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来做初中古诗文大会的一道难题:多选题,让大家了解初中生古诗文大会的考察内容和形式,并且提供了我独家的题目解析和答案,供初中的同学们学习和参考。
Tips:古诗文大会的许多题目都来自于中考、高考,甚至有一些是考公、考编的试题。而且有些重要的知识点翻来覆去考,所以吃透了这些题目对于语文学习和将来的考试本身也是有直接促进的。
以下题目截取自我独家制作的在线真题集,都是来自于历届真题,去重、合并后,每道题都有参考答案和解析,部分还提供了拓展知识,孩子无需再寻找资料,就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掌握题目背后的知识。
*1.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那人”的含义有( )。
A.词人爱慕的意中人
B.词人偶遇的友人
C.词人追寻的高洁理想
D.词人自己的写照
答案:ACD。这句词出自宋•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释义】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全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知识拓展】这首词的下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未曾离去!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
到末幅煞拍,才显出词人构思之巧妙: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就没有任何意义与趣味。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2. 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颈联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A.“欲济”含蓄地表明写作此诗的意图
B.“舟楫”喻指张丞相对自己的助力
C.“端居”正是作者努力追求的理想
D.“耻圣明”表明自己为君主感到可耻
答案:AB。C“端居”是指现状;D“耻”意为以自己端居、对国家没有贡献为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唐代•孟浩然。
【全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译文】八月湖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知识拓展】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
提醒:这道题考的相对比较深一点,不但要熟知这首诗,还要知道颈联所指。从过去题目来看,这种题型时常出现。
*3. 对以下句中的“是”解释正确的是( )。
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对的,正确的)
B.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表判断)
C.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此,这)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判断)
答案:ACD。B的含义是“是”,指代。意思这是我余下的俸禄,用来做你的盘缠。【知识拓展】“是”在古文中通常有如下五种解释:①正确,与“非”相对.陶渊时《归去来辞》:“今是而昨非.”②认为正确.《墨子.尚同上》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③表示肯定判断.《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④指示代词.此,这.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清.方苞《狱中杂记》:“是疾易传染.”⑤动词,用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之间强调宾语《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
*4. 古诗词中的“美人”意象的象征意义有( )。
A.圣贤的君主
B.高洁的品性
C.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D.非凡的才华
答案:ABC。在古诗词中,“美人”除了ABC象征意义,往往还有美人、美好的事物之意。
有没有发现,多选题的难度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一个是考的比较深,第二个是一些知识点容易混淆,拿捏不好。应对的方法就是吃透古诗、多做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