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MP 网际控制报文
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2.RIP路由信息协议
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3.BGP 外部网关协议
是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4.IGMP 网际管理协议
使用多播路由器知道多播组成员信息
5.TCP 传输控制协议
提供面向连接、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6.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传输服务
7.DNS 域名系统
互联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转换为IP地址
8.FTP 文件传送协议
提供交互式的访向、允许客户指明文件的类型与格式,允许文件具有存取权限。
9.URL 统一资源定位符
表示从互联网上得到的资源位置和访问这些资源的方法
10.HTTP 超文本传送协议
万维网客户程序与万维网服务器程序之间进行交互使用的协议
11.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
制作万维网页面的标准语言,消除了不同计算机之闻信息交流的障碍
12. CGI 通用网关接口
是Web 服务器运行时外部程序的规范,按CGI 编写的程序可以扩展服务器功能。
13.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提供可靠且有效的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
14.MIME 通用互联网邮件扩充
在邮件首部中说明了邮件的数据类型,可在邮件中同时传送多种类型的数据
15.UA 用户代理
用户与电子邮件系统的接口
16.IMAP 网际报文存取协议
当电子邮件客户机软件在笔记本计算机上运行时(通过慢速的电话线访问互联网和电子邮件),IMAP允许用户可以有选择地下载电子邮件,甚至只是下载部分邮件。IMAP可以实现客户端(如OutlookExpress/Foxmail等)到服务器间的文件夹及其内容的完全同步以及允许利用邮箱作为信息存储工具
17.www 万维网
是一个大规模、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
18.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用于内部网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给用户;用于内部网管理员作为对所有计算机作中央管理的手段。
19.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是专门设计用于在 IP 网络管理网络节点(服务器、工作站、路由器、交换机及Hubs等)的一种标准协议,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 SNMP 使网络管理员能够管理网络效能,发现并解决网络问题以及规划网络增长。通过 SNMP接收随机消息(及事件报告)网络管理系统获知网络出现问题。
20.ISP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
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用户付费租用IP
21.LAN 局域网
网络种类,覆盖范围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之内,其具备的安装便捷、成本节约、扩展方便等特点使其在各类办公室内运用广泛。
22.RTT 往返时间
表示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接受方收到数据后便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23.FDM 频分复用
各路信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24.TDM 时分复用
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25.CDMA 码分多址
码分复用信道为多个不同地址的用户所共享
26.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是一种利用现有电话线提供高速数字接入的技术。它采用频分复用技术,将电话线分为三个信道:上行信道、下行信道和电话信道。上行信道主要用于用户向网络发送数据,下行信道用于从网络向用户发送数据,而电话信道则保持不变,用于传统的电话通话。
27.PCM 脉冲编码调制
将话音、图像等模拟信号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取样,使其离散化,同时将抽样值按分层单位四舍五入取整量化,同时将抽样值按一组二进制码来表示抽样脉冲的幅值。
28.PPP 点对点协议
用户计算机和ISP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29.MTU 最大传送单元
数据链路层的帧可以载荷的数据部分的最大长度
30.NIC 网络接口卡
网卡是一块被设计用来允许计算机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通讯的计算机硬件。每一个网卡都有一个被称为MAC地址的独一无二的48位串行号,它被写在卡上的一块ROM中。在网络上的每一个计算机都必须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MAC地址。
31.CSMA/CD协议
“多点接入”“载波监听”“信道检测”
所有节点都共享网络传输信道,节点在发送数据之前,首先检测信道是否空闲,如果信道空闲则发送,否则就等待;在发送出信息后,再对冲突进行检测,当发现冲突时,则取消发送。
32.MAC
也称为物理地址或硬件地址,是用来确认网络设备位置的唯一标识。它由网络设备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写入网卡的EPROM(一种可擦写的闪存芯片)中,是全球唯一的。MAC地址由48位二进制数字组成,通常以12个十六进制数表示,分为前24位和后24位,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通过物理地址来识别主机,具有全球唯一性。在OSI模型中,MAC地址属于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33.OSPF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在单一自治系统内决策路由。
34.CIDR 无分类编址
是一个用于给用户分配IP地址以及在互联网上有效地路由IP数据包的对IP地址进行归类的方法。
35.ARP 地址解析协议
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局域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
36.PING 分组网间探测
测试两台主机之间的连通信
37.VPN 虚拟专用网
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进行加密通讯。
38.NAT 网络地址转换
NAT是用于在本地网络中使用私有地址,在连接互联网时转而使用全局 IP 地址的技术。NAT实际上是为解决IPv4地址短缺而开发的技术
39.SOCKET 套接字
是对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应用进程之间进行双向通信的端点的抽象。一个套接字就是网络上进程通信的一端,提供了应用层进程利用网络协议交换数据的机制。
40.PDU 协议数据单元
是指在分层网络结构,例如在开放式系统互联(OSI)模型中,在传输系统的每一层都将建立协议数据单元(PDU)
41.VLAN 虚拟局域网
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42.FCS 帧检测序列
进行检错而添加的冗余码,让接收帧的网卡或接口判断是否发生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