直到线程B的run()方法执行完毕。 

运行结果为:

总结:

Thread类是Java中实现多线程编程的重要类之一,通过Thread类可以创建、启动和控制线程的执行。在多线程编程中,合理使用Thread类可以实现并发执行、资源共享和协作等功能。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793818.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Laravel】08 RESTful风格

【Laravel】08 视图模板动态渲染数据 1. RESTful风格 1. RESTful风格 (base) ➜ example-app php artisan make:model Blog -mc Model created successfully. Created Migration: 2024_04_01_143040_create_blogs_table Controller created successfully.(base) ➜ example-…

深入理解微信小程序的自定义组件模型

微信小程序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开发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组件库供开发者使用。但在某些复杂的业务场景下,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定制化组件。小程序为我们提供了自定义组件的能力,让我们可以更灵活地构建应用界面。 如果对微信小程序自定义组件还不太清楚的,请参考 …

简述JMeter实现分布式并发及操作

为什么要分布式并发? JMeter性能实践过程中,一旦进行高并发操作时就会出现以下尴尬场景,JMeter客户端卡死、请求错误或是超时等,导致很难得出准确的性能测试结论。 目前知道的有两个方法可以解决JMeter支撑高并发: …

pta 1036 跟奥巴马一起编程

1036 跟奥巴马一起编程 分数 15 全屏浏览 切换布局 作者 CHEN, Yue 单位 浙江大学 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仅呼吁所有人都学习编程,甚至以身作则编写代码,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编写计算机代码的总统。2014 年底,为庆祝“计算机科学教育周”正式启…

阿里 对象存储OSS 云存储服务

1.简介 对象存储服务(Object Storage Service ,OSS) 是一种 海量、安全、低成本、高可靠的云存储服务,适合存放任意类型的文件。容量和处理能力弹性扩展,多种存储类型供选择,全面优化存储成本。 2.如何使用。参考文档 看文档,说的…

【python从入门到精通】-- 第四战:语句汇总

🌈 个人主页:白子寰 🔥 分类专栏:python从入门到精通,魔法指针,进阶C,C语言,C语言题集,C语言实现游戏👈 希望得到您的订阅和支持~ 💡 坚持创作博文…

数据库安装的一些内容

这两天在研究整理上课数据库和web要求安装操作的软件 晚点再写下去 1.SQL server 2012 安装的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根据网上的教程以及老师发的实验指导书首先安装SQL server (1)在安装规则检测之后,没有按照步骤进入下一步——设置角色; …

docker从入门到熟悉

一、什么是docker? Docker是一个用于开发,交付和运行应用程序的开放平台。Docker使您能够将应用程序与基础架构分开,从而可以快速交付软件。借助Docker,您可以以与管理应用程序相同的方式来管理基础架构。通过利用Docker的快速交付…

GPT3, llama2, InternLM2技术报告对比

GPT3(September 22, 2020)是大语言应用的一个milestone级别的作品,Llama2(February 2023)则是目前开源大模型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品,InternLM2(2023.09.20)则是中文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

Linux文件搜索工具(gnome-search-tool)

opensuse下安装: sudo zypper install gnome-search-tool 操作界面:

JNews Theme最新版本:新闻网站首选的WordPress主题,功能强大且灵活

JNews Theme最新版本:新闻网站的首选WordPress主题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新闻网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打造一个吸引读者、功能齐全的新闻平台,选择一款合适的WordPress主题显得尤为关键。而JNews Theme最新版本正是新闻网站的首选WordPr…

MacOS - brew 和 brew cask 有什么区别?

brew 是 ruby 的包管理,后来看 yangzhiping 的博客介绍了 brew cask,感觉 cask 是更好的关联关系管理,但是,我后来使用过程中,发现很多软件 brew cask 里没有,但是 brew 里面倒是挺多!今天来给说…

java面试题(Redis)

事情干的差不多了,开刷面试题和算法,争取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理解java面试的常见题型 一、redis使用场景: 缓存:穿透、击穿、雪崩 双写一致、持久化 数据过期、淘汰策略 分布式锁:setnx、redisson 计数…

【JavaScript】函数 ⑦ ( 函数定义方法 | 命名函数 | 函数表达式 )

文章目录 一、函数定义方法1、命名函数2、函数表达式3、函数表达式示例 一、函数定义方法 1、命名函数 定义函数的标准方式 就是 命名函数 , 也就是之前讲过的 声明函数 ; 函数 声明后 , 才能被调用 ; 声明函数的语法如下 : function functionName(parameters) { // 函数体 …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 - 可靠传输协议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 - 可靠传输协议 可靠传输概念停止-等待协议 SW回退N帧协议 GBN选择重传协议 SR 可靠传输概念 如下所示,帧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产生了误码。接收方的数据链路层,通过真伪中的真检验序列 FCS 字段的值&…

ROS 2边学边练(13)-- 创建一个功能包

前言 功能包是啥 简单理解,功能包就是一个文件夹,一个具备一定功能的文件夹,一个有组织有结构的文件夹,一个能方便分享给其他人使用的文件夹,比如我们的小海龟功能包,它就是一个文件夹,名字叫t…

【每日刷题】Day2

1. 26.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 力扣(LeetCode) int removeDuplicates(int* nums, int numsSize) { int* newnums (int*)malloc(numsSize*sizeof(int)); int k 0; int i 0; int pf1 0; int pf2 1; if(numsSize1) { newnums[k] nums[0]; } if(nu…

Swagger2配置

Swagger2 Swagger2简介 Swagger 是一个规范和完整的框架,用于生成、描述、功能调用测试和可视化 RESTful 风格的在线的接口文档工具。 Swagger 是一套基于 OpenAPI 规范(OpenAPI Specification,OAS)构建的开源工具。 Swagger 提…

WPS 不登录无法使用基本功能的解决办法

使用wps时,常常有个比较让人烦恼的事,在不登录的情况下,新建或者打开文档时,wps不让你使用其基本的功能,如设置字体等,相关界面变成灰色,这时Wps提示用户登录注册或登录,但我又不想登…

均值滤波算法与SSE2指令集并行优化

均值滤波是经典的机器视觉方法,本篇将讨论如何对该算法进行优化,使得其比OpenCV的实现更快。 为量化运行速度,先实现遍历求和的均值滤波算法,看看其运行效率究竟有多慢,代码如下: 遍历求和均值滤波算法 #include <opencv2/opencv.hpp> #include <iost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