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似乎变成一个鸡肋,逐渐没有多少人买了。就算拥有,抱在怀里把玩的机会少了,躺在角落吃灰的时候多了。曾经,没有人能拒绝平板电脑的诱惑。有了平板,你仿佛跻身上流社会。不经意间拿出时的从容,打开皮套时的自信,小心的手势表现出的教养,那种感觉时尚且不失气质。更重要的是,平板太实用了。可以看电子书,可以煲剧,还可以打游戏,而这些只要你人摊在床上就可以做到。平板的出现,拯救了懒人。
键盘是桎梏,鼠标是牢笼,平板是自由。/图虫创意
但随着手机大屏化和笔记本轻薄化的发展,夹在中间的平板电脑,显得越来越尴尬。尤其在“Bigger than bigger”的iPhone6面世之后,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已经连续19个季度下滑。煲剧用手机足矣,打游戏根本不如台式好操控,看电子书还是Kindle不伤眼。平板电脑似乎变成一个鸡肋,逐渐没有多少人买了。就算拥有,抱在怀里把玩的机会少了,躺在角落吃灰的时候多了。有人说,平板电脑的个人消费场景越来越少,但未来在专业领域大有可为,比如教育、餐饮、医疗等服务行业。“互联网+”嘛,传统行业信息化,听着是一件好事。实际上却大有文章。曾经的宠儿2010年,乔布斯的一张PPT,让平板电脑这个不温不火的概念,真正成为了时代宠儿。这一年,他发布的产品是iPad。轻薄时尚的外观,完整的应用生态,只有不到iPhone一半的价格,让这个只有一本书大小的电子屏幕,引领了数码潮流的前进方向。当年第一代iPad的销售量,28天就达到了100万部。而2007年的第一代iPhone,用了74天才卖到这个数字。乔布斯开创了一个时代。/图虫创意
这边带头大哥振臂一呼,那边山寨好汉蜂拥模仿。当时在深圳华强北有一座大楼,叫桑达电子市场。外观上看普普通通,一度却是全球最大的平板电脑批发市场。最火爆的一年是2012年,这年平板在中国的出货量,是2011年的3倍多。这样的狂热,引得各路豪杰争相入局。做MP3的,做手机的,做随身听的,全都来做平板电脑了。有一位业内人士半开玩笑地说,“最典型的是,我有两位做皮鞋鞋底的朋友。突然有一天,他们拿着一个模具找到我,希望我原来的东家可以供应他们平板电脑”。不断涌入的“掘金者”,让这块本来可以很肥厚的蛋糕,变得渣都不剩。当时主打平板的批发价一下从500多元降到300多元,每卖1台只能挣15元,这钱在深圳只能买一份猪脚饭。大浪淘沙之后,屹立不倒的自然是王者。据Strategy Analytics报告,就算是市场萎缩的2018年,iPad全球市场份额依然以25.8%雄踞冠军。三星和亚马逊也不甘落后,但份额加起来也不如苹果。国内的厂商中,只有华为和联想挤进世界5强。也不是谁都买得起这些一线品牌。尤其在平板电脑刚刚兴起的那几年,90初都还在读大学。买一部笔记本电脑最少也要三四千元,这不是每个家庭都负担得起的。但买个平板,老师发下来的PPT有的看了,下载的电子书方便读了,装个百度影音或者快播,还可以扫描到附近网友在看的最新大片,闲暇之余拿起来,联机赛赛极品飞车……妥妥的学习娱乐两不误。当时在学生群体中,联想、台电、昂达的平板都颇受青睐。千元左右的价钱,搭载开源的安卓系统,应用比苹果还丰富许多,一时间拯救了囊中羞涩又想过一把平板瘾的人们。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平板更是刚需。和同事讨论方案,用平板演示,轻便直观,比干讲效率高很多。销售更加依赖平板,和客户签约时,这种无纸化的方式,很好解决了纸质合同不易保存的难题。甚至有人买了一种平板电话,接听的瞬间,屏幕比脸大多了,让我顿时产生一种土味和洋气交织的复杂感受:可能这就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吧。有钱任性,没钱只能等着天上掉馅饼。在平板最为风行的那几年,几乎每个发年终奖的公司,都会选择平板电脑作为大奖。这家中国台湾的公司,叫智威汤逊,2013年直接取消抽奖环节,改为人手发一部iPad,真是幸福死了。/截图自中国网
预算充足的公司选择iPad或者iPad mini,预算紧张一些的会选择华为、小米。但不论如何,抽中的瞬间,一年的熬夜加班似乎都变得无足轻重,只有手上的平板是上天最好的恩赐。时至今日,我国平板保有量已经可以达到每8人就有一台。却仿若英雄迟暮,可能只有它上面搁着的灰尘,可以见证曾经的荣光了。安卓向左,苹果向右平板电脑的没落,是命中注定。它的出现,本就是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折中主义”的产物。2010年平板诞生的那一年,也是iPhone4的生日。3.5英寸的屏幕,在当时并不算小。一年后诞生的安卓机王M1也才4英寸。但要是想看个剧或者书,可能眼睛都得瞪出重度近视来。但当时的笔记本电脑,动不动就5斤多重。背个电脑出去,就像背着几块板砖,一来一回肩膀都要废了。平板电脑很好解决了手机和笔记本的痛点。但解决痛点的不只有平板,还有手机和笔记本自己。对于平板,不论向左还是向右,都只剩一条绝路。/图虫创意
2013年是手机大屏化元年,这一年三星推出了Galaxy mega,当时这个系列的屏幕最多可以达到6.3英寸。由于屏占比低,整个手机显得大而笨重,难以单手持握。所以,mega并未对平板电脑构成威胁。真正构成威胁的,是2014年面世的iPhone6和iPhone6 Plus。尤其是后者,5.5英寸的尺寸既可以单手持握,又方便观看视频,比捧个平板还要轻便许多。这年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4G商用。大屏手机的迅速普及,和4G带来的网速提升,使得移动视频门户爆发性发展。而这些都在无形中消解着平板手机的用户量,和在线时长。一年后,也就是2015年,苹果发布了首款MacBook,重量还不足2斤。虽然价格不菲,但开创了笔记本轻薄化的先河。此后不到一年,联想发布了Yoga。其他厂商也不甘落后,比比谁更轻更薄。前有笔记本堵截,后有智能手机追击,尴尬中的平板电脑,疲软了。如今的平板,还能干什么?切水果吗?/图虫创意
从2015年至今,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已经连续19个季度下跌——还差一个季度,就可以集齐5年。根据IDC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度,同比虽然有上涨,但环比下跌的趋势依然没有缓解。面对巨变的市场形势,苹果和安卓选择的路截然相反。今年7月,谷歌公开发表声明称,将不再推出Pixel系列平板电脑,也不会专门研发针对平板的操作系统。苹果却在今年的WWDC大会上宣布,会独立研发一款针对iPad的操作系统。名称简单直接,叫iPadOS。还有消息称iPad未来将可以使用鼠标。好吧,既然都可以用鼠标了,那是不是把键盘也配备一下?等下,那我还干嘛要买iPad呢?买MacBook Air不好吗?苹果和谷歌走出来的路,看似截然相反,却似乎殊途同归,都是平板的末路和悲歌。破局还是绑架有分析称,未来平板的应用市场虽然难免萎缩,但有望朝着细分市场发展。其一,是进入了部分服务行业,比如餐饮业。哪怕就是在几年前,在餐馆坐下、用一部平板电脑来点菜,还是一件特别“新潮”和“时髦”的事儿,可几年过去,也换成了手机扫码点餐。桌面的那些平板,要么按键失灵,要么页面停止更新,真正成了鸡肋。其二是中老年市场。对于他们而言,智能手机屏幕容量有限,平板在保证字体大小的同时可以容纳更多的信息量。而且中老年碎片时间多,可以用平板更多享受视频流媒体服务。再有就是是青少年教育市场。往大了说,平板电脑进课堂是为了教育信息化的谋篇布局。往小了说,用平板电脑可以承载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如视频、动图等,比看书不知道有趣多少。这么看来,平板电脑似乎还是大有可为。平板电脑的黄金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图虫创意
对于中老年市场而言,子女送给父母一部平板,这是孝顺。不论用或者不用,都是尽一份心,有利而无害。但对于青少年市场就不是这么简单了。据光明网报道,早在2016年,山东邹平县黄山中学推广“平板教学”就曾引发争议。一款千元级别的平板电脑,被抬价到2800元进行售卖。谁要是不买,就打电话给家长催,直到你买为止。3年后,这种戏码依然遍地都是。据澎湃新闻报道,河南商丘市第二高级中学向学生推荐购买价值3980元的平板电脑,接近4000元的天价令不少学生家长不满。对此,商丘二高一名副校长回应称,自2018年年底,学校推行信息化教学,价格包含1000余元的平板费用及2000余元、三年有效的教学资源费用。这名副校长还强调,学校是本着自愿的原则,并未强制学生购买。但他又补充了一句,学校会将购买平板电脑的学生单独分班,进行信息化教学,其他学生另外分班,用传统的方式教学。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截图自新浪微博
这位副校长好歹还敢承认,平板只值1000多元,是里面的教学资源比较值钱。自愿的原则体现着他对学生自由意志的尊重,分班教学又在暗示着不买的后果。如果学校推销的是一套卷子,一套教辅,顶多几百块钱也就认了。平板里的教学资源,可是几十个G呢,都是教师们的心血,2000元过分吗?呵呵……一个平板,成了分班的入场券,成了敛财的通行证,成了教学的墓志铭。“仁至义尽”的是,起码他还能明码标价,广州一家知名复读机构就没这么直白了。新周刊探访得知,这家机构一年4万余元的学杂费里,就包含了平板电脑的费用。当我想要了解明细,得到的却是对方语焉不详的回答。老师的作业,会通过平板下发。学生的习题,必须拍照通过平板提交。但平板上又做不了笔记和批注,有的图片本身就看不清楚,也无法缩放查看。开发出这么烂的系统,还能堂而皇之打着“教育信息化”的旗号招摇过市。科技是要向前看的,教育却要向人看。体验欠佳的产品,固然应当优化升级,改善体验。但平板电脑的存在,完全可以被手机、笔记本、幻灯片甚至电视取代。用本应淘汰掉的产品,加上糊弄欺骗的手段,夹杂一些花里胡哨却又不实用的内容,美其名曰“互联网+教育”,这是根本不是教育。平板电脑,如果没有更实用、更贴心的升级迭代,那就还是说一声再见吧。✎作者 | 土卫六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号:xzk96818推 荐 阅 读点 击 标 题 即 可 阅 读 全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