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个问题引发的血案:
手写源码实现Promise.prototype.finally。
我们知道,对于promise来讲,当状态敲定,无论状态兑现或拒绝时都需要调用的函数,可以使用Promise.prototype.finally的回调来实现。那么如何手写实现Promise.prototype.finally呢?问题恐怕并不很简单,本文主要做finally的细节和实现做一些详细的解读。
finally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可以让你避免在 promise 的 then() 和 catch() 处理器中重复编写代码。
以上为mdn中关于finally作用的解释。
finally的返回值
立即返回一个等效的 Promise 对象。
即finally返回的仍然是一个promise。
finally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finally()
在内部调用其调用对象上的then
方法。
这给了我们模拟实现finally的思路:即我们调用then方法即可:
Promise.prototype.finally = function (onFinally) {return this.then((value) => {},(err) => {});
}
finally回调接收什么参数
就Promise.prototype.finally(onFinally)而言:
onFinally
回调函数不接收任何参数。这种情况恰好适用于你不关心拒绝原因或兑现值的情况,因此无需提供它。
因此,我们可以对上面的代码增加回调执行,这只需要再then的两个回调中都调用即可,如下:
Promise.prototype.finally = function (onFinally) {return this.then((value) => {onFinally();});}, (err) => {onFinally();});
}
以上代码有一个问题:
即虽然我们实现了无论兑现或者拒绝都调用 onFinally回调,但是不能保证onFinally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时,onFinally已经执行完毕。
解决方案是使用Promise.resolve包裹一层,如下:
Promise.prototype.finally = function (onFinally) {return this.then((value) => {Promise.resolve(onFinally()).then(() => {});}, (err) => {Promise.resolve(onFinally()).then(() => {});});
}
finally如何链式传递值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已经实现了无论promise兑现或拒绝都调用同一个回调,这看起来似乎已经达成了目标,但不要忘了,我们的finally仍然返回一个promise。
这个返回的promise如何接收之前的promise的值,又如何传递值给后面的promise,就成为了最重要的问题。
因此,工作还没有结束!对于返回值,mdn给出了说明:
返回等效的 Promise。如果处理程序抛出错误或返回被拒绝的 promise,那么
finally()
返回的 promise 将以该值被拒绝。否则,处理程序的返回值不会影响原始 promise 的状态。
finally()
调用通常是透明的,不会更改原始 promise 的状态。例如:
- 与
Promise.resolve(2).then(() => 77, () => {})
不同,它返回一个最终会兑现为值77
的 promise,而Promise.resolve(2).finally(() => 77)
返回一个最终兑现为值2
的 promise。- 类似地,与
Promise.reject(3).then(() => {}, () => 88)
不同,它返回一个最终兑现为值88
的 promise,而Promise.reject(3).finally(() => 88)
返回一个最终以原因3
拒绝的 promise。
也就是说finally返回的新promise,与onFinally回调的返回值没有关系,而是透明传递之前的promise的值。因此上面的代码变为:
Promise.prototype.finally = function (onFinally) {return this.then((value) => {return Promise.resolve(onFinally()).then(() => {return value;});}, (err) => {return Promise.resolve(onFinally()).then(() => {throw err;});});
}
关于三层return的解释
第一层return:finally的返回值。
通过调用then得到一个新的promise,并将其作为返回值。如果没有这个return,整个finally就没有返回值。
第二层return:then的返回值。
如果没有这个return,then将以undefined作为返回的promise的兑现值,这显然不符合预期。这里显然应该是返回一个新promise,新promise应该将之前的promise的值透明传递。
第三层return:新promise的传递值。
根据透明传递,因此对于value直接return value;对于err,则直接throw err;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