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
面向过程 :
是一种以过程为中心的编程思想,实现功能的每一步,都是自己实现的
面向对象 :
是一种以对象为中心的编程思想,通过指挥对象实现具体的功能
总结:想吃饭自己做就是面向过程,点外卖就是面向对象,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类和对象:
类:
是对现实生活中一类具有共同属性和行为的事物的抽象
类是对象的数据类型,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一组对象的集合
类就是对现实事物的一种描述
类的组成:
属性:指事物的特征,例如:手机事物(品牌,价格,尺寸)
行为:指事物能执行的操作,例如:手机事物(打电话,发短信)
类和对象的关系:
类:类是对现实生活中一类具有共同属性和行为的事物的抽象
对象:是能够看得到摸的着的真实存在的实体
简单理解:类是对象的描述,对象是类的实体
类的定义:
成员变量:
类中方法外的变量,在堆内存,随着对象存在和消失
局部变量:
方法中的变量,在栈内存,随着方法调用存在和消失
成员方法:
普通方法去掉static
类的组成是由属性和行为两部分组成
属性:在类中通过成员变量来体现(类中方法外的变量)
行为:在类中通过成员方法来体现(和前面的方法相比去掉static关键字即可)
类的定义步骤:
- 定义类
- 编写类的成员变量
- 编写类的成员方法
public class Student {// 属性 : 姓名, 年龄// 成员变量: 跟之前定义变量的格式一样, 只不过位置发生了改变, 类中方法外String name;int age;// 行为 : 学习// 成员方法: 跟之前定义方法的格式一样, 只不过去掉了static关键字.public void study(){System.out.println("学习");}
}
对象的创建和使用:
创建对象的格式:
-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调用成员的格式:
- 对象名.成员变量
- 对象名.成员方法();
public class TestStud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 对象名.变量名// 默认初始化值System.out.println(stu.name); // nullSystem.out.println(stu.age); // 0stu.name = "itzhuzhu";stu.age = 23;System.out.println(stu.name); // itzhuzhuSystem.out.println(stu.age); // 23// 对象名.方法名();stu.study();System.out.println(stu); // 会有内存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