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1》作者[美] 唐纳德·A·诺曼 。此书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哲学,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导入到设计之中。不仅着重于反思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用户带来的困扰,更着重于解决问题,用这些基本原则帮助设计师找到真正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本文笔者摘取了在阅读过程中作者提到的一些比较重要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书中的内容丰富度远不止这些,而且诺曼《设计心理学》系列书籍一共出版了四册,涵盖了很多领域,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例子十分鲜活有趣。
好的设计有两个重要特征:可视性(discoverability)及易通性(understanding)
- 可视性指:所设计的产品能不能让用户明白怎样操作是合理的,在什么位置及如何操作
- 易通性指:所有设计的意图是什么,产品的预设用途是什么,所有不同的控制和装置起到什么作用。
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
- 示能(Affordance)
是指一个物理对象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甚至机器和机器人,它们之间发生的任何交互作用)。示能是物品的特性与决定物品预设用途的主体的能力之间的关系。
但示能不是一个属性,而是一种关系。示能的存在与否取决于物品和主体的属性。
- 意符(Signifiers)
示能的符号提示功能叫作意符。
预设用途:物品的预设用途为用户提供了该如何操作的线索。
- 示能、预设与意符三者之间的区别
示能是人和环境之间可能的互动。有些示能是可见的,另有一些不是。
预设的用途经常表现为意符,但经常模棱两可。
意符是一种提示,特别告诉用户可以采取什么行为,以及应该怎么操作。意符必须是可感知的,否则它们不起作用。
- 映射(Mapping)
映射是一个术语,从数理理论借用而来,表示两组事物要素之间的关系。
- 反馈(Feedback)
- 反馈必须是即时的。
- 过多的反馈可能比过少的反馈更恼人。
- 反馈需要精心策划,需要以一种不显著的方式确认所有的操作。
- 反馈也必须考虑优先权。
- 反馈原则——其含义为:向用户提供信息,使用户知道某一操作是否已经完成以及操作所产生的结果。
- 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s)
概念模型通常是高度简化的说明,告诉你事物是如何工作的。
行动的七个阶段
人的认知和情感
一个有效的认知和情感的近似模型,就是综合三个层次的处理过程: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
设计师必须关注所有层次:本能、行为和反思大脑的所有三个层次一起运作,以确定一个人的认知和情感状态。高层次的反思认知可以触发低层次的情绪。低层次的情绪会引发更高层次的反思认知。
行动的七个阶段:七个基本设计原则
从行动的七个阶段的观点出发,引导出设计的七个基本原则:
- 可视性: 让用户有机会确定哪些行动是合理的,以及呈现该设备的当前状态。
- 反馈: 关于行动的后果,以及产品或服务当前状态的充分和持续的信息。当执行了一个动作之后,很容易确定新的状态。
- 概念模型: 设计传达所有必要的信息,创造一个良好的系统概念模型,引导用户理解系统状态,带来掌控感。概念模型同时包括可视性和评估行动的结果。
- 示能: 设计合理的示能,让期望的行动能够实施。
- 意符: 有效地使用意符确保可视性,并且很好地沟通和理解反馈。
- 映射: 使控制和控制结果之间的关系遵循良好的映射原则,尽可能地通过空间布局和时间的连续性来强化映射。
- 约束: 提供物理、逻辑、语义、文化的约束来指导行动,容易理解。
“人的大脑是一个设计精妙,用于理解外部世界的器官。只需要提供一丝线索,大脑便会立即开始工作,对外部世界进行解释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