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域驱动的战略设计进入战术设计,简单说来,就是跨过系统视角的限界上下文边界进入它的内部,从分层架构的逻辑分层进入到每一层的内部。在思考内部的设计细节时,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模型(Model)?
什么是模型
还是来看看 Eric Evans 对模型的阐述:
为了创建真正能为用户活动所用的软件,开发团队必须运用一整套与这些活动有关的知识体系。所需知识的广度可能令人望而生畏,庞大而复杂的信息也可能超乎想象。模型正是解决此类信息超载问题的工具。模型这种知识形式对知识进行了选择性的简化和有意的结构化。适当的模型可以使人理解信息的意义,并专注于问题。
如何才能让“庞大而复杂的信息”变得更加简单,让分析人员的心智模型可以容纳这些复杂的信息呢?那就是利用抽象化繁为简,通过标准的结构来组织和传递信息,形成一致的可以进行推演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模型”。模型反应了现实问题,表达了真实世界存在的概念,但它并不是现实问题与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分析人员对它们的一种加工与提炼。这就好比真实世界中的各种物质可以用化学元素来表达一般,例如流动的水是真实世界存在的物体,而“水(Water)”这个词则是该物体与之对应的概念,H_2O*H*2O 则是水的模型(同时,H_2O*H*2O 也是化学世界中的统一语言)。
模型往往会作为交流的有效工具,因而会要求用经济而直观的形式来表达,其中最常用的表现形式就是图形。例如轨道交通线网图:
说明:本图来自本地宝的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图。
该交通线网图体现了模型的许多特点。
- 首先它是抽象的。与地图不同,它并非现实世界中轨道交通线网的缩影,图中的每条轨道其实都是理想化的几何图形,以线段为主,仅仅展现了轨道线的方位、走向和距离。
- 其次它利用了可视化的元素。这些元素实际上都是传递信息的信号量,例如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线路,使用不同大小的形状与符号来区分普通站点与中转站。模型还传递了重要的模型要素,如线路、站点、站点数量、站点距离、中转站以及方向,因为对于乘客而言,仅需要这些要素即可获得有用的路径规划与指导信息。
针对现实世界的问题域建立抽象的模型形成解决方案,这个过程视软件复杂度而定,可能会非常漫长。这其间需要迭代的分析、设计和实现,逐步浮现出最终可行的方案,构建满足需求的软件。从问题域到解决方案域,或许有多种途径或手段,然而针对复杂问题域,通过建立抽象的模型来映射现实世界的多样性,就好似通过数学公式来求解一般,是实践证明可行的道路:
模型的重要性并不体现在它的表现形式,而在于它传递的知识。它是从需求到编码实现的知识翻译器,通过它对杂乱无章的问题进行梳理,消除无关逻辑乃至次要逻辑的噪音,然后再按照知识语义进行归纳与分类,并遵循设计标准与规范建立一个清晰表达业务需求的结构。这个梳理、归纳与分类的过程就是建模的过程,建立的结构即为模型。建模过程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各种不同的活动(Activity)息息相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大体如下图所示:
建模活动用灰色的椭圆表示,它主要包括需求分析、软件架构、详细设计和编码与调试等活动,有时候,测试、集成与保障维护活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系统的建模。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建模过程,我将整个建模过程中主要开展的活动称之为“建模活动”,并统一归纳为分析活动、设计活动与实现活动。每一次建模活动都是对知识的一次提炼和转换,产出的成果就是各个建模活动的模型。
- 分析活动:观察现实世界的业务需求,依据设计者的建模观点对业务知识进行提炼与转换,形成表达了业务规则、业务流程或业务关系的逻辑概念,建立分析模型。
- 设计活动:运用软件设计方法进一步提炼与转换分析模型中的逻辑概念,建立设计模型,使得模型在满足需求功能的同时满足更高的设计质量。
- 实现活动:通过编码对设计模型中的概念进行提炼与转换,建立实现模型,构建可以运行的高质量软件,同时满足未来的需求变更与产品维护。
整个建模过程如下图所示:
不同的建模活动会建立不同的模型,上图表达的建模过程体现了这三种模型的递进关系。但是,这种递进关系并不意味着分析、设计与实现形成一种前后相连的串行过程,而应该是分析中蕴含了设计,设计中夹带了实现,甚至在实现中回溯到设计,从而形成一种迭代的螺旋上升的演进过程。不过,在建模的某一个瞬间,针对同一问题,分析、设计与实现这三个活动不能同时进行,这就好似开发过程中不能同时戴上重构与功能实现这两顶帽子一般,它们其实是相互影响、不断切换与递进的关系。一个完整的建模过程,就是模型驱动设计(Model-Driven-Design)。
不仅仅是建模活动会对模型带来影响,设计者在面对业务需求时,关注的视角不同,抽象的设计思想不同,也会导致模型的不同,这就形成了从建模视角产生的模型分类。如果我们是以数据为核心,关注数据实体的样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由此建立的模型就是“数据模型”。如果我们需要为系统外部的客户端提供服务,关注的是客户端发起的请求以及服务返回的响应,由此建立的模型就是“服务模型”。而领域驱动设计则强调以领域为中心,通过识别领域对象来表达业务系统的领域知识包括业务流程、业务规则和约束关系,由此建立的模型就是“领域模型”。这三种不同的模型,就是不同视角的模型驱动设计获得的结果。因此,整个模型驱动设计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维度来表现模型,即建模视角与建模活动。不同的建模视角驱动出不同的抽象模型,而不同的建模活动,也会获得不同抽象层次的模型。这两个维度表达的模型驱动设计如下图所示:
无论分析模型、设计模型还是实现模型,它们皆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只是抽象的层次和目的不同罢了。如何观察现实世界,又可能影响我们最终获得的模型。当我们将现实世界视为由数据组成的系统时,就可以建立一个由数据实体概念组成的软件世界,并驱动着获得以数据模型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当我们将现实世界隐喻为一个 Web 系统时,现实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暴露给 Web 系统的资源,这就获得了以服务资源模型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当我们将现实世界认为是提供服务行为的容器,并由此产生与消费者的协作,就获得了以服务行为模型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当我们将现实世界看做是由核心领域与子领域组合而成的问题域时,我们就将围绕着领域模型为核心,驱动并指导着我们的设计,形成以领域模型为核心的解决方案。
Eric Evans 认为模型驱动设计是领域驱动设计中的一种模式。它并没有给出模型驱动设计的定义,只是提出“严格按照基础模型来编写代码,能够使代码更好地表达设计含义,并且使模型与实际的系统相契合。”但我认为,模型的范围要大于领域模型,设计过程也会因为建立模型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路径与方向。于是,数据视角产生数据模型驱动设计,服务视角产生服务模型驱动设计,领域视角则产生领域模型驱动设计。在模型驱动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获得的模型还将受到建模范式的影响,尤其针对设计与实现,建模范式就意味着设计思想与编程范式的不同,最后获得的模型可能会大相径庭。
因此,要理解和学习领域驱动设计,我们需要辨别各种模型的差异,理解建模范式对模型产生的影响,同样还要认识到:领域驱动设计不过是模型驱动设计中的一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