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会计人:为什么我神烦“人工智能取代说”?
原创来源:学会计有方法
从财会机器人诞生到马云的无人商店,全行业掀起了一股“人工智能取代说”的热潮。有些财会朋友在一轮又一轮的信息轰炸下,倍感压力!
“人工智能取代说”真的会实现吗?
财会人要集体失业了吗?
这些问题,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很确切的答案,各路人马见仁见智。先来看下几位网友是怎么说的:
@五百击:许多看似需要强认知能力的工作还没被机器所取代,是因为算法还不够先进,运算能力还不够强大,当机器的运算能力足够强时,以至于在认知能力也超过人类时,可能所有的工作都会被替代。
@凤凰涅槃:现在的机器欠缺原创能力、互动能力和谈判能力,一些职业被人工智能代替的可能性比较小,例如:编舞、律师、作家、教师、记者等。
@ame琪:替代性一定程度上是人类特殊性的存在,即什么是只有人才能完成的。举个例子,我可以用人工智能分析舆论导向,却不能让它帮我给隔壁的小哥哥写上一封情书。
对于大部分财会人而言,在这种环境下,每天那么多工作,还要担心被人工智能取代,也是辛苦得不要不要的!但小编认为,财会人是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理由有四: 一是思想
人类与机器的最大区别在于思想。人类能主动思考,机器是算法思维,这就意味着人类的运算能力即使能够被机器取代,但思想是唯一的,机器远远取代不了。
假设财会人与机器一起进行核算比赛,机器比我们算得更准更快,这个在所难免;但如果财会人与机器比赛向老板分析财务报表并提出战略建议,那我想,财会人在语言描述、战略定位等方面都是冷冰冰的机器取代不了的。 二是能动性
财会人无法被机器取代,还因为能动性。机器一旦设定程序、算法,在按部就班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很大的优势。而对于突发情况、紧急事件的处理,人的能动性是独有的,相应的也会做出更快的反应和回答。 三是预见性
机器造出来,是现实的机器;而财会人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现实看未来。 四是情感
这个没什么好说了,正如第三位网友所言,我们可以用人工智能分析各种数据,它却不会为我们流露任何情感。
那么,除了以上这些优势之外,我们财会人还能再怎么去提升自己呢?小编认为,扬长去短是关键!口诀在此,请笑纳: “扬长”口诀
核心优势要跟进,人丑也要有能力;
算法先进家常事,会计也能零失误;
会算会写会撩人,愁死隔壁人工智能! “去短”口诀
去短原则有三条,知行合一最重要;
核算职能要转变,管理职能划重点;
分析监督是关键,企业先锋思维变;
财会奥秘天天钻,财神牵手把友交。
综上,几句话与各位财会人共勉!
1、首先,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人工智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它终将到来,对此我们要摆正心态,勇于接纳;
2、其次,在其尚未成熟的阶段,我们毋庸过分担心“人工智能取代说”,而应该迅速调整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定位、价值优势;
3、第三,综合对行业和自身的分析与评估,扬长去短,你要明白一个道理:你把个人放在什么位置决定了你拥有什么样的机遇。
财会人如果做到了以上3点,
即使“狼”来了也不忧不惧,
因为我们早已成猛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