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挂了,数据如何找回

docker在实际使用中,让运维人员诟病的,除了安全问题外,大概就是数据的问题了

 

很多人在初用docker的时候,很多时候都忘记或不知道docker中需要保留的数据需要挂载到宿主机文件夹到容器内部对应目录(当然除了挂载宿主机目录,还有其他解决方案,我们后面会有文章介绍)

 

当容器因为某些原因挂掉、无法重新启动的时候,他们就认为数据丢失了,找不回了,这也是很多人对docker的一个认识误区,网上没有一篇文章说docker数据的问题,今天详细解释下,docker数据在哪里

 

首先说一下这边以docker-ce 19.03.4版本举例,GraphDriver是overlay2

 

这里说明下,overlay技术是一种虚拟网络技术,这里说的overlay是overlayfs,是一种联合文件系统

 

我们通过docker info简单查看Storage Driver

图片

也可以通过docker inspect 查看镜像或容器的详细信息

图片在GraphDriver部分可以看到使用的是什么文件系统,之前旧内核的系统中的docker的GraphDriver是使用DeviceMapper,由于overlay2性能比devicemapper好,而且新版本docker-ce默认采用,所以这里只研究overlay2

 

从上面的截图可以看到GraphDriver的data部分有四部分,分别是LowerDir、MergerDir、UpperDir、WorkDir,解释这几个概念之前,先来回顾下docker的镜像的分层原理

 

docker镜像是一种轻量可执行的独立软件包, 用来打包软件运行的环境和基于运行环境开发的软件 ,它包含运行某个软件所需要的所有内容,包括代码、运行时的库、环境变量和配置文件

 

docker的镜像实际上由一层一层的文件系统组成,这种层级的文件系统称为联合文件系统(unionFS)

 

UnionFS(联合文件系统):union文件系统(unionFS)是一种分层、轻量级并且高性能的文件系统,它支持 对文件系统的修改作为一次提交来一层层的叠加 ,同时可以将不同的目录挂载到同一个虚拟文件系统下。union文件系统是docker镜像的基础。镜像可以通过分层来进行继承。基于基础镜像(没有父镜像),可以制作各种的应用镜像

 

图片

这种分层最大的好处就是资源共享

 

很多时候,你pull镜像的时候,如果是来源于相同的base镜像,你可以看到,pull的时候,底下的层是已经pulled,而且base64加密id是一样的,这就是因为base镜像资源已经下载,可以共享使用,不需要重复下载

 

在容器中,伴随联合文件系统的一个技术就是写时复制(CoW),该技术是linux内核的一个技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进程间复制操作,在父进程fork子进程后,父子进程共享同一副本,当子进程需要调用exec写入的时候,数据才会被复制,从而父子进程各自有自己的副本

 

结合容器技术来看,当处于镜像态的时候,所有的层级都是只读的,但是当docker run启动为容器态的时候,在基础镜像上添加了一层可读写层,这时肯定会在最上层,可读写层进行文件写入,就需要将要写入的文件从它存在的层复制到可读写层,然后进行读写,并隐藏只读层的旧文件,这个就是利用了写时复制技术

 

回顾了这些基础之后,接着看下overlay2的基础概念及原理

图片

overlayfs在linux主机上只有两层,一个目录在下层,用来保存镜像(docker),另外一个目录在上层,用来存储容器信息。在overlayfs中,底层的目录叫做lowerdir,顶层的目录称之为upperdir,对外提供统一的文件系统为merged。当需要修改一个文件时,使用CoW将文件从只读的Lower复制到可写的Upper进行修改,这个复制出来的临时目录就是Workdir,结果也保存在Upper层

 

以上就是GraphDriver的data部分的四部分,可以从前面的图中看到lowerdir,包含多个层,因为它就是rootfs,容器镜像,也就是我们pull镜像的时候看到的层级

 

overlay2存储在/var/lib/docker/overlay2目录中,如果你只有少数镜像,比较好查看,多个镜像的时候,就只能通过docker inspect的方式查找对应镜像的层级id,然后通过这个id去overlay2目录去找对应的overlayfs目录

 

在该目录下有个“l”目录,这个目录是存放所有overlayfs目录的短名称的,通过软连接的方式与overlyafs目录下的所有目录链接,这个是为了在mount挂载的时候避免参数太长,达到页面大小限制

图片

 

接着我们分别看下LowerDir、MergerDir、UpperDir、WorkDir

 

我这里通过个redis容器来说明,首先是lowerdir,lowerdir因为有多个,你可以一个一个进去看一下,就能够看明白它每个层级存储的东西,如下:

"LowerDir": "/var/lib/docker/overlay2/3d56c8ea55a05f092442c3cdf01c49556a71b8f089a5772413ef566ec68bca31-init/diff

图片

:/var/lib/docker/overlay2/7e6a11d051174f5a71ce038268e6fa8a310d046032ed435b10ed7846f9eb2d92/diff

图片

:/var/lib/docker/overlay2/bbcd520d1d0d62323bcac4a66328164b99fa1704974ceffc412d348c6f7b55e9/diff

图片

/var/lib/docker/overlay2/dee456318494848b5ea4182ddb8f67f25969b121580afa9ff8aa73cf9c0d256e/diff

图片

:/var/lib/docker/overlay2/a45bb32d7cd7d2386d12826e4d8e524b410616d06cf1ec29f2eab03ba3eb80b2/diff

图片

:/var/lib/docker/overlay2/085f1022334a3727171e3d038ed59f69cb0c6199b93a84afeb1e0b1b8674abf1/diff"

图片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diff就是存储该层rootfs的目录,而每个层级里面的link文件里面存储的就是l文件夹下的短名称的超链接,除了最底层,上层都有一个lower文件,该文件里面就存储了它上层的短名称

图片

而work目录,用来联合挂载指定的工作目录

 

图片

接着看MergedDir、UpperDir、WorkDir其实是指向一个层级id,只是目录不同,是不是觉得这个id这么熟悉,其实在LowerDir的最上层的id就是这个,只不过它最后面有个init,这个init稍后介绍,先来看下这三个目录

图片

mergedir对外提供统一的视图,这里可以看到整合了所有lowerdir层级的文件

因为是新启动的容器,upperdir目录没有内容,workdir目录因为写时复制很快,所以通常也无法看到,后面进入容器写入文件进行会在upperdir目录看到内容

关于init层

init层是以一个uuid+-init结尾表示,夹在只读层和读写层之间,作用是专门存放/etc/hosts、/etc/resolv.conf等信息,需要这一层的原因是当容器启动时候,这些本该属于image层的文件或目录,比如hostname,用户需要修改,但是image层又不允许修改,所以启动时候通过单独挂载一层init层,通过修改init层中的文件达到修改这些文件目的。而这些修改往往只在当前容器生效,而在docker commit提交为镜像时候,并不会将init层提交。该层文件存放的目录为/var/lib/docker/overlay2/<init_id>/diff

 

从上面这部分可以看到,所有容器或者镜像的层级目录都存在overlay2目录下,那么一个容器或者镜像是怎么把这些整合起来的?答案是元数据关联,元数据分为image元数据和layer元数据

 

镜像元数据存储在了/var/lib/docker/image/<storage_driver>/imagedb/content/sha256/目录下,名称是以镜像ID命名的文件,镜像ID可通过docker images查看,这些文件以json的形式保存了该镜像的rootfs信息、镜像创建时间、构建历史信息、所用容器、包括启动的Entrypoint和CMD等等,比如刚才的redis镜像

图片

打开该文件,是一个json格式文件,但是没有vim默认没有格式化,通过:%!python -m json.tool工具转换成json格式查看

图片

其中rootfs部分

图片

可以看到对应前面的6层overlayfs,其排列也是有顺序的,从上到下依次表示镜像层的最低层到最顶层

diff_id如何关联进行层?具体说来,docker 利用 rootfs 中的每个diff_id 和历史信息计算出与之对应的内容寻址的索引(chainID) ,而chaiID则关联了layer层,进而关联到每一个镜像层的镜像文件

 

layer元数据中layer对应镜像层的概念,在 docker 1.10 版本以前,镜像通过一个 graph 结构管理,每一个镜像层都拥有元数据,记录了该层的构建信息以及父镜像层 ID,而最上面的镜像层会多记录一些信息作为整个镜像的元数据。graph 则根据镜像 ID(即最上层的镜像层 ID) 和每个镜像层记录的父镜像层 ID 维护了一个树状的镜像层结构。

 

在 docker 1.10 版本后,镜像元数据管理巨大的改变之一就是简化了镜像层的元数据,镜像层只包含一个具体的镜像层文件包。用户在 docker 宿主机上下载了某个镜像层之后,docker 会在宿主机上基于镜像层文件包和 image 元数据构建本地的 layer 元数据,包括 diff、parent、size 等。而当 docker 将在宿主机上产生的新的镜像层上传到 registry 时,与新镜像层相关的宿主机上的元数据也不会与镜像层一块打包上传。  

 

Docker 中定义了 Layer 和 RWLayer 两种接口,分别用来定义只读层和可读写层的一些操作,又定义了 roLayer 和 mountedLayer,分别实现了上述两种接口。其中,roLayer 用于描述不可改变的镜像层,mountedLayer 用于描述可读写的容器层。具体来说,roLayer 存储的内容主要有索引该镜像层的 chainID、该镜像层的校验码 diffID、父镜像层 parent、storage_driver 存储当前镜像层文件的 cacheID、该镜像层的 size 等内容。这些元数据被保存在 /var/lib/docker/image/<storage_driver>/layerdb/sha256/<chainID>/ 文件夹下

图片

每个chainID目录下会存在三个文件cache-id、diff、zize:

图片

cache-id文件:

docker随机生成的uuid,内容是保存镜像层的目录索引,也就是/var/lib/docker/overlay2/中的目录,这就是为什么通过chainID能找到对应的layer目录

图片

如图对应的overlay目录为/var/lib/docker/overlay2/e701317468246c6188f1bff4f9b9c159648d86108bb02e0ef5f224fd49efd1f0

diff文件:

保存了镜像元数据中的diff_id(与元数据中的diff_ids中的uuid对应)

图片

size文件:

保存了镜像层的大小

图片

在 layer 的所有属性中,diffID 采用 SHA256 算法,基于镜像层文件包的内容计算得到。而 chainID 是基于内容存储的索引,它是根据当前层与所有祖先镜像层 diffID 计算出来的,具体算如下:

  • 如果该镜像层是最底层(没有父镜像层),该层的 diffID 便是 chainID。

  • 该镜像层的 chainID 计算公式为 chainID(n)=SHA256(chain(n-1) diffID(n)),也就是根据父镜像层的 chainID 加上一个空格和当前层的 diffID,再计算 SHA256 校验码。 

     

综合上述一个完整的容器层如下图:图片

回到开头,启动后的容器数据存在哪里?

 

可以肯定的是在可读写层,结合overlayfs原理看,就是在upperdir,也就是可读写层中的diff目录,比如我们进入容器,在home目录下写入个测试文件,然后查看diff目录

图片

图片

在mergedir目录下同样也有该文件

图片

 

从实际中看,并不是所有数据都在这个目录,当启动容器的时候通过挂载本地目录的形式映射容器内部目录的时候,数据不再存储在overlayfs,而是直接存储在本地映射的目录

 

另外一种情况是,当使用dockerfile指定workdir的情况下,启动容器会自动挂载一个volume目录到workdir目录

图片

那么这个时候,存在workdir目录下的数据会存在自动映射的Source目录下

 

总结如下:

只要不删除容器,数据完全可以找回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535403.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TCP总结

TCP这些东西&#xff0c;基本每个程序猿都或多或少是掌握的了。虽然感觉在实际开发中没有什么用武之处&#xff0c;但&#xff0c;面试他要问啊 而最近大家伙过完年&#xff0c;也都在准备春招&#xff0c;我也一样。阅读了一些okHttp源码之后&#xff0c;又屁颠屁颠地跑回来重…

Shell 中各种括号的作用

一、小括号&#xff0c;圆括号&#xff08;&#xff09; 1、单小括号 () ①命令组。括号中的命令将会新开一个子shell顺序执行&#xff0c;所以括号中的变量不能够被脚本余下的部分使用。括号中多个命令之间用分号隔开&#xff0c;最后一个命令可以没有分号&#xff0c;各命令和…

linux基线核查脚本

#!/bin/bash #version 2.0cat <<EOF ************************************************************************************* ***** linux基线检查脚本 ***** ************************************************************************************* *…

LDAP命令介绍---dsreplication

可以使用此实用程序来配置服务器之间的复制, 以使服务器数据保持同步。要正确进行复制, 必须先使用 enable 子命令启用复制, 然后再使用 initialize 子命令将一个服务器的内容初始化为另一个服务器的内容用法: dsreplication {子命令} {选项}可用子命令:disable对指定服务器中…

LDAP命令介绍---dsconfig

此实用程序可用于定义目录服务器的基本配置 用法: dsconfig {子命令} {选项} 获取子命令用法列表: --help-distribution 显示与 分发 相关的子命令 --help-general-configuration 显示与 一般配置 相关的子命令 --help-integration 显示与 集成 相关的子命令 --…

LDAP命令介绍---dsconfig子命令----help-distribution显示与分发相关的子命令

此实用程序可用于定义目录服务器的基本配置用法: dsconfig {子命令} {选项}可用子命令:create-distribution-algorithm创建分发算法create-distribution-partition创建分发分区create-workflow-element --type distribution创建分发工作流元素create-global-index创建全局索引…

LDAP命令介绍---ldappasswordmodify口令修改操作

此实用程序可用于在目录服务器中执行 LDAP 口令修改操作用法: ldappasswordmodify {选项}其中 {选项} 包括:-a, --authzID {authzID}应更改口令的用户条目的授权 ID -A, --provideDNForAuthzID将绑定 DN 用作口令修改操作的授权 ID -n, --newPassword {newPassword}为目标用户…

LDAP命令介绍---dstune

此实用程序可用于帮助您优化 OUD 目录服务器。 您可以选择自动或基于其他标准 (例如, 内存限制或服务器将包含的数据) 优化服务器用法: dstune {子命令} {选项}可用子命令:data-based使用描述目录服务器将包含的数据的信息优化服务器。使用 --ldifFile 可基于 LDIF 文件的内容…

LDAP命令介绍---dsreplication--initialize

initialize 将目标服务器中指定基础 DN 下的数据内容初始化为源服务器的内容。要正确进行复制, 在启用复制后必须执行该操作 (也可以使用 initialize-all 达到该目的) initialize-all 对于正在复制其内容的所有服务器, 将它们指定基础 DN 下的数据内容初始化为指定…

LDAP命令介绍---dsreplication--enable:DISABLE

enable 用法: dsreplication enable {选项} 更新服务器的配置以复制指定基础 DN 下的数据。如果某个指定的服务器正在复制其他服务器中基础 DN 下的数据, 执行此子命令将会更新所有服务器的配置 (因此, 对于每个添加到复制拓扑中的服务器, 将都能执行一次命令行)全局选项:请参…

LDAP命令介绍---import-ldif

[oracleoud bin]$ ./import-ldif --help 此实用程序可用于将 LDIF 数据导入目录服务器后端用法: import-ldif {选项}其中 {选项} 包括:-l, --ldifFile {ldifFile}要导入的 LDIF 文件的路径 -A, --templateFile {templateFile}用于生成导入数据的 MakeLDIF 模板的路径 -a, --ap…

LDAP命令介绍---verify-index--验证索引

[oraclelocalhost bin]$ ./verify-index -b "DCCOM" telephoneNumber 在解析命令行参数时出现错误: 参数 "telephoneNumber" 没有以一个或两个破折号开头, 并且不允许未命名的结尾参数 此实用程序可用于确保基于 Berkeley DB Java Edition 的后端中的索引…

LDAP----manage-account

[oraclelocalhost bin]$ ./manage-account -D "cndirectory manager" -j pwd-file get-all \ > > --targetDN uidkvaughan,ouPeople,dcexample,dccom 在解析命令行参数时出现错误: 无法接受为参数 -j 提供的值 "pwd-file": 为参数 bindpwfile 指定…

LDAP组的概念以及命令

Oracle统一目录支持组&#xff0c;组是作为单个对象管理的条目集合。通常&#xff0c;目录管理员配置打印机组、软件应用程序组、员工组等。在为一组用户分配特殊访问权限时&#xff0c;组尤其有用。例如&#xff0c;您可以配置一组访问管理器&#xff0c;并分配权限&#xff0…

oracle中修改process

可以用如下命令查看数据库连接的消耗情况 select b.MACHINE, b.PROGRAM, b.USERNAME, count(*) from v$process a, v$session b where a.ADDR b.PADDR and b.USERNAME is not null group by b.MACHINE, b.PROGRAM, b.USERNAME order by count(*) desc 在 oracle中&…

V$LICENSE表结构

V$LICENSE V$LICENSE 显示有关许可限制的信息。 列名 数据类型 描述 SESSIONS_MAX NUMBER 实例允许的最大并发用户会话数 SESSIONS_WARNING NUMBER 实例的并发用户会话的警告限制 SESSIONS_CURRENT NUMBER 当前并发用户会话数 SESSIONS_HIGHWATER NUMBER 自实…

升级ssl和ssh

#/bin/bash#需要手动修改的变量 version"ssh_8.6p1" #定义版本号 soft_dir$(cd "$(dirname "$0")"; pwd) # 上传安装包的目录 ssl_media"openssl-1.1.1k.tar.gz" #ssl软件包名 ssh_media"openssh-8.6p1.tar.gz" # ssh软件…

zabbix5.2安装-linux

一.编译安装httpd1.删除旧版httprpm -qa | grep httpd rpm -e --nodeps rpm -qa | grep httpd find / -name httpd --delete find / -name httpd -help find / -name httpd -exec rm -rf {} \; 2.安装httpd-2.4.38.tar.gz http://httpd.apache.org/download 安装apr-1.6.2.…

安装python3.9

GCC版本 这个版本的编译器不适合编译Python3.9&#xff0c;在编译时会产生如下的错误。我们用这个老版本编译器编译一个新的GCC 9.2版。 Could not import runpy module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File "Python-3.8.1/Lib/runpy.py", line 15, in <mod…

备份程序包脚本

#! /bin/bash if [ $# ! 1 ];thenecho "USAGE: sh $0 /路径/包名"exit 1 elsePackage_Path_Full$1Dir_Path${Package_Path_Full%/*}Package_Name${Package_Path_Full##*/}if [ -e $Package_Path_Full ];thenif [ -d $Dir_Path/bak ];thenif [ -d $Dir_Path/bak/d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