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募格学术
本文为募格学术撰写。参考资料:南京大学官网、百度百科、知乎、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等。
作为研究生来说,如果能在读研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是一项莫大的荣誉。不过一般,国家奖学金的申请条件要求都比较高,往往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文,或者拥有国家级别的专利。
但近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新发布的《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则对此进行了改革。《办法》中提到: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科普论文并公开发表于相关媒体平台,且阅读量超1万”,就可以申请参评国家奖学金。通俗点来理解下,这个媒体平台,应当包括公众号、今日头条号、或者是一些权威网站。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网站截图
发公众号文章等同于发权威期刊?
新改革引热议褒贬不一
国家奖学金是当前高等学校学生能够获得的荣誉等级最高的国家级奖学金,其评审最为规范,标准最为严格。
一般来说,高校的国奖申请条件都比较高,通常需要博士生在核心期刊上发文(不太好发),或者是以第一作者撰写学术专著章节或拥有高级别专利等。
所以这次改革可谓非常新颖,相当于从某种程度上认同公众号等媒体平台上阅读量超过1万的科普文等同于发表在核心权威期刊上的论文。
这也引起了大家的争议。
赞同派
这或许是学校对于破除唯论文的一种表现。实际上不唯论文不是指完全不看论文,而是指看论文应当更加注重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学校此次改革,也有鼓励大家多发科普论文的意思。以通俗的语言向大众阐述自己了解的领域或者一些科学知识,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再加上,以前的国奖过于唯期刊论文,也滋生了很多不公在里面。比如说,曾有我们的读者给我们写文爆料,自己学校拿国奖的研究生,连论文题目都背不全。
读者提到,他们专业拿国奖的同学,因为论文被导师挂了个二作(其本人对文章没有丝毫贡献)从而获得了申国奖资格。在国奖的答辩上,他连即将要答辩的论文题目都背不全,还在现场问别人题目的某个单词怎么读,然后开始背论文题目,连论文内容也是导师告诉他,应该怎么说给评审专家听。
最后其虽然对文章没有贡献却因为挂名二作而获得国奖。这也让很多自己写论文累得吭哧吭哧的学生觉得难道国奖本来就不是普通学生该做的梦?
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在核心期刊发文并没有那么容易,有时候是因为水平,有时候也因为很多额外限制条件(懂的都懂),此次南大改革,无疑是给了更多普通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确实是一项很大胆的举措。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也认为,此次南京大学相关学院对奖学金评选条件的修改,属于突破局限性评价学生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的做法。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学术论文在发表过程中,特别是针对热点事件的评论论文,等发表出来或许已经过了时效性。而在新媒体上发表,它的时间性是基本契合的。
反对派
初衷是好的,但在公众号上发文和在核心期刊上发文的难度天差地别。更重要的是,由于学校明文规定的限制条件太宽泛。反而让学生望而却步。
甚至有人质疑,这有点像是“萝卜规则”。
实际上我们也知道,阅读量这个东西有很大的操作空间。随便搜索一下,网上都有一堆教你如何刷阅读量的方法。所以,单以阅读量来判定一篇科普文的好坏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截图自百度
教育学者熊丙奇也认为,问题关键不在于发表文章载体是学术期刊或者新媒体平台,而在于科学公正的文章质量评价体系。南京大学相关学院新规中“阅读量超1万,就可以申请参评国家奖学金”的条件,可以考虑在现有流量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对文章质量的要求。
毕竟也不能排除有些科普文章写得非常好,花了很大功夫,结果点击率很低。如果一味追求流量,并不能代表科普文章的质量。
因此,后续的认定和监督规则,也一定要补充上,应加强对网络文章的监管审查力度,利用后台数据监控等手段,防止“刷流量”的情况出现。不然很像是一项理想很美好的改革。
并非第一次
优秀网络成果在高校认可度渐高?
其实,小募经过搜索发现。类似的高校重视优秀网络成果举措南大并不是首家。
早在2017年,浙江大学就出过类似新规:
在一份名为《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的新规中,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被纳入学校科研成果统计、各类晋升评聘和评奖评优范围。
在这份新规中,发微信阅读10万+的文章可被认定为发国内一级学术期刊。
新规具体细则中提到:
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运用正确思想文化对各种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念进行引导,用优秀的文化内容引导人、陶冶人、激励人,努力营造适合于师生发展的网络文化环境,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和提升浙大声誉的重要载体。
(一)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求是》杂志刊发,并形成重大网络传播的作品,可申报认定为等同于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刊发。
(二)在中央级报刊、电视新闻媒体刊发或播报,并形成较大网络传播的作品;在中央级媒体的网站及其“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移动客户端”(以下简称“两微一端”),其他主流媒体及其网站、“两微一端”和重要商业门户网站及其“两微一端”上刊发、转载,并产生重大影响、形成重大网络传播的作品;获省部级网络文化评选奖励的作品,可申报认定为等同于国内一级学术期刊刊发。
(三)在中央级报刊、电视新闻媒体刊发或播报,并形成网络传播的作品;在中央级媒体的网站及其“两微一端”,其他主流媒体及其网站、“两微一端”和重要商业门户网站及其“两微一端”上刊发、转载并产生较大影响、形成较大网络传播的作品;获教育部相关司局和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厅局级网络文化评选奖励的作品,可申报认定为等同于国内核心期刊刊发。
其中的重大网络传播是指作品被不少于20 家主流媒体及其网站、“两微一端”以及重要商业网站及其“两微一端”刊发、转载。
较大网络传播是指作品被不少于10 家主流媒体及其网站、“两微一端”和重要商业网站及其“两微一端”刊发、转载;微信公众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不少于10 万;头条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不少于40万。
同年,在吉林大学发布的《吉林大学网络舆情类成果认定办法(试行)》中,为了激励校内各单位、相关领域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网络舆论正面引导、开展网上舆论斗争。具有一定学术性、创新性,并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网络舆情类成果,经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按哲学社会科学相应成果认定办法进行认定。
值得注意的是,该《办法》中规定除了在中央新闻网站、环球网等主流网站外,在微博、微信、网易等平台发文的也可参与网络舆情类成果的等级认定。
这些办法在当时也都引起广大师生和网友们热议。这毫无疑问是高校对于网上文化成果和舆情重视的一个体现。这些网络论文降低了阅读难度,更加贴近大众,同时宣传效果也对一个学校在公众心中的认可度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样的,也都有一些弊病在,那就是靠阅读量来评定文章的好坏,但在阅读量可以作假的情况下,没有相对的检验机制反制,很容易让有心人钻了空子,反倒把好事变成了坏事。
总体来说,这次改革算是一个更贴近普通学生的新鲜改变,他可以更好的让大家的研究“社会化”,如果说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论文是被同行人认可,那发表在公众号上的科普文就是被大众所认可。
研究被大众所认可,也算不违背国奖的初衷,而且更接地气。再加上学者本身就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向社会传递知识。此次改革也算是让科研人员走出象牙塔,发出公众听得懂的声音。
我们也很期待这次改革实际上的作用效果。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