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来源:
阅读OLMo论文时,发现有如下一段话:
加上前面研究llama和mistral结构时好奇为什么都没有偏置项了
偏置项的作用:
回到第一性原理来分析,为什么要有偏置项的存在呢?
在神经网络中,偏置项(bias terms)是网络中每个神经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增加模型的表达能力和灵活性。具体来说,偏置项的作用包括:
-
提供偏移:偏置项允许神经元输出在激活函数应用前有一个偏移。即使所有输入都是零,偏置项也允许一个非零的输出,这使得神经网络即使在没有输入或输入非常小的情况下也能激活。
-
增加表达力:偏置项让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数据中的不同分布。如果没有偏置项,模型的每个神经元只能表示通过原点(即输入空间中所有特征都是零的点)的线性函数。偏置项使得神经元能够表示更广泛的函数,这对于学习和模拟更复杂的数据分布是至关重要的。
-
打破对称性:在神经网络初始化期间,如果没有偏置项,并且所有权重初始化为相同的值,那么所有神经元将会学习到相同的特征。偏置项确保即使权重从相同的值开始,每个神经元也可以开始学习不同的函数。
-
适应数据偏差:在实际数据集中,输入特征往往不会完美地中心化(即均值为零)。偏置项可以帮助模型适应数据的平均偏差,从而无需对数据进行严格的预处理。
-
理论上的完备性:从理论上讲,为了使神经网络能够近似任何函数(通常称为神经网络的万能近似定理),网络中的神经元需要包括偏置项。
-
改善梯度流:在训练过程中,偏置项可以帮助保证梯度的良好流动,这对于基于梯度的优化方法(如反向传播)至关重要。
tranformer结构有代表偏置项的作用?
由于当前的大模型都是tranformer结构,的确可以替代它的作用
-
自注意力机制:自注意力机制允许模型在不同位置的输入之间直接建立联系,这种权重共享的机制可能使得每个单独的偏置项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偏置项仍然存在于Transformer的全连接层中,有助于在各个子层中引入额外的灵活性。
-
层归一化:Transformer架构中广泛使用了层归一化,它在每个子层的输出上进行归一化。层归一化通常包括可学习的缩放(gamma)和偏移(beta)参数,后者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类似于偏置项的作用。
-
位置编码:位置编码提供了序列中位置的信息,这对于模型理解输入序列的顺序至关重要。这种编码方式确保了即使在没有偏置项的情况下,模型也能够区分不同位置的输入。
-
残差连接:Transformer中的每个子层后面都有残差连接,这有助于缓解梯度消失问题,并允许信息直接流过多个层次。这种设计可能减少了对单个层中偏置项的依赖。
-
参数量:Transformer模型通常很大,并且包含大量的参数。这种情况下,单个参数(如一个特定的偏置项)对整体性能的影响可能会被其他部分的参数所补偿。
GPT4的解释:
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大型模型中,去除偏置项(bias terms)已经成为一种实践。这种趋势部分是基于对偏置项在大型模型中作用的重新评估。以下是一些原因来解释为什么在大型模型中去除偏置项可能被视为可行的:
-
参数冗余:在大型模型中,由于有大量的权重参数,模型已经拥有了很高的表达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偏置项可能变得相对不那么重要,因为权重本身可以调整以适应数据中的任何偏差。
-
优化稳定性:偏置项可以导致优化过程中的一些不稳定性,尤其是在使用某些类型的正则化或归一化技术时。在大型模型中,这种不稳定性可能会被放大,因此移除偏置项可能有助于稳定训练过程。
-
计算效率:虽然偏置项相对于整个模型的参数数量可能是小量,但在非常大的模型中,这些小量加起来也会影响计算效率。移除它们可以减少一些计算负担。
-
批量归一化和其他归一化技术:当使用批量归一化(Batch Normalization)或其他归一化技术时,偏置项可能变得冗余,因为这些技术本身就可以调整激活的均值和方差。
-
实证结果:在一些研究和实践中,去除偏置项并没有对模型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大型模型中。这可能是因为其他模型组件可以补偿偏置项的缺失。
然而,去除偏置项是否合适还是依赖于特定的模型和任务。在某些情况下,偏置项可能是很有用的,特别是在小型模型或者需要模型捕获数据中细微偏差的任务中。因此,关于去除偏置项的决策应该基于对特定模型性能的实际影响,而不是作为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