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深拷贝和浅拷贝的区别是什么
浅拷贝:被复制对象的所有变量都含有与原来的对象相同的值,而所有的对其他对象的引用仍然指向原来的对象.换言之,浅拷贝仅仅复制所考虑的对象,而不复制它所引用的对象.
深拷贝:被复制对象的所有变量都含有与原来的对象相同的值.而那些引用其他对象的变量将指向被复制过的新对象.而不再是原有的那些被引用的对象.换言之.深拷贝把要复制的对象所引用的对象都复制了一遍.
12、TreeMap、HashMap、LinkedHashMap的区别?
LinkedHashMap 可以保证 HashMap 集合有序。存入的顺序和取出的顺序一致。TreeMap 实现SortMap 接口,能够把它保存的记录根据键排序,默认是按键值的升序排序,也可以指定排序的比较器,当用Iterator 遍历 TreeMap 时,得到的记录是排过序的。HashMap 不保证顺序,即为无序的,具有很快的访问速度。HashMap 最多只允许一条记录的键为 Null;允许多条记录的值为 Null;HashMap 不支持线程的同步。
13、运行时异常与一般异常有何异同
异常表示程序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正常状态,运行时异常表示虚拟机的通常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异常,是一种常见运行错误。java 编译器要求方法必须声明抛出可能发生的非运行时异常,但是并不要求必须声明抛出未被捕获的运行时异常。
14、Error与Exception有什么区别
error 表示恢复不是不可能但很困难的情况下的一种严重问题。比如说内存溢出。不可能指望程序能处理这样的情况。exception 表示一种设计或实现问题。也就是说,它表示如果程序运行正常,从不会发生的情况。
15、Set里的元素是不能重复的,那么用什么方法来区分重复与否呢?
Set 里的元素是不能重复的,元素重复与否是使用 equals()方法进行判断的。equals()和==方法决定引用值是否指向同一对象 equals()在类中被覆盖,为的是当两个分离的对象的内容和类型相配的话,返回真值。
16、用哪两种方式来实现集合的排序?
你可以使用有序集合,如 TreeSet 或 TreeMap,你也可以使用有顺序的的集合,如 list,然
后通过 Collections.sort() 来排序。
17、ArrayList源码分析
(1)ArrayList 是一种变长的集合类,基于定长数组实现,使用默认构造方法初始化出来的容量是 10(1.7 之后都是延迟初始化,即第一次调用 add 方法添加元素的时候才将elementData 容量初始化为 10)。
(2)ArrayList 允许空值和重复元素,当往 ArrayList 中添加的元素数量大于其底层数组容量时,其会通过扩容机制重新生成一个更大的数组。ArrayList 扩容的长度是原长度的 1.5 倍
(3)由于 ArrayList 底层基于数组实现,所以其可以保证在 O(1) 复杂度下完成随机查找操作。
(4)ArrayList 是非线程安全类,并发环境下,多个线程同时操作 ArrayList,会引发不可预知的异常或错误。
(5)顺序添加很方便
(6)删除和插入需要复制数组,性能差(可以使用 LinkindList)
(7)Integer.MAX_VALUE - 8 :主要是考虑到不同的 JVM,有的 JVM 会在加入一些数据头,当扩容后的容量大于 MAX_ARRAY_SIZE,我们会去比较最小需要容量和 MAX_ARRAY_SIZE 做比较,如果比它大, 只能取 Integer.MAX_VALUE,否则是 Integer.MAX_VALUE -8。 这个是从 jdk1.7 开始才有的
18、HashMap原码分析?
jdk1.8 之前 list + 链表
jdk1.8 之后 list + 链表(当链表长度到 8 时,转化为红黑树)
HashMap 的扩容因子默认 0.75,也就是会浪费 1/4 的空间,达到扩容因子时,会将 list 扩容一倍,0.75 是时间与
空间一个平衡值;
19、ConcurrentHashMap源码分析
ConcurrentHashMap 所使用的锁分段技术,首先将数据分成一段一段的存储,然后给每一段数据配一把锁,当一个线程占用锁访问其中一个段数据的时候,其他段的数据也能被其他线程访问。有些方法需要跨段,比如 size()和 containsValue(),它们可能需要锁定整个表而而不仅仅是某个段,这需要按顺序锁定所有段,操作完毕后,又按顺序释放所有段的锁。这里“按顺序”是很重要的,否则极有可能出现死锁,在 ConcurrentHashMap 内部,段数组是 final 的,并且其成员变量实际上也是 final 的,但是,仅仅是将数组声明为 final 的并不保证数组成员也是 final 的,这需要实现上的保证。这可以确保不会出现死锁,因为获得锁的顺序是固定的。
ConcurrentHashMap 是由 Segment 数组结构和 HashEntry 数组结构组成。Segment 是一种可
重入锁 ReentrantLock,在 ConcurrentHashMap 里扮演锁的角色,HashEntry 则用于存储键值
对数据。一个 ConcurrentHashMap 里包含一个 Segment 数组,Segment 的结构和 HashMap类似,是一种数组和链表结构, 一个 Segment 里包含一个 HashEntry 数组,每个 HashEntry是一个链表结构的元素, 每个 Segment 守护者一个 HashEntry 数组里的元素,当对 HashEntry数组的数据进行修改时,必须首先获得它对应的 Segment 锁。
20、BIO和NIO和AIO的区别以及应用场景
同步:java 自己去处理 io。
异步:java 将 io 交给操作系统去处理,告诉缓存区大小,处理完成回调。
阻塞:使用阻塞 IO 时,Java 调用会一直阻塞到读写完成才返回。
非阻塞:使用非阻塞 IO 时,如果不能立马读写,Java 调用会马上返回,当 IO 事件分发器通知可读写时在进行读写,不断循环直到读写完成。
BIO:同步并阻塞,服务器的实现模式是一个连接一个线程,这样的模式很明显的一个缺陷是:由于客户端连接数与服务器线程数成正比关系,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线程开销,严重的还将导致服务器内存溢出。当然,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线程池机制改善,但并不能从本质上消除这个弊端。
NIO:在 JDK1.4 以前,Java 的 IO 模型一直是 BIO,但从 JDK1.4 开始,JDK 引入的新的 IO 模
型 NIO,它是同步非阻塞的。而服务器的实现模式是多个请求一个线程,即请求会注册到多路复用器Selector 上,多路复用器轮询到连接有 IO 请求时才启动一个线程处理。
AIO:JDK1.7 发布了 NIO2.0,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异步非阻塞,服务器的实现模式为多个有效请求一个线程,客户端的 IO 请求都是由 OS 先完成再通知服务器应用去启动线程处理(回调)。
应用场景:并发连接数不多时采用 BIO,因为它编程和调试都非常简单,但如果涉及到高并
发的情况,应选择 NIO 或 AIO,更好的建议是采用成熟的网络通信框架 Ne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