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容器介绍(二)
文章目录
- 并发容器介绍(二)
- BlockingQueue
- BlockingQueue 简介
- ArrayBlockingQueue
- LinkedBlockingQueue
- PriorityBlockingQueue
- ConcurrentSkipListMap
文章来自Java Guide 用于学习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BlockingQueue
BlockingQueue 简介
上面我们己经提到了 ConcurrentLinkedQueue
作为高性能的非阻塞队列。下面我们要讲到的是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
。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
)被广泛使用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其原因是 BlockingQueue
提供了可阻塞的插入和移除的方法。当队列容器已满,生产者线程会被阻塞,直到队列未满;当队列容器为空时,消费者线程会被阻塞,直至队列非空时为止。
BlockingQueue
是一个接口,继承自 Queue
,所以其实现类也可以作为 Queue
的实现来使用,而 Queue
又继承自 Collection
接口。下面是 BlockingQueue
的相关实现类: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 3 个常见的 BlockingQueue
的实现类:ArrayBlockingQueue
、LinkedBlockingQueue
、PriorityBlockingQueue
。
ArrayBlockingQueue
ArrayBlockingQueue
是 BlockingQueue
接口的有界队列实现类,底层采用数组来实现。
public class ArrayBlockingQueue<E>
extends AbstractQueue<E>
implements BlockingQueue<E>, Serializable{}
ArrayBlockingQueue
一旦创建,容量不能改变。其并发控制采用可重入锁 ReentrantLock
,不管是插入操作还是读取操作,都需要获取到锁才能进行操作。当队列容量满时,尝试将元素放入队列将导致操作阻塞;尝试从一个空队列中取一个元素也会同样阻塞。
ArrayBlockingQueue
默认情况下不能保证线程访问队列的公平性,所谓公平性是指严格按照线程等待的绝对时间顺序,即最先等待的线程能够最先访问到 ArrayBlockingQueue
。而非公平性则是指访问 ArrayBlockingQueue
的顺序不是遵守严格的时间顺序,有可能存在,当 ArrayBlockingQueue
可以被访问时,长时间阻塞的线程依然无法访问到 ArrayBlockingQueue
。如果保证公平性,通常会降低吞吐量。如果需要获得公平性的 ArrayBlockingQueue
,可采用如下代码:
private static ArrayBlockingQueue<Integer> blockingQueue = new ArrayBlockingQueue<Integer>(10,true);
LinkedBlockingQueue
LinkedBlockingQueue
底层基于单向链表实现的阻塞队列,可以当做无界队列也可以当做有界队列来使用,同样满足 FIFO 的特性,与 ArrayBlockingQueue
相比起来具有更高的吞吐量,为了防止 LinkedBlockingQueue
容量迅速增,损耗大量内存。通常在创建 LinkedBlockingQueue
对象时,会指定其大小,如果未指定,容量等于 Integer.MAX_VALUE
。
相关构造方法:
/***某种意义上的无界队列* Creates a {@code LinkedBlockingQueue} with a capacity of* {@link Integer#MAX_VALUE}.*/public LinkedBlockingQueue() {this(Integer.MAX_VALUE);}/***有界队列* Creates a {@code LinkedBlockingQueue} with the given (fixed) capacity.** @param capacity the capacity of this queue* @throws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f {@code capacity} is not greater* than zero*/public LinkedBlockingQueue(int capacity) {if (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this.capacity = capacity;last = head = new Node<E>(null);}
PriorityBlockingQueue
PriorityBlockingQueue
是一个支持优先级的无界阻塞队列。默认情况下元素采用自然顺序进行排序,也可以通过自定义类实现 compareTo()
方法来指定元素排序规则,或者初始化时通过构造器参数 Comparator
来指定排序规则。
PriorityBlockingQueue
并发控制采用的是可重入锁 ReentrantLock
,队列为无界队列(ArrayBlockingQueue
是有界队列,LinkedBlockingQueue
也可以通过在构造函数中传入 capacity
指定队列最大的容量,但是 PriorityBlockingQueue
只能指定初始的队列大小,后面插入元素的时候,如果空间不够的话会自动扩容)。
简单地说,它就是 PriorityQueue
的线程安全版本。不可以插入 null 值,同时,插入队列的对象必须是可比较大小的(comparable),否则报 ClassCastException
异常。它的插入操作 put 方法不会 block,因为它是无界队列(take 方法在队列为空的时候会阻塞)。
推荐文章: 《解读 Java 并发队列 BlockingQueue》
ConcurrentSkipListMap
下面这部分内容参考了极客时间专栏《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以及《实战 Java 高并发程序设计》。
为了引出 ConcurrentSkipListMap
,先带着大家简单理解一下跳表。
对于一个单链表,即使链表是有序的,如果我们想要在其中查找某个数据,也只能从头到尾遍历链表,这样效率自然就会很低,跳表就不一样了。跳表是一种可以用来快速查找的数据结构,有点类似于平衡树。它们都可以对元素进行快速的查找。但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对平衡树的插入和删除往往很可能导致平衡树进行一次全局的调整。而对跳表的插入和删除只需要对整个数据结构的局部进行操作即可。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在高并发的情况下,你会需要一个全局锁来保证整个平衡树的线程安全。而对于跳表,你只需要部分锁即可。这样,在高并发环境下,你就可以拥有更好的性能。而就查询的性能而言,跳表的时间复杂度也是 O(logn) 所以在并发数据结构中,JDK 使用跳表来实现一个 Map。
跳表的本质是同时维护了多个链表,并且链表是分层的,
最低层的链表维护了跳表内所有的元素,每上面一层链表都是下面一层的子集。
跳表内的所有链表的元素都是排序的。查找时,可以从顶级链表开始找。一旦发现被查找的元素大于当前链表中的取值,就会转入下一层链表继续找。这也就是说在查找过程中,搜索是跳跃式的。如上图所示,在跳表中查找元素 18。
查找 18 的时候原来需要遍历 18 次,现在只需要 7 次即可。针对链表长度比较大的时候,构建索引查找效率的提升就会非常明显。
从上面很容易看出,跳表是一种利用空间换时间的算法。
使用跳表实现 Map
和使用哈希算法实现 Map
的另外一个不同之处是:哈希并不会保存元素的顺序,而跳表内所有的元素都是排序的。因此在对跳表进行遍历时,你会得到一个有序的结果。所以,如果你的应用需要有序性,那么跳表就是你不二的选择。JDK 中实现这一数据结构的类是 ConcurrentSkipListMap
。
大家好,我是xwhking,一名技术爱好者,目前正在全力学习 Java,前端也会一点,如果你有任何疑问请你评论,或者可以加我QQ(2837468248)说明来意!希望能够与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