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测验试题编写的策略初探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测验试题编写的策略初探
摘 要 教学检测既是检验教学成败的重要工具,又是改进其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计算机专业教学检测的内容、难度、实施程序等都必须根据计算机专业教学目的、要求及其内容来制定;计算机专业在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学习结果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点;计算机专业强调原理的理解与技能的形成与熟练的相互渗透,学习过程注重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内在统一;在分析计算机专业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合适的评价方法,不能无视计算机专业的学科特点,盲目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法;试题的编写要注意考察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脱离实践考察对原理的死记硬背;注意考察学生对有关概念原理的理解水平和创造性应用能力以及考察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教学评测、试题编写
教学检测既是检验教学成败的重要工具,又是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与其他学科相比,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内在统一,因此在进行专业测试时应结合专业特点探索合适的评价方法,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法。本文就如何编制计算机专业测试试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明确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如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加涅认为“教育课程的重要的最终目的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数学和物理问题、健康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个人适应性问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就是要在应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测试要综合考核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实际表现,不仅要考虑对概念掌握、原理理解等认知活动的评价,还要考虑如何评价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技术设计、技术操作和技术优化,更要考虑如何评价综合任务体现出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等。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常见的测试题型及其适用范围
常见的各种测试题型有:选择测验、补充测验、限定性表现性评价和拓展性的表现性评价。
(一)选择测验
选择类的测验试题在呈现的问题和期望学生做出的反应等方面都不复杂。尽管这类试题也可以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其典型方式是呈现一个单一的、有明确限定条件的问题,要求学生选出唯一正确或最佳的答案,测验的真实性(指任务在多大程度上模拟了真实生活中的实际表现)低,主要适用于结构良好的、有唯一解的评价任务。
选择型测试的优点是可以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大量的任务,评价结果可以依靠人工或机器迅速评出分数,这种测验的高效率无疑是其能够被广泛使用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选择型测试的反应有明确的对错之分,由此得到的最终评价具有完全的客观性。因此应理性对待选择型测试,只要合理优化试题,这类试题也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测试效果。
(二)补充测验
要求学生通过补充一个单词、短语或一篇完整的话语做出反应,主要包括填空题、简答题等。这类试题所要求的反应较自由,因此比选择测验更具有真实性。例如计算机编程语言考试中的看程序写结果、程序改错分析、程序填空都属于这类试题,这类试题对评分者有一定的要求。
(三)限定性表现性评价
关注学生在一个限制性的任务中的实际表现。目前计算机考试中的技能测试大量采用了此类试题,例如在限定时间内输入一篇文章;按要求给一段文本设置格式;按要求对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等。
这类试题可由机器迅速评出分数,评分迅速、高效、客观。试题的真实性也很好,但是这类考试需要软硬件的支持,出题和评分都需要专业编程人员参与,因此此类考试成本较高。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目前社会上关于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一些考试,越来越多的采用这种形式。
(四)拓展性的表现性评价
拓展性的表现性评价试图完全模拟真实生活中的表现,具有很高的真实性。例如,制作一篇关于某种产品介绍的多媒体演示文稿;使用计算机分析某商场的销售情况,从而得出某种有价值的信息;按要求写出一段程序等。但是由于此类评价所需的时间较长,对教师评分的要求很高。因此不适合集中式的统一测试,只将表现性评价所蕴含的价值、意义作为以其他方式进行评价的指导。
三、编选测试试题
编选测试试题是一项繁杂、细致的工作。为科学地进行测试,应根据测试的目的,制定编题计划,根据这一计划编选题目,再集合成测试试卷。有效的测验题目能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