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态软件可以对从控制系统得到的以及自身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存储。在系统发生事故和故障的时候,利用记录的运行工况数据和历史数据,可以对系统故障原因等进行分析定位,责任追查等。通过对数据的质量统计分析,还可以提高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组态软件提供丰富的编辑和作图工具,提供大量的工业设备图符、仪表图符以及趋势图、历史曲线、数据分析图等;提供十分友好的图形化用户界面(Graphics User Interface,GUI),包括一整套Windows风格的窗口、菜单、按钮、信息区、工具栏、滚动条等;画面丰富多彩,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操作人员的集中监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具有强大的通信功能和良好的开放性,组态软件向下可以与数据采集硬件通信,向上可与管理网络互联。
组态软件可以将工程运行的状况、实时数据、历史数据、警告和外部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及统计运算结果制作成报表,供运行和管理人员参考。组态软件可以提供多种手段让用户编写自己需要的特定功能,并与组态软件集成为一个整体运行。大部分组态软件提供通过C脚本、VBS脚本等来完成此功能。组态软件可以为其他应用软件提供数据,也可以接收数据,从而将不同的系统关联整合在一起。早期的组态软件大都运行在DOS环境下,其特点是具有简单的人机界面、图库和绘图工具箱等基本功能,图形界面的可视化功能不是很强大。
随着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和普及,Windows下的组态软件成为主流。如今,世界上有不少专业厂商生产和提供各种组态软件产品,市面上的软件产品种类繁多,各有所长,应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加以选择。
数据显示,十年间,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增长了约2.8倍,从24,79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94,99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1%,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从2012年的23.4%升至2021年的33.0%,成为提升IT产业规模的重要手段。
伴随中国软件代理行业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国企业本土的业务和管理模式受到越来越多肯定,进而强化本土化优势。根据软件代理行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技术、功能、操作等方面。软件代理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23.54亿元。
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4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APP突破100万个,建设2-3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高水平建成20家中国软件名园。
数据显示,1-7月份,我国软件业务收入54560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1-7月份,我国软件业运行稳健,软件业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利润总额稳步增长,软件业务出口增速持续回升。
近年来中国软件测试行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截至到2021年中国软件测试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347亿元,同比增长18%。
组态软件市场用户群体越大、使用时间越长,工业软件的迭代速度就越快。我国有完备的产业链体系、丰富的工业应用场景,为工业软件产品提供了更多优化迭代的机会。另一方面,我国智能制造的加速推进,将倒逼自主工业软件迎头追赶。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预测,到2025年,我国将形成较为成熟的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及其标准体系,工业软件市场空间可达数千亿元。
从软件规模上看,现有的大多数监控组态软件的代码规模超过100万行,已经不属于小型软件的范畴了。从其功能来看,数据的加工与处理、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越来越强。监控组态软件作为通用软件平台,具有很大的使用灵活性,但实际上很多用户需要“傻瓜”式的应用软件,即只需要很少的定制工作量即可完成工程应用。为了既照顾“通用”又兼顾“专用”,监控组态软件拓展了大量的组件,用于完成特定的功能,如批次管理、事故追忆、温控曲线、协议转发组件、ODBCRouter、ADO曲线、专家报表、万能报表组件、事件管理、GPRS透明传输组件等。
组态软件处于监控系统的中间位置,向上、向下均具有比较完整的接口,因此对上、下应用系统的渗透也是组态软件的一种发展趋势。向上具体表现为其管理功能日渐强大,在实时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的配合下,具有部分MIS、MES或调度功能,尤以报警管理与检索、历史数据检索、操作日志管理、复杂报表等功能较为常见。向下具体表现为日益具备网络管理(或节点管理)功能、软PLC与嵌入式控制功能,以及同时具备OPC Server和OPC Client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