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编辑
Linux 软件包管理器 yum
软件包:
操作:
拓展:lrzsz简介
Linux开发工具
Linux编辑器-vim使用
vim 的基本概念
命令模式
插入模式
底行模式
vim 命令模式的操作指令
vim 底行模式的操作命令
Linux编译器-gcc/g++使用
功能
格式
编译过程
gcc 常见选项:
Linux调试器-gdb使用
背景
gdb 的使用
项目自动化构建工具 - make/Makefile (地球人都在用)
准备工作、写法和用法
编写makefile文件
.PHONY 的作用
简化 makefile 文件
多文件项目,有 file.h file.c main.c 三个文件
make 是如何工作的
clean 项目清理
分布式版本控制软件 - git
Linux 软件包管理器 yum
软件包:
在linux下安装软件,通常办法是下载程序源代码,并进行编译,最后得到可执行程序;但是这样及其麻烦,于是有人将一些常用的软件编译好,做成软件包;类似“app商店”
操作:
yum list :查看当前一共有哪些软件包
例:
yum list | grep sl
查看当前软件包中筛选出包含sl的软件包;
我们选取其中一个;
sl.x86_64 5.02-1.el7 @epel
软件包名称: 主版本号.次版本号.源程序发行号-软件包的发行号.主机平台.cpu架构.
“x86_64” 后缀表示64位系统的安装包, “i686” 后缀表示32位系统安装包. 选择包时要和系统匹配.
“el7” 表示操作系统发行版的版本. “el7” 表示的是 centos7/redhat7.“el6” 表示 centos6/redhat6.
epel 表示的是 “软件源” 的名称, 类似于 “小米应用商店”, “华为应用商店” 这样的概念.
拓展:lrzsz简介
rz,sz 是 Linux/Unix 同 Windows 进行 ZModem 文件传输的命令行工具。
rz 可以很方便的从客户端传文件到服务器,sz 也可以很方便的从服务器传文件到客户端,就算中间隔着跳板机也不影响。
在 SecureCRT 下的传输协议有 ASCII、Xmodem、Ymodem、Zmodem 4种:
ASCII:这是最快的传输协议,但只能传送文本文件
Xmodem:这种古老的传输协议速度较慢,但由于使用了CRC错误侦测方法,传输的准确率可高达99.6%
Ymodem:这是Xmodem的改良版,使用了1024位区段传送,速度比Xmodem要快。Zmodem:Zmodem采用了串流式(streaming)传输方式,传输速度较快,而且还具有自动改变区段大小和断点续传、快速错误侦测等功能,是目前最流行的文件传输协议
Linux开发工具
Linux编辑器-vim使用
vi/vim都是多模式编辑器,vim是vi的升级版本,不仅兼容vi的所有指令,而且还有一些新的特性在里面
vim 的基本概念
vim 是编辑器,用于编辑文本,编写代码的工具。因为 vim 的操作是在命令行中,不支持鼠标,因此光标的移动,文本内容的操作都需要命令来完成。
这里主要介绍vim最常用的三种模式:命令模式、插入模式、底行模式。
命令模式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或者模式切换
插入模式
文本数据的写入,模式切换;在命令模式下按 i 进入该模式;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底行模式
文件保存或退出,也可以进行文件替换,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操作。在命令模式下,shift + : 即可进入该模式;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注:底行模式和插入不可转换;
进入 vim 的方法
vim + 文件名
退出 vim 的方法 (在底行模式):
w (保存当前文件)
wq (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m)
q! (输入q!,不存盘强制退出vim)
vim 命令模式的操作指令
vim可以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来上下左右移动,但正规的vim是用小写英文字母**「h」、「j」、「k」、「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gg]:进入到文本开头
按「G」或 「shift + g」或「 n + shift + g」:移动到文本末端 或 向下移动n位
按「shift + ^」: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首”
按「 shift + $ 」: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尾”
按「w」: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开头
按「b」:光标回到上个字的开头按 [ u ] : 撤销上次指令
按「x」: 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符
按「n + x」: 例如,「6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包含自己在内)”6个字符;
按「n + dd」: 从光标所在行开始删除 n 行
按「dd + p」或「n + dd + p」: 剪切某行 或 剪切n行
按「p」: 将缓冲区内的字符粘贴到光标所在位置。注意:所有与“y”有关的复制命令都必须与“p”配合才能完成复制与粘贴功能。
按「yy」: 复制光标所在行 到缓冲区。
按「n + yy」: 例如,「6yy」表示拷贝从光标所在的该行“往下数”6行文字。
vim 底行模式的操作命令
按「set nu」: 输入「set nu」后,会在文件中的每一行前面列出行号。
按「set nonu」: 取消行号。
按「/ + 关键字」: 先按「/」键,再输入想寻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会往后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按「w」: 在冒号输入字母「w」就可以将文件保存起来
按「q」: 按「q」就是退出,如果无法离开vim,可以在**「q」后跟一个「!」强制离开vim**。
按「wq」: 一般建议离开时,搭配「w」一起使用,这样在退出的时候还可以保存文件。
按「x!」: 保存并退出编辑,仅当文件有修改时会保存,并修改文件时间属性按「: vs + 文件名」: 如在 test.c 中打开或创建一个文件「: vs liren.c 」
按「ctrl + w」: 光标在分屏的多屏幕下进行切换
Linux编译器-gcc/g++使用
功能
将我们所写的高级语言代码编译解释成机器指令
格式
gcc [选项] 要编译的文件 [选项] [目标文件]
编译过程
预处理:展开所有代码(引入头文件,宏替换,删除注释…)
编译:语法语义检测,没有错误则将代码解释成为汇编指令
汇编:架构汇编指令解释成二进制机器指令
链接:将所需的二进制机器指令(其他的.o以及库文件)打包生成可执行文件
gcc 常见选项:
- -E 只进行到预处理完成
- -S 只进行到编译完成
- -c 只进行到汇编完成
- -o 指定要生成的目标文件对象名称
- -g 告诉编译器不要生成release版本在 -c 时就要加上-g
Linux调试器-gdb使用
背景
程序的发布方式有两种,debug模式和 release模式
Linux gcc/g++出来的二进制程序,默认是release模式
要使用gdb调试,必须在源代码生成二进制程序的时候, 加上 -g 选项
debug版本程序本身会被加入更多的调试信息,以便于进行调试。
所以debug文件比生成默认的release文件大
gdb 的使用
gdb binFile 退出: ctrl + d 或 quit 调试命令:
(list 或者 l)+ 行号:显示binFile源代码,接着上次的位置往下列,每次列10行
(list 或者 l)+ 函数名:列出某个函数的源代码
r 或 run: 运行程序,从开始连续而非单步执行程序
n 或 next: 单条执行,逐过程
s 或 step: 进入函数调用,逐语句
c(continue): 直接跳转到下一个断点
until X行号: 跳至X行
finish: 直接运行完毕对应的函数
b(break) + 行号:在某一行设置断点
b(break) + 函数名:在某个函数开头设置断点
i(info) b(break) : 查看断点信息
d(delete) b(breakpoints): 删除所有断点
d(delete) b(breakpoints) + 行号: 删除序号为 n 的断点
disable b(breakpoints): 禁用断点
enable b(breakpoints): 启用断点
p(print) + 变量或表达式: 打印表达式的值,通过表达式可以修改变量的值或者调用函数
display 变量名: 跟踪查看一个变量,每次停下来都显示它的值,==相当于vs中的监视==*
undisplay 变量名: 取消对先前设置的那些变量的跟踪
bt(breaktrace): 查看各级函数调用及参数,相当于vs中的调用堆栈窗口
i(info) locals: 查看当前栈帧局部变量的值set 变量名=n: 修改变量的值为 n
注意:
调试程序完毕,或者调试中间过程,调试痕迹 很重要,当调试一个大的项目,可能有几十个断点,某个断点调试完了,不要直接把它删除,而是暂时禁用它,等程序没有任何问题了,再把所有断点删除。
项目自动化构建工具 - make/Makefile (地球人都在用)
make命令是用来自动完成大批量源文件的编译工作的维护工具;能够建立不同文件之间的依赖关系;自动识别被修改的源文件并重新编译,避免不必要的编译。(简言之,就是一个编译工具,并且非常实用。)
注:想要使用 make 命令,需要创建一个 makefile 文件
准备工作、写法和用法
准备工作
首先将所有项目中要处理的文件放到同一个文件目录下,并且在该目录下新建一个名为Makefile的文件(推荐使用Makefile)。新建方法:在该目录下打开终端,输入如下命令即可。
vim Makefile
规则的写法
对源文件(demo.c)处理将其生成对应的目标文件(即demo.o)
file:file.cgcc file.c -o file//注意:gcc前是一个Tab
目标文件file 依赖于原始文件 file.c,但光光有依赖关系是不能生成目标文件的,是不够的。
还需要有依赖方法,而
gcc file.c -o file
就是与之对应的依赖方法,表明如何生成目标文件 file。
编写makefile文件
file:file.c # 表明了一种依赖关系,目标文件 file依赖于 file.c gcc file.c -o file # 依赖方法,怎么用 file.c 生成目标文件 file(需要以tab键开头)
.PHONY:clean # .PHONY —— "定义"伪目标:clean总是可以被执行的
clean: # 依赖项为空rm -rf file # 清理可执行程序
.PHONY 的作用
一般不会把可执行程序 “定义” 成伪目标,因为每次编译都是有成本的,第一次编译好了,就不需要再编译了,除非文件有改动。一般把清理可执行程序 “定义” 成伪目标。
简化 makefile 文件
file:file.cgcc $^ -o $@ # $^: 可执行程序所依赖的文件列表 $@: 目标文件
.PHONY:clean
clean:rm -rf file
多文件项目,有 file.h file.c main.c 三个文件
file:file.c main.c # 目标文件 test 依赖于 file.c 和 main.cgcc $^ -o $@ # $^: 可执行程序所依赖的文件列表 $@: 目标文件
.PHONY:clean
clean:rm -rf file
- $@:表示依赖关系中的目标文件
- $^ :表示依赖关系中的依赖文件列表
- $< :表示依赖关系中的一个一个的依赖文件
make 是如何工作的
make 会在当前目录下找名字叫 “Makefile” 或 “makefile” 的文件。
如果找到,它会找文件中的第一个目标文件(target),在上面的例子中,他会找到 “file” 这个文件,并把这个文件作为最终的目标文件。
如果 test 文件不存在,或是 test 所依赖的后面的 test.o 文件的文件修改时间要比 test 文件新,那么就会执行后面所定义的命令来生成 test 这个文件。
如果 test 所依赖的 test.o 文件不存在,那么 make 会在当前文件中找目标文件为 test.o 的依赖性,如果找到则再根据那一个规则生成 test.o 文件。
这就是整个 make 的依赖性,make 会一层又一层地去找文件的依赖关系,直到最终编译出第一个目标文件。在寻找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比如最后被依赖的文件找不到,那么 make 会直接退出并报错(因为 make 只管文件的依赖性,不会管依赖的文件项到底在不在)。如果是所定义的命令的错误,或是程序编译不成功,make 不会理会。
clean 项目清理
工程是需要被清理的。
比如 clean,如果没有被第一个目标文件直接或间接关联,那么它后面所定义的命令将不会被自动执行,不过,我们可以显示要 make 执行。即命令 make clean,以此来清除所有的目标文件,以便重新编译。
一般会把 clean 设置为伪目标,用 .PHONY 修饰。(伪目标的特性是:总是被执行的)
分布式版本控制软件 - git
1.在 gitee/github 创建新仓库:略,然后在创建好的仓库页面中复制远程仓库的地址 url,推荐 HTTPS。
2.克隆远程仓库到本地
$ git clone [url]
执行命令后,输入 gitee/github 的用户名和密码,将会直接在本地创建一个放置代码的目录。
$ git add . # 添加所有文件到暂存区
$ git commit -m "本次提交的主题" # 提交文件到本地仓库,""中写提交信息,不能乱写
$ git push # 推动本地仓库的文件到远程仓库
会提示设置用户名和邮箱(每次 git 提交都会使用到该信息,它被永远的嵌入到了你的提交中) (仓库有)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you@example.com" # 邮箱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Your Name" # 用户名
补充:
$ git log # 查看所有提交日志信息
$ git status # 查看本地仓库所有文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