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完成一条指令所花费的时间称为一个指令周期。(指令周期越短,指令执行就越快)
- 顺序程序不具有并发性。(具有顺序性、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 结构化程序设计强调程序的易读性。
-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软件:杀毒软件 - 在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人工管理阶段。
- 要使用外存储器中的信息,应先将其调入内存储器。(外存储器中数据被读入内存储器后,才能被CPU读取,CPU不能直接访问外存储器)
- 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
- 结构化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顺序、选择和重复 (循环)。
- 软件是程序、数据和文档的集合。
- 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 在关系数据库中,关系模式是用来记录用户数据的二维表。
- 在计算机中,运算器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算数和逻辑运算。
- 理论上计算机虚拟内存最大容量取决于计算机地址位。(也就是计算机的最大寻址能力)
- 软件应首先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
- 整数在计算机中存储和运算通常采用的格式是补码。
- 在操作系统中,将文件名转换为文件存储地址的结构是文件目录。
- 不属于对象构成成份的是规则。(一个对象通常可由对象名 (标识) 、属性和操作三部分组成)
- 软件工程的三要素是方法、工具和过程。
- I/O方式中使计算机系统并行工作程度最高的是通道。
- 计算机中的缓冲技术用于提高主机和设备交换信息的速度。
- 黑盒测试技术依据是软件功能的描述。
- 概念模型:实体联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谓词模型
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 - 总线带宽是指总线的数据传输率。
- 一进程已获得除CPU以外的所有所需运行资源,经调度分配CPU给它后,该进程将进入运行状态。
-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重要原则: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及限制使用goto语句。
- 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
- 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得到的结果是E-R模型。
- 外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外部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和终端设备。
- 进程具有多种属性,并发性之外的另一重要属性是动态性。(进程具有动态性、共享性、独立性、制约性和并发性5种属性)
- 软件生存周期中,解决软件“做什么”的阶段是需求分析。(解决软件“怎么做”的阶段是软件设计)
- 在关系数据库中,描述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是概念模式。
- 将实体-联系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实体之间多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的实现方式是建立新的关系。
- 如果一个进程在运行时因某种原因暂停,该进程将脱离运行状态进入阻塞状态。
- CPU芯片内部连接各元件的总线是内部总线。
- 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 关系的实体完整性要求关系中不能为空的属性是主键属性。
- 计算机工作的本质是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 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是层次模型。
- 规范化主要为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以及冗余度大的问题。
- 在CPU执行一条指令的过程中至少占用一个机器周期。
-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连接。
- 软件测试的实施步骤是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
- 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由于所申请的资源得不到满足要调用阻塞进程原语。
- 当一个进程在运行过程中释放了系统资源后要调用唤醒进程原语。
- 机器周期的同步标准是CPU访问存储器一次所需的时间。
- 机器数补码的符号位取反即是偏移码。
- 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方法)的结合,其实现的机制是封装。
- 在希尔排序中,每经过一次数据交换后能消除多个逆序。
- 当一进程在运行状态下结束时要调用撤销进程原语。
- 系统在创建一个进程时需要调用创建进程原语。
- 冯·诺依曼思想中指出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
- 虚拟存储器的空间大小取决于计算机的访存能力。
- 数据流图(DD)的作用是支持软件系统功能建模。
- 进程调度反负责对CPU进行分配。
- 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主要文档是需求规格说明书。
- 软件测试用例包括输入数据和预期输出结果。
- 对数据库数据的存储方式和物理结构的逻辑进行描述的是内模式。
- 过程控制系统属于实时系统。
- 地址重定位方式包括静态地址重定位和动态地址重定位。
- 代码编写阶段可进行的软件测试是单元测试。
- 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完整性约束和数据操作。
- 采用表结构来表示数据及数据间联系的模型是关系模型。
- 指令中地址码部分给出了存放操作数地址的寻址方式是间接寻址。
- 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数据冗余。
- 关系数据库中的键是指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
- 允许多个联机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系统进行计算的操作系统属于分时操作系统。
- 在执行指令过程中,CPU不经过总线能直接访问的是寄存器。
- 基本路径测试是属于白盒测试且是动态测试。
- 概念模型是用于现实世界的建模,与具体的DBMS无关。
- 常用的连续存储管理技术有固定分区存储和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 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核心问题是数据库设计。
- 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模型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 在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中,面向数据在计算机中物理表示的是物理模型。
- 数据库系统可以减少数据冗余和增强数据独立性,而文件系统不能。
- I/O方式中的程序查询方式是指当CPU需要执行I/O操作时,程序将主动查询I/O设备是否准备好。
-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是数据库。
- 在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中,面向数据库管理系统且着重于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一级实现的是逻辑模型。
-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DBS包括DB和DBMS。
- 数据字典(DD)的作用是定义数据流图中各个成份的具体含义。
- I/O方式中的程序中断方式是指当出现异常情况,CPU暂时停止当前程序的运行,转向执行相应的服务程序。
- 能够减少相同数据重复存储的是数据库。
- 在循环队列运转起来后,如果front<rear,则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rear-front个;如果front>rear,则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rear-front+m个。
- 循环队列长度为m,初始状态front=rear=m,此时循环队列为空。现经过一系列入队与退队运算后,front=rear且不为m,此时循环队列为队满或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