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序开发中,异常处理也是我们经常使用到的模块,只是平常很少去深究异常模块的一些知识点。比如,try-catch 处理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finally 为什么总是能执行,try-catch 为什么比较消耗程序的执行性能等问题,我们本篇内容都会给出相应的答案,当然还有面试中经常被问到的异常模块的一些面试题,也是我们本篇要讲解的重点内容。
异常处理基础介绍
先来看看异常处理的语法格式:
try{ … } catch(Exception e){ … } finally{ … }
其中,
- try:是用来监测可能会出现异常的代码段。
- catch:是用来捕获 try 代码块中某些代码引发的异常,如果 try 里面没有异常发生,那么 catch 也一定不会执行。在 Java 语言中,try 后面可以有多个 catch 代码块,用来捕获不同类型的异常,需要注意的是前面的 catch 捕获异常类型一定不能包含后面的异常类型,这样的话,编译器会报错。
- finally:不论 try-catch 如何执行,finally 一定是最后执行的代码块,所有通常用来处理一些资源的释放,比如关闭数据库连接、关闭打开的系统资源等。
异常处理的基本使用,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代码段:
try {int i = 10 / 0;
} catch (Arithmetic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