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webpack已经快速进入前端开发人员的眼线(从1.0到4.X的版本的更新迭代),给前端开发也带来了很大的突破,webpack可以分析项目结构,模块化打包机,处理模块化依赖,转换成浏览器可运行代码。
废话不多,现在开始讲述下webpack环境的搭建吧。
1.首先我们把webpack环境搭好:
在工程文件创建一个文件夹,通过git打开控制台,输入npm init.回车。
根据提示,对创建的工程文件进行命名,描述等(这里也可以一直敲回车,后续在文件夹中更改),创建成功之后会在刚刚创建的文件夹中多出一个package.json文件(注意文件的name一定不能用默认的webpack),
然后在通过npm install 安装工程依赖,初始化项目的话用npm install webpack webpack-cli -D命令,这样webpack的项目已经基本搭建完成了。
2.接下来我们看看webpack的配置问题:
webpack需要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一个webpack.config.js文件,通过该配置文件来导出webpack的配置,webpack的配置多样化,可以自己定制,现在来看看最基本的配置。
1 module.exports ={2 entry : './src/index.js',
3 output: {4 path : path.join(__dirname,'./dist'),5 filename : 'main.js'
6 }7 }
entry : 代表入口,webpack会找到该文件进行解析
output :代表输入文件配置
path : 把打包后的文件存放的位置
filename : 输出文件的名字
有时候我们所建的项目并不是基于spa技术,而是会基于nuxt.js的多页面,需要生成多个html,js文件,那么我们就可能需要配置多个入口。代码如下:
1 module.exports ={2 entry : {3 pageA : './src/pageA.js',4 pageB : './src/pageB.js'
5 },6 output : {7 path : path.join(__dirname,'./dist'),
8 filename : '[name].[hash:8].js'
9 }10 }
谢谢你阅读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