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9年,物理机最后一张王牌也败给了云计算,无论从成本还是性能的角度,都没有不选云计算的理由,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2019的云计算市场格局,依旧是马太效应凸显、大者恒大的趋势继续,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变数和高光时刻。
这一年,Oracle败走中国,IBM深陷裁员风波,EMC卖身戴尔后持续低迷,云计算不仅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还大举杀入传统IT厂商的腹地,搅得乱云飞渡。
这一年,人工智能、物联网、5G、微服务等持续与云计算的深度融合,将“含云量=含金量”的烙印深深刻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动机上。
这一年,云计算成为企业最热门的话题,但凡大会言必称全面上云,你不知道云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多少企业在做年终总结的时候都在掂量自己有多少“含云量”。
2019年的云计算注定不平凡,因为它并不满足按部就班的迭代更新,而是不断寻找突破点,塑造了了转折点,充满了闪光点。2019年云计算有哪些高光时刻,一起来回顾一下:
全面上云拐点已到:再不上云就晚了
云时代的热度也已经持续了10年以上,但云对传统IT的渗透速度却始终不够快,这一情况从2019年开始将被改写。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上海云峰会上指出,今年是从传统IT向云计算全面转移的分水岭,与之相印证的,是企业纷纷将IT系统全面上云,以及各种政务云纷纷上线。
以浙江政府为例,已有135个部门、1000多个系统在政务云上运行,未来3000多个系统将全部迁到阿里云上运行。掌上办公平台覆盖了浙江省市县网格六级政府工作人员,目前已建的组织数是25万个,上线应用是684个,有超过118万公务人员使用。除了浙江,广东、江苏、河南、重庆等省市加快了上云的步伐,各地政府纷纷成立云计算+大数据局,推动“云+数”的一体化建设。
企业上云更是激烈,从2018年开始,服装行业先掀起了一股上云潮,安踏、李宁、特步、百丽、雅戈尔等陆续上云,看上的不仅是云的稳定和弹性,还有背后独特的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以特步为例,其历时3年与阿里云合作打造了“特步全渠道零售平台”,给企业带来净利润61%的飙升。
银泰、大润发、联华等大型商超也加入上云阵营,摆脱了过去一到大促就出问题的窘境。银泰在2019年双11期间的峰值支撑能力达到了平日的20倍之多,这对一个有限空间内的消费形态来说是个非常傲人的成绩。
业内人士见面的谈话不是“吃了么?”,而是“上云了么?”。企业们纷纷开始用“含云量”向外传递数字化升级的信号。全面上云的“拐点”,也许正是云计算通向第二个十年的新“起点”。
传统IT大溃败 云计算杀入大银行核心系统
谁会杀死传统IT?这个答案可能要从金融行业身上找。
金融行业被视为“皇冠上的明珠”,长久以来,银行、证券等产业都是高端IT镇守的重地,但云计算还是把这扇重兵把守的城门撬开了个大口。
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对于以云计算为代表的创新技术,一直秉持开放态度。早在2016年,银监会就提出要求:“2020年,银行业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系统,必须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他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
目前,我国金融行业IT架构和云架构的格局,是由IBM为代表的传统IT服务商,阿里云为代表的互联网机构,兴业数金、山东城商联盟等银行系金融云子公司三方主导。
虽然IBM们的市场份额仍是第一,但早已不是是当年那般高高在上。这一年,腾讯云为张家港农商银行开发了分布式核心系统,让商业银行用上了国产数据库;百度云与浦发银行联合开发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级联盟链治理平台项目顺利落地;阿里云更是与国内某金融机构合作启动去IBM大机的工作,并已制定出分阶段的技术方案:第一步是先把IBM大机外围的系统逐渐迁移到金融级分布式的云平台之上,然后第二步,开始把大机上的核心应用往这个云平台上迁移。
阿里云新金融事业部总裁刘伟光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阿里云已经准备好进入大型银行核心系统,目标是推翻IBM大机的垄断地位。
目前,国内还有20多台IBM大机,全部在金融领域,分布在中国最顶级的大型银行,以及全国性的金融交易中枢系统,一台大机一年维护成本高达上亿元,这也是IBM赖以生存、利润率最高的产品之一。
当传统IT的核心地带开始崩塌,就离全面溃败不远了。
where invent happens:创新在云端发生
与英特尔这些牙膏厂不同,云厂商一直在与客户面对面打交道,充分了解不同的用户有哪些不同的需求。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为提升云服务的计算能力,在芯片、数据库、操作系统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创新也在这里频频发生。
2018年的re:Invent大会上,AWS发布了首款基于ARM架构的自研服务器芯片,1年后,AWS推出了升级版Graviton 2,比上一代快了20%。虽然ARM芯片比英特尔性能上要差一些,但前者更便宜,耗电更少。英特尔最强服务器芯片售价高达几千美元,但是ARM服务器芯片售价不到1000美元。
这一动作对未来将产生巨大影响,它不仅给用户带来更低价的云服务,更是帮AWS降低了对英特尔、AMD服务器芯片的依赖——AWS改变了处理器和服务器市场的力量。
不难发现,IT创新中心已从上游硬件厂商向云厂商转移,云上的创新直接改变了游戏规则。
不只亚马逊,2019年10月,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发布了第三代神龙云服务器架构,在IOPS、PPS等方面提升5倍性能。业内把神龙称为过去五年云计算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它打破了物理机一定比云服务器性能好的神话,消除了虚拟化带来的性能损耗,这意味着“云上的争抢资源”可能永远不会再有了,云计算也从过去相对独立的“标准硬件+分布式系统软件”走向一个软硬件超融合的系统架构。
物理机最后一张王牌也败给了云计算,无论从成本还是性能的角度,都没有不选云计算的理由,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巨头抢占云原生高地:市场全面进入云原生时代
2019年注定是云原生最为风光的一年,这一年,DevOps、微服务、容器、服务网格,都呈现了碾压众生的姿态。无论从云厂商还是客户视角,都验证了一个事实:云计算市场将全面进入云原生时代。。
云原生(CloudNative)概念最早由Pivotal公司的Matt Stine于2013年首次提出。2015年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成立,把云原生定义为包括:容器化封装+自动化管理+面向微服务。2018年,CNCF又更新了云原生的定义,把服务网格(Service Mesh)和声明式API给加了进来。
在KubeCon 2019上,主办方CNCF基金会透露,中国对整个云原生领域贡献很大,中国的 K8s contributors 在全球所有贡献者中排名第二, 26% 的 Kubernetes 认证供应商来自中国。
会上,阿里云发布了国内首个“开放云原生应用中心 - Cloud Native App Hub”; 腾讯云推出了多款适用于企业不同场景的云原生技术产品,主要包括企业级容器服务平台TKE、容器服务网格、Serverless 2.0和一站式DevOps四大产品;华为云开源智能边缘项目 KubeEdge 1.0正式亮相。此外,京东、青云、微众等厂商相继推出自家的云原生产品。
根据信通院《中国云计算开源发展调查报告(2019年)》,超过七成的企业已经使用容器技术或正在测试应用环境,这之中36.4%的企业已经使用了容器技术。云原生成为突破转型瓶颈的重要路径。
“云原生是释放云计算价值的最短路径。”阿里云云原生应用平台负责人叔同认为,最早创造和应用容器技术的是互联网公司,今天有了开放标准的云原生生态,使得容器技术得到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开发者使用容器构建应用,共同享受这一技术红利。
“云原生+开源”这一组合,将成为接下来释放云潜能的火力支撑,从今年两会(KubeCon + CloudNativeCon 和 Open Source Summit)合办就可窥出一二。
后语
2019年云计算风光无限,上述几点只是冰山一角。不可否认的是,云计算改变了商业模式,改变了研发模式,也改变了业务成功的模式,最终改变了整个市场的运行模式。
细心的人已经观察到,整个 IT 基础架构向云迁移的大趋势,传统 IT 式微已是一个不可逆的历史潮流。在这乱拳打死老师傅的云计算面前,传统 IT 厂商别无选择,只有转型。而对企业而言,如何搭上全面云时代的浪潮,才是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关键,传统 IT 厂商如此,互联网新贵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