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属于文章的API,可以添加、修改、删除、查看文章,但是对于我们的网站来说,还需要一个用户界面才行。现在开始探索一下ReactJS
吧。
经常听到有前端三大框架Angular、React、Vue
的说法,不过React官网对自己的介绍却是这样的:
A JavaScript library for building user interfaces
一个用来构建用户界面的JavaScript库。首先我们需要配置一下环境,以便使用React
。
首先我们要安装一个Node.js
,目前我们还不用深入了解Node
,只需要知道它能帮助你在非浏览器环境下运行JS代码就行了。官网为node.org
,直接下载安装就行,Linux用户推荐用各自的包管理器安装。
Node
自带包管理器npm
,有点类似Python的pip
,不过这里我们使用yarn这个包管理器。按照官网说明安装完之后,打开终端,并进入我们的项目目录react_drf
,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
从零开始构建一个React
项目涉及到的东西是比较多的,这时候就有一些方便的脚手架可以选择,脚手架可以帮我们省掉很多麻烦的配置。在这里先选用Facebook
官方提供的create-react-app
。
$ yarn create react-app frontend
使用上述命令后,你将会看到react_drf
目录下多了个frontend
文件夹:
$ cd frontend
$ yarn start
这下你会看到浏览器跳转到localhost:3000
,并且应该看到一个转动的React logo
的页面,这说明你安装成功了,接下来浏览一下frontend
这个目录下的文件,但还不要做任何改动。
index.js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frontend/src
这个目录,基本上目前我们只要关心这个目录下的内容就可以了。首先来看一下这里的frontend/src/index.js
: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
import './index.css';
import App from './App';
import * as serviceWorker from './serviceWorker';ReactDOM.render(<React.StrictMode><App /></React.StrictMode>,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 If you want your app to work offline and load faster, you can change
// unregister() to register() below. Note this comes with some pitfalls.
// Learn more about service workers: https://bit.ly/CRA-PWA
serviceWorker.unregister();
可能你已经注意到了代码中的<App />
这一部分,似乎HTML
中并没有这一标签,并且为什么JS
文件中有这样类似HTML
的东西呢?可能你的心中已经布满了疑问,没关系,让我们先动手改一下这段代码:
...
<React.StrictMode><div>hello world</div></React.StrictMode>,
...
我想,上述写法应该能让你看出应该在哪里修改代码。现在,打开浏览器,看看localhost:3000
这个页面,应该能看到页面发生了改变并显示了hello world。如果你之前不小心关闭了终端,请记得重新打开,并在frontend
目录下运行yarn start
。
这里我不打算详细介绍React
的基础知识了,目前我还没有见过比React官方文档更好的学习资料,哪怕你觉得自己的英语很差劲,官方的中文文档也值得一看,这里我仅仅粗略介绍一下接下来要接触的知识点。
- JSX:不够恰当但简单理解的话,可以认为在
React
中可以把HTML
、CSS
、JavaScript
混合在一起,一个原本在HTML
中的元素可以被赋值给变量,如const element = <h1>Hello, world!</h1>;
,JSX
里面也可以插入JS,如
const name = 'Josh Perez';
// 使用JS变量
const element = <h1>Hello, {name}</h1>;
- 组件:可以简单理解为,
React
认为UI
应该是组件化的,就像搭积木一样,由一个一个组件搭起来,这样将一个大页面的工作拆分为很多个小组件,便于复用,也方便多人协作开发。之前看到的<App />
就是一个组件。 - 生命周期函数:有一个有趣的比喻,把组件比作一只蚂蚁,它的一生就是从一根绳子的一端爬向另一端,这个绳子上挂了很多卡片,那么它从头爬到尾,就会在过程中触碰到不同的卡片,这些卡片就是生命周期函数。
第一个组件
在frontend/src
目录下创建新文件ArticleList.js
,正如名字所示,这是一个文章列表的组件。
import React, {Component} from "react";class ArticleList extends Component {constructor(props) {super(props);}}
现在我们定义了一个类组件,它继承自React
的Component
类,这里我们写了它的第一个生命周期函数,也就是constructor
,如果你熟悉过任何一门面向对象的语言,这里应该不难理解。constructor
并不是React
独有的,而是JavaScript
原生的写法,不过对于类组件来说,它当然也可以算生命周期的一部分。
现在来看第二个生命周期函数render
:
class ArticleList extends Component {constructor(props) {......}render() {return <div>第一个组件</div>;}}
render
函数是类组件中唯一一个必须被实现的函数,组件将根据这个函数的返回值渲染内容。这里的<div>第一个组件</div>
就是JSX
,如果有多行嵌套可以用括号括起来:
return (<div className="ArticleList"><div>文章一</div><div>文章二</div></div>);
那怎么让这个组件被渲染呢?聪明的你可能已经把App.js
的代码看了一遍,我们在ArticleList.js
的最后面添加一行代码
export default ArticleList;
同时修改index.js
: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
// 原先引入App的那行可以删掉
import ArticleList from './ArticleList'ReactDOM.render(<React.StrictMode><ArticleList /></React.StrictMode>,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
现在运行yarn start
,你将在看到浏览器启动并显示你在render
函数中返回的内容。当然事实上如果你之前没有停止终端的运行,那么就不必要重新运行yarn start
,代码做了更改,会自动重新渲染,以后不再提醒如何查看我们的成果了。
接下来开始实现文章列表界面,但是先不急着从API获取文章数据,先让我们模拟一下文章数据:
const articleList = [{"id": 2,"title": "React","body": "React is good","created": "2020-03-21T21:19:31.732703","updated": "2020-03-21T21:19:31.732728"},{"id": 1,"title": "React","body": "React is good","created": "2020-03-21T21:10:53.922033","updated": "2020-03-21T21:10:53.922128"}
];class ArticleList extends Component {constructor(props) {super(props);this.state = {articleList: articleList,}}......
}
注意到这里添加了一个articleList
列表,在构造函数
里多了一个this.state
,并为其设置了articleList
属性。现在来修改render
函数:
render() {return (<div className="ArticleList">{this.state.articleList.map(item =><div key={item.id}><h4>{item.title}</h4><p><strong>{item.body}</strong><br/><em>创建时间:{item.created}</em><em>更新时间:{item.updated}</em></p></div>)}</div>);}
现在来大致讲解一下上面的代码,首先我们看到最外层的div
标签,它拥有一个className
属性,这个实际上就是HTML
的class
属性,这么写的原因也很简单,JSX
允许JS
和HTML
混合在一起,但在很多编程语言(包括JS)里class
都是用于创建类的关键字,所以给它改个名字便于区分。
接着我们看到了在JSX
中如何使用JavaScript
,我们在大括号里使用了map
方法,使用箭头函数,让不同标签里包含了文章标题、正文等内容。
注意到包含<div key={item.id}>
这一行,现在如果你已经使用了yarn start
命令,你将会在浏览器看到一个简陋的文章列表,如果你删除这个key={item.id}
,在浏览器按下F12
,你将会在控制台看到警告信息。
总之记住React
要求这类列表元素,必须要要有一个唯一的key
标识来让React
能识别哪些元素被改变了。在后台的真实数据中,id
这个字段是主键,也就是唯一的,刚好可以利用。
使用API
好了,我们已经使用虚假的数据尝试了一把,之前说过前后端分离开发的一个好处是前端与后端约定好接口后,可以各自分开并行开发,那么实质上就会有一些工具来帮助生成“假的API”或者虚假的前端请求之类来帮助测试,有兴趣的可以去搜索搜索。
当然这里我们是为了学习,开发只有自己一个人而已,那现在让我们来试试使用真实的API吧。
同源策略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还要先了解一下浏览器的同源策略。想象一下,如果你在a.com
登录浏览了一段时间,再跑去b.com
逛逛,结果b.com
直接取到了你在a.com
的cookie
,用于在a.com
登录你的账号,那实在是太可怕了,尤其是当a.com
是银行或购物网站的时候。基于此,浏览器使用同源策略来做一个基本的安全保障。简单来说,就是域名、端口、协议只要有一个不一样,就会受到访问限制:
- Cookie、LocalStorage 和 IndexDB 无法读取。
- DOM 无法获得。
- AJAX 请求不能发送。
我们可以简单尝试一下,修改ArticleList.js
:
constructor(props) {......}componentDidMount() {fetch('http://127.0.0.1:8000/articles/').then(response => response.json()).then(result => this.setState({articleList: result})).catch(e => e);}......
这里我们又见到了一个新的生命周期函数,componentDidMount
将在render
之后执行。这里调用了原生的fetch
函数,直接简单粗暴的请求API,在浏览器中按下F12
,你会看到如下报错:
虽然域名(IP)、协议都相同,但是端口号却不同,Django
后台在8000
,React
却在3000
,所以发生了错误。
这里给出一个在开发时可以用的方案,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在实际部署时不能这么做,部署时的具体情况以后再讲,这里我们先找到frontend/package.json
这个文件,在其中添加一行:
{.......,"proxy": "http://127.0.0.1:8000"
}
省略号代表之前的内容,如果你插入在文件最后面可别忘了给前面加一个逗号。
接着对源代码做一处修改:
componentDidMount() {fetch('/articles/')......}
这样开发服务器就能识别你的请求将其代理到http://127.0.0.1:8000
也就是Django服务所在的地址了,现在重新运行yarn start
,可以在浏览器看到你在后端添加的数据啦。
结语
这次就讲到这里了,下一章要讲讲将这次的代码在细节上优化一下。这一章有很多React的基础知识并没有讲解,如果读者对React
目前还没有一点了解,那么建议现在去React官网看一下,至少把基础教程看完。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公子政的宅日常”,原创技术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