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抖音抄了一大神的Arduino代码
# include <RCwitch.h> ///调用RC开关函数库
RCSwitch mySwitch = RCSwitch(); //增加一个RC开关并设置名称
const int FRR =15; / 设置315MHz 无限模块的接受管脚
void setup(){Serial.begin(115200); //打开串口i设置波特率115200mySwitch.enableReceive(FRR); //设置启用接收并设置接收管脚
}void loop(){if (mySwitch.available()){ //判断是否收到了数据Serial.print('读数据:');Serial.print(mySwitch.getReceiveValue()); //输出接收到的值Serial.print('/')Serial.print(mySwitch.getReceivedBitlength());//输出获取到的数据长度Serial.print('bit');Serial.print('协议:');Serial.printIn(mySwitch.getReceivedProtocol());//输出获取接受协议mySwitch.resetAvailable();//重置可用的值}
}
本人学了点python,故让c知道转换一下
要使用MicroPython代码实现相同的功能,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 导入相应的库:
from machine import Pin
from machine import UART
import time
- 初始化串口:
uart = UART(0, 115200)
uart.init(115200, bits=8, parity=None, stop=1)
uart = UART(0, 115200)
UART是一种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协议,全称为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它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接口,用于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在这里,"UART(0, 115200)"是一个Python代码片段,用于初始化一个UART对象。
具体来说,"UART(0, 115200)"中的第一个参数0表示UART的编号,表示使用第一个UART接口。第二个参数115200表示波特率,即数据传输的速率,这里设置为115200 bits per second(bps)。
通过初始化UART对象,可以使用相应的方法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例如,可以使用UART对象的write()方法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使用read()方法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
uart.init(115200, bits=8, parity=None, stop=1)
uart.init(115200, bits=8, parity=None, stop=1) 是一个用于初始化UART通信的函数。它的参数含义如下:
- 115200:波特率,表示每秒传输的位数。这里设置为115200,表示每秒传输115200位。
- bits=8:数据位数,表示每个字节中包含的位数。这里设置为8,表示每个字节有8位。
- parity=None:奇偶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中的错误。这里设置为None,表示不使用奇偶校验。
- stop=1:停止位,表示每个字节传输结束后的停止位数。这里设置为1,表示每个字节传输结束后有1个停止位。
通过调用uart.init()函数并传入相应的参数,可以初始化UART通信并设置通信的参数。
- 初始化接收管脚:
receive_pin = Pin(15, Pin.IN)
- 设置循环来接收数据:
while True:if receive_pin.value() == 1:data = uart.read()if data is not None:print('读数据:', data)print('协议:', uart.read())time.sleep_ms(100)
请注意,以上代码仅提供了一个大致的实现思路,具体的实现可能需要根据你的硬件和需求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