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首先两个介绍章节,然后分为拓扑、路由、流量控制、路由器体系结构和性能五部分
- 第 1 章开始,描述什么是互连网络、如何使用它们、不同应用的性能要求以及如何选择拓扑结构。路由和流量控制就是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为了使这些概念具体化并激发本书的其余部分
- 第 2 章详细描述了一个简单的互连网络:从拓扑到每个路由器的 Verilog。这个例子的细节揭开了路由和流量控制的抽象主题的神秘面纱,这个简单网络的性能问题激发了本书其余部分描述的更复杂的方法和设计方法。设计互连网络的第一步是在给定一组封装约束的情况下选择满足应用程序的吞吐量、延迟和成本要求的拓扑
- 第 3 章到第 7 章探讨了拓扑设计空间。我们从第 3 章开始开发拓扑度量。拓扑的二等分带宽和直径分别限制了其可实现的吞吐量和延迟,其路径多样性决定了对抗流量下的性能和容错能力。拓扑结构受到可用封装技术和成本要求的限制,其中包括模块引脚限制和控制可实现通道宽度的系统线平分。在第 4 章到第 6 章中,我们讨论了几种常见拓扑的性能指标和封装约束:蝶形网络、环面网络和非阻塞网络。我们对拓扑的讨论在第 7 章结束,其中涵盖了集中和拓扑切片、用于处理突发流量以及将拓扑映射到封装模块的方法。一旦选择了拓扑,路由算法就会确定有多少平分带宽可以转换为系统吞吐量,以及延迟接近直径限制的程度
- 第 8 章到第 11 章描述了路由问题和一系列解决方案。良好的路由算法可以跨拓扑通道对流量进行负载平衡,以处理对抗性流量模式,同时利用良性流量模式的局部性。我们通过考虑环形ring网络上的路由来介绍第 8 章中的问题,并表明朴素贪婪算法在对抗流量上表现不佳。我们继续在第 9 章中描述不经意的路由算法,在第 10 章中描述自适应路由算法。本书的路由部分最后在第 11 章中讨论路由机制。
- 流量控制机制沿着从源到目的地的路径对数据包进行排序。通过沿途分配信道带宽和缓冲区容量来到达目的地。良好的流量控制机制可以避免资源闲置或因资源限制而阻塞数据包,从而实现大部分潜在吞吐量并分别最小化延迟。不良的流量控制机制可能会因资源闲置而浪费吞吐量,因不必要地阻塞数据包而增加延迟,甚至可能导致死锁或活锁。这些主题将在第 12 章到第 15 章中进行探讨。路由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中嵌入的策略在路由器中实现。
- 第 16 章到第 22 章描述了路由器和网络接口的微体系结构。在这些章节中,我们介绍路由器的构建块并展示它们是如何组成的。然后,我们展示如何将路由器管道化以在每个周期处理一个传输或数据包。第18章和第19章特别关注仲裁和分配问题,因为这些功能对于路由器性能至关重要。
- 为了将所有这些主题结合在一起,本书最后在第 23 章到第 25 章中讨论了网络性能。在第 23 章中,我们首先定义基本性能度量,并指出一些可能导致误导性度量的常见陷阱。我们继续介绍排队论和概率分析在预测互连网络性能中的应用。在第 24 章中,我们描述了如何使用仿真来预测网络性能,包括工作负载、测量方法和模拟器设计。最后,第 25 章给出了一些性能结果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