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歌-十大经典排序算法

第1关:冒泡排序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实现冒泡排序算法,并将乱序数列变成升序。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冒泡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重复地遍历待排序的数列,每次比较两个相邻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重复地进行遍历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时表示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 算法步骤:
  1. 比较相邻的元素:若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则交换;
  2. 遍历开始第一对到结尾最后一对,执行步骤1
  3. 重复步骤1~`2`,直到排序完成。
  • 可改进的冒泡排序:第一趟排序之后最后一个元素是最大的,因此下一趟遍历只需执行到倒数第二对。
编程要求

本关的编程任务是补全右侧代码片段sort_arrayBeginEnd中间的代码,具体要求如下:

  • sort_array中,实现冒泡排序算法,完成指定输出。
测试说明

平台将自动编译补全后的代码,并生成若干组测试数据,接着根据程序的输出判断程序是否正确。

以下是平台的测试样例:

测试输入: 10 7 1 4 6 8 9 5 2 3 10 预期输出: 1 4 6 7 8 5 2 3 9 10 1 4 6 7 5 2 3 8 9 10 1 4 6 5 2 3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输入: 15 3 44 38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预期输出: 3 38 5 44 15 36 26 27 2 46 4 19 47 48 50 3 5 38 15 36 26 27 2 44 4 19 46 47 48 50 3 5 15 36 26 27 2 38 4 19 44 46 47 48 50 2 3 4 5 15 19 26 27 36 38 44 46 47 48 50

#include "sort_.h"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n)
// 打印数组
{if(n==0){printf("ERROR: Array length is ZERO\n");return;}printf("%d", arr[0]);for (int i=1; i<n; i++) {printf(" %d", arr[i]);}printf("\n");
}void sort_array(int *arr, int n)
//  编程实现《冒泡排序算法》:将乱序序列arr转化为升序序列
//  函数参数:乱序整数数组arr 数组长度
//  要求输出:调用print_array(int *arr, int n)输出前三次冒泡操作后的序列,以及最终的升序序列
{// 请在这里补充代码,完成本关任务/********** Begin *********/int i ,j;int temp;for(i=0;i<n-1;i++)//进行 n-1 次{for(j=0;j<n-i-1;j++)//每次 n-i-1 轮 if(arr[j]>arr[j+1]){//前>后  大的数后移int temp =arr[j];arr[j] = arr[j+1];arr[j+1] = temp; }if(i<3)print_array(arr, n); //前三次输出  }print_array(arr, n);  /********** End **********/
}

第2关:选择排序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实现选择排序算法,并将乱序数列变成升序。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选择排序算法。

选择排序算法

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 算法步骤:
  1. 初始状态:无序序列为R[0,n−1],长度n,有序区为空;

  2. 第i=1,..,n−1趟排序从当前无序区R[i−1,n−1]中选出最小的元素R[k],并将它与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R[i−1]交换,则R[0,i−1]变为元素个数增加1的新有序区,R[i,n−1]变为元素个数减少1的新无序区;

  3. n−1趟选择交换后结束。

编程要求

本关的编程任务是补全右侧代码片段sort_arrayBeginEnd中间的代码,具体要求如下:

  • sort_array中,实现选择排序算法,完成指定输出。
测试说明

平台将自动编译补全后的代码,并生成若干组测试数据,接着根据程序的输出判断程序是否正确。

以下是平台的测试样例:

测试输入: 10 7 1 4 6 8 9 5 2 3 10 预期输出: 1 7 4 6 8 9 5 2 3 10 1 2 4 6 8 9 5 7 3 10 1 2 3 6 8 9 5 7 4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输入: 15 3 44 38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预期输出: 2 44 38 5 47 15 36 26 27 3 46 4 19 50 48 2 3 38 5 47 15 36 26 27 44 46 4 19 50 48 2 3 4 5 47 15 36 26 27 44 46 38 19 50 48 2 3 4 5 15 19 26 27 36 38 44 46 47 48 50

#include "sort_.h"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n)
// 打印数组
{if(n==0){printf("ERROR: Array length is ZERO\n");return;}printf("%d", arr[0]);for (int i=1; i<n; i++) {printf(" %d", arr[i]);}printf("\n");
}void sort_array(int *arr, int n)
//  编程实现《选择排序算法》:将乱序序列arr转化为升序序列
//  函数参数:乱序整数数组(无重复元素) 数组长度
//  要求输出:调用print_array(int *arr, int n)输出前三次选择操作后的序列,以及最终的升序序列
{// 请在这里补充代码,完成本关任务/********** Begin *********/int i ,j,min;int flag = 0,temp=0;for(i=0;i<n-1;i++){min = arr[i];//设定最小值for(j=i+1;j<n;j++)if(min>arr[j]){min = arr[j];//如果出现更小的值,保存更小值的下标flag = 1;//标记,找到更小的了,需要更新最小值temp=j;//保存下标}if(flag==1)//"flag==1"说明找到更小的值,即下标发生了变化 -> 交换{int t = arr[i];arr[i] = arr[temp];arr[temp] = t;flag = 0 ;//恢复标志位}if(i<3){print_array(arr, n); //前三次输出  }}print_array(arr, n);/********** End **********/
}

第3关:插入排序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实现插入排序算法,并将乱序数列变成升序。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插入排序算法。

插入排序算法

插入排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

  • 算法步骤:
  1.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该元素认为已经被排序;

  2. 取下一个元素,在已经排序的元素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

  3. 如果已排序元素大于新元素,将已排序元素移到下一位置;

  4. 重复步骤3,直到找到已排序的元素小于或者等于新元素的位置;

  5. 将新元素插入到该位置后;

  6. 重复步骤2~`5`。

编程要求

本关的编程任务是补全右侧代码片段sort_arrayBeginEnd中间的代码,具体要求如下:

  • sort_array中,实现插入排序算法,完成指定输出。
测试说明

平台将自动编译补全后的代码,并生成若干组测试数据,接着根据程序的输出判断程序是否正确。

以下是平台的测试样例:

测试输入: 10 7 1 4 6 8 9 5 2 3 10 预期输出: 1 7 4 6 8 9 5 2 3 10 1 4 7 6 8 9 5 2 3 10 1 4 6 7 8 9 5 2 3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输入: 15 3 44 38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预期输出: 3 44 38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3 38 44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3 5 38 44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2 3 4 5 15 19 26 27 36 38 44 46 47 48 50

#include "sort_.h"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n)
// 打印数组
{if(n==0){printf("ERROR: Array length is ZERO\n");return;}printf("%d", arr[0]);for (int i=1; i<n; i++) {printf(" %d", arr[i]);}printf("\n");
}void sort_array(int *arr, int n)
//  编程实现《插入排序算法》:将乱序序列arr转化为升序序列
//  函数参数:乱序整数数组(无重复元素) 数组长度
//  要求输出:调用print_array(int *arr, int n)输出前三次插入操作后的序列,以及最终的升序序列
{// 请在这里补充代码,完成本关任务/********** Begin *********/int i ,j ,temp;for(i =1;i<n;i++){if(arr[i]<arr[i-1]){temp = arr[i];for(j=i-1;temp<arr[j]&&j!=-1;j--){//注意此处的  !=-1           arr[j+1] = arr[j];}arr[j+1] =temp;}if(i<4){print_array(arr, n);}}print_array(arr, n);  /********** End **********/
}

第4关:希尔排序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实现希尔排序算法,并将乱序数列变成升序。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希尔排序算法。

希尔排序算法

希尔排序由Shell在1959年发明,又叫缩小增量排序,是第一个突破O(n2)的排序算法,属于简单插入排序的改进版,会优先比较距离较远的元素。

  • 算法步骤:
  1. 选择一个增量序列T1​,T2​,… ,Tk​,其中Ti​>Tj​,Tk​=1,i>j;

  2. 每趟排序,根据对应的增量Ti​,将待排序列分割成若干子序列,分别对各子序列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3. 按增量序列个数k,对序列进行k趟排序。

  • 希尔排序实例: 下图的增量序列为:521,第一趟排序将增量为5的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第二趟排序将增量为2的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第三趟将增量为1的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最终完成排序。
  • 希尔排序的核心在于增量序列的设定:

既可以提前设定好增量序列,也可以动态的定义增量序列。例如序列长度为n,则动态增量为:147...3x+1<n/3

编程要求

本关的编程任务是补全右侧代码片段sort_arrayBeginEnd中间的代码,具体要求如下:

  • sort_array中,使用增量序列[5, 2, 1]实现希尔排序算法,完成指定输出。
测试说明

平台将自动编译补全后的代码,并生成若干组测试数据,接着根据程序的输出判断程序是否正确。

以下是平台的测试样例:

测试输入: 8 6 10 5 2 4 9 1 7 预期输出: 6 1 5 2 4 9 10 7 4 1 5 2 6 7 10 9 1 2 4 5 6 7 9 10 1 2 4 5 6 7 9 10

测试输入: 10 7 1 4 6 8 9 5 2 3 10 预期输出: 7 1 2 3 8 9 5 4 6 10 2 1 5 3 6 4 7 9 8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include "sort_.h"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n)
// 打印数组
{if(n==0){printf("ERROR: Array length is ZERO\n");return;}printf("%d", arr[0]);for (int i=1; i<n; i++) {printf(" %d", arr[i]);}printf("\n");
}void sort_array(int *arr, int n)
//  编程实现《希尔排序算法》:将乱序序列arr转化为升序序列
//  函数参数:乱序整数数组 数组长度
//  要求输出:调用print_array(int *arr, int n)输出三遍增量排序操作后的序列,以及最终的升序序列
{// 请在这里补充代码,完成本关任务/********** Begin *********/int i = 0,t=0;int key = 0;int end = 0;int Gap[4] = {5,2,1,-1};//最后的-1为终止条件//如果需要跟给增量,直接在这里给int gap = Gap[t];//给增量while (gap > 0){for (i = gap; i < n; i++){key = arr[i];end = i - gap;while (end >= 0 && key<arr[end]){arr[end + gap] = arr[end];end=end-gap;}arr[end + gap] = key;}print_array(arr, n);t++;gap=Gap[t];}print_array(arr, n);/********** End **********/
}

第5关:归并排序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实现归并排序算法,并将乱序数列变成升序。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归并排序算法。

归并排序算法

归并排序(MERGE-SORT)是利用归并的思想实现的排序方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分Divide:将问题分成一些小的问题然后递归求解;治Conquer:将分的阶段得到的各答案合并在一起。

  • 算法步骤:
  1. 把长度为n的输入序列分成两个长度为n/2的子序列;

  2. 对这两个子序列分别采用归并排序;

  3. 将两个排序好的子序列合并成一个最终的排序序列。

编程要求

本关的编程任务是补全右侧代码片段merge_arraymerge_sortBeginEnd中间的代码,具体要求如下:

  • merge_array中,实现两个有序数组arr1arr2合并。
  • merge_sort中,实现归并排序:自上而下的递归方法。
测试说明

平台将自动编译补全后的代码,并生成若干组测试数据,接着根据程序的输出判断程序是否正确。

以下是平台的测试样例:

测试输入: 10 7 1 4 6 8 9 5 2 3 10 预期输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输入: 15 3 44 38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预期输出: 2 3 4 5 15 19 26 27 36 38 44 46 47 48 50

#include "sort_.h"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n)
// 打印数组
{if(n==0){printf("ERROR: Array length is ZERO\n");return;}printf("%d", arr[0]);for (int i=1; i<n; i++) {printf(" %d", arr[i]);}printf("\n");
}int* merge_array(int *arr1, int n1, int* arr2, int n2)
//  编程实现两个有序数组arr1和arr2合并
//  函数参数:有序数组arr1 数组arr1长度 有序数组arr2 数组arr2长度
//  函数返回值:返回从小到大排序后的合并数组
{// 请在这里补充代码,完成本关任务/********** Begin *********/int arr3_length =  n1 + n2;int *arr3 = (int *)malloc(sizeof(int)*arr3_length);//注解①int i=0 , j=0,t=0;//比较两个顺序表中的值,并将小的值放入LC中,当其中一个表比较完成后while(i<n1&&j<n2){if(arr1[i]<=arr2[j])arr3[t++] = arr1[i++];elsearr3[t++] = arr2[j++];	}//直接将另一个未比较完成的表中的剩余值全部放到LC中if(i==n1){while(t<arr3_length)arr3[t++] = arr2[j++];	}else{while(t<arr3_length)arr3[t++] = arr1[i++];}return arr3;
/*注解①:1.此处必须使用malloc函数动态分配内存若使用int arr3[arr3_length]的方式分配内存,则当该函数结束,此空间已经归并好的数据将被程序释放,在另一个函数中接收到的将是一堆垃圾值 2.通常来说动态分配内存很少失败,但 为使程序更加健壮,可以增加以下代码if(arr3==NULL)return NULL; //动态分配空间失败 */	/********** End **********/
}int* merge_sort(int *arr, int n)
//  基于merge_array函数编程实现归并排序:自上而下的递归方法
//  函数参数:有序数组arr 数组arr长度
//  函数返回值:返回从小到大排序后的数组
{// 请在这里补充代码,完成本关任务/********** Begin *********/int mid ;int left = 0 ,right = n;//注解① mid = (left+right)/2;if(right!=1)//注解② {//从mid将数组分成两部分 int *Arr_1 = &arr[left],*Arr_2 = &arr[mid];//左侧 Arr_1 = merge_sort(Arr_1,mid);//右侧 Arr_2 = merge_sort(Arr_2,right-mid);//合并 arr = merge_array(Arr_1,mid,Arr_2,right-mid);}return arr;/*注解①: 此处 right==n 注解②:1.	当right==1时说明"小数组"的长度为1即:不可在分 2.	也可使用if(mid!=0)因为:left一定等于0,且right==1故:mid = (0+1)/2 = 0; 3.	此处若换成if(left<right)是错误的因为按理说最后一次 left = 0,right = 1,此时 left<right始终成立,将一直递归下去,不会终止		   
*//********** End **********/
}

第6关:快速排序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实现快速排序算法,并将乱序数列变成升序。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快速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是最常用的一种排序算法,它的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选择一个关键值作为基准值。比基准值小的都在左边序列(一般是无序的),比基准值大的都在右边(一般是无序的)。一般选择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值。

  • 算法步骤:
  1. 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称为基准pivot

  2. 分区partition操作:比基准值小的元素放在左边,比基准值大的元素放在右边;

  3. 递归recursive:把小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和大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分别递归排序。

编程要求

本关的编程任务是补全右侧代码片段partition_arrayquick_sortBeginEnd中间的代码,具体要求如下:

  • partition_array中,实现数组分区:选定一个基准,左边比基准小,右边比基准大,返回基准所处位置。
  • quick_sort中,实现快速排序:自上而下的递归方法。
测试说明

平台将自动编译补全后的代码,并生成若干组测试数据,接着根据程序的输出判断程序是否正确。

以下是平台的测试样例:

测试输入: 10 7 1 4 6 8 9 5 2 3 10 预期输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输入: 15 3 44 38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预期输出: 2 3 4 5 15 19 26 27 36 38 44 46 47 48 50

#include "sort_.h"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n)
// 打印数组
{if(n==0){printf("ERROR: Array length is ZERO\n");return;}printf("%d", arr[0]);for (int i=1; i<n; i++) {printf(" %d", arr[i]);}printf("\n");
}int partition_array(int *arr ,int l,int r)
// 编程实现arr[l, r]分区:选定一个基准,左边比基准小,右边比基准大
// 返回基准所处位置
{// 请在这里补充代码,完成本关任务/********** Begin *********/int temp = arr[l];//临时空间,存放"枢轴"while(l<r)//终止条件 {        while((l<r)&&arr[r]>=temp)//"大"数在高位不动r--;//注解①arr[l] = arr[r];//"小"数在高位移动while((l<r)&&arr[l]<=temp)l++;arr[r] = arr[l];}arr[l] = temp;return l;/*注解①注意:	此处的两个内部的while循环均再次进行了判断low<high 判断,因为在比较的过程中,如果未发生值的覆盖,则low/high将一直移动,此过程中就可能导致 循环不在满足low<high ;
*//********** End **********/
}int* quick_sort(int *arr, int l, int r)
//  基于partition_array函数编程实现快速排序:自上而下的递归方法
//  函数参数:有序数组arr 初始l=0,r=n-1
//  函数返回值:返回从小到大排序后的数组
{// 请在这里补充代码,完成本关任务/********** Begin *********/int pos = partition_array(arr,l,r);if(l<r){if(l<pos-1)arr = quick_sort(arr,l,pos-1);if(pos+1<r)arr = quick_sort(arr,pos+1,r);}return arr;/********** End **********/
}

第7关:堆排序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实现堆排序算法,并将乱序数列变成升序。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堆排序算法。

堆排序算法

堆排序Heapsort是指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堆积是一个近似完全二叉树的结构,并同时满足堆积的性质:即子结点的键值或索引总是小于(或者大于)它的父节点。

  • 算法步骤:
  1. 将初始待排序关键字序列(R1,R2….Rn)构建成大顶堆,此堆为初始的无序区;

  2. 将堆顶元素R[1]与最后一个元素R[n]交换,此时得到新的无序区(R1,R2,……Rn-1)和新的有序区(Rn),且满足R[1,2…n-1]<=R[n]

  3. 由于交换后新的堆顶R[1]可能违反堆的性质,因此需要对当前无序区(R1,R2,……Rn-1)调整为新堆,然后再次将R[1]与无序区最后一个元素交换,得到新的无序区(R1,R2….Rn-2)和新的有序区(Rn-1,Rn)。不断重复此过程直到有序区的元素个数为n-1,则整个排序过程完成。

编程要求

本关的编程任务是补全右侧代码片段adjustHeapheap_sortBeginEnd中间的代码,具体要求如下:

  • adjustHeap中,实现堆的调整。
  • heap_sort中,构建大顶堆,并调用adjustHeap实现堆的调整。
测试说明

平台将自动编译补全后的代码,并生成若干组测试数据,接着根据程序的输出判断程序是否正确。

以下是平台的测试样例:

测试输入: 10 7 1 4 6 8 9 5 2 3 10 预期输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输入: 15 3 44 38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预期输出: 2 3 4 5 15 19 26 27 36 38 44 46 47 48 50

#include "sort_.h"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n)
// 打印数组
{if(n==0){printf("ERROR: Array length is ZERO\n");return;}printf("%d", arr[0]);for (int i=1; i<n; i++) {printf(" %d", arr[i]);}printf("\n");
}void adjustHeap(int *arr, int param1, int j)
// 编程实现堆的调整
{// 请在这里补充代码,完成本关任务/********** Begin *********/int temp;if(j<param1){int max=j;//根结点int s1=2*j+1;//左子节点int s2=2*j+2;//右子结点//找出最大结点if(arr[s1]>arr[max]&&s1<param1)max=s1;if(arr[s2]>arr[max]&&s2<param1)max=s2;//交换最大子节点到根结点并做递归if(max!=j){temp     = arr[max];arr[max] = arr[j];arr[j]   = temp; adjustHeap(arr,param1,max);		}}/********** End **********/
}int* heap_sort(int *arr, int n)
//  基于adjustHeap函数编程实现堆排序
//  函数参数:无序数组arr 数组长度n
//  函数返回值:返回从小到大排序后的数组
{// 请在这里补充代码,完成本关任务/********** Begin *********///创建初始堆int i,temp;int last=n-1;				//最后一个子结点位置int parent=(last-1)/2;		//最后一个子结点的父结点for(int i=parent;i>=0;i--)	{adjustHeap(arr,n,i);		//从最后一个父结点开始做最大堆调整}for(int i=n-1;i>=0;i--)//依次将最大堆的根结点(最大值)取出{//将最大堆的根(最大值)换到最后temp   = arr[i];arr[i] = arr[0];arr[0] = temp;//除去最大值,对交换后的二叉树做最大堆调整,使二叉树根结点始终为最大值	adjustHeap(arr,i,0);		}return arr;/********** End **********/
}

第8关:计数排序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实现计数排序算法,并将乱序数列变成升序。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计数排序算法。

计数排序算法

计数排序不是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其核心在于将输入的数据值转化为键存储在额外开辟的数组空间中。 作为一种线性时间复杂度的排序,计数排序要求输入的数据必须是有确定范围的整数。

  • 算法步骤:
  1. 找出待排序的数组中最大和最小的元素;

  2. 统计数组中每个值为i的元素出现的次数,存入数组C的第i项;

  3. 对所有的计数累加(从C中的第一个元素开始,每一项和前一项相加);

  4. 反向填充目标数组:将每个元素i放在新数组的第C(i)项,每放一个元素就将C(i)减去1

编程要求

本关的编程任务是补全右侧代码片段sort_arrayBeginEnd中间的代码,具体要求如下:

  • sort_array中,实现计数排序算法,完成指定输出。
测试说明

平台将自动编译补全后的代码,并生成若干组测试数据,接着根据程序的输出判断程序是否正确。

以下是平台的测试样例:

测试输入: 10 7 1 4 6 8 9 5 2 3 10 预期输出: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 2 3 4 5 6 7 8 9 10

#include "sort_.h"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n)
// 打印数组
{if(n==0){printf("ERROR: Array length is ZERO\n");return;}printf("%d", arr[0]);for (int i=1; i<n; i++) {printf(" %d", arr[i]);}printf("\n");
}void sort_array(int *arr, int n)
//  编程实现《计数排序算法》
//  函数参数:乱序整数数组 数组长度
//  要求输出:调用print_array(int *arr, int n)输出:
//  每一行一个元素及其个数(升序),如 1 1
//  以及最终的升序序列
{// 请在这里补充代码,完成本关任务/********** Begin *********///查找最大最小值int MAX =arr[0],MIN=arr[0], t =0 ;;int i ;//寻找数组中最大最小值 for(i=0;i<n;i++){if(arr[i]>=MAX)MAX = arr[i];       if(arr[i]<=MIN)MIN = arr[i];}//生成统计数组,并清空数据 int Arr_2[MAX] ;int  j=0;while(j<=MAX){Arr_2[j] =0;j++; }for( i=0;i<n;i++)Arr_2[arr[i]]++;//统计 for( i = MIN;i<=MAX;i++){int temp = Arr_2[i];//保存arr数组中每个数出现的次数while(Arr_2[i]!=0) {arr[t] = i;//还原数组 t++;Arr_2[i]--;}if(temp!=0)printf("%d %d\n",i,temp);}print_array(arr,n);//输出 /********** End **********/
}

第9关:桶排序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实现桶排序算法,并将乱序数列变成升序。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桶排序算法。

桶排序算法

桶排序是计数排序的升级版。它利用了函数的映射关系,高效与否的关键就在于这个映射函数的确定。桶排序 (Bucket sort)的工作的原理:假设输入数据服从均匀分布,将数据分到有限数量的桶里,每个桶再分别排序(有可能再使用别的排序算法或是以递归方式继续使用桶排序进行排)。

  • 算法步骤:
  1. 设置一个定量的数组当作空桶;

  2. 遍历输入数据,并且把数据一个一个放到对应的桶里去;

  3. 对每个不是空的桶进行排序;

  4. 从不是空的桶里把排好序的数据拼接起来。

编程要求

本关的编程任务是补全右侧代码片段sort_arrayBeginEnd中间的代码,具体要求如下:

  • sort_array中,实现桶排序算法,并返回升序的数组。
测试说明

平台将自动编译补全后的代码,并生成若干组测试数据,接着根据程序的输出判断程序是否正确。

以下是平台的测试样例:

测试输入: 10 7 1 4 6 8 9 5 2 3 10 预期输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输入: 15 3 44 38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预期输出: 2 3 4 5 15 19 26 27 36 38 44 46 47 48 50

#include "sort_.h"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n)
// 打印数组
{if(n==0){printf("ERROR: Array length is ZERO\n");return;}printf("%d", arr[0]);for (int i=1; i<n; i++) {printf(" %d", arr[i]);}printf("\n");
}int* sort_array(int *arr, int n)
//  编程实现《桶排序算法》
//  函数参数:乱序整数数组 数组长度
//  函数返回值:返回从小到大排序后的数组
{// 请在这里补充代码,完成本关任务/********** Begin *********///寻找数组中元素的最大值int i,j,MAX = arr[0],MIN = arr[0],Num = 10;//Num --桶的个数  -- 没多一个桶,可容纳的待排序的数字就可以大10int bucketEle[10] ;//桶中情况 //寻找数组中最大最小值 for(i=0;i<n;i++)if(arr[i]>=MAX)MAX = arr[i];       else if(arr[i]<=MIN)  MIN = arr[i];int len =15;//单个桶的长度 int bucketArry [Num][len];//清空桶for(i=0;i<Num;i++){bucketEle[i]  = 0; for(j=0;j<len;j++)bucketArry[i][j]=0;}//数据入桶for(i=0;i<n;i++) {int  subScript_1 = arr[i]/10;//寻找该入哪个桶	bucketArry[subScript_1][bucketEle[subScript_1]] = arr[i];bucketEle[subScript_1]++;//统计桶中元素的个数}//冒泡排序【对每一个单独的桶进行排序】int temp,f;for(temp=0;temp<Num;temp++)//二维数组的第几行 {int length = bucketEle[temp];for(i=0;i<length-1;i++){for(j=0;j<length-i-1;j++){if(bucketArry[temp][j]>bucketArry[temp][j+1]){f = bucketArry[temp][j];bucketArry[temp][j] = bucketArry[temp][j+1];bucketArry[temp][j+1] = f;}}}}int t=0,k=0;//数据整合for(i=0;i<Num;i++){if(bucketEle[i]!=0)//当前桶不空{while(k<bucketEle[i]) {arr[t] = bucketArry[i][k];t++;//总元素k++; }} k=0;}return arr;/********** End **********/
}

第10关:基数排序

任务描述

本关任务:实现基数排序算法,并将乱序数列变成升序。

相关知识

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1.基数排序算法。

基数排序算法

基数排序是按照低位先排序,然后收集;再按照高位排序,然后再收集;依次类推,直到最高位。有时候有些属性是有优先级顺序的,先按低优先级排序,再按高优先级排序。最后的次序就是高优先级高的在前,高优先级相同的低优先级高的在前。

  • 算法步骤:
  1. 取得数组中的最大数,并取得位数;

  2. arr为原始数组,从最低位开始取每个位组成radix数组;

  3. radix进行计数排序(利用计数排序适用于小范围数的特点);

编程要求

本关的编程任务是补全右侧代码片段sort_arrayBeginEnd中间的代码,具体要求如下:

  • sort_array中,实现基数排序算法,并返回升序的数组。
测试说明

平台将自动编译补全后的代码,并生成若干组测试数据,接着根据程序的输出判断程序是否正确。

以下是平台的测试样例:

测试输入: 10 7 1 4 6 8 9 5 2 3 10 预期输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试输入: 15 3 44 38 5 47 15 36 26 27 2 46 4 19 50 48 预期输出: 2 3 4 5 15 19 26 27 36 38 44 46 47 48 50

#include "sort_.h"void print_array(int *arr, int n)
// 打印数组
{if(n==0){printf("ERROR: Array length is ZERO\n");return;}printf("%d", arr[0]);for (int i=1; i<n; i++) {printf(" %d", arr[i]);}printf("\n");
}int* sort_array(int *arr, int n)
//  编程实现《基数排序算法》
//  函数参数:乱序整数数组 数组长度
//  函数返回值:返回从小到大排序后的数组
{// 请在这里补充代码,完成本关任务/********** Begin *********/int MAX =arr[0],MIN=arr[0], t =0 ;int i ;//寻找数组中最大最小值 for(i=0;i<n;i++){if(arr[i]>=MAX)MAX = arr[i];       if(arr[i]<=MIN)MIN = arr[i];}//生成统计数组,并清空数据 int Arr_2[MAX] ;int  j=0;while(j<=MAX){Arr_2[j] =0;j++; }for( i=0;i<n;i++)Arr_2[arr[i]]++;//统计 for( i = MIN;i<=MAX;i++){//   int temp = Arr_2[i];//保存arr数组中每个数出现的次数while(Arr_2[i]!=0) {arr[t] = i;//还原数组 t++;Arr_2[i]--;}//if(temp!=0)//	printf("%d %d\n",i,temp);}return arr;//输出 /********** End **********/
}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744473.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①【Docker】Linux安装Docker容器教程

个人简介&#xff1a;Java领域新星创作者&#xff1b;阿里云技术博主、星级博主、专家博主&#xff1b;正在Java学习的路上摸爬滚打&#xff0c;记录学习的过程~ 个人主页&#xff1a;.29.的博客 学习社区&#xff1a;进去逛一逛~ ①【Docker】Linux安装Docker容器教程 &#x…

slf4j 打印当前类和方法

spring initializr 自动包含依赖,也可以在 pom.xml 文件中添加 slf4j 的依赖,指定版本 例如我这边默认版本是 1.7.36 通过添加依赖修改版本为 1.7.32<dependency><groupId>org.slf4j</groupId><artifactId>slf4j-api</artifactId><version…

JavaScript数组sort自定义排序

背景 刷LeetCode时&#xff0c;遇到一道简单的数组排序题&#xff1a; 问题 想着直接用js的数组sort自定义排序即可&#xff0c;奈何测试用例运行总是不通过&#xff0c;返回的一直都是原数组。 代码排查 复制代码到Firefox浏览器控制台运行&#xff0c;结果输出的是正确结果&a…

Nginx的日志怎么看,在哪看,access.log日志内容详解

Nginx 的日志文件通常位于服务器的文件系统中&#xff0c;具体位置可能因配置而异。以下是查看 Nginx 日志的几种方法&#xff1a; 1、查看访问日志&#xff1a;在默认配置下&#xff0c;Nginx 的访问日志文件路径为 /var/log/nginx/access.log。您可以通过命令 sudo cat /var…

3、设计模式之工厂模式1(Factory)

工厂模式是什么&#xff1f;     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者模式&#xff0c;用于封装和管理对象的创建&#xff0c;屏蔽了大量的创建细节&#xff0c;根据抽象程度不同&#xff0c;主要分为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以及抽象工厂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 看一个具体的需求 看一个…

Spring Boot 集成 WebSocket 实例 | 前端持续打印远程日志文件更新内容(模拟 tail 命令)

这个是我在 CSDN 的第一百篇原则博文&#xff0c;留念&#x1f60e; #1 需求说明 先说下项目结构&#xff0c;后端基于 Spring Boot 3&#xff0c;前端为 node.js 开发的控制台程序。现在希望能够在前端模拟 tail 命令&#xff0c;持续输出后端的日志文件。 #2 技术方案 #2.…

Ubuntu文本编辑工具nano和vim快捷键

文章目录 Ubuntu文本编辑工具nano和vim快捷键一、前言1.简介2.环境 二、正文1.nano 快捷键1&#xff09;文件操作2&#xff09;编辑操作3&#xff09;光标移动4&#xff09;其他操作 2.vim 快捷键1&#xff09;安装 vim2&#xff09;常规模式&#xff08;1&#xff09;导航&…

蓝桥杯练习:景区导游

视频 UP主的博客 暴力做法&#xff0c;能过 42%数据。如果内存开 1e410 能过 40%&#xff0c;如果开 2e510就只能过 25%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int long long #define endl \n const int N 1e410; using namespace std; //存两点的距离 typedef pair<in…

ts中高阶类型的理解

高阶类型是TypeScript中一种高级的类型操作&#xff0c;它允许你创建或修改现有类型的结构。这些类型通常作为其他类型的参数&#xff08;即“泛型”&#xff09;来定义新的类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阶类型示例&#xff1a; 映射类型&#xff08;Mapped Types&#xff09;&…

豆瓣书影音存入Notion

使用Python将图书和影视数据存放入Notion中。 &#x1f5bc;️介绍 环境 Python 3.10 &#xff08;建议 3.11 及以上&#xff09;Pycharm / Vs Code / Vs Code Studio 项目结构 │ .env │ main.py - 主函数、执行程序 │ new_book.txt - 上一次更新书籍 │ new_video.…

GitLab 中国发行版 15.11 重点功能解读【一】

GitLab 是一个全球知名的一体化 DevOps 平台&#xff0c;很多人都通过私有化部署 GitLab 来进行源代码托管。极狐GitLab 是 GitLab 在中国的发行版&#xff0c;专门为中国程序员服务。可以一键式部署极狐GitLab。 更多关于极狐GitLab 或者 DevOps 的最佳实践&#xff0c;可以关…

全球首个 AI 软件工程师 Devin它来了!

如果您想每日获取AI最新新闻,欢迎关注文章底部的公众号 Cognition AI 发布 AI 软件工程师 Devin 初创公司 Cognition 近日发布公告,宣布推出全球首个 AI 软件工程师 Devin,并号称会彻底改变人类构建软件的方式。Devin 擅长长期推理能力,可以自主规划和完成软件项目,并在此…

ElasticSearch深度分页问题如何解决

文章目录 概述解决方法深度分页方式from size深度分页之scrollsearch_after 三种分页方式比较 概述 Elasticsearch 的深度分页问题是指在大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分页查询时可能导致的性能下降和资源消耗增加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需要访问大量数据的情形下&#xff0c;比如用…

【OpenBayes 官方教程】数据读写绑定功能

本教程主要为大家介绍怎样在 OpenBayes 上进行数据的绑定以及如何使用已绑定的数据&#xff0c;新朋友点击下方链接注册后&#xff0c;即可获得 4 小时 RTX 4090 5 小时 CPU 的免费使用时长哦&#xff01; 注册链接 注册 - OpenBayes 首先&#xff0c;创建一个新的容器。 然…

非光滑非凸规划

目录 一&#xff0c;非凸函数的近端梯度下降 1&#xff0c;凸函数的近端梯度下降 2&#xff0c;非凸函数的近端梯度下降 一&#xff0c;非凸函数的近端梯度下降 1&#xff0c;凸函数的近端梯度下降 参考近端梯度下降 2&#xff0c;非凸函数的近端梯度下降

11.17定时调度(血干JAVA系类)

定时调度 11.17.1 Timer 类11.17.2 TimerTask 类11.17.3范例——定时操作【例11.52】建立TimerTask的子类【例11.53】建立测试类&#xff0c;进行任务调度 11.17.1 Timer 类 11.17.2 TimerTask 类 要想执行具体的任务&#xff0c;则必须使用Tim erTas k类。Tim erTas k类是一个…

工业界真实的推荐系统(小红书)-离散特征处理、矩阵补充模型、双塔模型

课程特点&#xff1a;系统、清晰、实用&#xff0c;原理和落地经验兼具 b站&#xff1a;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Z421U77y/?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b60d8ab7e659b10ea6ea743ede0c5b48 讲义&#xff1a;https://github.com/wangsh…

vid2vid(Video-to-Video Synthesis)论文详读和理解

论文&#xff1a;https://arxiv.org/abs/1808.06601 代码&#xff1a;https://github.com/NVIDIA/vid2vid

北斗卫星推动数智油田建设

北斗卫星推动数智油田建设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采油三厂深入推动北斗智能终端在智能巡检、安全监督、油井导航、坐标测绘等多场景应用&#xff0c;实现了人工查井向智能巡检的变革。截至2月下旬&#xff0c;场景覆盖率达100%&#xff0c;高效助推大港南部“双高”老区数智油田建设…

第一个C语言hello world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printf("hello world ! \n");//打印函数return 0; } "#" : 预处理标志 include <> : 表示预处理的文件在<>内 stdio.h : 标准的io头文件 // io &#xff1a; 输入输出 // prin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