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依恋关系,大家都会想到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以及这些类型会影响到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本文具体罗列一下心理学家研究依恋关系的都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第一:哈罗做的恒河猴验。
实验情境:把小猴放在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里同时还放着两个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大点的猴子,一个是用铁丝网做成的,她的身上挂着装满奶的奶瓶,一个是用绒布做成的,他的身上没有奶瓶,实验者发现,小猴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绒布妈妈在一起的。只有当他饿的时候,他才会迅速的跑到铁丝妈妈那里喝奶,接着又会迅速的跑回绒布妈妈那里玩耍
如果把小猴子放在一个对他来说恐怖的场景下,同时把铁丝妈妈放在他旁边,他只会缩在角落里,如果把铁丝妈妈换成绒布妈妈,他会迅速的跑去绒布妈妈身边。
从这个实验中,心理学家得到启发,这个和人类最接近的物种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依恋对象不一定是给我们提供食物的人,这个依恋对象的作用就像是我们的安全基地,当依恋对象在身边时,就是会感觉到踏实安全。人类天生就有和另外一个人寻求依恋关系的本能,这也是进化的需求,因为刚出生的婴儿最需要的是被保护,被照顾,被呵护。
第二:鲍比的安全基地概念。
鲍比提出如果婴儿和安全基地分离,或者安全基地的丧失,婴儿会有这样的表现过程:就是抗议-绝望-抽离-转换安全基地。
第三:安斯沃斯的婴儿观察
安斯沃斯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一个婴儿观察的实验,在乌干达对9个月的婴儿,26组家庭,持续两年,没两周一次,一次两个小时的婴儿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大人对孩子的陪伴,陪伴的质量要比陪伴的时长重要得多,这就能现在很多人的困惑,是全职照顾孩子好,还是上班工作好,其实什么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是不是能以最好的状态给予孩子最好的陪伴。
并不是说做全职妈妈每天每时每刻和孩子在一起但自己充满了焦虑和不甘心,对孩子还是好的。也并不是说妈妈必须上班对孩子是好的,要是即便陪伴孩子很段时间,也是在看手机,做自己的事情,那对孩子来说,同样不是最好的陪伴。
什么是好的陪伴?你在陪伴的过程中是不是很享受这个过程。如果你很享受孩子跟你的互动,我相信孩子也会和你一样的感受。如果大人心不在焉,那孩子同样可以感受到。
第四:陌生情境实验
所有发展心理学书上都会提到著名的陌生情境实验:在一个有很多玩具的房间里,妈妈带着12个月大的孩子来到房间,陪孩子一起玩房间里的玩具,这时候实验人员进入,和孩子一起玩一会,妈妈离开,过一会妈妈回来。这个实验会用时20分钟左右,主要观察妈妈离开时,和妈妈回来时,孩子的反应。
这个实验能看出会有四种依恋类型的孩子:
第一种是安全型,妈妈离开时会很伤心,会哭闹,但妈妈回来时孩子会很开心的扑向妈妈;
第二种是回避型,在妈妈离开和回来时,孩子都无所谓,无动于衷,这是他们的外在表现,但他们的心率会加快。
第三种是矛盾型,走的时候会歇斯底里的哭泣,不让妈妈离开,等妈妈回来的时候也是对妈妈拳脚相加。
第四种是混乱型,就是你无法预计他会有怎样的反应。
这四种不同的依恋类型,和孩子成人后人格相关度很高。
后来人们提出疑问,这个实验只是能看到孩子的外在表现,并不是孩子自己描述的内心世界。
第五:蔓瑞曼的纵向实验
接着蔓瑞曼又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个纵向实验:对一定量的孩子在12个月的时候做一个陌生情境实验,然后,孩子5岁的时候,再给这些孩子看一副图片,图片的内容是:一个孩子知道在一个礼拜后,他的爸爸妈妈要离开一阵子,实验人员问问这些孩子如果图片中这个孩子是你,你会感觉怎么样?
12个月时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会说:这个孩子会很伤心会哭,因为她爱他的爸爸妈妈,但他也会做些游戏。这样的表述里有情绪表达,也有应对挫折自己选择的做法。
回避型的孩子会说:不知道,不知道,然后去关注别的东西。
矛盾型的孩子会说会去追他们啊,还用枪射他们,这里就体现了又想亲近有排斥的这样的心态。
混乱型的孩子会说他会躲起来,还把自己关到柜子里。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数据这些孩子在12个月时的依恋类型和他们5岁时的依恋类型相关度达到78%-88%。从这个高度相关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旦依恋类型形成,他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而且很可能依恋类型是会持续到成年的。
第六:蔓瑞曼的成人依恋类型实验
蔓瑞曼还有一个实验,他也针对这些孩子的妈妈做了成人依恋类型调查,结果表明母亲的依恋类型和他们12个月大的孩子的依恋类型的相关度达75%,这就可以看出有75%的家庭在经历着代际传承。就是妈妈是什么样的依恋类型,孩子就会是什么的依恋类型,这个比例还是相当高的。
如果实验就到这里的话,我们多少还是会悲观,因为即便我们没有经历很大的创伤,但我们是安全型依恋的可能性也不是很高,那就很难逆转,很难逃出代际传承了么?
第七:佛纳基又将蔓瑞曼的实验细化
后来佛纳基又将这个实验细化,得出在非安全型依恋的妈妈里面,那些有反思能力的妈妈比没有反思能力的妈妈的孩子拥有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要高三成。
同样是不安全依恋的妈妈,那些有反思能力的妈妈更有可能养出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这里的反思能力是指共情能力和情绪协调能力。
就是作为一个母亲你能不能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同时能不能和孩子的感受同步。
如果一个婴儿已经很不开心了,你还在逗他,那他会很生气,如果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妈妈很难和孩子的情绪同步。
大一点的孩子,当孩子发脾气扔东西,如果妈妈能对孩子说你因为什么很不开心,很生气,是不是这样?
那就是在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孩子会知道自己怎么了,这就如同孩子将自己的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抛给妈妈,有容量的妈妈会把这些东西处理好后再换给孩子。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大都不是PTSD患者,但也很有可能我们也不是安全型依恋的爸爸妈妈,但我们会希望我们的孩子是安全型依恋。
我们唯一可以为孩子做的就是不断的学习、实践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