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中,在时间、质量、成本三者之间找到平衡,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并上线项目。
解决好以下细节问题,就达到一个合格IT项目经理了:
项目的由来,为什么要建立这么一个系统?
项目有计划吗?
项目的需求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
项目的架构设计,采用什么技术、实现方式、逻辑架构?
需求是如何实现的?
代码质量怎么把握,有版本控制机制吗?有代码走查吗?走查标准是什么?
需求变更有记录吗?
代码走查结果有记录吗?
怎样责任到人?这一部分内容到底是谁开发的?
开发有单独的计划吗?对于变更如何响应?有应对方案吗?
功能开发完了,怎么用,有说明吗?
开了这么多会,成果在哪里看得到?
要测试了,有详细的计划吗?
测试出的问题,怎么跟踪呢?
代码、配置文件、数据库的表结构、数据有清单吗
系统是如何实现配置的?哪些能配哪些不能配?
测试的案例是什么?覆盖面全吗?
上线内容是什么?代码、可执行程序、数据、配置文件?
怎么上线,需要谁配合?步骤是什么?谁做,谁检查,谁复核?
有界面吗?怎么操作,有说明吗?
出问题怎么查?有指导手册吗?
讨论出的结果有没写出来?有没有画成图?还没有歧义?
2、生活中,引导大家业务上、技术上不断提升自己,在公司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找女/男朋友,招(合适的)人,都是需要大量猿粪的。人招来了,怎么让团队成员跟你一年涨一年身价?跟你二年涨二年身价?这是PM要考虑的事。
如何引导这些90后的年青程序猿成长为攻城狮?琢磨来琢磨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让每一个人有事可做,忙比闲好。做一个坏人,做一个职场黄世仁,推杨白劳(团队成员)下水(工作),鞭策杨白劳拼尽全力游向对岸,激发他的全部潜能,让他知道自己原来还可以游这么远、这么快、这么帅。
学习业务知识,这是一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时代,努力成为产品架构师、业务专家。
关注行业技术方案(类似于2014.11期程序员杂志,有个专题:电商峰值系统架构设计),不一定要成为技术架构师、技术专家,至少要知道某个业务场景下,可以用什么技术方案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