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看置顶博文)https://blog.csdn.net/GenuineMonster/article/details/104495419
目录
一、元组的定义
二、元组的遍历
三、代码格式
一、元组的定义
1、元组:不可变的列表称为元组。这个是相对于普通列表而言的,普通列表可以单独变更某元素的值,而元组里元素的值不能单独变更,只能“全部覆盖”。
2、元组看起来犹如列表,但使用圆括号而不是方括号来标识,一旦定义元组后就可以用下标(“索引”)访问其中的元素了。
接下来用代码及运行结果对元组定义进行解释:
#made by Jeffery
#10.19
yuanzu=(100,200) #创建一个元组
print("元组中的元素有:")
print(yuanzu[0]) #输出元组的第一个元素
print(yuanzu[1]) #输出元组的第二个元素#元组“全部覆盖”举例:
yuanzu=(300,400) #将元组里的元素同时覆盖为其它元素
print("元组中的元素有:")
print(yuanzu[0]) #输出覆盖元组的第一个元素
print(yuanzu[1]) #输出覆盖元组的第二个元素
从上面代码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元组中的元素不能单独改变,如果想改变元组,只能将元组里的元素同时覆盖为其他元素。这就是对元组不可改变的描述。“ 相比于列表,元组是更简单的数据结构。如果需要存储的一组值在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部都不变,可以使用元组。”
如果单独用如下语句对元组中的某一元素进行修改,控制台会提示如下信息:
yuanzu[0]=300
yuanzu[1]=400
二、元组的遍历
元组的遍历和列表的遍历是一样的,举例说明:
#made by Jeffery
#10.19
yuanzus=(100,200) #创建一个元组
print("元组中的元素有:")
for yuanzu in yuanzus:print(yuanzu)
三、代码格式
随着我们学习内容的增加,我们编写的代码越来越庞大,所以有必要在此时学习一些“约定俗成” 的代码格式,从而增强代码的易读性。PEP 8是最古老的PEP之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查看。
1、缩进:PEP 8建议每级缩进都是用四个空格,在Pycharm中一个制表符的举例就是4个空格。这样一来,既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又留下了足够的多级缩进空间。(在程序中混合使用制表符和空格可能会导致极难解决的问题)
2、代码每行不要超过80字符。Pycharm界面右侧有一条竖线,这样一来就能帮助程序员控制代码行的行长了。如下图所示:
3、空行:使用空行将程序的不同部分分开,但是不可使用过多的空行,个人觉得1-2行即可。空行不会影响代码的运行,但可能会对代码的可读性有影响。
多看他人代码,慢慢体会代码格式的艺术性,让我们努力提高代码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