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信号保存与信号捕捉处理

信号保存与信号捕捉

  • 一、信号保存
    • 1. 信号的发送
    • 2. 理解信号保存
      • (1)信号保存原因
      • (2)信号保存概念
    • 3. 信号保存系统接口
      • (1)sigset_t
      • (2)sigprocmask()
      • (3)sigpending()
      • (4)signal()
      • (5)测试系统接口
  • 二、信号捕捉处理
    • 1. 信号的处理
    • 2. 理解用户态和内核态
    • 3. 信号的捕捉
    • 4. 系统调用
      • (1)sigaction()
      • (2)pending 表的置0顺序
      • (3)struct sigaction 中的 sa_mask 字段
  • 三、信号扩展
    • 1. 可重入函数
    • 2. volatile
    • 3. SIGCHLD 信号

一、信号保存

1. 信号的发送

那么在学习信号保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信号的发送,我们知道普通信号一共有31个,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这个31就非常特殊,对于普通信号而言,对于进程而言,自己有还是没有收到哪一个信号。实际上,我们发送信号是给进程发,具体点就是给进程的 PCB 发,所以 task_struct 中必定有维护信号的字段,那么在 task_struct 中其实只需要维护一个整数即可,因为一个整数有 32 个比特位!而我们忽略第一位,从第2位开始到第32位一共31个比特位,就分别表示31种信号!也就是说,用0、1来描述信号,用位图管理普通信号!

所以,

  1. 比特位的内容是0还是1,表明是否收到;
  2. 比特位的位置(第几个),表示信号的编号;
  3. 所谓的发送信号,本质就是操作系统去修改 task_struct 的信号位图对应的比特位;

那么为什么必须是操作系统向进程PCB中写入呢?因为操作系统是进程的管理者,只有它有资格才能修改 task_struct 内部的属性!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只有操作系统才能有资格给进程发信号!

2. 理解信号保存

(1)信号保存原因

信号为什么要保存呢?因为进程收到信号之后,可能不会立即处理这个信号,可能正在处理更重要的事情,所以信号不会被处理,就要有一个时间窗口,所以信号就要被保存。

(2)信号保存概念

  • 实际执行信号的处理动作称为信号递达(Delivery);
  • 信号从产生到递达之间的状态,称为信号未决(Pending);
  • 进程可以选择阻塞 (Block )某个信号;
  • 被阻塞的信号产生时将保持在未决状态,直到进程解除对此信号的阻塞,才执行递达的动作;
  • 注意,阻塞忽略是不同的,只要信号被阻塞就不会递达,而忽略是在递达之后可选的一种处理动作

所以进程的 task_struct 中不仅要保存信号的状态,还要保存信号的阻塞状态;而且信号的范围是 1~31,每一种信号都要有自己的一种处理方法,所以在 task_struct 中还要为每一个信号维护一张 handler 表,这张表是函数指针数组,比如数组中的内容是 typedef void (*handler_t)(int); 类型,数组名为 handler_t handler[31];,所以它就是一个函数指针数组,里面放的就是指向方法的地址,而下标就是信号的编号!那么当我们捕捉对应信号后自定义的方法,就将我们的方法的地址填入对应的位置即可!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上面的 pending 表就是一个位图,表示信号未决的状态;

那么 block 表也是一个位图,1表示被阻塞,0表示未阻塞。一旦阻塞了某个信号,在该信号没有被解除阻塞之前,即便收到了该信号,对应的信号也不会被操作系统进行递达。

所以 pending 表记录当前进程是否收到了信号以及收到了哪些信号;block 表记录特定信号是否被屏蔽;handler 表记录每种信号的处理方法。

所以对于某个信号,对应上面的三张表中,我们应该横向看,是否被屏蔽、是否收到、对应方法。所以我们对于信号的学习,无论给我们提供多少系统接口,都是围绕这三张表获取或者修改。

3. 信号保存系统接口

上面的两张表中,blockpending 是两张位图,也就是两个整数,我们当然可以用位操作去修改,但是整数都是32个比特位,而如果当操作系统想要扩展这两张位图的时候,一个整型就放不下了,所以操作系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用户层的类型,这个类型可以直接设置进操作系统的位图里。

而且上面的三张表都属于操作系统的内核数据结构,它不允许用户直接修改这三张表,所以操作系统必须给我们提供系统调用修改这三张表。我们要获取的 pending 表和 block 表都是位图,这就注定了要在用户空间到内核空间,内核空间到用户空间进行来回拷贝,所以数据拷贝时就要在系统调用接口的参数上设置输入输出型参数。

所以操作系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经过封装的数据类型,来获取内核中的位图,就是 sigset_t.

(1)sigset_t

sigset_t 其实就是一个位图结构,我们称为信号集。因此,未决和阻塞标志可以用相同的数据类型 sigset_t 来存储,sigset_t 称为信号集,这个类型可以表示每个信号的“有效”或“无效”状态,在阻塞信号集中“有效”和“无效”的含义是该信号是否被阻塞,而在未决信号集中“有效”和“无效”的含义是该信号是否处于未决状态。

sigset_t 类型对于每种信号用一个bit表示“有效”或“无效”状态,至于这个类型内部如何存储这些bit则依赖于系统实现,从使用者的角度是不必关心的,使用者只能调用以下函数来操作 sigset_t 变量,而不应该对它的内部数据做任何解释,比如用 printf 直接打印 sigset_t 变量是没有意义的。

				#include <signal.h>int sigemptyset(sigset_t *set);		// 清空信号集int sigfillset(sigset_t *set);		//  将整个位图置1int sigaddset (sigset_t *set, int signo); 	// 向指定信号集中添加指定信号int sigdelset(sigset_t *set, int signo);	// 在指定信号集中去掉指定信号int sigismember(const sigset_t *set, int signo);	// 判断指定信号是否在信号集中

(2)sigprocmask()

调用函数 sigprocmask 可以读取或更改进程的信号屏蔽字(阻塞信号集),接口如下:

				int sigprocmask(int how, const sigset_t *set, sigset_t *oldse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第一个参数代表我们需要设置还是获取 block 表,有三个选项,如下,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只能三选一:

  • SIG_BLOCK:set 包含了我们希望添加到当前信号屏蔽字(block表)的信号,相当于 mask = mask | set;
  • SIG_UNBLOCK:set 包含了我们希望从当前信号屏蔽字(block表)中解除阻塞的信号,相当于 mask = mask & ~set;
  • SIG_SETMASK:设置当前信号屏蔽字(block表)为 set 所指向的值,相当于 mask = set;

第二个参数就是我们当前设置的信号集,它是一个输入型参数;第三个参数是一个输出型参数,当我们对进程的 block 表做修改的时候,在改之前,系统会将改之前的表通过 oldset 保存起来。那么修改之后,然后我们就能通过 oldset 拿到上一次的 block 表。 如果不需要的话可以设为 nullptr.

返回值则是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sigpending()

读取当前进程的未决信号集,通过 set 参数传出。调用成功则返回0,出错则返回-1;接口如下:

				int sigpending(sigset_t *se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 sigpending 函数的唯一参数,它是一个输出型参数,就是调用进程所对应的 pending 表带出来。

(4)signal()

signal() 接口我们早就接触过了,它就是用来修改 handler 表的,接口如下:

				typedef void (*sighandler_t)(int);sighandler_t signal(int signum, sighandler_t handl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测试系统接口

下面我们写一个这样的代码:先将2号信号阻塞,然后打印出 pending 表,我们初始化的时候应该是全0的,然后我们给进程发送2号信号,因为2号信号被阻塞了,所以 pending 表中2号信号所对应的比特位在没有被解除阻塞前一直都是1的,然后我们打印 pending 表出来观察,是否如此。代码如下:

				void Print(sigset_t sigset){for(int i = 31; i >= 1; i--){if(sigismember(&sigset, i)){cout << "1";}else{cout << "0";}}cout << "     pid: " << getpid() << endl;}int main(){sigset_t sigset;sigemptyset(&sigset);   // 信号集清0sigaddset(&sigset, 2);  // 将2号信号的比特位设置为1sigset_t oldsigset;// 1. 屏蔽2号信号sigprocmask(SIG_SETMASK, &sigset, &oldsigset);while(1){// 重复打印当前进程的 pending 表int n = sigpending(&sigset);if(n < 0) break;Print(sigset);sleep(1);// 发送2号信号... kill -2 pid}return 0;}

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9号和19号信号也是不可以被阻塞的!

二、信号捕捉处理

1. 信号的处理

我们在上面说过,信号保存是为了让进程在合适的时候处理,那么信号是什么时候被处理的呢?首先进程要处理一个信号,前提是要知道自己收到信号了,就必须得合适的时候去查 pending表、block表和 handler表,而它们都属于内核数据结构,而这说明进程必须处于内核状态才能对信号做处理,所以结论就是,当进程从内核态返回到用户态的时候,进行信号的检测和处理

那么用户态什么时候才会陷入内核态呢?一般最常见的就是调用系统调用的时候,这时候操作系统是自动会做“身份切换”的,用户身份变成内核身份,或者反过来。

2. 理解用户态和内核态

下面我们开始理解用户态和内核态,这时候我们又要回到我们学习过的地址空间了,我们知道,每个进程PCB都有自己的地址空间,而我们以前也讲过,0~3GB 的空间为用户空间,3~4GB 为内核空间,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我们正式介绍一下内核空间,其实内核空间中映射的就是操作系统的代码和数据。由于操作系统是被计算机最先加载的软件,所以一般操作系统被加载的时候,它的代码和数据是被加载到靠内存的底侧的位置,那么内核空间怎么和操作系统的代码和数据建立映射呢?没错,它们之间还有一个内核级的页表!但是其实内核空间可以直接和物理内存建立映射,它就是固定的偏移量,用其中的地址减去3GB就可以得到,但是我们先不谈这种方式。

也就是说用户有用户级的页表映射到物理内存中,内核有自己的内核级页表映射到操作系统的代码和数据。那么当系统中有许多进程的话,有几个进程就有几份页表,因为进程之间具有独立性!但是内核级页表只有一份!所以所有进程的 3~4GB 的内核空间,和内核级页表,还有映射的操作系统的代码和数据,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在整个系统中,进程再怎么切换,3~4GB 的空间内容是不变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站在进程角度,所有的系统调用都在内核空间中,被进程所看到,所以每一个进程在调用系统调用时,在代码区调用,就可以相当于在自己的地址空间里面调用该方法,调用完成之后再返回自己的代码区中,就如同在自己的地址空间里直接调用!

那么站在操作系统角度,任何一个时刻,都有进程在执行。因为操作系统在我们开机的时候已经启动了,说明操作系统本身也是一个进程,那么它也要自己的地址空间,它甚至可以不要用户的空间,只要自己的内核空间。那么只要有进程在执行,我们想执行操作系统的代码,就可以随时执行!

其实操作系统的本质就是基于时钟中断的一个死循环。在计算机硬件中,有一个时钟芯片,在每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会向CPU发送时钟中断;而CPU接收到了中断,就要执行该中断所对应的方法,这个中断所对应的方法就是操作系统的代码,相当于这个时钟中断在推动操作系统在运行!

那么我们再回到地址空间中,我们以前在进程中调用自己的方法或者代码,都是在用户区调的,但是当我们需要调用操作系统的代码,并不是我们想调就调的,因为用户无法直接访问操作系统!那么我们就要再介绍CPU了,在CPU中有一个叫做CR3的寄存器,这个寄存器直接指向的就是当前进程所对应的用户级页表,当进程被调度的时候,该进程的用户级页表的地址就会被放在这个寄存器中,这里保存的是物理地址。

我们怎么知道当前访问的是用户态还是内核态呢?那么,在CPU中还有一个寄存器叫做ecs寄存器,当我们执行用户态的代码的时候,ecs寄存器一定指向的是用户态的代码;如果我们切换到了内核,它就会指向内核中的代码;而在ecs寄存器里它的最低两个比特位,记录的是CPU的工作模式,其中CPU常见的工作模式有用户态和内核态,我们知道两个比特位一共就四种状态,那么它内部就是用 00(0)11(3) 分别代表内核态用户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访问内核中的代码,我们必须要将ecs寄存器中的低两位由 11 设为 00,就变成内核态了,我们就可以访问操作系统的数据了!那么谁能修改ecs寄存器呢?所以CPU必须给我们提供一个方法,能够改变CPU的工作级别,于是就有了 int 80,这其实是一个汇编语句,意思就是陷入内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什么是用户态,什么是内核态了。其中,

  • 内核态:允许访问操作系统的代码和数据
  • 用户态:只能访问用户自己的代码和数据

3. 信号的捕捉

我们理解了内核态和用户态之后,我们下面结合下图来理解信号的捕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信号保存是为了让进程在合适的时候处理,那么信号是在内核态返回用户态时进行处理的!

4. 系统调用

(1)sigaction()

我们前面已经知道信号捕捉可以使用 signal(),那么除了 signal() 之外,还有一个系统调用接口:

			int sigaction(int signum, const struct sigaction *act,struct sigaction *oldac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igaction() 的功能也是捕捉特定信号,和 signal() 功能一模一样。它的第一个参数是信号的编号;第二个参数和第三个参数的类型是一样的,都是 struct sigaction*,而第二个参数是输入型参数,它是把我们用户设置的自定义捕捉方法以及其它信息,通过 act 传递给操作系统;第三个参数 oldact 就是输出型参数,就是将旧的方法保存给我们传递出来。

下面我们看一下 struct sigaction 的结构体:

				struct sigaction {void     (*sa_handler)(int);void     (*sa_sigaction)(int, siginfo_t *, void *);sigset_t   sa_mask;int        sa_flags;void     (*sa_restorer)(void);};

以上的五个字段中,我们只需要知道第一个字段 sa_handler 和第三个字段 sa_mask 即可,其它都是与实时信号有关的字段,我们不用关心。

例如我们使用如下代码进行测试:

				void myhandler(int signo){cout << "...get a signal: " << signo << endl;}int main(){struct sigaction act, oact;memset(&act, 0, sizeof(act));memset(&oact, 0, sizeof(oact));act.sa_handler = myhandler;sigaction(2, &act, &oact);while(1){cout << "i am a process, pid: " << getpid() << endl;sleep(1);}return 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pending 表的置0顺序

下面我们说一下,当进程收到一个信号,pending 位图对应的位置变成1,那么它是在执行对应方法前由1置0还是在执行对应方法后由1置0呢?

我们可以在执行捕捉方法时,打印 pending 表,观察 pending 表在执行捕捉方法时对应的位置是否已经置0,如果已经置0,说明是在执行捕捉方法前由1置0,否则相反,下面我们验证一下:

				void PrintPending(){sigset_t sigset;sigpending(&sigset);for(int signo = 31; signo >= 1; signo--){if(sigismember(&sigset, signo))cout << "1";elsecout << "0";}cout << ",   ";}void myhandler(int signo){PrintPending();cout << "...get a signal: " << signo << endl;}int main(){struct sigaction act, oact;memset(&act, 0, sizeof(act));memset(&oact, 0, sizeof(oact));act.sa_handler = myhandler;sigaction(2, &act, &oact);while(1){cout << "i am a process, pid: " << getpid() << endl;sleep(1);}return 0;}

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说明一旦收到信号时 pending 表的对应位置置,一旦进行信号递达时,先将 pending 表的对应位置由1置0,再执行方法。

(3)struct sigaction 中的 sa_mask 字段

当某个信号的处理函数被调用时,内核自动将当前信号加入进程的信号屏蔽字,当信号处理函数返回时自动恢复原来的信号屏蔽字,这样就保证了在处理某个信号时,如果这种信号再次产生,那么它会被阻塞到当前信号处理结束为止。也就是说,不允许同一个信号不断向一个进程发送,使进程不断执行该信号的处理函数。

下面我们也可以验证一下,我们只需要将上面代码的自定义处理方法修改一下即可,我们在 myhandler 中写个死循环打印 pending表,这样就能让2号信号一直在处理了,这时候我们再给进程发送2号信号,这时候2号信号位置的 pending 表应该变成1,如下代码:

				void myhandler(int signo){cout << "...get a signal: " << signo << endl;while(1){PrintPending();sleep(1);}}

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 struct sigaction 中的 sa_mask 字段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正如我们上面所说,如果正在处理2号信号,2号信号会被屏蔽,那么如果还希望自动屏蔽另外一些信号,则用 sa_mask 字段说明这些需要额外屏蔽的信号,当信号处理函数返回时会自动恢复原来的信号屏蔽字。

我们在给 sa_mask 字段说明需要屏蔽哪些信号时,需要使用 sigaddset 设置信号集,然后往 sa_mask 中设置即可,例如,添加屏蔽3号信号:

				sigaddset(&act.sa_mask, 3);

三、信号扩展

1. 可重入函数

当我们进行链表插入时,假设插入节点 node1insert 分为两个步骤,先连接 next 指针,再更新 head 指针,那么如果我们在刚刚完成第一步的时候,因为硬件中断等原因使进程切换到内核,再次回用户态之前检查到有信号待处理,于是就去处理该信号,而该信号的处理方法又是自定处理方法,该方法就是再插入一个节点 node2,那么该方法执行完毕后返回用户态,此时的 head 指向 node2。然后继续回到插入 node1 的代码中完成剩下的代码,最后 head 指向了 node1,此时 node2 发生节点丢失,内存泄漏!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更形象的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像上例这样,insert 函数被不同的控制流程调用,有可能在第一次调用还没返回时就再次进入该函数,这称为重入insert 函数访问一个全局链表,有可能因为重入而造成错乱,像这样的函数称为不可重入函数;反之,如果一个函数只访问自己的局部变量或参数,则称为可重入(Reentrant) 函数。

2. volatile

该关键字在 C++ 当中的类型转换我们已经有所涉猎,今天我们站在信号的角度重新理解一下。

我们先看以下代码,定义一个全局的 flag,然后在 main 函数中以 flag 为恒真条件执行死循环,最后打印一语句,我们知道,这种情况下该语句是不会被打印的:

				int flag = 1;int main(){while(flag);cout << "process quit!" << endl;return 0;}

我们只能通过 ctrl + c 发送2号信号终止该进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今天我们可以使用信号捕捉,对2号信号自定义方法中将 flag 的值修改为1,这样就可以让主程序跳出死循环,从而打印该语句了,如下:

				int flag = 1;void myhandler(int signo){flag = 0;}int main(){signal(2, myhandler);while(flag);cout << "process quit!" << endl;return 0;}

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如果在优化条件下,当编译器检测到我们的 flag 在主程序中并没有被修改的时候,flag 变量可能被直接优化到 CPU 内的寄存器中,即每次读取 flag 的数据的时候,只在 CPU 中读取,但是 flag 在内存中也有对应的空间,当我们使用信号捕捉修改 flag 的值时,只会修改内存中的 flag 的值,不会影响 CPU 中的 flag 的值!

那么这个优化条件怎么设置呢?在 g++ 下,这种优化条件一般是被关闭的,需要在编译时加上选项设置,那么在 g++ 中设置这种优化条件的选项为 g++ -O1,其中 O1、O2、O3 都可以,我们可以验证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我们捕捉2号信号将 flag 修改为 0 也无法终止死循环,因为此时被优化后是直接从 CPU 中读取 flag 的值了。

那么如果此时我们想关闭这种优化,我们就可以在 flag 前加上 volatile 关键字,如下:

				volatile int flag = 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加上 volatile 关键字就是为了防止编译器过度优化,保持内存的可见性!

3. SIGCHLD 信号

我们在进程控制的时候讲过用 waitwaitpid 函数清理僵尸进程,父进程可以阻塞等待子进程结束,也可以非阻塞地查询是否有子进程结束等待清理(也就是轮询的方式)。采用第一种方式,父进程阻塞了就不能处理自己的工作了;采用第二种方式,父进程在处理自己的工作的同时还要记得时不时地轮询一 下,程序实现复杂。

其实,子进程在终止时会给父进程发 SIGCHLD 信号,也就是 17 号信号,该信号的默认处理动作是忽略,父进程可以自定义 SIGCHLD 信号的处理函数,这样父进程只需专心处理自己的工作,不必关心子进程了,子进程终止时会通知父进程,父进程在信号处理函数中调用 wait 清理子进程即可。

但是由于 UNIX 的历史原因,要想不产生僵尸进程还有另外一种办法:父进程调用 sigaction 或者 signalSIGCHLD 的处理动作置为 SIG_IGN,也就是忽略,这样 fork 出来的子进程在终止时会自动清理掉,不会产生僵尸进程,也不会通知父进程。

但是上面不是说该信号的默认处理动作是忽略的吗?为什么还要我们自己使用系统接口处理呢?其实系统对于17号信号的默认处理动作是 SIG_DFL,也就是使用默认处理动作,只不过 SIG_DFL 默认执行的动作是忽略!而我们自己使用接口设置的 SIG_IGN 就是直接将默认处理动作设置为忽略!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讲的,信号的处理方式有三种:默认动作、忽略、自定义动作 吗?其中 SIG_DFL 就是默认动作,SIG_IGN 就是忽略!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679327.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论文阅读-GROUP:一种聚焦于工作负载组行为的端到端多步预测方法

摘要 准确地预测工作负载可以使网络服务提供商实现应用程序的主动运行管理&#xff0c;确保服务质量和成本效益。对于云原生应用程序来说&#xff0c;多个容器协同处理用户请求&#xff0c;导致每个容器的工作负载变化受到工作负载组行为的影响。然而&#xff0c;现有方法主要…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三十四天丨16.1 活动选择、877. 石子游戏

16.1 活动选择 最优子结构 活动选择问题的最优子结构意味着问题的最优解包含了其子问题的最优解。具体来说&#xff0c;如果我们有一个按结束时间排序的活动集合 S{a1​,a2​,...,an​}&#xff0c;并且 S’ 是 S 的最大兼容活动子集&#xff0c;那么对于 S′ 中的任何活动aj…

Hyper-V 调整 设置 Ubuntu 虚拟机的分辨率

使用win10 的hyper-v安装 ubuntu20&#xff0c; 在ubuntu内无法调整display settings。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解决&#xff1a; 1.修改ubuntu系统中的grub文件&#xff1b; 使用命令行&#xff1a; sudo vi /etc/default/grub 找到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这一行&#xff0c;…

JAVA基本内容(数据类型、标识符、数组、注释、关键字)

目录 基本数据类型 取值范围大小 情景一&#xff1a; 情景二&#xff1a; 情景三&#xff1a; 情景四&#xff1a; 标识符 情景一&#xff1a; 情景二&#xff1a; 情景三&#xff1a; 数组 一维数组 二维数组 多维数组 注释 单行注释 多行注释 文档注释 关键字 基本数据类…

【Android】使用Termux终端搭建本地web服务器

在Android手机上有一个Termux APP&#xff0c;可运行类似 Linux 终端的模拟器&#xff0c;可以运行Nodejs&#xff0c;正好用它运行本地站点&#xff0c;用不着去租服务器&#xff0c;相比运行在电脑上&#xff0c;节省了电费&#xff0c;想要学来用的话不妨看看这篇文章。 文章…

案例:CentOS8 在 MySQL8.0 实现半同步复制

异步复制 MySQL 默认的复制即是异步的&#xff0c;主库在执行完客户端提交的事务后会立即将结果返给给客户端&#xff0c;并不关心从库是否已经接收并处理&#xff0c;这样就会有一个问题&#xff0c;主节点如果 crash 掉了&#xff0c;此时主节点上已经提交的事务可能并没有传…

Python:解析获取连续的重叠对pairwise

简介&#xff1a;pairwise函数&#xff0c;返回从输入迭代器获取的重叠对的迭代器&#xff0c;是Python 3.10 新特性&#xff0c;表示一个迭代器从对象中获取连续的重叠对&#xff0c;在某些场景中可以优化代码运行效率。pairwise 函数是一种用于处理列表中元素之间配对操作的通…

四元数如何进行标准化?

假设有一个四元数的张量 r&#xff0c;它包含了两个四元数&#xff1a; r [ 1 2 3 4 4 3 2 1 ] r \begin{bmatrix} 1 & 2 & 3 & 4 \\ 4 & 3 & 2 & 1 \\ \end{bmatrix} r[14​23​32​41​] 这里&#xff0c;第一个四元数是 q 1 ( 1 , 2 , 3 , 4 ) …

【Langchain Agent研究】SalesGPT项目介绍(二)

【Langchain Agent研究】SalesGPT项目介绍&#xff08;一&#xff09;-CSDN博客 上节课&#xff0c;我们介绍了SalesGPT他的业务流程和技术架构&#xff0c;这节课&#xff0c;我们来关注一下他的项目整体结构、poetry工具和一些工程项目相关的设计。 项目整体结构介绍 我们把…

互联网医院架构系统设计与实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xff0c;互联网医院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服务模式&#xff0c;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使用。本文将介绍互联网医院架构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关键组件&#xff0c;以及如何实现一个安全、高效和可扩展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 内容&#xff1a; 1. 引言 …

LeetCode Python - 9.回文数

文章目录 题目答案运行结果 题目 给你一个整数 x &#xff0c;如果 x 是一个回文整数&#xff0c;返回 true &#xff1b;否则&#xff0c;返回 false 。 回文数是指正序&#xff08;从左向右&#xff09;和倒序&#xff08;从右向左&#xff09;读都是一样的整数。 例如&am…

【开源】基于JAVA+Vue+SpringBoot的实验室耗材管理系统

目录 一、摘要1.1 项目介绍1.2 项目录屏 二、功能模块2.1 耗材档案模块2.2 耗材入库模块2.3 耗材出库模块2.4 耗材申请模块2.5 耗材审核模块 三、系统展示四、核心代码4.1 查询耗材品类4.2 查询资产出库清单4.3 资产出库4.4 查询入库单4.5 资产入库 五、免责说明 一、摘要 1.1…

【JavaScript】文档对象模型(DOM)的基本概念

文章目录 1. 什么是DOM2. DOM的层次结构3. 获取DOM元素通过标签名获取元素通过ID获取元素通过类名获取元素 4. 操作DOM元素修改元素内容修改元素样式添加新元素 5. 事件处理6. 总结 文档对象模型&#xff08;DOM&#xff09;是 JavaScript 中一个重要的概念&#xff0c; 它允许…

【ECMAScript modules规范示例详解——介绍】

ECMAScript modules规范示例详解——介绍 1. 介绍2. 创建一个模块&#xff08;module.js&#xff09;3. 导入模块&#xff08;main.js&#xff09;4. 说明 1. 介绍 ECMAScript 模块 (ESM) 是 JavaScript 的官方标准&#xff0c;用于在 JavaScript 应用程序中导入和导出模块&am…

ChatGPT 4:新特性与优势

ChatGPT 4&#xff1a;新特性与优势 一、引言 ChatGPT 4是一款备受瞩目的人工智能模型&#xff0c;它以其强大的语言生成能力和智能回答能力&#xff0c;为用户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对话体验。为了能够充分享受ChatGPT 4的各项功能&#xff0c;本文将向您详细介绍其新特性&…

Ps:信息面板

Ps菜单&#xff1a;窗口/信息 Window/Info 快捷键&#xff1a;F8 信息 Info面板提供了关于工作文档和当前操作的实时信息&#xff0c;包括鼠标指针的位置、取样点的颜色值&#xff08;包括调整前后的对比值&#xff09;&#xff0c;以及当前所用工具的提示信息等等&#xff0c;…

PyTorch深度学习实战(26)——多对象实例分割

PyTorch深度学习实战&#xff08;26&#xff09;——多对象实例分割 0. 前言1. 获取并准备数据2. 使用 Detectron2 训练实例分割模型3. 对新图像进行推断小结系列链接 0. 前言 我们已经学习了多种图像分割算法&#xff0c;在本节中&#xff0c;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 Detectron2 …

GPT最新进展:推出视频功能!迭代即将来临!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xff0c;ChatGPT正准备以其全新的视频功能大跃进&#xff0c;同时&#xff0c;备受期待的GPT-5也即将在今年露面&#xff0c;预示着AI领域即将迎来一场变革。 在最近一期充满激情的Unconfuse Me播客中&#xff0c;OpenAI的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与技…

【前端高频面试题--Vue基础篇】

&#x1f680; 作者 &#xff1a;“码上有前” &#x1f680; 文章简介 &#xff1a;前端高频面试题 &#x1f680; 欢迎小伙伴们 点赞&#x1f44d;、收藏⭐、留言&#x1f4ac;前端高频面试题--Vue基础篇 Vue基本原理双向绑定与MVVM模型Vue的优点计算属性与监听属性计算属性监…

C 练习实例69-约瑟夫环

题目&#xff1a;有n个人围成一圈&#xff0c;顺序排号。从第一个人开始报数&#xff08;从1到3报数&#xff09;&#xff0c;凡报到3的人退出圈子&#xff0c;问最后留下的是原来第几号的那位。 代码&#xff1a;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n8;int tab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