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Media是一块非常庞大的内容,上到APP的书写,中到播放器的实现、封装格式的了解,下到OMX IL层的实现、Decoder的封装,每一块都需要我们下很大的功夫学习。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对一些相关的模块进行了解,比如AudioFlinger、SurfaceFlinger等,他们与Media相关交织共同构建了Android多媒体平台。
面对如此多的模块,我们的学习就成了困难,网上很多资料、博文都是按照调用的顺序一层一层向下解析,随着调用层次的深入读者很容易就找不到方向了。我是谁?我在哪儿?可能这是新手最大的疑问了。
在之前的笔记《Android Media OpenMax》中,我希望可以将APP -> Player -> MediaCodec/ACodec -> OpenMAX串起来学习,并且不能只停留在调用层级的学习,要深入了解作者意图。回过头来再审视写过的内容,还有很多地方写的不够好:
- 看过之前笔记的朋友会知道,我会提出很多疑问,并且揣摩代码意图。其实揣摩的行为就是对框架了解的不够深入,对设计模式了解的太少,再回过头来看之前的笔记,很多内容还局限在细节的实现,阅读之后还有一种身在山中的感觉。所以,我需要把阅读视角放的更高,从框架设计的角度学习,做到识得庐山真面目;
- 之前的笔记仍然使用了层级调用的学习方式,前后依赖比较严重,接下来我将以模块为单位进行学习,自下往上剖析各个模块,了解他们的实现方式;
- 实现一个播放器需要有Source、Decoder、Render、Controller四大组件,除了了解他们的内部实现外,还要重点了解他们是如何连接组成一个高性能播放器的,让我们自己实现应该怎么做呢?如何扩展更多的功能呢?
- 其他…
如何快速入门Android Media?
- 对于只要使用API的朋友来说,阅读文档是最快的方法。但是对于要做Media Framework开发或者是OpenMAX IL层开发的朋友来说只能多多阅读,多多揣摩了。
虽然OpenMAX在Android上已经过时了,但是它所包含的设计思想依然值得学习,对我们后续的Codec2.0学习也会有所帮助。本系列文章会分为三部分:
- OpenMAX框架深入剖析;
- ACodec是如何串接OpenMAX;
- MediaCodec是如何对接编解码组件;
bug来来往往,需求络绎不绝,还在手足无措吗,加入我们,站在山巅横扫它们!
本系列文章依旧会基于Android 13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