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又称作层级金字塔。它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
但实际上目前在中国、美洲多地都发现了金字塔型结构的墓穴。但是埃及金字塔最为有名,金字塔几乎是埃及文明的标志。
《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可以明白的感受到铭文背后,金字塔主人建造它的目的。
据统计,埃及境内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百座之多。金字塔一般都比较雄伟,如其中最大的一座、第四王朝法老的胡夫金字塔,它原高146.59米,经过数千年的风吹雨打,顶端已经剥蚀了近10米。在1888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建立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的底面呈正方形,每边长230多米,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胡夫金字塔旁边是他儿子哈夫拉的金字塔,它比胡夫的金字塔低3米,但由于它的地面稍高,因此看起来比胡夫的金字塔还要高一些。金字塔的附近还建有一个雕着哈夫拉的头部配着狮子身体的大雕像,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狮身人面像。除狮身是用石块砌成的之外,整个人面像是在一块巨大的天然岩石上凿成的。
金子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合剂,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胡夫金字塔由成千上万块总重达2000吨的巨石砌成,每一块石头都磨得很平,到现在大概有4500多年的历史,以古代的科技水平,建造难度非常之大。
油管上对建造金字塔最合理的推测或解密是: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浇筑的。科学家对从金字塔上取下来的小石块逐个化验,发现这些石块都是由人工浇筑贝壳灰石组成。由此推测,在埃及,奴隶建造金字塔很可能是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先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再一点点抬上去,逐级建造,每层用古法石灰石浇筑地方式制作巨大的人造“砖”,加热石灰石可以以用透镜加热地方式进行,日积月累,巨大的金字塔就建好了。按照科学家的这个推测,只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就能浇筑成一块块巨石。而且,有科学家还在石块中发现过一缕一英寸的头发。如果是天然的石头,里面是不可能有头发的。这是目前一个相对合理的解密还原。
根据金字塔的建造规模,相关专家估计,在修建大金字塔时,埃及的居民需要至少应有5000万人才能完成如此浩瀚的工程。然而,根据历史资料的统计推算,在那个时期,全世界的总人口才有2000多万人。所以石块的成因或是人为浇筑,但是工程完成的人力资源问题如何解密呢?答案是用水力。
完整施工过程中,还是有完整雕刻的天然石块存在的,比如狮身人面像的巨型脸部。建造金字塔的这些石块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运到吉萨沙漠中去的。这些石块大的有50吨,小的也有2.5吨,仅胡夫大金字塔就用了230万块这样的石块。以埃及当时的科技水平,它是不可能运输如此又重又多的大石块的。所以有人推测石块不是从陆地运输的,可能是建立了密集的施工水槽,通过水上运输完成以节省大量的人力。采石场的古埃及人利用水中不同高的平面,将石头卡在上面,在同样的水平下就能确保每块石头都一样大小,而且光滑平整,让金字塔稳稳地向上堆叠。在采石场将石头加工完以后,古埃及人会用牛把一个个石块运到运河的港口,用皮囊或船体运输石块。那么,怎么把这些石头一层一层地运上去呢?类似于现在的巴拿马运河,在往上的渠道中间,古埃及人设置了许多道闸门,当第一道闸门开启时,石头就会浮到第二道闸门处;再关闭第一道,打开第二道,以此类推。因为大气压,水会积聚在渠道的内部,只要有充足的浮力就可以让石头持续往上升。采用这种运输方式,石头就可以被运送到准备施工的高度,再这样一层一层地往上砌筑。建造完成之后再打开水闸,水就放掉了,然后填平施工水槽即可。这也是金字塔都建设在河畔的原因。
还有一个难以解释的是金字塔的施工精度,以胡夫金字塔来说,该塔底每边边长为230米,误差不到20厘米。塔高146.5米,有40层楼那么高,其东南角与西北角的高度误差仅为1.27厘米。如此低的误差率,即使很多现代建筑也都难以望其项背。令人惊奇的是,胡夫大金字塔的塔高乘以10亿就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用2倍塔高除以塔底面积,等于圆周率,即3.14159,而该塔建造好差不多3000年后,人们才把圆周率算到了这个精度。可以推测,古埃及人对几何和数学掌握了极高的造诣。
穿过胡夫金字塔的子午线正好把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塔的四边正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的周长米数正好与一年的天数相吻合(即365.24),而周长乘以2正好是赤道的时分度,坡面的高是纬度的6%,塔的自重乘以10的15次方正好是地球的重量。这里面有非常多的天文及数学知识。也就是说,当时的建造者,古埃及人应该对地球的结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等都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
古埃及人掌握了高深的数学知识,用最简单的办法达成了现代工程也很难施工完成的建筑,以当时的人力物力,确实堪称奇迹。有兴趣的去看油管的解密视频,国内也有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