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it.rc
文件是 Android 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定义了系统在启动过程中的行为和服务的初始化顺序。在 RK3566 Android 11 的环境中,init.rc
文件的结构和语法与其他 Android 版本大致相同。下面我将逐句解释 init.rc
文件中的典型内容:
当然可以,我会尽量更详细地解释 init.rc
文件中的内容,并结合 RK3566 Android 11 的具体实例来说明。
一、基本结构和语法
init.rc
文件是一个基于 Android Init Language (AIL) 的脚本文件,用于定义 Android 系统在启动过程中的行为和服务的初始化顺序。AIL 是一种简单的脚本语言,用于描述系统初始化过程中所需执行的操作。
init.rc
文件中的基本结构包括:
- Actions:定义在特定事件发生时应该执行的操作。
- Commands:用于执行具体的操作,如启动服务、设置属性等。
- Services:定义 Android 服务的启动和配置。
- Options:配置服务的运行选项。
- Imports:引入其他
*.rc
文件。
二、实例分析
1. Actions 示例
on property:sys.boot_completed=1 | |
start my_custom_service |
当系统属性 sys.boot_completed
的值变为 1
时,启动名为 my_custom_service
的服务。这通常意味着在系统启动完成后执行某些操作。
2. Commands 示例
setprop ro.build.version.release 11 | |
exec - system_server |
setprop
命令用于设置系统属性。这里设置只读属性ro.build.version.release
的值为11
,表示当前 Android 版本为 11。exec
命令用于执行程序。这里执行system_server
,这是 Android 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进程,负责启动和管理系统级服务。
3. Services 示例
service zygote /system/bin/zygote | |
class main | |
user root | |
group system | |
oneshot |
定义一个名为 zygote
的服务,其可执行文件位于 /system/bin/zygote
。该服务属于 main
类,以 root
用户身份运行,并属于 system
用户组。oneshot
表示该服务在启动后会立即退出,而不是持续运行。
4. Options 示例(通过 Service 属性体现)
虽然 init.rc
中没有直接的 option
关键字,但服务的属性设置可以看作是某种形式的选项配置。例如:
service surfaceflinger /system/bin/surfaceflinger | |
class core | |
user system | |
group graphics drm video | |
socket surfaceflinger stream 660 | |
onrestart restart zygote |
这里,surfaceflinger
服务的属性配置包括用户、用户组、Unix 套接字等。当 surfaceflinger
服务重启时,会重新启动 zygote
服务。
5. Imports 示例
import /init/hw/*.rc |
这行代码会导入 /init/hw/
目录下所有以 .rc
结尾的文件。这通常用于包含与硬件相关的初始化脚本。
三、注意事项
- 在解析
init.rc
文件时,注意命令和参数的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的空格分隔。 - 理解每个命令和属性的含义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通过查阅 Android 官方文档或源代码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