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潮中暗藏多少伪命题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摘要:伴随着巨大的产业浪潮,一种担忧在人群中弥漫,即机器人的“步伐”如此之快,未来究竟会否抢走人类的饭碗,和人类之间爆发一场就业战争,进而夺走人类的一切?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640?wx_fmt=jpeg

2018 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区现场。大赛组委会供图

 

球场上,一个西瓜大小的机器人抬起右脚,准备发力,踢球射门,不料,右脚抬得过高,瞬间失去平衡,摔倒在地。弓起腰铆足劲,想要爬起来,却在一番挣扎后未果,只好作罢。

 

场外的观众看到此景噗哧一声,掩面大笑,机器人笨拙的一面被尽收眼底:这不就是两三岁的孩子?你看,就是重新站起来,还是那么费劲。

 

这一幕,发生在前不久在绍兴柯桥举行的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区现场。当天同时进行的2018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与比赛现场仅一墙之隔,这里科学家、企业家共话的是中国数字制造和人工智能前沿命题,以及机器人“未来形势一片大好”的产业发展趋势。两者相比,更让前者增添了几分尴尬。

 

而这,恰在某种程度上勾勒出了机器人发展现状。一方面,不管是工业机器人,还是服务机器人,统计得出的产业发展趋势都是“利好”,学界专家也纷纷预测,未来不久科幻电影里“遥不可及”的机器人就会走进现实,但另一方面,诸如“高柔顺性”“高精度”等关键技术以及“多功能化”“智能化”等关键应用,仍徘徊不前,亟待突破。

 

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生前,曾反复讲到自己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担忧:“人工智能或许不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事件,而且还有可能是最后的事件”,换言之,“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亡”。但从现在来看,对于这个问题的担忧似乎还为时过早。

 

噪音频现:人类未来会向机器人讨饭?

 

在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天然说,无论从市场需求、舆论支持、政策投入,还是从科研成果产出、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当下都是机器人发展的最好时期。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又创历史新高,达到29.4万台,同比增长16%,服务机器人销量达到670万台,同比增长24%。这其中,中国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第一大市场,2016年工业机器人销量8.9万台,占全球市场销量的30.3%。

 

伴随着巨大的产业浪潮,一种担忧在人群中弥漫,即机器人的“步伐”如此之快,未来究竟会否抢走人类的饭碗,和人类之间爆发一场就业战争,进而夺走人类的一切?

 

在王天然看来,这是一种认识误区,是当前机器人领域的第一大噪音。在论坛上,他展示了《纽约客》(The New Yoker)一期杂志封面,封面用夸张的图片将这种担忧、恐惧具象化:机器人统治世界,而人类正在向机器人讨饭。

 

“这是混淆视听,不可能出现这种状态,机器人永远是人造物。”论坛上,王天然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援引美国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称,从2010年到2016年,美国“新买机器人”的数量增长了13.67万台,而美国“制造业岗位”的数量则增加了89.4万个,失业率则下降了5.1%。

 

从这组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机器人夺走人类“饭碗”的说法还为时过早。王天然认为,更为重要的是,机器人的增加,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提高了企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

 

事实上,产业界不乏“机器换人”“机器代人”说法的支持者。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早在2011年,富士康就高调宣布“百万台机器人计划”,即通过3年时间引入100万台机器人,代替人工。然而多年过去,这家企业仅部署了几万台机器人,而员工数量依然逾百万人。

 

王天然以此为例说,相比于人,机器人仍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很多工业机器人只能从事简单的机械运输作业,面对诸如船舶焊接、飞机装配等很多方面,力所不能及,而对于服务机器人,也没法真正地照顾、护理老人,“有些复杂的工艺技术,没有现成的规律可言,很难实现自动化”。

 

这些问题不解决,机器人还是“笨手笨脚”

 

这也就回到了赛场上机器人表现“笨拙”的问题上,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看来,这恰恰说明机器人的柔顺性还不够,人手一个简单的撑地动作,对机器人而言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需要科研人员一次又一次地试验,找到一个最优的算法。

 

在论坛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乔红也给出类似观点:高精度、高柔顺性是当下制约机器人发展的两大瓶颈——

 

她列举一组数字,国内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是0.08~0.03毫米,国外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是0.015~0.01毫米,而真正的任务需求精度则是0.0075~0.0025毫米,尽管两者已经将误差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但距离实际应用需求仍有一定差距。

 

高柔顺性的问题则更加突出。

 

乔红说,由于柔顺性操作问题没有解决,我国以电脑(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和消费性电子(Consumer Electronic)为主的3C制造业,仍以女工装配为主,2017年3C行业机器人密度仅为每万人11台。

 

“机器人急需向人类‘学习’智能和柔顺性”,乔红说,正如我们对机器人“像人”的期望那样——要在操作灵活性、整体协调性、个性化服务等问题上有一个真正的突破。

 

至于机器人加持“人工智能”,实现深度学习,则更是难上加难。郑南宁有过一个观点,即这是实现“类人智能”最艰难的挑战。具有自我意识以及反思自身处境与行为的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最重要、最根本的一点。

 

郑南宁说,人类的大脑皮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将智能机器设备与人类大脑相连接,不仅会增强人类的能力,而且会使机器产生灵感。让机器具有自我意识、情感和反思能力,无论对科学和哲学来说,都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探索领域。

 

其实,回顾工业机器人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基本功能就是取代人进行高强度、单调、重复的作业,但尚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灵活”“协调”作业的案例,更不必说真正具有“智能意识”的案例。

 

“工业4.0之父”、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教授沃尔夫冈·瓦尔斯特曾提到,如果没有人工智能,就不可能充分实现工业4.0。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工业4.0就是“无人化生产”,事实是,即使在未来10年里,其要实现的也不是无人生产,而是组合性的生产。

 

王天然说,组合性的生产、人机互动将创造工作新领域,到2030年的各种职业中,预计还有85%尚未诞生,“必须要抓住这个机遇!”

 

不要被“中国已经领先”的假象所蒙蔽

 

不过,王天然发现社会上常出现另一种噪音,“总有一些人在吹我们的文章第一、专利第一,有的媒体标题动辄‘首次’‘突破’‘超过美国’……但这些,实在没什么可吹的!”

 

他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猛,这是事实。但也有一些产业过剩,更为严重的是,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专利就显得乏善可陈,仍需追赶。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过去几年中有54%的专用服务机器人来自美国,27%来自欧洲,而仅有19%来自亚洲;医疗机器人则更是欧美的天下,52%来自欧洲,46%来自美国,几乎没有中国人什么事。

 

因此,王天然将当下的机器人发展描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留给中国的机遇并不少,以工业机器人为例,至今仍有许多空白等待占领,“擦玻璃、船舶焊接、飞机装配”等,都是当前工业机器人所力不能及的,一旦中国突破相关技术就能占得一席之地。

 

服务机器人虽然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猛烈,不过放眼整个市场,王天然仍感受不到机器“人”的魅力,“我也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了,不过真正需要帮忙的时候,发现机器人什么忙也帮不上,它们更多的还是一种‘玩具’”。

 

在他看来,未来一个需要突破的方向就是“人机融合”。

 

最新的前沿研究显示,预计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将进入下一代,那将是一个高效率、高灵活性、与人合作的机器人时代。

 

王天然说,新一代机器人并非是简单地取代人,而是要机器人适应环境、要灵活、要与人合作,走向“人机共融”,即机器人和人的关系由奴仆变为伙伴。

 

论坛上,演讲嘉宾、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杜品圣博士也提到,人工智能是按照人的功能,如研究模拟人的眼睛、耳朵、嘴巴、大脑、手脚的功能,从而在相应的视觉和图像识别、声控和语言系统、机器深度学习、预测和深度化应用等领域,助力制造业发展。

 

“以前,人们大喊‘机器换人’‘工厂无人’‘智能造人’等口号,是一种误读,其实应该是‘机器助人’‘工厂要人’‘智能学人’,人工智能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有力武器。”杜品圣说。

 

王天然说,与人共融,就是要让机器人把人的符号化、学习、预见、自我调节以及逻辑推理能力与机器的精准、力量、重复能力、作业时间、环境耐受力结合在一起。

 

通俗地说,未来工业机器人将走下神坛,成为生产系统中的一部分,实现“即连即用”。但,人的身影依然可见。


未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家与科学院相关机构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研究机构。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640?wx_fmt=jpeg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495843.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CompletableFuture详解~runAfterBoth

这个例子演示了依赖的CompletableFuture如果等待两个阶段完成后执行了一个Runnable。注意下面所有的阶段都是同步执行的,第一个阶段执行大写转换,第二个阶段执行小写转换 static void runAfterBothExample() {String original "Message";Str…

哈佛医学院解析:触发医学深度学习系统受到「对抗攻击」的诱因有哪些?

原文来源:arXiv作者:Samuel G. Finlayson、Isaac S. Kohane、Andrew L. Beam「雷克世界」编译:EVA对抗样本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深度学习系统的实际部署的关注。在本文中,我们认为,就货币激励和技术脆弱性(mo…

Git 详解 和 廖雪峰 Git 教程

转载:廖雪峰 git 教程:https://www.liaoxuefeng.com/wiki/896043488029600 GitHub 秘籍:https://github.com/tiimgreen/github-cheat-sheet/blob/master/README.zh-cn.md Git Community Book 中文版:http://gitbook.liuhui998.c…

ASP.NET MVC: 构建不带 Web 窗体的 Web 应用程序(转载)

我 从事专业开发迄今为止已有 15 年,在此之前,我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开发至少也有 10 年了。与我这一代的大多数人一样,我是从 8 位计算机起步,然后转用 PC 平台的。随着计算机的复杂性日益增加,我编写的应用程序涵盖了从…

CompletableFuture详解~thenAcceptBoth

使用BiConsumer处理两个阶段的结果 上面的例子还可以通过BiConsumer来实现: static void thenAcceptBothExample() {String original "Message";StringBuilder result new StringBuilder();CompletableFuture.completedFuture(original).thenApply(String::toUpp…

2018人工智能前沿报告:深度学习的应用和价值

来源: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摘要:报告重点强调了前沿AI技术的应用范围之广,以及经济潜力之盛,也提到了发展中的一些局限和挑战。报告包含400个应用案例,横跨19个行业的9种业务功能。报告重点强调了前沿AI技术的应用范围…

CompletableFuture详解~thenCombine

使用BiFunction处理两个阶段的结果 如果CompletableFuture依赖两个前面阶段的结果, 它复合两个阶段的结果再返回一个结果,我们就可以使用thenCombine()函数。整个流水线是同步的,所以getNow()会得到最终的结果,它把大写和小写字符…

PDB

PDB Program Database是目前最新的Debug信息格式。目前为此已经出现了两个版本,一个是用于Visual studio6.0的PDB20,另一个是用于Visual studio.Net(2002 or 2003)的PDB70。然后后者并不会兼容前者,所以visual studio6.0将不能使用最新的PDB7…

跟我学Telerik公司的RadControls控件(四)

朋友们、同行们通过前面《跟我学Telerik公司的RadControls控件》系列三篇的学习,你一定会内心有一种涌动,有种相见(RadControls)恨晚的感觉。那就和晓军一起加入学习RadControls控件的行列,为IT的朋友提供更加明了化的…

puppeteer( Nodejs 版 selenium )快速入门

From:https://www.cnblogs.com/CyLee/p/9310839.html puppeteer 官网:https://pptr.dev/ Puppeteer 中文文档 (与官方同步更新):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5913821 Puppeteer 中文文档 :https…

硅谷人眼中的2018年十大前沿科技预测

来源: 和米资本近日,由斯坦福大学的顶级学术研究团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硅谷最具创新力和影响力的创业公司以及和米资本一起精心策划,共同探讨技术将如何重新塑造行业和社会等问题,分析预测了2018年全球十大前沿科技的未…

CompletableFuture详解~thenCompose

组合 CompletableFuture 我们可以使用thenCompose()完成上面两个例子。这个方法等待第一个阶段的完成(大写转换), 它的结果传给一个指定的返回CompletableFuture函数,它的结果就是返回的CompletableFuture的结果。 有点拗口,但是我们看例子…

WinForm始终置顶并获取焦点

使一个Winform始终置顶很简单,只要将这个Form的TopMost属性设置为True即可,但是强制让其获取焦点就比较麻烦了。 最开始的想法在Deactivate事件(Form处于非活动状态时)中,加入如下代码: this.Activate();//…

麦肯锡AI应用报告:深度学习是蓝海还是深坑?

来源:网络大数据AI的价值并不在模型自身,而在于公司怎样用好它们。麦肯锡出品,一份深度学习领域的分析报告,包含400个应用案例,横跨19个行业的9种业务功能。报告重点强调了前沿AI技术的应用范围之广,以及经…

pyppeteer:比 selenium 更高效的爬虫利器

API 接口文档:API Reference:https://miyakogi.github.io/pyppeteer/reference.html pyppeteer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miyakogi/pyppeteer pyppeteer 英文文档地址:https://miyakogi.github.io/pyppeteer/ pyppeteer…

CompletableFuture详解~anyOf

当几个阶段中的一个完成,创建一个完成的阶段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当任意一个CompletableFuture完成后, 创建一个完成的CompletableFuture. 待处理的阶段首先创建, 每个阶段都是转换一个字符串为大写。因为本例中这些阶段都是同步地执行(thenAp…

HTML 中表单form 的相关知识

在Javascript 中&#xff0c;页面上的每一对<form> 标记都解析为一个对象&#xff0c;即form 对象。 可以通过document.forms 获取以源顺序排列的文档中所有form 对象的集合。 如果一个表单对象定义如下&#xff1a;<form name"frm1" method"post"…

全球机器学习领域顶尖的16家公司

来源&#xff1a;网络大数据 作者&#xff1a;Andy Patrizio摘要&#xff1a;机器学习是众多公司颇感兴趣的一个新兴领域。本文介绍了几大领先的机器学习公司&#xff0c;包括老牌技术厂商和后起之秀。机器学习是与人工智能一同急剧发展的领域。IDC预测&#xff0c;人工智能和…

突破淘宝对于 selenium 检测

From&#xff1a;https://blog.csdn.net/qq_42196922/article/details/89400988 多加一行代码&#xff0c;突破淘宝模拟登录滑块&#xff1a;http://www.imooc.com/article/285729 爬虫自动化&#xff1a;https://www.jianshu.com/p/b3b92f327374 selenium 跳过 webdriver 检…

CompletableFuture详解~allOf

当所有的阶段都完成后创建一个阶段 上一个例子是当任意一个阶段完成后接着处理&#xff0c;接下来的两个例子演示当所有的阶段完成后才继续处理, 同步地方式和异步地方式两种。 static void allOfExample() {StringBuilder result new StringBuilder();List messages Ar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