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psychology,“psyche”(ψυχή):意为"soul"(灵魂),即对我们灵魂的研究
我的学习的目的
- 了解人精神世界的模型,人格的形成],作为观察分析他人内心的理论指导,便于我实践
- 了解情绪的机理,以及心理疾病的机理,便于解决问题
- 分析自己的内心,不要沉迷于过去
过往决定心理,即塑造潜意识,心理指导行为
本文主要内容
- 化学本质
- 大脑的分区以及感知功能
- 大脑的其他高级功能
- 人的思维的形成
- 心理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 社会心理学
“正因懂得,所以慈悲”
注意,所有的人格啊,症状啊,都只是模型,很多都存在争议。请一定辩证看待,不要过于沉迷
让自己不开心的事,不必要为了名利去追求,兴趣驱动才好
生物和化学
主要是为了便于我们在药物方面解决这些病症
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行,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前者快但短暂,后者反之。二者相互协调
神经递质
- 单胺类:组胺、血清素(SER)
- 儿茶酚胺类: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
- 痕量胺:苯乙胺、N-甲基苯乙胺、酪胺、3-碘甲状腺原胺、章胺、色胺
- 肽类: 催产素、生长抑素、P物质、可卡因和安非他明调节的转录肽、阿片肽(内啡肽)
毒品
一般毒品就作用于这,因为见效快
外源物质影响神经递质的作用,让我们获得短暂的兴奋.同时提高了兴奋阈值,使人成瘾
一般都在神经调节处作用,阻断神经递质的回收,增加神经递质释放,模拟神经递质
分类
另外,酒精和挥发性有机溶剂是抑制剂,通过麻醉神经系统来让我们情绪不受控制
烟草中尼古丁属于兴奋剂
产地
- 金三角:位于缅甸、老挝和泰国交界处,主产海洛因,主要销往东亚和大洋洲国家;
- 金新月: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交界处,主产海洛因,主要销往俄罗斯、欧洲国家和伊朗;
- 银三角:位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交界处,主产可卡因,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国家;
- 黑三角:位于尼日利亚和加纳交界处,主产大麻。
即鸦片,古柯,大麻,这三种麻醉型的传统毒品以及其提取物
麦角植物(麦司卡林),以及容易制备的冰毒
激素
- 含氮激素:
- 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
- 多肽或蛋白质(肽类激素),如垂体激素释放因子、垂体激素(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降钙素、肌肉生长抑制素、甲状旁腺激素等,
- 类固醇化合物(甾体激素),如雌激素、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大脑
简介
菲尼亚斯 盖奇(Phineas Gage),如下,在受伤前后,性情大变,温和变暴躁
我们的大脑结构是层次性的,即新的大脑加在旧的大脑之上,越内层越古老,体积小,功能一般化
神经影像学
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认识大脑的结构
- 结构成像: 显示大脑的解剖画面,由于识别肿瘤,损伤等
- 功能成像: 显示大脑中的电磁变化或代谢活动,特点脑功能区活动
神经影像学在心理学中类似显微镜一样,掀在心理领域 起了一场革命*
另外,大脑只被开发了10%不到是没有依据的,博眼球的言论.
由脑电图的扫描得知,几乎简单的行为,如走路,大脑的每个部分都在执行活动
本能脑
旧脑(old brain)由脑干固定,大部分爬行动物共有,出现了3.6亿年
- 脊髓(spinal cord)由最底部进入头颅,负责传递神经信号,执行简单,不需要大脑参与的反射,拥有自主神经系统
- 延髓(medula),无意识操作,心跳,呼吸
- 脑桥(pons),协调动作
- 丘脑(thalamus),接受和过滤视觉,听觉等感觉信息
- 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 警觉,睡眠
- 小脑(little brain),非言语的学习和记忆,时间知觉,情绪调控(容易被酒精影响受损,酒后乱语,情绪不受控制)
情绪脑
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分隔新旧脑,出现了2亿年
- 杏仁核(amygdala),记忆整合,深层次的恐惧和攻击性,情绪登记所
- 下丘脑( hypothalamic),身体稳定,调节体温,昼夜节律,饥饿,内分泌 (奖励机制)
- 海马体(hippocampus),学习和记忆中枢
理智脑
灰质(gray matter),出现了250万年不到
两个脑半球占大脑总重量的85%,监督思考,说话,知觉的能力.两半分别掌管不同功能,使大脑具有单侧化优势
- 胼胝体(Corpus callosum),连接两个半球,分脑比较创意法
- 左侧逻辑
- 右脑创意
- 大脑皮层,一层膜
左右脑细化,每侧控制对侧的身体,如左颞叶控制右耳输入
- 额叶(frontal lobes),在额头下方,涉及说话,计划,判断,抽象,人格
- 运动皮层(motor cortex),在额叶后方,控制随意移动
- 感觉皮层(somatosensory cortex),在运动皮层后方,加工输入的感觉信息
- 顶叶(parietal lobes),在头顶,处理触觉和身体姿势
- 枕叶(occipital lobes),在后脑勺,接受和处理视觉相关的信息
- 颞(nian)叶(temporal lobes),在耳朵上方,处理声音信息,包括语言理解
其余的灰质由联合区(association area)组成,负责高级心理活动,如记忆,思考,学习,言语.该部分不能像其他部分通过刺激某一点来得到单纯的反应,他们将输入进行理解,整合
广泛分布在四大叶区,不同部位的联合区损伤也会造成不同的后果,如颞叶特殊部分损伤会导致一个人失去面孔识别能力
比较
因为不同脑出现的时间不同,其发育成熟的时间也不同
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的成熟时间大致为2,12,22岁左右
前两种离心脏更近,拥有80%的神经元,对人的控制能力更强(紧张时大脑空白)
前两种与生命相关,速度极快,至少可达到11 000 000次/秒,理智脑最快仅为40次/秒
由于生存压力,理智脑被压制,人类更愿意不用动脑的娱乐,即天性目光短浅,即时满足,或者是避难趋易,急于求成
功能
洞察力
感觉和知觉
感觉
由大脑和感觉器官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如视觉,嗅觉等
一般不同生物对信息的感觉范围不一样,如狗的嗅觉比人强,蝙蝠的听觉比人强等等
感觉范围的界定,即绝对感觉受限阈,在50%的概率能被感受到的最小刺激量
因为人的感觉跟心理状态有关,如警觉程度以及期望结果(注意力,如上课听不见老师讲什么),这就是信号检测理论
持续的刺激会让习惯,检测不同刺激的能力与刺激的变化程度有关(温水煮青蛙),因为刺激的变化没有超过差别阈限
韦伯定律,即差别是变化量比上原量,成对数关系
知觉
我们如何组织和理解这些信息,并赋予意义。
一般问题都发生在知觉上,无法对信息合理的辨识。
视觉
- 光通过角膜和瞳孔击中晶状体
区分不同的颜色在于光的频率是否达到差别阈限
- 晶状体将光线汇聚成图像投射到视网膜上
- 视网膜上包含所有感受器,开始接受视觉信息,将信息转化成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
-
锥体细胞,检测细节和色彩,聚集于视网膜的中心焦点,即中央凹,只在光线良好时作用
颜色理论,我们有三种特定颜色的锥体细胞(RGB),即三原色觉
一般色盲为红绿色盲(蓝色只在假设中),即红色或绿色锥体细胞缺失或功能障碍
全色盲,比例很少,只在一个岛上很多,由于20个人被困岛上,近亲繁殖,占岛上人口的1/12
-
棒体细胞,检测灰度(可以理解为亮度),用于周边视力(即中央凹以外的视网膜部分)
-
到达枕叶,由视觉皮层的特征觉察器来对视觉处理,如形状,角度和运动等,不同位置识别不同特征,如脸盲症不能识别面部信息,这一层就叫做知觉
多特征的处理是同时进行的(平行加工),
听觉
声波通过耳道传入中耳,骨膜震动,听小骨放大,传入像蜗牛一样的耳蜗,周围的液体相推挤,其中的细小毛细胞弯曲,触发神经细胞兴奋,讲物理能量转化为电冲动
听觉皮层识别特征,分贝,位置,内容
味觉
是一种化学性的感觉
味觉有五种感受细胞,对应五种味道,即酸,甜,苦,咸,香(umami,来自日语,味精的味道) (辣是痛觉)
味觉与嗅觉相互作用,堵住鼻子吃培根,就只有咸味
联觉,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即不由自主的将多种感觉交错
嗅觉,有许多种细胞,不同组合形成上万种嗅觉
通常气味的知觉和经历紧密联系,如饼干与外婆,体香与前任(bushi),会带来情绪
触觉
早期发育的时候,即婴幼儿时期
如不能得到妈妈的关注,会变得极度烦躁
如果婴幼儿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更大几率出现问题,婴儿需要抚摸
四种感觉的结合,触压觉,温觉,冷觉,痛觉
挠痒(轻微触压觉),蚊子痒(轻微刺痛),湿度,都是这四种感觉的结合
触觉加入到骨头,关节和肌腱感受器中形成动觉,即感受自身运动和位置
利用闭眼摸鼻子来检查酒驾
平衡觉(前庭觉,耳朵里面),监控头部位置和平衡感,转圈后停下会感到晕,因为内耳的液体需要时间恢复
知觉定势
即先入为主
如将段一乱序的字文理解,我们习惯整体性知觉,而忽视细节,从而效率更高
如下图,如果说是鸟类,会认为是鸭子,如果说是哺乳动物,会认为是兔子.我们的看到的并不只受视觉影响
这种现象叫做知觉定势,我们的知觉会欺骗自己,受各种影响,如情绪,期望,文化等等,会对感觉做出合理的解释,可能会产生误导甚至造成伤害
形状知觉
下图,我们会不断的更换主体和背景,认为这是一个花瓶还是两个面孔
上面的现象叫做知觉的选择性,如我们用心听人群中的某个人说话
我们大脑将复杂的内容有条理的通过图形组织原则来整理
即临近性,连续性,封闭性
深度知觉
让我们只有二维的眼睛能够估计物体的距离和形状,从而带来三维的体验
因为双眼看到的东西不一样,这种双眼视差让我们看清三维(或者球形不同位置的视差),在较远的东西不管用,因为差距不大
于是我们的单眼探索帮助我们判断大小和距离,也就是透视原理,平行线交于一点判断距离
无意识
由发展阶段,我们判断问题的过程分为下面几层,那处女情节举例
主观意识层: 觉得对方不完美了
潜意识层: 在俄狄浦斯期时对母亲被父亲占有的抵抗
集体无意识层: 进化过程,男人意识中有一个完美女性的原型(arnima),通过投影到女生身上表现,(男人有一半是女人)
其他功能
动机
来源于大脑的奖惩机制
愿望和欲望,做一件事前知道为什么
下面是看待动机的4个角度
- 进化论: 一群人暴动的原因,动物征服的本能
- 驱动: 生理,饿了吃东西;诱因,喜欢和厌恶
- 最佳唤醒理论: 我们的动力是维持刺激和放松平衡(玩久了空虚,做久了累),即避开无聊
- 马斯洛需求层次图,会有很多的演变,但这三种是基本的饥饿,性,归属感
意识
我们对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觉察,当前的意识一直在变化(听英语听力的时候走神)
清醒
清醒的我们未必能正确的感知世界
选择性注意 ,如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魔术师的注意力吸引
魔术师的骗术专业名词叫误导,利用了我们的变化盲视,即一般同时只能关注一处变化
我们大脑会不处理我们不需要的东西,比如一般不会记住陌生人的面孔
睡眠
定义: 睡眠是一种平静的恍惚的意识状态,此时你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更容易接受外部暗示
睡眠阶段
睡觉时,脑子也在疯狂输出脑电波,根据大脑在睡觉时输出的脑电波状态不同,将睡眠分为四个状态,这个周期约90min一个循环
REM Rapid Eye Movement stage 快速眼动期,N-None
-
NREM-1,昏昏欲睡,意识下沉
-
NREM-2,大脑爆发一系列快速脑电波,睡着了,但容易被唤醒
-
NREM-3,伴随着 δ \delta δ 波的出现
这三个阶段会做简单零碎的梦
-
REM,睡得最香,栩栩如生的梦,同时眼球快速转动.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很重要
梦的意义: 佛洛伊德,梦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催眠
由引导自愿的意识分离,让我们的大脑不处理部分信息,如疼痛
有20%左右的人容易被话术催眠,另外就是通过药物自我安慰式催眠
如喝咖啡,褪黑素,取决于内心期待(酒壮怂人胆)
学习
方法
行为心理学
经典条件作用,建立刺激之间的联系
巴浦洛夫的狗,将食物和铃声同时出现
华生训练小孩害怕毛茸茸的东西(非人道主义的,错误的,但有价值的),将小白鼠和恐怖噪音同时出现.实验后没多久这个小孩就去世了,华生也离开了学术界,开始了商业
操作性条件作用,建立自身行为和结果的联系
如因为撒谎得到了父母的偏爱,海豹因为表演得到沙丁鱼
斯金纳的箱子,一个老鼠,一个按钮,按下后就能获得食物,即正强化(强化学习)
正强化是做对了给奖励
负强化是通过移除惩罚机制来作用,如吃药来治病,在执行一件事前一直惩罚
模仿
即社会学习,在小孩面前打人偶,当他独处时,也会打人偶.而不是和人偶一起玩
这种学习是无意识的,由镜像神经控制
这种社会行为很早就开始了,父母是第一榜样
语言
黑猩猩kanzi仅通过自发性观察便能够理解人类语言
语言可以让我们超越时空传递信息
婴儿infant的词根意思是不会说话,但实际上婴儿在约4个月的时候就能开始理解我们说的话了
语言功能就在这个时期形成,后面就很难了
思想通过语言表达,也受语言限制
不学习心理学,我只知道我遇到一个事的时候会很苦闷,无力与抑郁
学习之后,我就可以追根溯源,认识或解决问题
记忆
音乐家威尔瑞(Clive Wearing),47岁患上了特殊的脑炎,无法获得新记忆,也记不清过去的事.只记得他的妻子了.nnd
记忆是持续的学习储存的知识,可以在一定条件读取(除了考试的时候)
读取方式: 回忆(填空题),再认(选择题),再学习(刷题巩固知识)
记忆时常分类
短时记忆: 内存,一般只能记住4-7个记忆单元
长时记忆: 硬盘,不同的记忆类型可能存在不同的区域控制
- 程序性记忆: 开始困难,后面简单,如骑自行车
- 环境记忆: 睹物思人
内容分类
- 内隐记忆: 无意识加工,如骑车
- 外显记忆: 一般知识,个人经历
记忆方法: 通过将信息组织成我们熟悉的,能够理解的单元来促进记忆(词根词缀),即组织化(chunking)
信息处理: 对信息的编码
- 浅层次加工: 听觉和视觉层面
- 深层次加工: 进行语义编码,如拆分单词
- 更深: 将信息与个人情感经历相联系,情结
遗忘
如想做一件事在开始后就被吸引注意力,然后忘记,再回到刚刚做事的地方有想起来
遗忘
- 提取困难,信息过多,大脑堵塞
- 前摄抑制,旧密码干扰记忆新密码
- 后摄抑制,新学的语言干扰之前学习的语言,我们不断改写自己
我们可能会因为记忆错乱,而产生不存在的记忆,真实记忆被关键词改写,通过合理的猜测来完善记忆,记忆美化之类的
情结
简介
即complex,情结是无意识中的一种结构,通过将情绪、记忆、感知和愿望分组,以应对对自我稳定性的威胁
在潜意识中,即现实与情绪的集合
如体会过家暴,每次提及家暴就会触发这个情结,从而产生更强的情绪
如体会过甜甜恋爱,每次都会想起恋爱的美好,分手亦然
情结容易触发,但不易感知
强烈的情结被触发时可以突然占据你的人格.具有独立自主性
不会消失,只会减弱
多重人格就是有太多的情结,长期交换,掌管身体
我们可以总结自己容易失控的情景,来意识到自己的情结
情绪
emotions
情绪作用
是心理和大脑对某种刺激的反应,包含生理唤醒,行为表现,认知体验
情绪是古老的,是一种帮助我们趋利避害的机制
而如今,我们需要情绪给生活调味,情绪是如何工作的呢
Cannon-Bard理论解释,生理反应与情绪是同步的和独立的,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并受我们的过往认知影响,即情结触发
情绪的产生分为两部分1)情绪唤醒,2)情绪识别.如吊桥效应就是唤醒和识别不同步
即如果注射了兴奋剂,会认为自己没有产生情绪,只是药物在作用
情绪加工方法
自下而上: 强烈的情感,如爱与恨,如看到情书,先大脑皮层处理,然后到边缘系统
自下而上: 简单的,比如恐惧和厌恶,先到边缘系统,然后才被感觉,因为需要紧急避险
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让我们变得警觉,加快心率等等.副交感神经系统让我们恢复正常情况
恐惧,愤怒和性唤醒的生理信号可能差不多
正面情绪一般前额叶更活跃,负面情绪一般右侧额叶更活跃
理解情绪很重要,误解情绪很危险
基本情绪
情绪具有影响力,会影响健康
内向容易理解别人感受,外向善于表达自己感受
卡罗尔-伊扎德识别了10种基本情绪
joy surprise sadness anger disgust
contempt shame fear guilt interest
常见情结
佛洛伊德派:
- 恋母情结(伊底帕斯情结): 个体在童年时期对异性父亲产生竞争,对异性母亲产生强烈的情感依赖。
- 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 与恋母情结相似,但是是女性对父亲的强烈情感依赖和对母亲的竞争。
荣格派:
- 阿尼玛斯: 荣格提出的概念,表示男性个体内部的女性原型形象,具有潜在的创造力和情感性。
- 阿尼玛: 女性个体内部的男性原型形象,也包含了创造性和理性的潜在特质。
其他情结:
- 省籍情结: 对自己所属地区或国家的强烈认同感,可能与文化和身份有关。
- 完美情结: 渴望追求完美和无瑕的状态,可能导致对自己和他人的苛刻要求。
- 处女情结: 对纯洁和无辜的追求,可能表现为对道德规范的过度拘谨。
这些情结概念在心理学中用于解释个体行为、冲突和发展过程。每个人的心理结构都是独特的,这些情结概念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在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复杂性。
思维
认知
原型
我们想要认知世界,形成概念,以便于不需思考便可运用自如
否这就要对所有东西不重复的命名,给记忆造成负担
我们通过形成原型来组织概率,比如鸟,是一种能飞的生物,balabala.
我们的学习过程是建立模型的过程,概念和原型加快了我们的思考速度,但也限制了我们的思维,导致偏见
算法与启发法
因为我们得出结果有下面两种方法
-
算法,一步一步的执行,可能需要很多时间
-
启发法,一种简单的策略,更快地解决问题,但容易出错
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我们大脑选择了启发法,便于我们快速思维,但同时也会让我们做事马虎,忽略细节。
另外,启发法的缺点在于,我们更愿意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如赌博能赢钱,即使众多赌徒倾家荡产.坐飞机很危险,因为牢大坠机了,等等等等
框架效应
即构造思维定势,利用了我们的思维原型,引发期待的情绪
- 这个科目通过率有90%
- 这个科目要挂10%的人
批判思维
批判在于自己有思想,从而分析对象与自己的观念不同之处,然后修正自己活着批判对象(内心批判就好)
所以也不要满足于已有的认知
发展
个体认知
- 皮亚杰(piaget)将认知发展分为4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把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口欲期,形成依恋
害怕陌生人,安全感,意识不到眼前之外的事物
前运算阶段 2-6岁
自我为中心,很难想象别人的东西,形成自我概念
知道自己有哥哥,不知道哥哥有弟弟
已近有想象力了,对待事物有泛灵论的特点(即一切皆有生命,玩具总动员)
所以会相信说谎会被大灰狼这种话
此时还不理解守恒,不具备逆向思维
后期自己的心理理论快速发展,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开始能够预测他人的行为
具体运算阶段 6-12岁
开始去集中化,能够看到问题的多个方面
任务: 明辨是非,形成个性
形式运算阶段 12-dead
推理能力发展,能够处理抽象,假设问题
- Lev Vygotsky主张儿童的发展通过父母搭的脚手架一步步发展
道德评价
前面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是非标准就是道德
每个人的道德阶段是不断发展的,由下面问题引出
Heinz Dilemma 汉斯两难问题
汉斯的妻子得了一种特殊新药才能治的病
老板想赚钱,把价格定很高.
汉斯买不起,在尝试借钱,求助老板等无果后,于是去偷了药
他做错了吗?
通过分析得到答案的过程,归纳了下面三个道德水平
前道德阶段
一般9岁以下的人,更关注个人兴趣所在
会从不同人的不同需要来评价
兴趣高于法律
习俗道德阶段
青春期,认为符合社会规范很重要
法律高于道德
后道德阶段
考虑不同的价值观,同时捍卫本身的权利
道德高于法律
依恋类型
引入
依恋塑造了我们最基础的信任感,极大影响着我们成人后的人际关系
支离破碎的依恋关系会带来无尽的悲伤
幼儿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积极的依恋
哈洛夫妇,养了很多猴子.在幼崽一出生时,就与其母亲分开
然后发现猴宝宝对笼子里的毛毯很依恋,然后会依恋毛茸茸的假妈妈,肌肤饥渴症
后来,由于脱离群体,导致交流障碍
同时不能正常进食,不停翻滚,一直发呆,甚至自残
结论
接触和抚摸对于依赖,学习,情绪健康都很重要.
早期儿童的抚养方式会影响一生
小时候喜欢抱着大腿睡觉,于是有肌肤渴求
在谈恋爱后再次满足这种渴求,激活情结,于是对对方不舍
熟悉感也是依赖的重要条件,不熟悉对亲密会导致焦虑
这个关键期要得到合理的满足
鸭子的关键期在孵化刚结束就开始了,将看到的第一个生物认为是母亲,印刻过程,不可逆,即选择唯一熟悉
对人的实验
母亲离开,陌生人来照顾,观察到4种行为模式
- 分离焦虑
- 探索意愿
- 陌生人焦虑
- 重逢反应
根据行为模式的不同,分为不同的依恋类型
- 安全型,70%,会在母亲陪同时探索新环境,与陌生人互动.母亲离开时焦虑.回来时安心
- 回避型,15%,对陌生人冷漠,离开和回来都没表现
- 抗拒型,15%,害怕陌生人,放弃探索.离开时崩溃,回来时生气,抗拒
培养
家庭教养方式主要有三个类型,与掌控的方式有关
- 专制型,制定规则,严格
- 放养型(溺爱型),不约束
- 权威型,二者的平衡,总会解释制定规则的理由,充满爱,负责任
发展矛盾
即我们的不同年龄阶段会由不同的社会矛盾驱动我们发展
下面是爱克里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阶段
- 婴儿期(出生至1岁):
- 矛盾:信任 vs. 不信任
- 中心问题:依赖关系和信任的建立
- 幼儿期(1岁至3岁):
- 矛盾:自主 vs. 羞耻和怀疑
- 中心问题:探索环境,建立自主性
- 学龄前期(3岁至6岁):
- 矛盾:主动性 vs. 内疚
- 中心问题:发展目标和主动性
- 学龄期(6岁至12岁):
- 矛盾:能力 vs. 自卑
- 中心问题:学习和社交的能力
- 青春期(12岁至18岁):
- 矛盾:身份 vs. 角色混淆
- 中心问题:发展个体身份
- 他们刚形成的自我与他人期待他们扮演的自我形成矛盾,即同一性冲突,发生了混乱.通过进入群体中寻求归宿感,如追星,打游戏等等
- 青年期(18岁至40岁):
- 矛盾:亲密关系 vs. 孤独
- 中心问题:建立亲密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 中年期(40岁至65岁):
- 矛盾:生产力 vs. 停滞
- 中心问题:职业和家庭的建设
- 老年期(65岁及以上):
- 矛盾:完整性 vs. 绝望
- 中心问题:回顾生命,感受到满足和完整感
智力
智力就图一乐呵,不要太当真,一般由综合智力评价,即g因素
晶体与流体智力
认为智力是由先天和后天一起决定的
流体智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于个人经历,教育程度无关.在青春期达到巅峰,30岁开始逐渐下降
晶体智力,通过经验和学习形成的固化智力
多元智能理论
认为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
加纳德认为有8种智力
音乐,数学,语言,自然,空间,人际,自省
罗伯特将8种智力归纳成了3种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力和适应环境,实践性
智力测试的黑历史
美国优生学的兴起,让很多人被迫秘密绝育
纳粹假借智力测试的名义,来对没有强烈民族自豪感的绝育或处决
分数让很多人产生自卑感,每个国家都有考不完的试
人格
人格学说
人格:独特又持久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方面的特征
罗夏
罗夏测验,用随机墨迹图,让测验者想象,投射自己的内心状态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提出无意识存在的理论
本我,超我,自我.我们心理的内部矛盾在这三个层面不断斗争
本我(ID): 性和攻击性,快乐原则,需要就要立刻满足(想喝奶就要立刻喝,不然就哭)
超我(SUPEREGO): 理想和现实(魔鬼和天使)
自我(EGO): 意识组成,与现实打交道,调节本我和超我
焦虑,一部分来自于自我面临的压力,害怕本我和超我失控.会采取不同的,间接的,无意识的防御机制来消除焦虑.不同的机制就是不同的人格,下面是常见防御机制.习惯不同的机制则是不同的人格
压抑: 将任何引起焦虑的想法排除在外
退化: 倒退到更幼稚的性心理阶段
反向形成: 想打某人变成给对方饼干,虚假笑容
投射: 指责别人来消除自己的紧张感和罪恶感
合理化: 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
转移: 被骂了然后撒气给亲密的人
否认: 拒绝相信事实真相
我们的人格在儿童时期形成,经历以下五个性心理发展阶段,由本我驱动驱动
如果一个阶段的需求没有满足,就会固着,成长重心停滞在较早阶段
欲望 | 口欲期 | 肛欲期 | 俄狄浦斯期(生殖器) /埃勒克特拉期 | 潜伏期 | 两性期 |
---|---|---|---|---|---|
表现 | 什么都往嘴里塞 | 控制排泄 | lol | 性感觉爆发 | 性兴趣 |
年龄 | 0-1 | 1-3 | 3-6 | 6-青春期 | 青春期-成熟 |
需求 | 安全感 | 自制力 | 成功 | ||
构成 | 本我 | 超我 | 自我 | ||
性格 | 自己是绝对对的,容易出口伤人,暴食,过度依赖,攻击性 | 原则性太强 | 自我攻击,害怕成功被敌人"父亲"攻击 |
人生是对前六年的强制性重复
荣格
认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很强大的
但意识的作用也很大
同时提出我们拥有**集体无意识,**存在一组相同的原型,所以不同文化中才有相似的神话故事和意向
人格测量
希波卡拉迪将人格分为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
中医认为人格取决于五种元素的平衡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三个我的竞争,谁占在上风
自由联想 使用投射测验,根据一个场景来编故事,来反映自己的心情
现代人格特质研究 通过调查问卷来得到人格信息,MBTI,明尼苏达多想人格测验(567道T/F问题)
社会认知学派 认为受环境影响,测量人们在不同背景下的行为反应
心理疾病
介绍
心理疾病的来源?
基因和压力共同作用,我们的大脑会启动保护机制,但过度的情绪会导致机制混乱
-
基因决定是否容易患病(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
-
压力达到阈值就容易犯病
压力是在面对我们认为有挑战性或威胁性的压力源,我们认知的加工过程
压力分类
- catastrophes 灾难性的,战争,自然灾害,长期被虐待
- significant life changes 搬家,结婚,被辞职,亲人去世等
- everyday inconveniences 堵车,迟到等
都能激发交感神经系统,适当压力让我们保持警惕性
但长期压力让我们身心俱疲
心理疾病如何界定?
David Rosenhan的实验,得出医生认为精神病是一种不可逆的状态
让正常人假扮精神病人进入精神病院,进入后保持正常,但却迟迟不能出院
在这之后,又说再次这么实验,实际全是精神病人,但却得以出院
精神病的判别主观性太强,只是贴上标签就会被诊断
心理疾病是异常的,令人感到痛苦的,功能失调的思维,感觉或行为模式
心理诊断方面:
- 社会影响 社会各方面的期望
- 心理影响 压力,创伤(trauma),记忆等
- 生理影响 一切心理活动的本质都是生理活动
症状分类:
- 阳性:新增异常状态,幻听,突然大笑,痛哭
- 阴性:行为缺失,不注意卫生,感情淡漠,面无表情
- 紊乱:混乱的思维和言语症状
障碍分类:
- 自我不协调障碍,自己清楚,并且内心倾向于感到十分的痛苦,如双向感情障碍、强迫症患者
- 做我协调障碍,不觉得自己有问题,觉得是别人的问题,如人格障碍
通过分析这些,一些疾病是可以治愈的,一些疾病不是疾病,有下面这本参考书
即
这本书在不断完善,比如最初把同性恋定义为一种病
儿童的双向感情障碍被定义成破坏性情绪失调障碍
又新加了赌博成瘾,网络游戏沉迷障碍
弊端: 由于贴上了标签,人们的认识也会先入为主,从而阻碍创新,(就是前面的认知问题)
不要拿生理缺陷去取笑对方,用我们根本不了解的术语去取笑对方,如精神病
我们该如何使患者恢复?
心理疗法呵生物医学疗法
强迫症和焦虑症
培养
使用威胁,对未来的害怕
- 你考不上一中,将来就完了;如果不听我的,将来吃亏的是你(在其知识面以外进行威慑)
焦虑症
焦虑人人都会有的,本质是一种不愉快的心理状态
来自于对未来的害怕
正常的焦虑会发展成强烈的害怕
焦虑的特征,主观上的强烈痛苦,以及减轻这种情绪的行为功能失调(逃避导致焦虑)
强迫症(OCD)
症状为不必要的重复性思维来缓解焦虑,最后变成强迫执行
是一种脆弱的精神状态,通过一些不合理的行为来缓解紧张,如不停的检查社交平台,五分钟洗一次手,很难正常的工作
保持整洁,强调秩序,挑剔都不是强迫症
广泛性焦虑症(GAD)
持续性焦虑,注意力无法集中,消极,情绪失控,偶尔这样是正常的,如果持续六个月以上就有问题了
无法识别导致这种焦虑点具体原因
惊恐发作 panic attacks,没有预警,突然爆发,发作时间短暂,症状明确,有时是焦虑整的严重发作.
胸闷,心跳加快,呼吸困难,体会到我要疯了,我要死了的感觉
恐惧症 Phobias由于害怕惊恐发作,于是选择性的回避,焦虑,变成对焦虑本身的害怕。对特定的物体,活动具有持续的,不合理的恐惧
恐高症,临水恐惧症
ps:社恐被认为是社交焦虑症,害怕并逃避
认知焦虑 把一个人蒙上眼,划伤,并一直播放滴血的声音,聚优惠认为自己在滴血
学习焦虑 被教育什么是危险的,大灰狼吃不诚实的小孩。
自然选择焦虑 害怕蛇,高处,幽闭空间恐惧。基因影响焦虑,所以一些人更容易焦虑
抑郁症和双向情感障碍
心境(mood),比情绪更难定义,一般分为好心境和坏心境,与情绪的短期相比,心境是种长期的情绪状态
心境障碍, 极端情绪和心境调节方面的障碍,包含
- 抑郁症:长时间绝望和无精打采,心理疾病中的感冒,很常见且严重
- 双向感情障碍:抑郁和躁狂之间转换
培养
使用批判,对过去的悔恨
- “你怎么连这种事都做不好啊” 对人不对事.使其自卑
- “你怎么这么唯唯诺诺的啊,只知道讨好别人” 使其在与别人相处时自省,关闭与外界连通的渠道
- 抑郁的无力感,想完成很大的事,但又深深陷入无力感,属于内攻击
抑郁症
我们面对失去的时候会悲伤,如分手,失业,亲人去世。
这有助于我们心理和身体放慢生活节奏,来消化痛苦
当悲伤超过限度的时候,会引起严重的功能失调,就变成了抑郁,下面是DSM-5诊断抑郁症的规则,符合五条就算了
1:体重和胃口急剧变化
2:睡眠长度急剧变化
3:社交兴趣下降
4:感觉生活没有意义,疲劳,死气沉沉
5:注意力难以集中
6:反复出现自杀念头
7:情绪长期不好
抑郁症患者缺乏生活目标
女性的重度抑郁比男性多
有观点认为是因为女性更倾向于寻求帮助,而男性的抑郁更倾向与表现为愤怒的攻击性
思维方式会自责,认为都是自己咎由自取的,所有人都会嘲笑自己的习得性无助,从而滋生更多负面情绪。没有空闲体会快乐,形成思维的消极循环
抑郁症和5-羟色胺的含量有关,可以通过运动来释放,但这玩意儿治标不治本啊
躁狂症
不是开心,是一种激烈,焦躁不安的,但通常过分乐观的兴奋多动
对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会变得非常扭曲,会充满攻击性
会失去判断力,坚信世界毁灭之类的,变得十分危险
双向情感障碍
有时被称为躁郁症,在两种极端来回切换
一般抑郁症发展而来
二者的大脑运动很不同,抑郁症较慢,而躁郁症较强,以至于可能难以入睡
二者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有差异
创伤和成瘾
创伤后成长
霍比特人和指环王的作者JRR托尔金,参加一战,通过写小说来试图治愈自己
化悲痛为力量,那些杀不死你的,不一定使你变得更强大,但会成长
创伤后应激
PTSD由于亲身经历的创伤性事件而引起的心理障碍,下面是常见表现
- 创伤性事件再体验 回忆,噩梦,闪回
- 回避创伤
- 过度生理唤醒,心跳加速,焦虑,易激怒
- 情绪和思想消极,过分自责,恐惧
感觉与现实脱离
创伤影响海马体,让记忆无法被存储而一直浮现
成瘾
强迫的,难以控制的对物质使用,或者原本开心的事影响正常生活
因为寻求不到方法,不知道如何求助,使用药物来治疗创伤
精神分裂症和分离障碍
我们倾向于远离我们不理解的人,比如远离精神病人
精神分裂
与现实的分裂,即出现妄想
妄想 建立在非现实基础上的错误观念,可能来自自我意识膨胀,迫害妄想症,偏执狂
有一些复杂的妄想,感觉自己死了,感觉某人爱着自己,被寄生虫感染了
有的妄想症状很严重,比如连环杀人案,但只是很小很小一部分
患者失去分辨现实与幻觉的区别,幻听,幻觉,分不清什么是自己。不符合现实的行为和情绪
他们的大脑中有很多额外的多巴胺受体,制作出幻觉,让大脑占用,失去判断能力。出现幻觉时,丘脑高速运动
基因上,多巴胺合成的基因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影响患病几率
解离性障碍
即与自己曾经的情感分离,突然失忆,人格转换,走神时可以体会这种感觉,但一般并不会发展成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即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是一种极端的应激策略
Shirley Mason的经历被改编成畅销小说《西比尔》(Sybil)
童年被虐待,分裂出16个人格
但这个其实是骗局,我们并不了解这种病
进食障碍和身体畸形恐惧症
这两种更像是社会性问题,可以通过学习接纳自己的外貌,宽容别人的外貌
进食障碍
以廋为美的时代,为了减肥而病态的执着
进食障碍分类,女性居多
-
厌食症 anorxia,大多青春期女性,采取饥饿节食的方法以至于麻木,不断追求过低的体重。致死率最高的病
-
贪食症 bulimia,大量吃东西,然后催吐或泻药来维持正常体重,会导致消化系统紊乱
-
暴饮暴食症 binge-eating disorder 暴饮暴食后内心极度自责,悔恨,厌恶。体验着很低的自我价值感,最求自我完美,没达到预期,很在意他人的看法。
改变了大脑奖励机制,与药物成瘾和相似
感觉跟我打完游戏之后的情绪差不多
身体畸形恐惧症 BDD
由于社会审美的潮流导致的焦虑,羞耻甚至是厌恶。对自己的生理缺陷具有强烈的执着
出现了极端的目的,过度运动,过分打扮,极端整容,焦虑和抑郁,害怕自己的缺陷被评论而不敢出门
不是虚荣心,而是病态的追求,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怪异的影子
你已经足够棒了,只是内心渴望一个人认同你,说已经足够了
人格障碍
属于自我协调性障碍
特征:刻板的,破坏性的,持续行为方式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其他正常功能损害
从相对无危险的自恋到问题严重的完全缺乏同理心,
10种人格障碍分为3类
- cluster A: 古怪。如,偏执型人格障碍对他人普遍不信任;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过于高冷
- cluster B:戏剧性情感或冲动人格特征。如自恋型人格障碍会过分自私;表演型人格障碍会通过哗众取宠来吸引他人注意力,甚至佯装自杀
- cluster C:焦虑,恐惧或回避型。如回避和依赖型人格障碍者会避开和陌生人见面,害怕承担风险,表现出缺乏自信,十分害怕自己被抛弃。
人格障碍的区分存在很大争议,很多症状都有跨界的灰色地带,不好区分。
下面介绍现在研究的最为透彻的人格障碍之一——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 ** BPD
使用不健康的行为来使自己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比如通过暴走或自残来获得爱与肯定,面对创伤中的痛苦。曾一度被认为是矫情
实际上是一系列后天习得的行为和情绪反应用来面对创伤性的后天习得的行为和情绪反应。最后,在非创伤环境下也表现出这种行为
反社会型人格
别名:心理变态和社会病态,只占人群中的1%,占监狱中的16%
电视剧《去他妈的世界》的男主
通常是男性,对错误行为毫无愧疚,甚至对家人朋友也这样。童年和青春期开始破坏性行为,如撒谎,打架等
长大后要么找不到工作,从事犯罪行为;要么变得聪明,从事充满美丽的魔术师,不择手段的冷总裁,不断追求权利的政客
连环杀手Ted Bundy,臭名昭著的罗马尼亚皇帝Vlad the Impaler,眼睁睁看着十万人身体被刺穿等等酷刑
存在由虐待产生快感的基因,额叶的活动较少,即冲动情绪的控制能力低。缺乏同理心很可能是无法识别这种情绪
对于成年人的治疗方式基本没有,可以引导品行不好小孩的头脑发热的冲动转化为对奖牌的追求,对冒险的渴望
心理疗法
心理治疗,获得内省,下面是主流方法
-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方法,即让我们了解我们行为背后的动机。
进行历史重构,通过自由联想或梦的解析来使患者进入自己被压抑的情感,记忆,无意识思维。直到患者获得对自己内心的洞察和认知
会挖掘想隐藏的内容,提出患者阻抗的内容。如一个人从不谈及自己的童年或父母
这个需要持续很长疗程,所以结合荣格等思想,分离出了心理动力学
-
心理动力学
同样侧重于帮助人们获得内省,通过无意识的内部心理力量;早期人际交往;关键童年记忆。并不牵扯三个我和性内容
-
存在-人本主义
把精力集中在意识的内容。认识现在和未来
人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能进行自我接纳,也是内省,但倾向于自我成长,而非治疗疾病
通过表现出同理心,真诚,包容的氛围,积极倾听术。提供一个没有偏见的场所,使来访者接纳自己,感到被重视
引导说出情绪,但并不会直接提供建议,而是让患者感受到被在乎。给予其力量来面对逃避的情感
-
行为主义疗法
通过改变不正常行为从而改变心境,巴甫洛夫的狗
暴露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厌恶作用。哈哈,比如恐高,就是让自己暴露在高处,不断适应。简单粗暴,直面恐惧吧,少年
即仅仅是矫正问题,对于恐惧症显著有效有效
-
认知疗法
更注重人们的想法,而非行为
开创了苏格拉底提问法,扭转他们的问题
如担心一场考室,就问她考试失败的后果
-
认知-行为疗法
即二者综合,行为和思想都侧重
-
团队疗法
回归集体,你并不孤单
因为心理治疗没有进度条,很难定量,于是会结合生物医学疗法
约89%的患者回答非常满意,可能由于接受积极的偏差
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存在着合理的解释,用新的观点来看待自己和环境
重新认识自我,面对自我
生物医学疗法
药物和物理两方面,运动是不可能运动的,死宅只愿躺着
药物分为四种
- 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和思维障碍,通过与多巴胺受体结合,阻断多巴胺的吸收
- 抗焦虑药,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活动来起作用,类似于酒的功能,麻痹。但将特定抗焦虑药物和酒混用很危险,易上瘾
- 抗抑郁药,改变多巴胺和5-羟色胺,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百解忧。抗抑郁药的效果最好
- 心境稳定剂,平复双相感情障碍,锂盐最常用
物理疗法,主治抑郁
-
电休克疗法(ECT),有效治疗难治性抑郁
短暂电流通过麻醉病人的大脑,使神经细胞兴奋,而快速放电
-
重复劲颅磁刺激(rTMS),比电更加温和
-
深部脑刺激(DBS),植入大脑起搏器,效果还不错
其他
运动每天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对轻度抑郁的治疗效果和药物一样
充实的睡眠,高质的社交,足够的营养也很有效
社会心理学
研究情景的力量
奴隶主,纳粹等为何能惨无人道的虐待别人这么久,辛德勒拯救1000多名犹太人
社会思维
为什么人会成为英雄或恶霸,性格还是环境影响
归因理论
通过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他们稳定持久的心理特质或所处的情境,即性格和环境
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不一样,比如外向和内向。所以很容易出现归因错误
对女生的情景性友好理解成“她喜欢我”
把贫穷的人归因成好吃懒做,而不考虑受教育机会等等
同时这种归因错误很容易给不喜欢思考的人带来误导,比如政治家的演讲
Richard Petty和Hohn Cacioppo提出有效说服的双过程理论
第一过程:中央说服路径,涉及换其他人思考和推理来说服
当人们对内容感兴趣时,并注重于观点的支撑证据时,会容易被信息本身合乎逻辑的内容说服
第二过程:周边说服路径,通过其他因素说服
如演讲者的外貌,你们之间的关系,不经思考。当没有对特定事物投入过多精力的时候很有效,广告牌的作用。
即通过改变态度来改变行为,反之也有效,如假装生气结果真生气
在劝说的过程有效,可以方便更进一步的走进内心。即登门槛效应。帮助了一个较小的要求后,更容易帮助较大的
道德行为会影响道德水平,如不乱扔垃圾,角色扮演
情景的影响会轻而易举的凌驾于人格差异之上
Philip Zimbardo的狱警囚犯实验,揭露了权利和腐败的本质
社会影响
Stanley Milgram的电击实验,即由被测试者当执行对象,演员扮演权威机构来给测试者施加执行电击的命令(测试者不知道电击是假的)。最终测试者都在一步一步引导下,2/3的人施加了450v电压的命令
即权威身份且在你身边的人的命令更容易被接受,因为缺乏反抗的榜样
揭示了社会影响和从众效应
如画3条线指出谁最长,被一群托的影响,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下面是影响原因
- 不自信,没有安全感
- 群体成员在3以上且做出了相同决定
- 个体发自内心的认同群体
- 感到他人在关注自己
我们从众,是因为需要爱与归属感
在面对人群的时候会有相反的心情,即紧张与害怕,如演讲
当在群体中,我们会摸鱼,因为个人的努力被淹没,大锅饭,社会懈怠。群体又会是我们斗志昂扬,如抗日或者纳粹。群体会去个性化,丧失个体意识,造成暴动,网络暴力,越丧失个体意识,就会越纵容群体行为。
行为在集体中获得认同时会更加强烈
最容易由网络引发,造成群体偏见,如我们对阿三的偏见,欧美对非白种人的偏见。因为群体意见相同,不会进步
偏见和歧视
美国的黑色歧视
偏见Prejudice就是提前审判,而对偏见采取行动就是歧视,如不聘用女员工
偏见的产生
- 直接来源于社会偏见
- 社会不对等的归因(公平世界现象),如有权有钱的人认为失败都是懒,社会是公平的偏见
- 群体的冲突很容易制造,个人会维护自己的群体,诋毁他人的
利他
强盗山洞实验
我们如果单独遇到某人有困难可能会帮助,但在群体中就会因为群体懈怠,变成旁观者
帮助很多时候是期待回报的,如努力工作,归还钱包
人类会帮助依赖他们的人,家长照顾孩子
或者帮助他人,希望他人将这种行为传递下去,有朝一日能够帮到自己,即提前支付
如果都以利他主义作为准则,那么世界就会充满love and peace
但利己主义产生的矛盾让这个世界多彩,己也可以是集体,world war 1
社工
对对方展示对方已知的增加信任感,展示未知的,增加神秘感和崇拜感
教育
对比
中国
下面内容来自chatgpt
中国的教育体系是由国家规定的,通常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以下是中国人从小接受的主要教育方面的一些特点:
- 义务教育: 中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六年小学和三年初中。学生在这个阶段接受基本的学科教育,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科学。
- 文化传统: 中国教育注重传承文化传统,学生通常会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学、诗词等。国家推崇的核心价值观也被纳入教育体系,包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 竞争激烈: 中国的教育系统非常竞争,尤其是升学考试。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参加全国性的高考,这是决定进入大学的关键。因此,学生和家长都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备战这个考试。
- 科技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在教育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 外语教育: 学习英语在中国的教育中也很重要。英语通常是必修科目,且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开始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教育系统的特点在不同地区和学校可能会有一些差异。此外,近年来,中国也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探索更加灵活和创新的教育方式。
犹太
犹太人的教育经历可以因文化、地区和宗派而异,但有一些共同的元素。以下是一般而言犹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
- 宗教教育: 犹太人通常接受宗教教育,学习犹太教的经文、法规和传统。这可能包括学习希伯来语,以便能够理解犹太教的经文。孩子们通常在犹太教堂或学校(例如犹太教的学校或星期日学校)接受这方面的教育。
- 家庭教育: 家庭在犹太人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父母通常致力于传承犹太传统和价值观,通过家庭活动、节日庆祝和日常交流来实现这一点。
- 文化传承: 犹太人注重文化传承,包括语言、风俗、传统和历史。家庭和社区的活动可能涉及到这些方面,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犹太文化。
- 社区参与: 犹太人社区通常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和组织,旨在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互动。孩子们可能会参与犹太社区的各种活动,建立社交关系并加深对犹太身份的认同。
总体而言,犹太人从小就在宗教、家庭、文化和社区的多个层面接受教育,这有助于形成他们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不同的犹太家庭和社区可能强调不同的方面,因此个体经历可能有所不同。
犹太
中国打压孩子天性,让他们适应社会
犹太人保护孩子的天性,因为这是孩子才有的东西,激发好奇心
一、从婴幼儿时期,就引导孩子读书
在每一个犹太家庭里,孩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然后让孩子舔一下蜂蜜。
犹太家庭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习惯,那就是书橱一定要放在床头,放在床尾会被认为对书不敬,会遭到耻笑。
犹太人从来不焚书,即使是攻击犹太人的书,可以不看,但不准损坏。
而且,书损坏了一定要修补,直到修补到不能再看的时候,他们就挖个坑将书隆重地埋葬,这时候他们的孩子往往参与其中,就是要让孩子明白:书是人生命中的东西。
犹太人家庭教育第一句——
人生有三样东西别人偷不走——肚子里的食物,脑子里的知识,心中的梦想。
二、鼓励孩子提问题
犹太民族,还被誉为“思考的民族”。
在分享犹太人的教育方式之前,我们先看看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
中国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讲究经验的传授:通过把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系统地灌输给孩子。
这种方式十分高效,能让孩子快速地掌握相关知识,但是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孩子自主探究的能力。
犹太人家庭教育第二句——
好的问题胜过好的答案。
反观犹太人的教育方式,核心是“提问、讨论”,在这个过程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观察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这种被称为“海沃塔教育”的方式充分鼓励孩子提出问题、疑问,然后和家长、老师或者同学朋友进行讨论,然后再鼓励孩子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实践探究的方式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显然,犹太人的这种教育方式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更能提升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而且,孩子在自主探究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注力、观察力以及记忆力,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更具有创造性,这也是犹太人能够在高端科研上更容易取得成就的原因。
三、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上面提到犹太人的阅读行为都是自愿的,而保证这种自主性的基础就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犹太父母对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有多么重视?
当我们家长在看到孩子打碎杯子时,第一反应是批评孩子一顿,然后尽可能让孩子远离杯子。而犹太父母不仅不会批评孩子,反而会利用孩子犯的错来激发他的好奇心。这时大多数犹太父母都会问“为什么杯子是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去呢?”
中国父母一般会有两种态度:要么赶紧看看孩子有没有被伤到;要么责骂孩子不小心,摔碎了东西。
这就是为孩子解释自然物理现象的机会之一。
犹太人家庭教育第三句——
不单纯的好奇心是神派遣给人的最佳引导者。——犹太智慧羊皮卷《塔木德》
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路上,让孩子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太重要了,家长对于孩子的天真烂漫、童真童趣要加以保护,鼓励孩子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孩子养成敢于提问的好习惯。
宗教
起源
亚伯拉罕,生活在两河流域的闪米特人,听从上帝的指引,后来跑到迦南,后代形成希伯来人(以色列人),后来演变成犹太人
约定: 即上帝和亚伯拉罕的约定,即信奉上帝,就会得到上帝的保佑
先知,像亚伯拉罕一样能跟上帝直接交流的人,传递上帝消息,宗教的分化就是先知传导的教义不同,且不能相容
摩西,创建<希伯来圣经>,犹太教
耶稣,创建<新约>,提出不管是不是亚伯拉罕的后代,只要信仰上帝就能得到救赎,基督教
耶稣提出<新约>与<旧约>(即希伯来圣经)一起合称<圣经>,被犹太长老像罗马皇帝举报,最终钉死在十字架上
画作<世界尽头的亚哈随鲁>,在耶稣被押往刑场时被犹太人亚哈随鲁嘲笑,后来被诅咒不老不死,只能在世界上流浪,用来讽刺犹太人一直流浪
二教天生宿敌
穆罕默德,自称为人类最后的先知,伊斯兰教
犹太教
经籍
《塔纳赫》(Tanakh,这是三个单词开头字母的缩略字)由三个部分组成
- 《妥拉》(Torah):意思是“教导、训诲”,基督徒常常称其为律法书,一套共五卷,通称摩西五经。
- 《先知书》(Navim):意思是“先知们”,共八卷,分上下两部分,记录了曾教导和带领犹太人的先知事迹。
- 《文集》(Ketuvim ):意思是作品集,共十一卷,内容主要关于礼拜仪式、诗歌、文学、历史;在基督教文献中又称为《哈吉奥格拉法》(Hagiographa),意思是“圣录”。
- 整部《塔纳赫》[a]共二十四卷,所以又称二十四书。而根据这三部分经卷名称的略语,组合了“Tanakh”(“塔纳赫”)作为典籍总称。
《塔木德》(Talmud,为教导或学习之意)是犹太教中地位仅次于《塔纳赫》的宗教文献。
源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间,记录了犹太教的律法、条例和传统。内容讲述的包涵了人生各个阶段的行为规范,以及人们对人生价值观的养成,是犹太人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智慧的探索而淬炼出的结晶。
其内容分三部分,分别是密西拿——口传律法、革马拉——口传律法注释、米德拉什——圣经注释。
由于《革马拉》分为以色列与巴比伦两个版本,因此《塔木德》也分为《耶路撒冷塔木德》(或称《巴勒斯坦塔木德》)及《巴比伦塔木德》。
教义
安息日,周六必须休息,关闭所有电器,参加宗教活动,其中40%世俗(不信教)的人会选择看书或思考
这种习惯很好,在浮躁的社会中,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而不是一直跟随时代,看不清自己
犹太教本来就是偏向世俗的,男女平等,不像其他宗教必须穿特定的服装,更多是一种行为和思维规范
哈雷迪教派
极端正统犹太教,随着犹太教的分化,其中最保守的一个分支
不与非哈雷迪教之外的人交往,男女从小分开教育,父母或宗教指定配偶,男子成年就研究教义和繁衍后代,女性打零工,一个家庭一般6-15个小孩,生活一般很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