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面试题目总结

                 Linux系统中常见的面试题目,分享,欢迎大家前来交流学习。

1、嵌入式系统中的CAN通信协议是什么?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通信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串行通信协议。它最初由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开发,旨在满足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之间的高可靠性、实时性和鲁棒性需求。

CAN协议使用两根差分信号线进行数据传输:CAN_H(高电平)和CAN_L(低电平)。它采用了非破坏性位冲突检测机制,可以支持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从而实现了高效的数据通信。CAN协议具有以下特点:

  1. 帧格式灵活:CAN帧由标识符、控制位、数据字段和校验码组成,可以根据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的帧格式。

  2. 高实时性:CAN协议基于事件驱动机制,在总线上以广播方式传输数据,具备快速响应能力,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

  3. 容错与冗余:CAN协议采用了位级别的差分传输,具备抗干扰能力,并支持误码检测和纠正。此外,它还支持多主机和错误恢复功能。

  4. 网络管理:CAN网络支持自动配置、节点识别和故障诊断,可实现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由于其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等特点,CAN协议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和其他嵌入式系统领域。

2、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什么是裸机编程(Bare Metal Programming)?

裸机编程,顾名思义,就是直接在硬件上编程写代码,或者说编写直接在硬件上运行的程序,没有操作系统的支持。

一般我们把没有操作系统的编程环境,成为裸机编程环境,比如在单片机上编程。通过串口直接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芯片内部的Flash中,单片机运行时,直接调用我们编程的程序。这时,我们编写的程序一般都有一个while 1的死循环存在,这样程序才能一直保持运行。

裸机编程现在主要是针对低端的嵌入式系统,如SCM(single chip machine)、各式MCU、DSP等。当然,编写PC的bootloader肯定也属于裸机编程。

裸机编程做的是交叉编译,一般我们在Windows系统(或者Linux系统)上编写代码和编译,然后通过串口将编译的程序进行下载,程序的运行不同于编写程序的电脑环境。

虽然是裸机编程,但是编写C代码的方法和技巧是一样的,有的时候,可能需要直接写点汇编代码。

3、在嵌入式系统中,如何进行实时任务调度和优先级管理?

  1. 固定优先级调度:每个任务被赋予一个固定的优先级,高优先级任务在低优先级任务之前执行。这种调度算法简单直观,适用于实时系统中的大多数情况。

  2. 抢占式调度:允许更高优先级任务抢占正在执行的低优先级任务,并立即开始执行。这种调度算法适用于对实时响应要求非常高的系统。

  3. 循环调度(Round-Robin):按照预定顺序轮流分配CPU时间片给各个任务,确保每个任务都有机会执行。该方法适用于相对简单且不需要高精确性时间约束的场景。

  4. 事件驱动调度:基于事件或信号量来触发任务切换。当某个事件发生时,相应的处理程序会被唤醒并运行。

  5. 实时操作系统(RTOS):使用专门设计的实时操作系统可以提供更高级别的任务管理和调度功能。RTOS通常包括各种调度算法、中断处理、资源管理等功能模块,方便开发者进行实时任务调度和优先级管理。

在设计实时任务调度和优先级管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 分析系统中各个任务的实时性要求,并为每个任务分配适当的优先级。

  • 考虑任务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赖关系,确保资源分配合理并避免死锁和饥饿现象。

  • 使用合适的同步机制(如信号量、互斥锁)来控制共享资源的访问,避免竞态条件和数据不一致性。

  • 对于抢占式调度,需谨慎处理优先级反转问题,并采用适当的策略解决。

4、请解释一下嵌入式系统中的中断嵌套和中断优先级的概念。

在嵌入式系统中,中断是一种机制,允许外部事件或硬件触发一个特定的处理程序来中断正在执行的任务。中断可以实现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事件响应,并且可以随时打断当前正在执行的任务。

中断嵌套是指在一个中断处理程序(ISR)执行过程中,另一个更高优先级的中断被触发并请求执行。这种情况下,CPU会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ISR,跳转到更高优先级的ISR去处理新的中断请求。当更高优先级的ISR完成后,CPU会返回之前被暂停的ISR继续执行。

为了正确管理多个中断同时发生和嵌套发生时可能出现的竞态条件和资源争用问题,需要使用合适的中断优先级策略。

中断优先级是用于确定哪个中断有较高优先级、可以抢占其他低优先级中断或任务执行权的概念。通常,在系统初始化阶段,给不同类型的中断分配优先级值。当多个中断同时请求服务时,只有拥有最高优先级的那个中断能够立即获得CPU控制权,其他低优先级的将等待。

具体而言,在进行嵌套式中断管理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中断优先级的设置:根据中断的实时性要求,为不同类型的中断分配适当的优先级。通常,高优先级中断用于紧急处理和快速响应事件,而低优先级中断用于相对较慢的事件。

  2. 中断控制器配置:配置嵌套中断支持的硬件中断控制器,确保正确地检测、屏蔽和传递各个中断请求。

  3.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编写ISR时需谨慎考虑资源竞争问题,并尽量减小ISR的执行时间以避免阻塞其他低优先级任务或中断。

  4. 中断嵌套管理策略:选择合适的嵌套管理策略,如禁止或允许嵌套中断、优先级抢占等。根据系统需求和可靠性要求进行权衡与选择。

5、请解释一下嵌入式系统中的GPIO口、PWM和定时器的概念和应用场景。

GPIO口(通用输入输出口):GPIO口是一种通用的引脚,可以根据需要配置为输入或输出模式。在嵌入式系统中,通过配置GPIO口的状态,可以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字信号交互。例如,将GPIO口设置为输出模式后,可以通过设置高低电平来驱动LED、继电器等外部设备;将GPIO口设置为输入模式后,可以读取按钮、开关等外部信号状态。

应用场景:GPIO口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各种外围设备控制和传感器接口。常见应用包括LED灯控制、按键检测、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PWM(脉冲宽度调制):PWM是一种调整信号占空比的技术,在给定的周期内,通过改变高电平与低电平持续时间比例来产生不同占空比的信号。在嵌入式系统中,通过使用PWM功能,可以实现对某些外部设备的精确控制,如电机速度调节、LED亮度调节等。

应用场景:PWM常见应用包括电机控制、音频输出调节、LED灯亮度调节等需要精确控制的场景。

定时器:定时器是一种计时功能模块,可用于生成定期中断或测量时间间隔。在嵌入式系统中,定时器通常具有可编程的预分频和计数器,并可以配置为不同的工作模式(如单次触发、周期性触发等)。通过使用定时器,可以实现各种时间相关的任务,例如精确定时、延时操作等。

应用场景:定时器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需要按照时间触发某些事件的场景,如任务调度、数据采集、通信协议处理等。

6、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什么是嵌入式Linux?它与传统的裸机系统有什么区别?

嵌入式Linux是指在嵌入式系统中使用的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它专门针对资源受限的嵌入式设备设计,包括智能手机、家用电器、工业控制系统、车载设备等。嵌入式Linux通常具有轻量级和定制化特性,可以根据不同应用需求进行裁剪和优化,以适应硬件资源有限和功耗低的要求。同时,它也提供了强大的开发工具链和丰富的软件库,方便开发人员进行应用程序开发和调试。嵌入式Linux的广泛采用使得开发者能够充分利用Linux生态系统的资源,并快速构建出高效可靠的嵌入式应用。

7、讲一下C语言和C++语言的区别和特点。

  1. 语法和风格:C语言相对较为简单,语法更加基础、直接。而C++语言在C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增加了面向对象的特性,引入了类、对象、继承等概念。

  2. 面向对象: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支持封装、继承和多态等特性。这使得C++更适合构建复杂的软件系统,并且能够提供更好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3. 标准库支持:C++标准库提供了许多常用功能的实现,如字符串处理、容器、算法等,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更方便地使用这些功能而不需要自己实现。

  4. 内存管理:在C中,内存管理主要由程序员手动完成,需要显式地分配和释放内存。而在C++中,可以利用RAII(资源获取即初始化)机制来自动管理资源,在对象生命周期结束时自动调用析构函数来释放资源。

  5. 扩展性:由于C++基于C并引入了面向对象的特性,因此它具备与底层硬件交互以及进行系统级编程的能力。C++还支持模板元编程,可以实现泛型编程和高度灵活的代码复用。

8、C语言中的指针是什么?请解释一下指针的作用和用法。

在C语言中,指针是一种变量,用于存储内存地址。它可以指向其他变量或数据的内存位置,并通过解引用操作符(*)来访问所指向的值。

指针的作用和用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存管理:指针可以用于动态分配内存,在程序运行时根据需要申请和释放内存。这对于灵活使用和管理内存非常重要。

  2. 传递参数:通过传递指针作为函数参数,可以实现对函数外部变量的修改,避免了进行大规模数据拷贝的开销。

  3. 数据结构:在数据结构中经常使用指针来表示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如链表、树等。通过指针操作可以高效地进行插入、删除等操作。

  4. 动态数组:通过使用指针和动态内存分配函数(如malloc、calloc等),可以创建具有可变长度的数组。

  5. 字符串处理:字符串在C语言中是以字符数组表示的,而字符数组实际上是一个连续内存空间,通过指针可以很方便地对字符串进行遍历、拷贝、比较等操作。

  6. 访问底层硬件:某些情况下需要直接访问底层硬件寄存器或设备驱动程序,这时候指针可以提供一种直接的方式来进行操作。

指针的使用需要注意避免空指针、野指针等错误,同时需要小心处理指针的生命周期和所有权,以防止内存泄漏和悬挂指针等问题。熟练掌握指针的使用是C语言编程中的重要部分。

9、C++中的引用是什么?请解释一下引用和指针的区别。

在C++中,引用是一个别名或者别称,它提供了一种简洁的方式来访问和操作变量。通过使用引用,可以创建一个已存在对象的别名,这个别名与原对象共享同一块内存空间。

引用和指针有以下几点区别:

  1. 初始化:引用必须在声明时进行初始化,并且一旦初始化后就不能再改变其绑定的对象。而指针可以在任何时候被初始化或者重新赋值。

  2. 空值:引用不能为null或者空值,而指针可以为空,即指向null或者nullptr。

  3. 语法:对于使用引用的代码,在访问引用时不需要解引用操作符(*),直接使用名称即可;而对于指针,则需要使用解引用操作符才能访问所指向的值。

  4. 重定义:在C++中,可以对指针进行重定义和多级间接寻址,但是对于引用来说是不允许的。一旦引用被绑定到某个对象上后,就无法更改其绑定关系。

  5. 使用场景:通常情况下,如果只是希望传递参数或者修改函数外部变量的值,则可以选择使用引用。如果需要动态分配内存、支持空值、进行迭代等复杂操作,则可以选择使用指针

10、什么是C语言中的结构体?请解释一下结构体的定义和使用。

在C语言中,结构体(Struct)是一种自定义的数据类型,它允许将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复合数据类型。结构体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类型的成员变量,这些成员变量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或者其他结构体。

结构体的定义通常在函数外部进行,并通过关键字struct加上结构体名称来声明。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结构体定义示例:

struct Person {char name[50];int age;float height;
};

上面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Person的结构体,其中包含了姓名、年龄和身高三个成员变量。

要使用结构体,可以通过创建该结构体类型的变量来存储数据。下面是一个使用结构体的示例:

int main() {struct Person person1;  // 声明一个Person类型的变量person1strcpy(person1.name, "Alice");  // 给person1赋值person1.age = 25;person1.height = 165.5;printf("Name: %s\n", person1.name);printf("Age: %d\n", person1.age);printf("Height: %.2f\n", person1.height);return 0;
}

上述示例中,我们声明了一个名为person1Person类型变量,并对其成员变量赋值。然后使用printf函数输出各个成员变量的值。

结构体在C语言中常用于组织和存储多个相关数据项,使其具有更好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通过使用结构体,可以方便地定义自己的数据类型,并在程序中进行操作和传递。

11、C++中的类是什么?请解释一下类的定义和面向对象的概念。

在C++中,类是一种用于封装数据和功能的用户自定义类型。类提供了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模型,它允许将相关的数据和函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实体。

类的定义通常包括两个部分: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成员变量用于存储对象的状态信息,而成员函数则用于操作和处理这些数据。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类定义示例:

class Person {
public:std::string name;int age;void introduce() {std::cout << "My name is " << name << ", and I am " << age << " years old." << std::endl;}
};

上述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Person的类,其中包含了姓名(name)和年龄(age)两个公有(public)成员变量,以及一个公有成员函数introduce()。

要使用类,需要创建该类类型的对象。可以使用类名称后面跟随括号来声明并初始化一个对象。以下是一个使用类的示例:

int main() {Person person1;  // 声明一个Person类型的对象person1person1.name = "Alice";  // 给person1赋值person1.age = 25;person1.introduce();  // 调用introduce()函数输出介绍信息return 0;
}

上述示例中,我们声明了一个名为person1Person类型对象,并对其成员变量赋值。然后通过调用introduce()函数输出介绍信息。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是一种编程范式,强调以对象为中心,通过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概念来组织和管理代码。类是OOP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提供了抽象和封装的能力,使得程序设计更加模块化、可重用性更高。

通过使用类,可以将相关的数据和操作打包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实体(对象),这样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类还提供了访问控制机制,允许定义公有、私有或保护的成员变量和函数,以控制对内部实现的访问。这种封装性增加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在C语言中,如何动态分配内存?请解释一下malloc和free函数的使用。

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mallocfree函数来进行动态内存分配和释放。

malloc函数:malloc是C标准库中的一个函数,用于分配指定大小的内存空间。它接受一个参数,即所需的内存字节数,并返回指向该内存块起始地址的指针。其函数原型如下:

void* malloc(size_t size);

其中,参数size表示需要分配的字节数。返回值是一个指向已分配内存块的指针(类型为void*)。如果内存分配失败,则返回NULL。

以下是一个使用malloc函数动态分配数组内存空间的示例:

int* array;
int size = 10;array = (int*) malloc(size * sizeof(int));if (array == NULL) {// 内存分配失败
} else {// 成功分配了size个int大小的内存空间,并将其起始地址赋给array指针
}// 使用完之后需要调用free函数释放内存
free(array);

free函数:free是C标准库中的一个函数,用于释放通过动态分配获取的内存空间。它接受一个参数,即待释放内存块的起始地址。其函数原型如下:

void free(void* ptr);

其中,参数ptr是待释放的内存块起始地址。

以下是使用malloc和 free函数动态分配和释放内存的完整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int main() {int* array;int size = 10;array = (int*) malloc(size * sizeof(int));if (array == NULL) {printf("内存分配失败\n");return 1;} else {printf("成功分配了%d个int大小的内存空间\n", size);// 使用array进行操作}free(array);  // 释放内存return 0;
}

注意:使用malloc函数分配的内存需要在使用完后调用free函数进行释放,以避免内存泄漏。同时,在释放内存之前,应确保不再使用该内存块中的数据。

13、在C++中,如何实现多态性?请解释一下虚函数和纯虚函数的概念。

虚函数(virtual function):虚函数是基类中声明为virtual的成员函数。它允许子类(派生类)对该函数进行重写,并根据具体的对象类型来调用相应的子类实现。当使用基类指针或引用调用虚函数时,会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来确定调用哪个版本的虚函数。虚函数的定义如下:

class Base {
public:virtual void func() {// 基类虚函数的默认实现}
};class Derived : public Base {
public:void func() override {// 子类重写了基类的虚函数}
};

在上述示例中,Base类中的func()被声明为虚函数,在Derived子类中重写了该虚函数。通过将派生类对象赋值给基类指针或引用,并调用func()方法时,会动态地选择调用适当的派生类实现。

纯虚函数(pure virtual function):纯虚函数是一个在基类中声明但没有具体实现的虚函数。它只提供一个接口规范,并且要求派生类必须提供自己的实现。纯虚函数通过在其声明后加= 0来标识。由于无法创建基类的对象,所以纯虚函数只能在派生类中被实现。纯虚函数的定义如下:

class Base {
public:virtual void func() = 0; // 纯虚函数
};class Derived : public Base {
public:void func() override {// 派生类必须提供自己的实现}
};

在上述示例中,Base类中的func()被声明为纯虚函数,要求派生类必须提供自己的实现。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虚函数可以在基类和派生类中都有具体实现。

  • 如果一个类中包含至少一个纯虚函数,它就成为了抽象类,不能创建该抽象类的对象。

  • 如果派生类没有重写基类的纯虚函数,则派生类也会变为抽象类。

通过使用虚函数和纯虚函数,C++可以实现动态绑定(动态多态性),使得程序能够根据对象类型来选择合适的函数调用。这样可以增强代码灵活性、可扩展性,并支持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14、C语言中的宏定义是什么?请解释一下宏定义的作用和用法。

在C语言中,宏定义是一种预处理指令,用于将标识符替换为指定的文本。它可以通过#define关键字进行定义,并且可以在程序中多次使用。

宏定义的作用和用法如下:

定义常量:可以使用宏定义来定义一些常量,方便在代码中重复使用,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例如:

#define PI 3.14159
#define MAX_SIZE 100

定义函数或代码片段:宏定义还可以用来定义一些简单的函数或代码片段。通过在宏名称后面加括号,在调用时就像调用函数一样。例如:

#define SQUARE(x) ((x) * (x))

这个宏定义了一个计算平方的操作,当我们在代码中使用SQUARE(5)时,实际上会被展开为(5) * (5),最终结果是25。

需要注意的是,宏替换是在预处理阶段进行的,并且是纯文本替换。因此,在编译过程中并没有实际的函数调用发生,也没有参数类型检查等操作。这可能导致潜在的问题,在使用带有副作用的表达式时要特别小心。

另外,还可以使用条件编译、带参宏等进一步扩展和灵活运用宏定义。但是要谨慎使用宏,避免滥用或者过度复杂化代码结构,因为宏定义容易引起可读性和维护性的问题。

15、C++中的命名空间是什么?请解释一下命名空间的作用和用法。

在C++中,命名空间是一种将全局作用域划分为不同区域的机制。它允许开发者将类、函数、变量等标识符放置在一个独立的区域中,以避免命名冲突。

命名空间的作用和用法如下:

  1. 避免命名冲突:当我们在代码中使用多个库或模块时,可能会出现相同名称的类、函数或变量。通过将它们放置在不同的命名空间中,可以避免名称冲突,并确保每个标识符都具有唯一性。

  2. 代码组织和可读性:使用命名空间可以更好地组织代码结构,使其更易于理解和维护。可以根据功能或模块创建不同的命名空间,并将相关的类、函数等放入其中。

  3. 嵌套命名空间:C++还支持嵌套命名空间,即在一个命名空间中再定义另一个命名空间。这样可以进一步组织和划分代码。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命名空间的用法:

#include <iostream>// 定义一个命名空间
namespace MyNamespace {int x = 10;void foo() {std::cout << "Hello from MyNamespace!" << std::endl;}
}int main() {// 访问命名空间中的变量和函数std::cout << MyNamespace::x << std::endl;MyNamespace::foo();return 0;
}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MyNamespace的命名空间,并在其中定义了一个变量x和一个函数foo()。在主函数中,我们通过命名空间名::标识符的方式访问命名空间中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指定命名空间,则默认使用全局命名空间。同时,在相同作用域内可以有多个具有相同名称的命名空间。可以使用关键字using namespace 命名空间名来引入整个命名空间,但这种做法可能导致名称冲突,因此最好避免在头文件中使用该语法。

16、在C语言中,什么是文件操作?请解释一下文件的打开、读写和关闭操作。

  • 文件的打开:在使用文件之前,需要先将其打开。使用标准库函数fopen可以打开一个文件,并返回一个指向该文件的指针。例如,FILE *fp = fopen("filename.txt", "r");用于以只读方式打开名为"filename.txt"的文本文件。

  • 读取数据:一旦文件被成功打开,可以使用函数如fscanffgets等来从文件中读取数据。例如,fscanf(fp, "%d", &num);用于从打开的文件中按照指定格式读取整数。

  • 写入数据:同样地,在打开了可写入权限的文件后,可以使用函数如fprintffputs等将数据写入到文件中。例如,fprintf(fp, "%s", str);用于将字符串写入到已经打开的文件中。

  • 文件的关闭:当完成对文件的操作后,应该及时关闭它以释放资源。使用函数 fclose(fp) 可以关闭已经打开的文件,并确保所有缓冲区中未写入磁盘的数据被刷新。

17、请解释一下操作系统中的进程间通信(IPC)和线程间通信的概念和方式。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间通信(IPC)和线程间通信是实现不同进程或线程之间数据交换和协作的机制。

进程间通信(IPC):

  • 概念:IPC是指不同进程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共享信息以及进行进程控制的方式。

  • 方式:

    • 管道(Pipe):一种单向通信方式,可用于具有亲缘关系的父子进程间通信。

    • 命名管道(Named Pipe):类似管道,但可以通过文件系统路径来命名并提供双向通信能力。

    • 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多个进程共享同一块物理内存区域,用于高效地传递大量数据。

    •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消息的链表,按照特定规则进行读写操作,用于异步通信。

    • 信号量(Semaphore):用于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在多个进程之间实现同步与互斥。

    • 套接字(Socket):网络编程中使用的一种IPC方式,可用于不同主机上的进程间通信。

线程间通信:

  • 概念:线程是在同一个进程中执行的轻量级任务单位。线程间通信指的是不同线程之间传递信息、共享数据和协调工作的方法。

  • 方式:

    • 锁(Lock):用于保护共享数据结构,通过互斥锁或读写锁实现对资源的独占访问。

    • 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用于线程间的通知和等待机制,实现线程的同步。

    • 信号量(Semaphore):与进程间通信中的信号量类似,但是在线程间使用。

    • 屏障(Barrier):使得多个线程在某个点上等待,直到所有线程都到达该点后再继续执行。

    • 管道(Pipe):可以在不同的线程之间进行单向通信。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IPC和线程间通信方式,以满足进程或线程之间的需求。

18、操作系统中的调度算法有哪些?请解释一下常见的调度算法和其特点。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

  • 特点:按照任务到达的顺序进行调度,先到先服务。

  • 优点:简单、公平。

  • 缺点:可能导致长作业等待时间增加,无法适应实时性要求高的任务。

最短作业优先(SJF)调度算法:

  • 特点:根据任务执行时间的长度进行调度,执行时间最短的任务优先。

  • 优点:可以减少平均等待时间。

  • 缺点:无法预测任务执行时间,可能导致长作业等待。

优先级调度算法:

  • 特点:为每个任务分配一个优先级,并根据优先级进行调度。

  • 优点:能够满足不同任务对响应和处理时间的需求。

  • 缺点:可能导致低优先级任务长时间等待。

时间片轮转(Round Robin)调度算法:

  • 特点:给每个任务分配固定大小的时间片,轮流执行。

  • 优点:公平,能够提供快速响应和较好的交互性。

  • 缺点:可能出现上下文切换频繁、延迟较大问题。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 特点: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执行时间将任务分组为多个队列,不断调整任务的优先级。

  • 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任务,并兼顾长作业和短作业。

  • 缺点:需要动态调整优先级和队列切换。

这些调度算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调度算法取决于任务性质、实时性要求以及系统资源等因素。

19、操作系统中的页表是什么?请解释一下页表的作用和实现方式。

在操作系统中,页表是用于虚拟内存管理的数据结构。它记录了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页表的作用是将程序使用的虚拟地址转换为对应的物理地址,以实现虚拟内存与物理内存之间的映射。当程序访问某个虚拟地址时,操作系统会通过页表查找并确定其对应的物理地址,从而完成内存访问。

一种常见的实现方式是采用多级页表结构,如二级、三级等。这种方式将大型页表分解成多个小型页表,降低了整体页表大小,并提高了查找效率。每个层级中的页表项(Page Table Entry, PTE)记录了一个虚拟页面和物理页面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实现过程可以简单描述如下:

  1. 程序访问虚拟地址。

  2. 根据虚拟地址中的索引值逐级查找相应层级的页表项。

  3. 如果找到最终层级的页表项,则其中包含了对应的物理页面号。

  4. 将物理页面号与偏移量组合形成最终物理地址。

  5. 使用最终物理地址进行内存访问操作。

此外,在一些情况下,操作系统还可能采用其他优化技术,如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缓存页表项,以提高访问速度。TLB是一个硬件缓存,用于暂存最近访问的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通过将常用的映射信息保存在TLB中,可以减少对页表的频繁访问。

20、操作系统中的内核是什么?请解释一下内核的概念和功能。

操作系统的内核是指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是位于操作系统最底层的软件组件。内核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硬件资源,并提供给应用程序访问这些资源的接口。

内核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一个控制中心,它承担着以下主要功能:

  1. 进程管理:内核负责创建、销毁和调度进程(也称作任务或线程),并管理它们之间的通信和同步。

  2. 内存管理:内核管理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分配和回收内存资源,并进行地址映射、页面置换等操作。

  3. 文件系统:内核提供了文件和目录的抽象概念,并负责文件读写、权限控制以及磁盘空间管理等操作。

  4. 设备驱动程序:内核包含各种设备驱动程序,用于与硬件设备交互,例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外部设备。

  5. 网络通信:内核实现了网络协议栈,处理网络连接、数据传输、路由等网络相关任务。

  6. 安全保护:内核负责管理用户权限和隔离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访问权限,确保系统安全性。

  7. 错误处理和异常处理:当出现错误或异常情况时,内核负责捕获和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内核运行在特权模式下,具有对硬件资源的直接访问能力。它提供了一组系统调用接口,使应用程序能够与底层硬件进行交互。通过这些接口,应用程序可以请求操作系统提供各种服务和功能。

21、请解释一下操作系统中的异常和中断的区别和联系。

在操作系统中,异常(Exception)和中断(Interrupt)是两种不同的事件类型,但它们都与处理器的执行流程相关。

异常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非正常情况,比如除零错误、内存访问越界等。当发生异常时,处理器会立即转移控制权到相应的异常处理程序,并按照预定义的方式进行处理。异常通常由当前运行的进程或线程触发,在用户态或内核态下都可以产生。

中断则是来自外部设备或其他源的信号,用于请求操作系统或处理器服务。比如键盘输入、定时器触发等。当中断事件发生时,处理器会暂停当前执行的任务,并切换到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去响应这个事件。中断通常用于实现异步事件处理和设备驱动程序。

区别:

  1. 触发源:异常是由正在运行的进程或线程产生的,而中断则是由外部设备或其他源产生。

  2. 引起响应方式:异常会导致处理器立即转移到异常处理程序进行响应;而中断则需要根据优先级和上下文进行适当调度和切换。

  3. 处理流程:异常通常会被当前进程所捕获并在用户态下进行处理;而中断通常由操作系统内核接管并在内核态下进行处理。

联系: 异常和中断都是操作系统中的事件,它们都需要操作系统进行相应的处理。无论是异常还是中断,当它们发生时,处理器会转移控制权到相应的处理程序。在内核层面,操作系统可以通过适当的机制来捕获和处理异常和中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系统稳定性和响应外部设备请求。

22、请解释一下操作系统中的同步和互斥的概念和实现方式。

在操作系统中,同步(Synchronization)和互斥(Mutual Exclusion)是用于协调多个并发进程或线程之间共享资源的概念。

同步指的是多个进程或线程按照一定顺序执行,以确保它们之间的操作能够正确地完成。通过同步机制,可以避免并发操作导致的竞态条件和数据不一致性问题。常见的同步操作包括临界区、互斥量、信号量、条件变量等。

互斥是指当一个进程或线程访问某个共享资源时,其他进程或线程必须等待,直到当前进程或线程释放该资源后才能继续访问。互斥机制用于保护临界区,确保同时只有一个进程或线程可以访问被保护资源。常见的互斥机制包括互斥锁、读写锁等。

实现方式:

  1. 临界区:将需要互斥访问的代码段包裹在临界区内,在任意时刻只允许一个进程或线程执行该代码段。

  2. 互斥量(Mutex):通过使用特殊的数据结构来管理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只有持有互斥量的进程或线程才能访问该资源,其他请求者需要等待。

  3. 信号量(Semaphore):用于控制对多个资源的访问,维护一个计数器,进程或线程通过执行 P 操作申请资源,执行 V 操作释放资源。

  4. 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用于线程间的等待和通知机制。线程可以等待某个条件满足后再继续执行,并且其他线程可以通过发出信号来通知等待的线程条件已经满足。

这些同步和互斥机制在操作系统中都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并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机制来保证多个并发进程或线程之间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安全性。

23、对于嵌入式开发工程师来说,如何进行持续学习和职业规划?

对于嵌入式开发工程师来说,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持续学习和职业规划方法:

  1. 跟踪行业动态:保持关注嵌入式领域的最新技术、标准和趋势。订阅相关博客、论坛、社交媒体账号等,参加技术会议和研讨会,以便及时了解并适应行业发展。

  2. 深入学习核心知识: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处理器架构、硬件接口等核心概念和原理。不断提升自己在C/C++编程、RTOS(实时操作系统)、驱动开发等方面的能力。

  3. 不断实践项目:通过参与真实项目或者进行个人项目来锻炼自己的技能,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这有助于加深对嵌入式开发的理解,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习新技术和工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嵌入式技术和工具层出不穷。持续学习并尝试使用新技术和工具,例如物联网(IoT)、机器学习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等,以扩展自己的技术栈。

  5. 参与开源社区:积极参与嵌入式开源项目,如Linux内核、RTOS等。通过贡献代码、提出问题和解答他人疑惑,可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并与其他开发者建立联系。

  6. 继续教育和培训: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或认证考试,获取更高级别的认证或学位。这有助于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并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7. 寻找导师或 mentee:寻找具有经验丰富的导师来指导你的职业规划和技术成长。同时也可以担任 mentee 的角色,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共同成长。

  8. 拓展软技能:除了技术能力外,也要关注个人软技能的提升,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领导力等。这些能力在职业发展中同样重要。

24、虚拟内存技术的实现呢?

  1. 分页机制:操作系统将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分为固定大小的页(通常是4KB)。同时,物理内存也被划分成相同大小的物理页面。

  2. 页表映射: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页表,其中记录了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当进程访问某个逻辑地址时,操作系统通过页表找到对应的物理页面。

  3. 页面置换:当物理内存不足时,操作系统需要进行页面置换。常见的置换算法有最近最久未使用(LRU)、先进先出(FIFO)等。被置换出去的页面会写回磁盘。

  4. 内存保护:通过权限位可以设置每一页是否可读、可写或可执行,从而实现对内存区域的保护。

  5. 页面错误处理:如果程序访问了一个不存在于物理内存中的页面,则会触发一个页面错误异常。操作系统需要处理该异常,并将相应页面加载入内存。

  6. 惰性加载:为了节省内存空间,在程序启动时,并不将所有的逻辑页面都加载到物理内存,而是按需加载。当程序访问某个尚未加载的页面时,操作系统会将其从磁盘中读入内存。

25、insmod 一个驱动模块,会执行模块中的哪个函数?rmmod呢?这两个函数在设计上要注意哪些?遇到过卸载驱动出现异常没?是什么问题引起的?

在使用insmod加载一个驱动模块时,会执行模块中的init函数。这个函数通常是驱动模块的初始化函数,用于完成一些必要的初始化操作。

在使用rmmod卸载一个驱动模块时,会执行模块中的exit函数。这个函数通常是驱动模块的退出函数,用于清理资源、撤销注册等操作。

在设计驱动模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资源管理:需要正确管理和释放驱动所使用的资源,避免内存泄漏和资源冲突。

  2. 并发访问:考虑多线程或多进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时的同步机制,防止竞态条件和数据不一致问题。

  3. 错误处理:合理处理错误情况,包括参数错误、设备故障等,并提供适当的错误码和日志信息。

  4. 兼容性与稳定性:要确保驱动模块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正常工作,并尽可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关于卸载驱动异常问题,可能出现以下一些情况:

  1. 设备被打开或正在使用:如果有其他进程或应用程序正在使用该设备,则无法成功卸载。

  2. 依赖关系存在问题:如果该驱动依赖其他模块或功能,而这些依赖关系没有正确处理,卸载时可能会出错。

  3. 错误的模块引用计数:如果模块引用计数不正确,即使没有进程在使用该模块,仍然无法成功卸载。

26、在驱动调试过程中遇到过oops没?你是怎么处理的?

在驱动调试过程中,遇到Oops(意外关闭)是一种内核崩溃的情况。当发生Oops时,系统会打印相关的错误信息和堆栈跟踪,指示导致内核崩溃的原因。

处理Oops的方法如下:

  1. 收集信息:仔细记录Oops出现时的相关错误信息、堆栈跟踪以及其他可能有关的上下文信息。

  2. 分析错误:通过查看错误信息和堆栈跟踪来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可以使用调试工具、日志分析等方式进行深入分析。

  3. 调试代码:定位到引起Oops的具体代码位置,并检查该部分代码是否存在潜在问题,如空指针解引用、越界访问等。

  4. 修复问题: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代码修复,并进行适当的测试验证。

  5. 测试与验证:重新编译和加载驱动模块,并进行严格测试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处理Oops需要一定的调试经验和技巧,常见工具如GDB(GNU调试器)、kdb(内核调试器)可以帮助分析和定位问题。同时,及时更新驱动版本、遵循良好的编码规范以及进行充分测试也有助于减少Oops出现的可能性。

27、ioctl和unlock_ioctl有什么区别?

ioctlunlock_ioctl是Linux内核中的两个函数。

  1. ioctl: 这是一个系统调用接口,用于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之间进行通信。它允许用户程序通过设备文件发送命令和参数给设备驱动程序,并执行相应的操作。设备驱动程序可以根据收到的命令来执行不同的操作。

  2. unlocked_ioctl: 这是与ioctl类似的函数,但它不会自动获取并释放锁。这意味着,在使用unlocked_ioctl时需要手动处理锁定。一般来说,如果设备驱动程序已经持有了适当的锁或者不需要加锁,就可以使用该函数。

28、驱动中操作物理绝对地址为什么要先ioremap?

  1. 虚拟内存:Linux内核将系统的物理内存映射到虚拟内存空间中。而设备寄存器、外设内存等物理地址不在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中,无法直接访问。因此,需要通过映射将这些物理地址映射到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中。

  2. 访问权限:使用ioremap可以指定要访问的物理绝对地址,并为该地址分配相应的虚拟地址空间。通过映射,我们可以获得对该物理地址的直接读写权限。

  3. 内核数据结构:在驱动程序中,经常需要通过指针来引用和修改一些硬件相关的数据结构,例如设备寄存器集合、缓冲区等。使用ioremap后,可以将这些数据结构映射到驱动程序所处的虚拟地址空间中,并方便地对其进行读写操作。

29、设备驱动模型三个重要成员是?platfoem总线的匹配规则是?在具体应用上要不要先注册驱动再注册设备?有先后顺序没?

  1. 设备(Device):代表系统中的物理设备,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通常由厂商ID和设备ID组成。设备提供了访问硬件的接口,并包含设备特定的属性和行为。

  2. 驱动(Driver):驱动程序负责控制和管理与特定类型或型号的设备相关联的软件。它实现了与设备交互的逻辑,并向上层应用程序提供接口。每个驱动都与一个或多个设备相匹配。

  3. 总线(Bus):总线表示连接设备和驱动之间通信的逻辑通道。它定义了一组规范和接口,以支持设备与驱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配置信息交换。

对于platform总线来说,在Linux内核中,平台总线通过device tree(即.dts文件)描述硬件资源配置信息,并通过"compatible"属性进行匹配规则判断。匹配规则基于compatible字符串来确定特定驱动是否与特定设备兼容。

在具体应用上,一般先注册驱动再注册设备会更合理。因为驱动程序定义了操作硬件所需的函数、回调等重要逻辑,而这些逻辑需要在使用之前注册到系统中。一旦驱动注册完成,设备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被发现并与驱动进行匹配,并建立起相应的设备-驱动关系。

30、linux中内核空间及用户空间的区别?用户空间与内核通信方式有哪些?

  1. 内核空间(Kernel Space):内核空间是操作系统内核执行和管理代码的区域。它具有最高权限,并可以直接访问硬件资源和系统功能。内核空间用于执行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如进程调度、设备驱动程序、内存管理等。

  2. 用户空间(User Space):用户空间是供应用程序执行的区域。应用程序在用户空间中运行,并通过系统调用请求内核提供服务和访问硬件资源。用户空间对于安全性更加重要,它提供了一种隔离机制,使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相互独立运行,防止彼此干扰。

用户空间与内核通信有以下几种方式:

  1. 系统调用(System Call):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调用特定的函数(即系统调用)向内核发出请求,在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来执行所需操作。例如,读写文件、网络通信、创建进程等都是通过系统调用实现的。

  2. 文件操作:应用程序可以通过文件接口对文件进行读写操作来与内核进行通信。例如,打开/关闭文件、读取/写入文件内容等。

  3. 信号量(Signal):应用程序可以使用信号量机制向其他进程或线程发送信号,以实现进程间的通信。内核在收到信号后会相应地处理。

  4. 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共享内存机制将一段内存区域映射到多个进程的地址空间中,从而实现多个进程之间的数据共享。

  5. 管道(Pipe):管道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机制,允许具有父子关系或者同一用户打开同一个终端的进程进行通信。

31、linux中内存划分及如何使用?虚拟地址及物理地址的概念及彼此之间的转化,高端内存概念?高端内存和物理地址、逻辑地址、线性地址的关系?

  1. 内核空间(Kernel Space):内核空间是操作系统内核执行和管理代码的区域。它具有最高权限,并可以直接访问硬件资源和系统功能。在32位系统中,通常将前3GB作为内核空间;而在64位系统中,内核空间通常被限制在较大的地址范围内。

  2. 用户空间(User Space):用户空间是供应用程序执行的区域。应用程序在用户空间中运行,并通过系统调用请求内核提供服务和访问硬件资源。在32位系统中,通常将最后1GB留给用户空间;而在64位系统中,用户空间可以拥有更大的地址范围。

虚拟地址(Virtual Address)是指由操作系统提供给进程使用的一种抽象地址,它对应于进程访问的逻辑地址空间。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是指计算机实际存在的硬件地址。

转化关系如下:

  • 逻辑地址(Logical Address):也称为虚拟地址,是进程所见到的地址。逻辑地址由段选择器和偏移量组成。

  • 线性地址(Linear Address):也称为虚拟页表映射后的结果,表示逻辑地址经过分页机制转化为的地址。线性地址是在逻辑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之间的中间层。

  • 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表示实际的硬件地址,是内存中存储数据的实际位置。

高端内存(High Memory)指的是超过1GB边界的物理内存,即超过直接映射到线性地址空间的部分。对于32位系统,这些高端内存通常需要通过特殊方式访问,如使用临时映射等技术手段来进行访问。而在64位系统中,由于更大的线性地址范围,可以更方便地处理高端内存。

32、linux中中断的实现机制,tasklet与workqueue的区别及底层实现区别?为什么要区分上半部和下半部?

  1. 上半部(top half):也称为中断处理程序(interrupt handler),负责尽快地响应中断事件,进行一些关键性的任务,如保存寄存器状态、处理硬件设备等。上半部是在硬件中断上下文执行的,必须迅速完成以确保系统的响应性。

  2. 下半部(bottom half):也称为延迟处理或软中断处理程序,在中断上下文之外执行。主要目的是将一些非紧急和耗时较长的任务延迟到稍后再执行,避免在中断上下文中阻塞其他重要任务。下半部有两种常见实现方式:Tasklet 和 Workqueue。

  • Tasklet 是轻量级的下半部实现机制。它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与特定 CPU 相关联的软中断处理函数,通过注册到硬件中断来触发执行。Tasklet 运行于进程上下文,并且对于同一类型的软中断,在任意给定时刻只能运行一个 Tasklet。

  • Workqueue 是一种更加通用的延迟处理机制,它将工作项(work item)添加到工作队列(work queue)中,然后由内核线程负责异步地执行这些工作项。相比于 Tasklet,Workqueue 更加灵活,并且可以并发地处理多个工作项。

Tasklet 和 Workqueue 的底层实现机制存在一些区别:

  • Tasklet 是基于软中断实现的,使用了底层的软中断机制来调度执行。它通过修改一个全局变量来通知内核调度器执行 Tasklet。

  • Workqueue 则是基于内核线程实现的,内核线程会循环地检查是否有待执行的工作项,并在有工作时进行处理。

为什么要区分上半部和下半部?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响应性能和可靠性。上半部需要迅速响应硬件中断事件并进行关键任务处理,而下半部则将耗时较长、非紧急的任务延迟到稍后进行处理,避免阻塞其他重要任务。这种分离使得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提高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33、linux中断的响应执行流程?中断的申请及何时执行(何时执行中断处理函数)?

  1. 硬件中断发生:外设(如网卡、键盘)触发了一个硬件中断请求。

  2. CPU 接收中断信号:CPU 接收到硬件中断信号,并且根据中断控制器的配置确定是哪个设备发出的中断请求。

  3. 中断处理程序调用:CPU 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进程上下文,并跳转到与该中断对应的中断处理程序(也称为中断服务例程)。

  4. 中断处理程序执行:在中断处理程序内,会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如保存寄存器状态、读取外设数据等。这些操作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编写。

  5. 中断处理完成:当所有必要的操作都完成后,可以选择恢复之前保存的进程上下文并返回原先被打断的进程继续执行。

中断的申请和何时执行取决于具体情况:

  • 对于硬件设备来说,在初始化过程或者运行时,通常会使用相应驱动程序向系统注册该设备所需的中断。这样,当硬件设备产生相应事件时,会触发相应的硬件中断信号。

  • 对于软件方面,在需要进行特定任务时,可以通过适当配置和编码来触发软件中断。例如,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强制切换到中断上下文执行某个任务。

34、linux中的同步机制?spinlock(自旋锁)与信号量的区别?

自旋锁(Spinlock):

  • 特点:自旋锁是一种忙等待的同步机制,即当一个线程尝试获取自旋锁时,如果发现锁已经被占用,则会一直循环检查直到获取到锁。

  • 适用场景:适合于对临界区访问时间较短、竞争激烈的情况,避免了上下文切换带来的开销。

  • 注意事项:使用自旋锁时需要注意避免死锁和优先级反转问题。

信号量(Semaphore):

  • 特点:信号量是一种阻塞型的同步机制,通过控制计数器来管理资源的访问权限。当某个线程请求获得信号量时,如果计数器大于0,则减少计数器并继续执行;如果计数器为0,则阻塞等待其他线程释放信号量。

  • 适用场景:适合于对临界区访问时间较长或者需要等待某些事件完成的情况,能够有效地利用 CPU 时间。

  • 注意事项:使用信号量时需要注意正确地进行初始化、加锁和解锁操作,以避免死锁或资源泄漏。

35、linux中RCU原理?

读取阶段(Read Phase):

  • 当有线程进行读操作时,不需要获取任何锁或等待其他线程完成。它们可以同时访问共享数据。

  • 在读操作期间,不会对共享数据做出任何修改。

更新阶段(Update Phase):

  • 当有线程需要对共享数据进行更新时,它首先创建一个新的副本,并将新的数据复制到该副本中。

  • 在副本中完成修改后,在内核保护期间,将指针从旧版本指向新版本。

  • 旧版本仍然可供其他线程进行读取。

安全发布(Safe Publishing):

  • 在旧版本指针被切换为新版本之前,必须确保所有活动中正在使用的旧版本已经释放或停止使用。

  • 这通常通过类似引用计数或者类似机制来实现。

36、linux中软中断的实现原理?

注册软中断处理程序(Softirq Handler):

  • 内核通过open_softirq()函数注册软中断处理程序。

  • 在注册时,为每个软中断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并指定其对应的处理程序。

硬件触发软中断:

  • 当硬件设备需要与内核进行交互时,它会向CPU发送一个特定的软中断号。

  • 这可以通过设置硬件设备上的相关寄存器、引脚或者其他途径来完成。

中断处理过程:

  • 当CPU接收到来自硬件设备的软中断号后,在下一次调度时将开始执行对应的软中断处理程序。

  • 处理程序会被放入延迟队列,并在合适的时机执行。

延迟队列与底半部(Bottom Half):

  • 软中断处理程序被称为"顶半部(Top Half)",它会快速执行以尽快响应中断。

  • 如果需要进行耗时操作或者不可重入操作,顶半部会安排底半部继续执行。

  • 底半部通常是通过工作队列(Work Queue)或者任务延迟执行。

37、linux系统实现原子操作有哪些方法?

  1. 原子指令(Atomic Instructions):某些CPU架构提供了特定的原子指令,如test_and_setcompare_and_swap等。这些指令可以确保对共享变量的读写操作是原子性的,不会被其他线程中断。

  2. 自旋锁(Spinlock):自旋锁是一种基于忙等待的同步机制,用于保护临界区。使用自旋锁时,线程会反复尝试获取锁直到成功,期间处于忙等状态而不进行上下文切换。这样可以确保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是原子的。

  3. 原子变量类型(Atomic Variable Types):Linux提供了一系列原子变量类型,如atomic_tatomic_long_t等。这些类型使用特殊的数据结构和操作函数来保证对其操作是原子性的,能够有效地处理并发访问。

  4. 读写自旋锁(Read-Write Spinlock):读写自旋锁允许多个线程同时读取一个共享资源,但只允许一个线程进行写入操作。通过合理调度和管理读写锁,在满足数据一致性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并发性能。

  5. C11标准中的原子操作接口:C11标准引入了一组原子操作接口,如atomic_loadatomic_store等。这些函数提供了对共享变量的原子读写操作,能够确保线程安全性。

38、MIPS Cpu中空间地址是怎么划分的?如在uboot中如何操作设备的特定的寄存器?

在MIPS CPU中,地址空间被划分为多个部分,包括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一般来说,MIPS CPU的32位寻址能力允许最大4GB的物理地址空间。

在Linux系统中,MIPS CPU通常将前1GB用于内核空间,剩下的3GB用于用户空间。内核空间包含操作系统内核和驱动程序等关键组件,可以执行特权指令和访问所有硬件资源。而用户空间则是供应用程序运行的区域。

对于U-Boot(一个开源的引导加载器),你可以通过操作设备树(Device Tree)来配置和访问特定寄存器。

在U-Boot中,首先需要了解设备树描述文件(.dts)的结构和语法。该文件描述了硬件平台的信息,包括处理器、外设、寄存器等。通过编辑.dts文件并重新编译生成设备树二进制文件(.dtb),可以定义特定寄存器的属性和使用方式。

然后,在U-Boot启动过程中会加载设备树,并将其解析为一个可访问的数据结构。你可以使用U-Boot提供的API函数来读写特定寄存器。例如:

  1. fdt_getprop():获取设备树节点中某个属性值。

  2. fdt_setprop():设置设备树节点中某个属性的值。

  3. fdt_read():读取设备树中某个地址的值。

  4. fdt_write():向设备树中某个地址写入值。

通过使用这些函数,你可以在U-Boot中操作特定的寄存器,并配置和控制硬件设备。具体的寄存器地址和访问方式需要参考所使用的硬件平台和相关文档。

39、linux中系统调用过程?如:应用程序中read()在linux中执行过程即从用户空间到内核空间?

在Linux中,应用程序调用系统调用时(例如read()函数),会触发从用户空间到内核空间的切换。下面是read()系统调用在Linux中的执行过程:

  1. 应用程序调用read()函数,将读取文件的相关参数传递给操作系统内核。

  2. 用户空间的库函数将系统调用号和参数打包成特定格式(如通过寄存器或栈)并触发一个软中断(例如int 0x80)。

  3. CPU接收到软中断后,保存当前应用程序的上下文,并跳转到事先定义好的中断处理例程(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ISR)。

  4. 中断处理例程是内核代码,在内核态运行。它检查软中断号,并根据系统调用号找到对应的处理函数。

  5. 内核执行相应的系统调用处理函数,进行必要的参数验证和准备工作。

  6. 内核根据文件描述符确定要读取的文件,并检查文件描述符是否合法。

  7. 如果数据不在缓存中,则进行磁盘访问,将数据从磁盘读入内核缓冲区。

  8. 将读取到的数据从内核缓冲区复制到应用程序提供的用户空间缓冲区。

  9. 内核将控制权返回给用户空间,并返回读取的字节数或错误码。

这个过程涉及了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之间的上下文切换和数据拷贝操作。由于内核空间具有更高的权限,可以执行底层硬件访问等特权操作。

40、linux内核的启动过程(源代码级)?

BIOS/UEFI阶段:

  • 计算机加电后,BIOS/UEFI固件将控制权交给引导设备(通常是硬盘)上的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

  • 引导加载程序(如GRUB)被加载到内存,并执行。

引导加载程序阶段:

  • 引导加载程序初始化一些硬件设备和数据结构,以及进行分区表解析等操作。

  • 引导加载程序通过配置文件找到并加载Linux内核映像文件(vmlinuz),将其复制到内存中。

内核引导阶段:

  • 内核映像被解压缩和装载到适当的位置。

  • 初始化一些必要的数据结构、设置内存管理、建立虚拟文件系统等。

  • 执行startup_32()函数开始处理体系结构特定的初始化工作。

启动与初始化阶段:

  • 完成体系结构相关的初始化后,调用start_kernel()函数开始进入更高级别的初始化过程。

  • 初始化调度器、系统时间、中断控制器等重要子系统。

  • 加载并初始化必要的驱动程序和模块,建立设备树。

  • 初始化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功能。

用户空间初始化阶段:

  • 在初始化完核心功能后,调用init函数(位于init/main.c)开始用户空间的初始化。

  • 执行一系列用户空间的初始化脚本和程序,启动第一个用户空间进程(通常是/sbin/init或/systemd)。

41、linux调度原理?

进程优先级:

  • 每个进程都有一个动态的优先级值,取值范围从-20到19,数值越小表示优先级越高。

  • 优先级通过nice值来确定,nice值越低(负数),优先级越高。

调度策略:

  • Linux支持多种调度策略,包括时间片轮转、实时调度等。

  • 最常用的是CFS(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完全公平调度器,默认使用时间片轮转算法。

时间片轮转算法:

  • CFS采用基于红黑树数据结构来维护可运行队列。

  • 每个进程被分配一个虚拟运行时间(vruntime),并按照此虚拟时间进行排序。

  • 调度器选择具有最小虚拟运行时间的进程执行,并给予其一个较小的时间片。

  • 当时间片用完后,该进程会被放回就绪队列,等待下一次调度。

实时调度:

  • Linux还支持实时进程和实时线程,在需要及时响应的任务中使用。

  • 实时进程分为FIFO(先进先出)和RR(循环调度)两种调度策略,优先级高于普通进程。

调度器的决策:

  • 调度器通过不断扫描可运行队列,并根据进程的优先级、时间片等信息,选择下一个要执行的进程。

  • 决策过程中还会考虑负载均衡,将任务分配给合适的CPU核心来提高系统性能。

42、linux网络子系统的认识?

Linux网络子系统是Linux内核中负责处理网络相关功能的部分,它提供了对网络协议栈、网络设备驱动、套接字编程接口等的支持。以下是对Linux网络子系统的一些认识:

网络协议栈:

  • Linux通过TCP/IP协议栈实现了众多网络协议,包括IP、ICMP、UDP、TCP等。

  • 网络协议栈位于内核空间,处理数据包的收发、路由选择和连接管理等工作。

网络设备驱动:

  • Linux支持各种类型的物理和虚拟网络设备,如以太网卡、Wi-Fi适配器等。

  • 对于每个网络设备,都有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与之关联,在内核空间完成与硬件的通信。

套接字编程接口:

  • Linux提供了丰富的套接字编程接口(Socket API),使应用程序能够进行网络通信。

  • 开发者可以使用套接字函数(如socket()、bind()、connect())来创建和管理套接字。

路由和转发:

  • Linux内核通过路由表来决定数据包从哪条路径发送,并提供路由转发功能。

  • 路由表维护着目标地址到出端口/下一跳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网络命名空间:

  • Linux支持网络命名空间,它们提供了一种隔离机制,使得不同网络环境能够相互独立运行。

  • 每个网络命名空间有自己的网络设备、IP地址和路由表。

连接追踪和防火墙:

  • Linux内核提供连接追踪(Connection Tracking)功能,用于维护与跟踪TCP/UDP连接状态。

  • 防火墙功能通过Netfilter框架实现,可以进行数据包过滤、NAT转换等操作。

43、linux内核里面,内存申请有哪几个函数,各自的区别?

kmalloc():

  • 函数原型:void *kmalloc(size_t size, int flags)

  • 功能:分配指定大小的连续物理内存。

  • 特点:

    • 分配的内存是物理连续的。

    • 适用于较小的内存块(通常不超过页面大小)。

    • 可以通过flags参数指定额外的标志,如GFP_KERNEL、GFP_ATOMIC等。

kzalloc():

  • 函数原型:void *kzalloc(size_t size, int flags)

  • 功能:分配指定大小的连续物理内存,并将其初始化为零。

  • 特点:与kmalloc()类似,但会将分配到的内存进行清零操作。

vmalloc():

  • 函数原型:void *vmalloc(unsigned long size)

  • 功能:分配指定大小的虚拟内存空间(不要求物理上连续)。

  • 特点:

    • 分配的内存可以不连续,因此适用于大块或非线性地址空间需求。

    • 内核使用页表映射来处理这些非连续内存。

get_free_pages():

  • 函数原型:unsigned long get_free_pages(gfp_t gfp_mask, unsigned int order)

  • 功能:分配指定数量的连续物理内存页。

  • 特点:

    • 分配的内存是以页为单位的,可以满足更大的内存需求。

    • 参数order表示要分配的页数(2^order)。

这些函数在使用上有一些区别,选择合适的函数取决于具体需求。一般而言,kmalloc()和kzalloc()用于较小的连续内存分配,vmalloc()用于大块或非线性地址空间需求,get_free_pages()则适用于以页为单位的较大内存分配。

44、IRQ和FIQ有什么区别,在CPU里面是是怎么做的?

处理速度:

  • IRQ是一般的中断请求,处理时需要保存现场、切换到中断处理程序,并在完成后恢复现场。相对而言,IRQ的处理比较慢。

  • FIQ是快速中断请求,在触发时可以迅速响应并进入FIQ处理程序。由于不需要保存现场和切换堆栈等操作,因此FIQ的处理速度更快。

中断优先级:

  • IRQ具有较低的优先级,在系统同时存在多个IRQ请求时,它们将按照优先级顺序依次进行处理。

  • FIQ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在存在FIQ请求时,会立即暂停正在执行的指令,并转到FIQ处理程序。

寄存器:

  • 在ARM架构中,IRQ使用了特定的寄存器(如CPSR)来控制和管理中断。

  • FIQ拥有自己独立的寄存器集合(如SPSR_FIQ),用于保存和恢复FIQ上下文。

使用场景:

  • IRQ适用于大多数通用目的中断需求,例如外部设备触发的普通异步事件。

  • FIQ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特殊情况,例如音频、视频等需要快速响应和处理的实时数据流。

45、中断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问题:讲下分成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原因,为何要分?讲下如何实现?

中断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是为了处理中断的延迟和实时性要求而进行的划分。在某些情况下,中断处理过程可能需要执行一些非实时关键或耗时较长的操作,这可能会导致中断响应时间增加或丢失其他更紧急的中断请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中断处理划分为上半部分(也称为快速路径)和下半部分(也称为慢速路径):

上半部分:

  • 上半部分是对中断请求进行快速响应并尽快完成的关键代码段。

  • 它通常涉及保存寄存器状态、处理紧急任务、更新必要数据结构等操作。

  • 重点是尽量减少上半部分执行时间,以确保快速中断响应。

下半部分:

  • 下半部分则用于延迟处理与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任务。

  • 它包含一些较慢的操作,如访问外部设备、发送网络数据等。

  • 通常在一个后台线程或定时器回调函数里运行,可以在没有更紧急任务需要处理时执行。

通过将中断处理划分为上下两个阶段,可以保证快速响应紧急事件,并将非实时关键任务延迟到下半部分执行。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中断的实时性,并确保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仍能正常响应其他重要的中断请求。

实现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方法因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而异,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中断处理程序:

  • 中断发生时,CPU会跳转到预先注册的中断处理程序入口。

  • 上半部分代码通常位于中断处理程序的开头,并负责快速处理必要的任务。

延迟处理机制:

  • 在上半部分,可以将一些慢速或非实时关键任务标记为需要延迟处理。

  • 下半部分机制可以是利用后台线程、定时器回调函数等异步执行。

硬件支持:

  • 一些体系结构提供特殊硬件机制来帮助划分上下半部分。

  • 例如,在ARM架构中,FIQ(Fast Interrupt Request)可以用于快速响应紧急事件。

46、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它与传统计算机系统有何区别?

  1. 设计目标:嵌入式系统被设计用来完成特定的功能或任务,例如控制家电、汽车电子系统、医疗设备等。而传统计算机系统则更加通用,可以运行各种应用程序。

  2. 硬件限制:由于嵌入式系统通常是基于资源受限的硬件平台构建的,因此在处理能力、存储容量和功耗等方面存在限制。而传统计算机系统则拥有更高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

  3. 实时性要求:许多嵌入式系统需要满足实时性要求,即对事件做出及时响应,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操作。这对于很多传统计算机系统来说并不是主要考虑因素。

  4. 操作环境:嵌入式系统通常工作在严格的操作环境中,如恶劣温度、湿度或振动条件下。相比之下,传统计算机系统一般工作在温控良好且稳定的办公室环境中。

  5. 软件开发:由于嵌入式系统的特殊性,软件开发需要针对硬件平台进行优化和定制。通常使用低级语言(如C或汇编)进行开发,以满足资源限制和实时性要求。而传统计算机系统则可以使用更高级的编程语言。

47、解释下裸机程序和操作系统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作用。

  1. 资源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资源,包括处理器、内存、IO设备等。它为应用程序提供访问这些资源的接口,并协调它们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2. 任务调度:嵌入式系统通常有多个任务或进程需要运行,并且可能存在优先级和实时性要求。操作系统负责对这些任务进行调度,确保资源按照一定策略合理地分配给各个任务,满足实时性和性能要求。

  3. 系统稳定性:操作系统通过提供错误检测、容错机制和异常处理等功能来确保嵌入式系统的稳定运行。它可以监控和响应硬件故障、软件错误以及其他异常情况,保护整个系统不会因为单个组件或任务的问题而崩溃或停止工作。

  4. 设备驱动程序:操作系统提供设备驱动程序来管理和控制外部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通信接口等。它们通过与硬件交互,使应用程序能够方便地使用这些外部设备,而不必关心底层细节。

  5. 通信与协调: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数据交换和通信。操作系统提供相应的机制,如进程间通信(IPC)、网络协议栈等,来实现不同任务之间的数据共享、消息传递和远程通信等功能。

  6. 系统配置和管理:操作系统可以支持对嵌入式系统的配置和管理。它提供了接口来设置系统参数、更新软件、监控性能指标、收集日志信息等,以便进行诊断、优化和维护工作。

48、嵌入式软件开发中常用的编程语言有哪些?分别列举其优缺点。

C语言:

  • 优点:C语言是一种底层语言,直接操作内存和硬件,并提供了丰富的库函数支持。它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和可移植性,适合对资源敏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

  • 缺点:C语言对程序员要求较高,需要手动管理内存和处理指针。相比其他语言,它可能更容易导致安全漏洞和错误。

C++语言:

  • 优点: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扩展版本,可以在嵌入式开发中利用面向对象编程范式。它继承了C语言的特性,并提供了更多功能和抽象能力。同时,C++还具备高效性、灵活性和可移植性。

  • 缺点:使用C++时需要更多注意内存管理问题,并且使用某些高级特性可能会增加代码大小和复杂度。

Ada语言:

  • 优点:Ada是一种强类型、静态检查的高级编程语言,专为可靠、安全、并发应用设计而创建。它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模块化和可维护性,并提供了丰富的并发支持。

  • 缺点:相对于C和C++,Ada在行业中使用较少,可能难以找到相应的开发工具和资源。同时,编写Ada代码需要更多的学习和熟悉。

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取决于项目需求、团队经验和硬件平台。一般来说,C是最常见且广泛支持的嵌入式开发语言;C++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抽象能力;而Ada则适用于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系统。

49、介绍一下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通信协议,如UART、SPI和I2C等。

UART:

  • 特点:UART是一种异步串行通信协议,使用两根线进行数据传输,即发送端(Tx)和接收端(Rx)。它没有固定的时钟信号,通过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来表示数据帧。

  • 优点:UART简单易用,并且广泛支持于各种嵌入式系统。由于无需外部时钟源,可以在不同速率之间灵活切换。

  • 缺点:由于采用异步通信方式,UART对时序要求较高,在长距离传输时可能会出现误码。

SPI:

  • 特点:SPI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协议,使用四根线进行数据传输,包括主机发送(MOSI)、主机接收(MISO)、时钟(SCLK)和片选(SS)。每个从设备都需要一个片选线。

  • 优点:SPI具有高速传输、全双工通信和多从设备支持等特性。它适合短距离高速数据传输以及与外设芯片(如存储器、传感器)之间的通信。

  • 缺点:SPI通信方式复杂,占用引脚多,需要单独的片选线来选择从设备。

I2C:

  • 特点:I2C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协议,使用两根线进行数据传输,即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每个从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

  • 优点:I2C具有简单、低成本、支持多主机和多从设备等特性。它适合连接多个低速外设芯片(如传感器、存储器)以及与其他微控制器之间的通信。

  • 缺点:由于共享总线结构,I2C在高速数据传输上可能存在冲突和延迟问题。同时,在长距离传输时可能受到电气干扰影响。

选择适当的通信协议取决于系统需求、所连接的外设以及资源约束。UART适合简单可靠的点对点通信;SPI适用于高速全双工数据传输;而I2C则适用于连接多个低速外设并支持多主机架构。

50、在嵌入式系统中,什么是中断和异常?它们有何区别?

在嵌入式系统中,中断和异常是处理器响应外部事件或内部错误的机制。它们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

中断是来自外部设备(如定时器、IO设备)的信号,用于通知处理器某个事件已发生。当中断触发时,处理器会暂停当前执行的任务,保存上下文,并跳转到预定义的中断服务程序(ISR)来处理该事件。处理完中断服务程序后,再返回到原先被打断的任务。

异常是指由于程序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非正常情况(如除零错误、非法指令),导致处理器无法继续正常执行的情况。异常通常是由软件或硬件监测到,并立即引发相应的异常处理程序。与中断类似,异常会导致当前任务被暂停,并转移到预定义的异常处理程序进行特定操作。

区别:

  1. 触发条件:中断是由外部设备触发的异步事件;而异常是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检测到的同步错误。

  2. 响应方式:对于中断,CPU会保存上下文并立即切换到ISR进行处理;对于异常,CPU也会保存上下文并切换到相应的异常处理程序。

  3. 处理优先级:不同类型的中断可以有不同优先级,并通过硬件或软件配置;而异常通常具有固定的优先级,可能是无法被打断的。

  4. 异常原因:异常通常是由于程序错误引起的,如非法操作码、访问越界等;而中断是外部设备发生的事件,比如定时器到期、IO数据就绪等。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652200.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VS如何打包环境

以VS2005为例子,做好的软件需要发给客户现场升级,有时候总是因为系统,环境变量不同导致软件不能正常运行打开,这也是程序员非常头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看下打包环境变量. 这样我们的环境变量就打包到setup中了,目标机台安装即可!!!

Java集合-Map接口(key-value)

Map接口的特点&#xff1a;①KV键值对方式存储②Key键唯一&#xff0c;Value允许重复③无序。 Map有四个实现类&#xff1a;1.HashMap类2.LinkedHashMap类3.TreeMap类4.Hashtable类 1.HashMap类&#xff1a; 存储结构&#xff1a;哈希表 数组Node[ ] 链表&#xff08;红黑…

在windows环境下安装hadoop

Hadoop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xff0c;开发分布式程序。但这个架构是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xff0c;所以要先进行jdk的安装&#xff0c;如果电脑已经配置过jdk或者是曾经运行成功过java文件&#xff0c;那就可以跳过第一步。 …

Jenkins上跑自动化项目,case出现错误时,导致项目运行时间过长,该如何处理?

1、方案一&#xff1a;Jenkins上调整 进入配置&#xff1a; 构建环境&#xff1a; 自行选择超时时间即可&#xff5e; 2、方案二&#xff1a;代码调整【python】 安装插件&#xff1a;pytest-timeout 选择一&#xff1a;装饰器用法&#xff1a;将单个测试用例标记为超时&…

【随谈】为什么高端开发岗要求研究过源码?如何研究?

今天来聊一个简单的问题&#xff1a;研究源码有什么用&#xff1f;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xff0c;如果找薪资3万以上的岗位&#xff0c;往往都要求研究过框架和中间件源码的优先考虑。 我们随便选几个例子&#xff1a; 这里条件虽然写了很多&#xff0c;但是最重要的都是要…

Hadoop集群部署流程

前置要求 需要3台虚拟机&#xff0c;系统为Centos7&#xff0c;分别host命名为node1&#xff0c;node2&#xff0c;node3&#xff0c;密码均为root请确保这三台虚拟机已经完成了JDK、SSH免密、关闭防火墙、配置主机名映射等前置操作 在3台虚拟机的/etc/hosts文件中&#xff0…

【Docker】快速入门手册

目录 1.概述 1.1.安装 1.2.阿里云镜像加速 1.3.运行原理 2.常用操作 2.1.帮助命令 2.2.镜像操作 2.3.容器操作 2.3.1创建、启动 2.3.2.退出、停止 2.3.3.进入交互式界面 2.3.4.守护式容器交互 2.3.5.查看 2.3.6.删除 2.3.7.拷贝 3.容器数据卷 3.1.概述 3.2.使…

网页转文件下载工具

为了更快捷copy博客 做了个 网页转文件下载工具 1.0.1 更新如下&#xff1a; javaphpjava提供页面转换文件的微服务APIphp调用接口&#xff0c;输出文件下载支持网页转md 1.0.2 更新如下&#xff1a; 样式表切换&#xff0c;白天or黑夜&#xff0c;cookie七天保质期 未…

使用 create-react-app 创建 react 应用

一、创建项目并启动 第一步&#xff1a;全局安装&#xff1a;npm install -g create-react-app 第二步&#xff1a;切换到想创建项目的目录&#xff0c;使用命令create-react-app hello-react 第三步&#xff1a;进入项目目录&#xff0c;cd hello-react 第四步&#xff1a;启…

Java技术栈 —— Hadoop入门(二)

Java技术栈 —— Hadoop入门&#xff08;二&#xff09; 一、用MapReduce对统计单词个数1.1 项目流程1.2 可能遇到的问题1.3 代码勘误1.4 总结 一、用MapReduce对统计单词个数 1.1 项目流程 (1) 上传jar包。 (2) 上传words.txt文件。 (3) 用hadoop执行jar包的代码&#xff0c;…

RNN预测下一句文本简单示例

根据句子前半句的内容推理出后半部分的内容&#xff0c;这样的任务可以使用循环的方式来实现。 RNN&#xff08;Recurrent Neural Network&#xff0c;循环神经网络&#xff09;是一种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强大神经网络模型。与传统的前馈神经网络不同&#xff0c;RNN能够通过其…

32GPIO输入LED闪烁蜂鸣器

一.GPIO简介 所有的GPIO都挂载到APB2上&#xff0c;每个GPIO有&#xff11;&#xff16;个引脚 内核可以通过APB&#xff12;对寄存器进行读写&#xff0c;寄存器都是32位的&#xff0c;但每个引脚端口只有&#xff11;&#xff16;位 驱动器用于增加信号的驱动能力 二.具体…

【Go】深入理解 Go map:赋值和扩容迁移 ①

文章目录 map底层实现hmapbmap map hash冲突了怎么办&#xff1f; map扩容触发扩容时机扩容小结为什么map扩容选择增量&#xff08;渐进式扩容&#xff09;&#xff1f;迁移是逐步进行的。那如果在途中又要扩容了&#xff0c;怎么办&#xff1f; map翻倍扩容原理 map写入数据内…

数据库查询3

目录 1. 多表查询 1.1.1 介绍 1.1.2 分类 1.2 内连接 1.3 外连接 1.4 子查询 1.4.1 介绍 1.4.2 标量子查询 1.4.3 列子查询 1.4.4 行子查询 1.4.5 表子查询 2. 事务 2.1 操作 2.2 四大特性 数据库总结2 数据库总结1 1. 多表查询 1.1.1 介绍 多表查询&#xff…

研发日记,Matlab/Simulink避坑指南(七)——数据溢出钳位Bug

文章目录 前言 背景介绍 问题描述 分析排查 解决方案 总结归纳 前言 见《研发日记&#xff0c;Matlab/Simulink避坑指南(二)——非对称数据溢出Bug》 见《研发日记&#xff0c;Matlab/Simulink避坑指南(三)——向上取整Bug》 见《研发日记&#xff0c;Matlab/Simulink避坑…

C语言第十一弹---函数(下)

​ ✨个人主页&#xff1a; 熬夜学编程的小林 &#x1f497;系列专栏&#xff1a; 【C语言详解】 【数据结构详解】 函数 1、嵌套调用和链式访问 1.1、嵌套调用 1.2、链式访问 2、函数的声明和定义 2.1、单个文件 2.2、多个文件 2.3、static 和 extern 2.3.1、static…

【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文本向量化、one-hot、word embedding编码

因为文本不能够直接被模型计算&#xff0c;所以需要将其转化为向量 把文本转化为向量有两种方式&#xff1a; 转化为one-hot编码转化为word embedding 一、one-hot 编码 在one-hot编码中&#xff0c;每一个token使用一个长度为N的向量表示&#xff0c;N表示词典的数量。 即&…

dos攻击与ddos攻击的区别

①DOS攻击&#xff1a; DOS&#xff1a;中文名称是拒绝服务&#xff0c;一切能引起DOS行为的攻击都被称为dos攻击。该攻击的效果是使得计算机或网络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常见的DOS攻击有针对计算机网络带宽和连通性的攻击。 DOS是单机于单机之间的攻击。 DOS攻击的原理&#…

【GitHub项目推荐--常见的国内镜像】【转载】

由于国内网络原因&#xff0c;下载依赖包或者软件&#xff0c;对于不少互联网从业者来说&#xff0c;都有不小的挑战&#xff0c;时间浪费在这上边&#xff0c;实在可惜。这个项目介绍了常见依赖&#xff0c;软件的国内镜像&#xff0c;助力大家畅爽编码。 这是一个归纳梳理类…

C# 将HTML网页、HTML字符串转换为PDF

将HTML转换为PDF可实现格式保留、可靠打印、文档归档等多种用途&#xff0c;满足不同领域和情境下的需求。本文将通过以下两个示例&#xff0c;演示如何使用第三方库Spire.PDF for .NET和QT插件在C# 中将Html 网页&#xff08;URL&#xff09;或HTML字符串转为PDF文件。 HTML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