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品牌零售商有一个大的渠道就是全国连锁的商超、大卖场,非常重要的渠道,要去铺货。同类型的产品都在竞争这个大渠道,但商超、大卖场在这类产品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各个品牌就要去争夺整个容量,看谁在有限的容量里占比更大,哪些品类的产品容量更高,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同时,商超大卖场主要覆盖周围居民区域比如2~3公里,很多人都是进店消费,这是一种消费场景,基本上都是线下的。但是疫情期间,大家去商超大卖场非常的不方便。所以这些商超大卖场就开始转型加码线上的业务,借助第三方或者自建的O2O平台销货,这个就是线上的场景。
在没有这种O2O业务的时候,大家的习惯可能比如直接从京东下单,当天下的,比如下午或者第二天大家所采购的日常消费品或者生活用品就能到,这也是一种线上的场景。
但是大家对比下,假如从京东上定了一箱啤酒,如果从京东的大货仓出来到收货需要一天的时间。如果是把订单在线上直接下给了这些大卖场商超的话,由大卖场商超仓储直接发货可能一个小时就到了,所以哪种更方便,一定是附近的大卖场和商超。这样就诞生了O2O的业务,也就是说商超大卖场现在也在加重O2O的业务模式。当然京东现在也有O2O平台,这些商超大卖场也可以借助京东的O2O平台进行销货。订单下在京东上,实际出库发货由这些商超大卖场去完成的。
所以,这些商超和大卖场,包括现在一些小的社区门店都在借助O2O平台完成产品的销售。
驱动这些场景的因素是什么,其实就是供应链管理指标之一,线上订单履行周期。对于用户而言,从下订单到收货,中间等待的时间越短越好。就是这种核心需求场景催生了O2O平台的诞生,改变了零售行业的一些业务模式。当然像疫情的影响、便利性、降低仓储物流成本等各种因素也在助力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业务模式的开展。
图片来源-派可数据
靠近市场的零售商面对直接消费者的线上订单履行周期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是不是就直接影响到了身后的品牌零售商,在前面的订单履行周期越来越快。同样的,作为品牌零售商,你给我的线上订单履行周期也不是也要更快。这样就从前往后驱动了这些品牌生产厂家要以更快的供应链速度来满足前端市场的诉求,整体从产品研发、生产、物流、订单管理等各个方面在内部供应链管理上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片来源-派可数据
所以,一个小小的消费场景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别看线上订单履行周期这个小指标字面上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它的背后是有着这样的一些逻辑和场景在里面,理解了这些场景再来看这个指标就会比较清晰和透彻。
现在随着线上业务、O2O业务比重的增加,像我生活的城市北京,物美超市很多,他们自己开发的多点系统,还有其它的一些大卖场、小超市也用到了比如美团、饿了么、天猫超市、京东的京东到家等等,都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缩短线上订单交付周期。
数据产生价值,数字化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