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悟鹏
来源 | 阿里巴巴云原生
头图 | 下载于视觉中国
Kubernetes 在生产环境中的采用率越来越高,复杂度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稳定性保障的挑战越来越大。
对于基于 Kubernetes 的云产品,稳定性保障已成为基本诉求,稳定性缺陷会给产品带来巨大的损失,如用户流失、用户信心下降、产品迭代速度变慢等。
虽然基于 Kubernetes 的稳定性保障很重要,但业界缺少基于实践的标准化稳定性保障方案,导致同样的问题在同一产品或不同的产品中重复出现,最佳实践不能应用在更多相同技术栈的产品中,不同产品形成的稳定性保障最佳实践也不能互补。
为此,基于过去的开发实践以及基于 Kubernetes 的稳定性保障经验,尝试形成《Kuberentes 稳定性保障手册》,将稳定性保障最佳实践进行沉淀,使得人人对 Kubenretes 稳定性保障的理论形成全面的理解,相应的工具和服务成为基础设施,复用在类似技术栈的产品中,加速稳定性保障最佳实践的传播、迭代和应用。
本篇文章作为《Kubernetes 稳定性保障手册》第一篇文章,以抽象稳定性保障中的核心内容,作为稳定性保障最简使用手册。
极简手册目标
1min 理解稳定性保障目标
3min 把握稳定性保障全局视图
一站查找稳定性保障推荐工具或服务
稳定性保障目标
满足服务或产品对稳定性的诉求
加速服务或产品的迭代
稳定性保障检查项
维度 | 检查项 |
可观测 |
|
可灰度 |
|
可回滚 |
|
可保护 |
|
可控成本 |
|
易于运维 |
|
稳定性保障级别
级别 | 标准 |
L0 |
|
L1 |
|
L2 |
|
L3 |
|
L4 |
|
L5 |
|
实践
1. 方法论
1)全局视图
实践流程:
整理运行链路图,标记链路是否是关键链路
基于运行链路图,进行可观测性配置
基于链路重要程度,进行可控性治理
为了降低实践的成本,需要把握云产品中的元素及交互关系,从基础的元素和交互方面解构复杂系统:
元素 (2 类)
云产品组件
云产品
交互 (2 类,共 3 种场景)
云产品内部
组件自身
组件与组件之间
云产品之间
云产品与云产品之间
如下图:
随着元素数量和交互关系的增多,系统会逐步变得复杂,稳定性保障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大,要避免引入非必要的复杂性。
因此,需要先梳理清楚当前的运行链路图,进行链路重要性分析,并整理组件大图,判断组件的爆炸半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参与人员的 review,避免在人员的投入方面存在单点风险。
运行链路图示例:
链路重要性示例:
云产品间交互示例:
基于上述对系统复杂度、运行链路的分析,面对稳定性保障的问题域,可以有效提出、落地解决方案。
2)问题处理
实践流程:
长期维护角色列表、功能流程图、运行链路图
在多个分级的「告警群」中感知问题的发生和恢复
在唯一的「问题处理群」中处理问题和复盘问题
对于复杂的系统,通常会有如下的角色关系:
梳理清楚每层的角色,并使得参与同学可以方便查找目标同学,会缩短问题处理时间。
2. 问题域
1)概述
2)推荐
维度 | 项目 | 推荐 |
目标管理 | 业务 SLA | 业务相关,可参考:
|
技术 SLI / SLO | K8s 社区:
| |
可观测性 | 日志 | 开发阶段:
运行阶段:
|
Metrics | 开发阶段:
运行阶段:
| |
巡检 | 后续推出 | |
告警 | 基于日志、metrics、巡检系统配置告警,配置每条告警时,可通过如下问题列表达到举一反三效果:
| |
可控性 | 发布管理 | 后续推出 |
恢复管理 | 实践:
挑战:
| |
混沌工程 | 实践:
| |
定期体检 | 实践:
| |
专项治理 | 复杂度治理 | 梳理:
如非必要,勿增实体。 |
爆炸半径治理 | 实践:
关注:
| |
跌零因子治理 | 实践:
|
后续
对于《Kubernetes 稳定性保障手册》,接下来会进行如下的章节细化,分别从方法论和工具/服务的角度进行总结,形成初版后与大家分享,敬请期待~
更多阅读推荐
无法恢复,欧洲云服务巨头数据中心起火
CPU 空闲时在干嘛?
低代码,让人人都可以是开发者
三探云原生全景图,这次聊聊运行时层
一眼看尽5G江湖,Gartner发布5G网络基础设施魔力象限报告
冯诺依曼架构的 IO 鸿沟,谁能来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