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面试题(一)

1.ICMP是什么协议?处于哪一层?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是一种网络协议,用于在IP网络中传递控制消息和错误报告。它是在IP协议之上运行的协议。
        ICMP主要用于在网络中的不同主机和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和错误报告。它可以用于发送各种类型的消息,例如网络不可达、主机不可达、超时、回显请求和回显回答等。
        ICMP位于网络层(第3层)协议中,因为它与IP协议紧密相关,并且被用于在IP网络中传递控制信息。

2.TCP和UDP的区别?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都是在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传输层协议,它们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区别:
1. 连接性: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在数据传输之前需要先建立连接,然后进行数据传输,最后释放连接。而UDP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数据包可以直接发送,不需要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
2. 可靠性: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通过使用序列号、确认应答和重传机制,确保数据能够按序到达目的地,且不丢失、不重复。而UDP不提供可靠性,数据包可能会丢失、重复或者乱序。
3. 速度:由于TCP的可靠性机制较为复杂,包括确认应答和重传等,因此TCP的传输速度相对较慢。而UDP没有这些机制,传输速度较快。
4. 数据量和包结构:TCP将数据分割为多个数据包,每个数据包的大小取决于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MTU)。而UDP将数据封装为独立的数据包,每个包的大小有限制,通常不超过64KB。
5. 应用场景:TCP适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文件传输、网页浏览和电子邮件等。UDP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音频、视频流传输和在线游戏等。

3.网络协议三个核心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网络协议的三个核心要素是:语法、语义和时序。
1. 语法:语法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格式和结构。它规定了数据包的组成部分、数据的编码方式以及数据包的封装和解封装规则。通过语法,协议规定了数据在网络中如何传输和解释。
2. 语义:语义定义了数据的含义和操作。它规定了数据包中各个字段的意义和用途,以及数据的处理规则和操作方式。通过语义,协议规定了数据的解释和使用方式,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正确处理和传递。
3. 时序:时序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顺序和时机。它规定了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顺序,以及各个操作的时机和顺序。通过时序,协议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数据的有序传输和正确处理。
        这三个核心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协议,确保了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处理。语法定义了数据的格式和封装规则,语义定义了数据的含义和操作规则,时序定义了数据的顺序和时机。通过协议的定义和实现,网络中的设备和应用程序可以根据共同遵守的协议规则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4.什么是网络延时?什么是完整性约束?

        网络延迟是指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经过网络传输所需要的时间。它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数据包在网络中传播的时间、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处理时间、网络拥塞导致的排队延迟等。网络延迟通常以毫秒(ms)为单位进行衡量,较小的延迟表示数据传输速度较快,较大的延迟则表示数据传输速度较慢。
        完整性约束是指在网络通信中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它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丢失或重复。完整性约束通过使用各种技术和机制来实现,如校验和、序列号、确认应答等。校验和用于检测数据是否被篡改,序列号用于确保数据的按序到达,确认应答用于确认数据的接收情况并进行重传。通过完整性约束,通信双方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完整性约束对于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它可以防止数据的篡改和丢失,确保数据的准确传递。在一些对数据完整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如金融交易、数据传输等,完整性约束是必不可少的。

5.点对点和端对端定义?具体有哪些区别?

        点对点(Point-to-Point)通常是指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的直接连接,数据可以直接传输。这种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逻辑上的直连。点对点通信通常涉及两个特定的节点,一个作为发送方,另一个作为接收方。
        端对端(End-to-End)通常是指在一个网络中的两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之间进行的通信。在端对端通信中,数据经过多个网络节点(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传输,从发送方终端设备通过网络传输到接收方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网络的整个路径完成的。
具体区别如下:
1. 点对点通信是指直接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而端对端通信是指通过网络的多个节点传输的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2. 点对点通信通常是通过物理连接或逻辑连接直接传输数据,而端对端通信需要经过网络中的多个节点进行中转和传输。
3. 点对点通信通常是在两个特定的节点之间进行的,而端对端通信涉及多个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4. 点对点通信更适合直接的、一对一的通信,而端对端通信更适合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总的来说,点对点通信更注重直接连接和传输效率,而端对端通信更注重网络中的多个节点之间的传输和整个通信路径的可靠性

6.网络时延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产生于何处?

网络时延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传输时延(Transmission Delay):数据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所需要的时间。它主要取决于数据的大小和传输速率。传输时延产生于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传输介质,如电缆、光纤等。
2. 传播时延(Propagation Delay):数据在传输介质中传播所需要的时间。它取决于传输介质的物理特性,如信号传播速度。传播时延产生于数据在传输介质中的传播过程中。
3. 处理时延(Processing Delay):数据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上进行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它包括对数据包的解析、转发、路由选择等操作。处理时延产生于网络设备上对数据包的处理过程中。
4. 排队时延(Queuing Delay):数据在网络设备的输入队列中等待处理的时间。它取决于网络设备的负载情况和排队算法。排队时延产生于网络设备的输入队列中。
5. 重传时延(Retransmission Delay):由于数据包丢失或错误导致的重传所需要的时间。它取决于网络的可靠性和重传机制。重传时延产生于数据包需要被重新发送的情况下。
        这些时延产生于不同的地方,传输时延、传播时延和排队时延主要产生于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中,处理时延产生于网络设备的处理过程中,而重传时延则是在数据包丢失或错误时产生。不同的时延对网络的传输速度、时效性和可靠性都有影响,因此在网络设计和优化中都需要考虑这些时延的影响。

7.TCP\IP网络协议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引出“everything over IP over everything”?

        TCP/IP网络协议的核心是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IP是一种网络层协议,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通过分组交换的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everything over IP over everything"是指现代网络的趋势,即将所有的通信和数据传输都基于IP协议进行。这一趋势的核心思想是将不同类型的通信(如语音、视频、数据等)都封装在IP数据包中,然后通过IP网络进行传输。这样可以实现统一的网络架构和管理,简化网络设备和应用的部署和配置,提升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具体来说,"everything over IP over everything"意味着:
1. 所有类型的通信(如语音、视频、数据等)都使用IP进行封装和传输,无论是在局域网还是广域网中。
2. 所有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都要支持IP协议,作为网络的核心协议进行数据的转发和路由选择。同时,网络设备也可以提供其他协议的支持,但都要基于IP进行封装和传输。
3. 所有的应用程序都要基于IP协议进行通信,无论是在本地网络还是互联网中。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各种协议(如HTTP、FTP、SMTP等),但这些协议都要在IP数据包中进行封装和传输。
        "everything over IP over everything"的实现可以使得不同类型的通信和应用都能够在统一的网络环境中进行交互,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和扩展性。同时,这种基于IP的统一网络架构也为新兴的应用和服务(如物联网、云计算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8.ARP地址解析协议的工作原理?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将IP地址映射到物理MAC地址的网络协议,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当一台主机(发送方)要发送数据包给另一台主机(目标方)时,它首先会检查本地的ARP缓存表(ARP Cache)中是否有目标方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如果有,则直接将数据包封装成以目标方MAC地址为目标的帧发送出去。
2. 如果ARP缓存表中没有目标方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则发送方会在本地网络中广播一个ARP请求(ARP Request)数据包,其中包含发送方的IP地址和MAC地址,以及目标方的IP地址。该广播数据包会被本地网络中所有的主机接收到。
3. 接收到ARP请求的主机会检查自己的ARP缓存表,如果发现自己的IP地址与ARP请求中的目标IP地址匹配,则该主机会回复一个ARP应答(ARP Reply)数据包,其中包含自己的IP地址和MAC地址。
4. 发送方收到ARP应答后,将目标方的IP地址和MAC地址添加到自己的ARP缓存表中,并将数据包封装成以目标方MAC地址为目标的帧发送出去。
5. 目标方收到数据包后,进行相应的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ARP仅在局域网内部使用,因为它是基于MAC地址的。在跨越多个网络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其他协议(如ARP的扩展协议Proxy ARP或者ARP的替代协议NDP)来实现地址解析。此外,ARP缓存表中的条目会有一定的生存时间,在超过生存时间后,会被自动移除,需要重新进行地址解析。

9.DNS域名服务系统工作原理?

        DNS(Domain Name System)是一种用于将域名映射到对应IP地址的分布式命名系统,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域名,比如www.example.com。
2. 操作系统的DNS解析器接收到域名,并检查本地的DNS缓存,如果已经有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则直接返回结果给应用程序。
3. 如果本地DNS缓存中没有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操作系统的DNS解析器会向本地配置的首选DNS服务器发起查询请求。
4. 首选DNS服务器收到查询请求后,会先检查自己的DNS缓存,如果有对应的IP地址,则直接返回结果给操作系统的DNS解析器。
5. 如果首选DNS服务器的DNS缓存中没有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它会根据域名的层次结构从右向左进行迭代查询,向根域名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
6. 根域名服务器收到查询请求后,根据域名的顶级域名(如.com、.org等)指引首选DNS服务器查询下一级的顶级域名服务器。
7. 首选DNS服务器再向顶级域名服务器发起查询请求,顶级域名服务器会根据次级域名(如example.com)指引首选DNS服务器查询下一级的域名服务器。
8. 这个过程会一直迭代下去,直到遇到权威域名服务器,它是负责管理特定域名的域名服务器。
9. 权威域名服务器收到查询请求后,会返回对应域名的IP地址给首选DNS服务器。
10. 首选DNS服务器收到IP地址后,会将其保存在自己的DNS缓存中,并将结果返回给操作系统的DNS解析器。
11. 操作系统的DNS解析器收到IP地址后,会将其保存在本地的DNS缓存中,并将结果返回给应用程序。
12. 应用程序收到IP地址后,可以使用该地址与对应的服务器进行通信。
        需要注意的是,DNS系统是分布式的,由多个层级的域名服务器组成。查询过程中的缓存机制可以提高查询效率,并减轻DNS服务器的负载压力。同时,DNS还支持其他类型的查询,如反向查找(根据IP地址查找域名)、MX记录查询(查找邮件服务器)、TXT记录查询(查找域名的文本信息)等。

10.什么是子网掩码?如何计算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subnet mask)是用于划分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的掩码。它与IP地址一起使用,用于确定哪些位是网络部分,哪些位是主机部分。
        子网掩码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以"255.255.255.0"的形式呈现。其中的"1"表示网络部分,"0"表示主机部分。子网掩码中连续的"1"位数决定了网络部分的长度。
        计算子网掩码的方法取决于所需的子网划分方案。一般而言,以下是常用的计算子网掩码的方法:
1. 确定所需的子网数量:根据网络规划的需求,确定需要划分的子网数量。
2. 根据子网数量确定所需的主机位数:根据子网数量,确定需要多少位来表示主机部分。这可以通过计算子网数量的对数,然后向上取整得到所需的主机位数。
3. 确定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形式:在子网掩码中,从左到右,对应网络位的位置上的位为"1",对应主机位的位置上的位为"0"。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IP地址段为192.168.0.0/24,要将其划分为4个子网。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子网掩码:
1. 确定所需的子网数量为4。
2. 子网数量4可以通过对数计算得到2的2次方等于4,所以我们需要2位来表示主机部分。
3. 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形式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或者255.255.255.192。
        这样就得到了每个子网的子网掩码,可以使用这些子网掩码来划分IP地址段,并确定每个子网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595475.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基于Java+SpringBoot+vue+elementUI私人健身教练预约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基于JavaSpringBootvueelementUI私人健身教练预约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欢迎点赞 收藏 ⭐留言 文末获取源码联系方式 文章目录 基于JavaSpringBootvueelementUI私人健身教练预约管理系统设计实现一、前言介绍:二、系统设计:2.1 性能需求分析2.2 B/S架构&…

typora的笔记丢失了怎么办?

突然打开电脑发现原本保存的typora的笔记全部不见了,头痛…… 解决方法:点击typora中的文件,选择偏好设置,点击[恢复未保存的草稿],然后可以在文件夹中找到最后一次保存该文件的版本。 自己又将自动保存勾选上了&…

向爬虫而生---Redis 拓宽篇1 < pipeline传输效率>

前言: 都知道,Redis是一款高效的内存数据库;每条命令都能很快响应,但是如果我们把服务器布在网络上,每次一个命令来回传送也是需要花费时间的; pipeline传输技术则是进一步提高Redis的性能和传输效率的一种方法。 正文: pipeline与普通命令发送方式的区别 Pipeline是一种机制&…

SQL中 Group by Grouping Sets 分组的用法

文章目录 1. 用法2. 语法3. 实际应用3.1 求总和与小计3.2 按多个维度分组3.3 标记小计和总计 1. 用法 将Grouping Sets 运算符添加到Group by 子句中,使用Grouping Set 可以在一个查询中指定数据的多个分组,其结果与针对指定的组执行union all 运算等效…

基于LLM+RAG的问答

每日推荐一篇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外文,精准翻译并深入解读其要点,助力读者培养实际问题解决和代码动手的能力。 欢迎关注公众号 原文标题:LLMRAG based Question Answering 原文地址:https://teemukanstren.com/2023/12/25/llm…

14.7-时序反馈移位寄存器建模

时序反馈移位寄存器建模 1,阻塞赋值实现的LFSR,实际上并不具有LFSR功能1.1.1,RTL设计,阻塞赋值1.1.2,tb测试代码1.1.3,波形仿真输出,SIM输出,没实现LFSR1.2.1,RTL设计&am…

imgaug库指南(二):从入门到精通的【图像增强】之旅

文章目录 引言前期回顾代码示例小结结尾 引言 在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世界里,数据是模型训练的基石,其质量与数量直接影响着模型的性能。然而,获取大量高质量的标注数据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正因如此,数据增强技术应…

【零基础入门TypeScript】TypeScript - 概述

目录 什么是 TypeScript? TypeScript 的特点 TypeScript 和 ECMAScript 为什么使用 TypeScript? TypeScript 的组件 声明文件 JavaScript 是作为客户端语言引入的。Node.js 的发展也标志着 JavaScript 成为一种新兴的服务器端技术。然而&#xff0…

婴儿专用洗衣机哪个牌子比较好?高性价比婴儿洗衣机推荐

随着家中新生命的降临,一大批婴儿专用的物品也陆续进入到家中,虽然有很多东西确实能在育儿之路上提供很多帮助,不过也有一些东西“很坑”。婴儿洗衣机这一产品是专为有婴幼儿的家庭或者有特殊需求的人士所研发的,它的容量以及体积…

【教学类-43-15】 20240103 (5宫格数独:内存数据不够计算) 不重复的基础模板数量:未知

背景需求: 测试5宫格有多少种不重复的基础模板(只测试所有的25数字一组有多少个) # 测试11*11格,2*2一共4套3*3 宫格目的:数独14 5宫格有不同的基础模板 作者:阿夏 时间:2024年01月04日 13:…

unity学习笔记----游戏练习04

一、开发阳光生产功能 向日葵的生产过程需要动画和时间 1.生产动画 选中Sunflower,然后选中窗口再选中 创建新的剪辑开始制作动画,向日葵生产动画的过程是一个从暗到亮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再到暗的过程。因此只需要在对应的时间改变颜色即可。 为了保证是…

pytest装饰器 @pytest.mark.parametrize 使用方法

pytest.mark.parametrize 有三种传参方法,分别是: 1.列表传参:将参数值作为列表传递给装饰器。 pytest.mark.parametrize("param", [value1, value2, ..., valuen])2.元组传参:将参数值作为元组传递给装饰器。 pytes…

使用IDEA创建使用 JDK8 的 2.x.x 版本的 Spring Boot 项目以及 Spring Boot 项目如何修改JDK版本

目录 一、在阿里云上官网上创建项目 二、将 IDEA 中创建项目的源地址修改为阿里云官网 三、创建 3.x.x 的项目之后修改配置降低至 2.7.x 版本和使用 JDK8(修改 Spring Boot 的 JDK 版本同理) 从上面的 Spring Boot 官网的截图中可以发现,自…

什么是机器学习?

国际机器学习大会的创始人之一 Tom Mitchell 对机器学习的定义是: 计算机程序从经验 E 中学习, 解决某一任务 T, 进行某一性能度量 P, 通过 P 测定在 T 上的表现因经验 E 而提高. 特征(feature), 自变量标签(label), 因变量 y验证数据集(validation dataset)测试数据集(test d…

爬取豆瓣电影top250的电影名称(完整代码与解释)

在爬取豆瓣电影top250的电影名称之前,需要在安装两个第三方库requests和bs4,方法是在终端输入: pip install requestspip install bs4 截几张关键性图片: 豆瓣top250电影网页 运行结果 测试html文件标签的各个方法的作用&#xf…

总结HarmonyOS的技术特点

HarmonyOS是华为自主研发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它的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分布式架构:HarmonyOS采用了分布式架构设计,通过组件化和小型化等方法,支持多种终端设备按需弹性部署,能够适配不同类别的…

基于SpringBoot的经方药食两用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文章目录 项目介绍主要功能截图:部分代码展示设计总结项目获取方式🍅 作者主页:超级无敌暴龙战士塔塔开 🍅 简介:Java领域优质创作者🏆、 简历模板、学习资料、面试题库【关注我,都给你】 🍅文末获取源码联系🍅 项目介绍 基于SpringBoot的经方药食两用服务平台的…

深入理解HTTP状态码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传输超文本的应用层协议,它通过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和响应进行通信。在HTTP交互中,状态码(Status Code)是服务器用来表示请求处理状态的三位数字代码。这…

wy的leetcode刷题记录_Day71

wy的leetcode刷题记录_Day71 声明 本文章的所有题目信息都来源于leetcode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掉! 时间:2024-1-3(补) 前言 目录 wy的leetcode刷题记录_Day71声明前言2487. 从链表中移除节点题目介绍思路代码收获 509. 斐波那契数题目介绍思…

低压浪涌保护防雷器的应用方案

浪涌是指电力系统中出现的瞬时过电压或过电流,它们的持续时间很短,但幅值很高,可能达到几千伏或几千安。浪涌的主要来源有两种:一是雷电冲击,二是电力系统的切换操作。浪涌会对电气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坏,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