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 题目
- 2. 解题
1. 题目
给出一个地形高度图, heights[i] 表示该索引处的高度。
每个索引的宽度为 1。在 V 个单位的水落在索引 K 处以后,每个索引位置有多少水?
水最先会在索引 K 处下降并且落在该索引位置的最高地形或水面之上。然后按如下方式流动:
- 如果液滴最终可以通过向左流动而下降,则向左流动。
- 否则,如果液滴最终可以通过向右流动而下降,则向右流动。
- 否则,在当前的位置上升。
- 这里,“最终下降” 的意思是液滴如果按此方向移动的话,最终可以下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且,“水平”的意思是当前列的地形的高度加上水的高度。
我们可以假定在数组两侧的边界外有无限高的地形。而且,不能有部分水在多于 1 个的网格块上均匀分布 - 每个单位的水必须要位于一个块中。
示例 1:
输入:heights = [2,1,1,2,1,2,2], V = 4, K = 3
输出:[2,2,2,3,2,2,2]
解释:
# #
# #
## # ###
#########0123456 <- 索引第一个水滴降落在索引 K = 3 上:# #
# w #
## # ###
#########0123456 当向左或向右移动时,水可以移动到相同或更低的高度。When moving left or right, the water can only move to the same level or a lower level.
(从水平上看,意思是该列的地形高度加上水的高度)
由于向左移动可以最终下落,因此向左移动。
(一个水滴 “下落” 的意思是可以相比之前可以进入更低的高度)# #
# #
## w# ###
#########0123456 由于向左移动不会使其降落,所以停在该位置上。下一个水滴下落:# #
# w #
## w# ###
#########0123456 由于新水滴向左移动可以最终下落,因此向左移动。
注意水滴仍然是优先选择向左移动,
尽管可以向右移动(而且向右移动可以下落更快)# #
# w #
## w# ###
#########0123456 # #
# #
##ww# ###
#########0123456 经过刚才的阶段后,第三个水滴下落。
由于向左移动不会最终下落,因此尝试向右移动。
由于向右移动可以最终下落,因此向右移动。# #
# w #
##ww# ###
#########0123456 # #
# #
##ww#w###
#########0123456 最终,第四个水滴下落。
由于向左移动不会最终下落,因此尝试向右移动。
由于向右移动不会最终下落,因此停在当前位置:# #
# w #
##ww#w###
#########0123456 最终的答案为 [2,2,2,3,2,2,2]:# ####### ####### 0123456 示例 2:
输入:heights = [1,2,3,4], V = 2, K = 2
输出:[2,3,3,4]
解释:
最后的水滴落在索引 1 位置,因为继续向左移动不会使其下降到更低的高度。示例 3:
输入:heights = [3,1,3], V = 5, K = 1
输出:[4,4,4]注:
heights 的长度为 [1, 100] ,并且每个数的范围为[0, 99]。
V 的范围 [0, 2000]。
K 的范围 [0, heights.length - 1]。
来源:力扣(LeetCode) 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pour-water
著作权归领扣网络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官方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 解题
class Solution {
public:vector<int> pourWater(vector<int>& heights, int V, int K) {int l = K, r = K, n = heights.size();while(V)//还有水{l = K;while(l >= 1 && heights[l-1] <= heights[l])//左边有更低的l--;while(l < K && heights[l] == heights[l+1])//一样高,靠近k处l++;if(l != K){heights[l]++;V--;continue;}r = K;while(r <= n-2 && heights[r] >= heights[r+1])//右边有更低的r++;while(r > K && heights[r-1] == heights[r])r--;heights[r]++;//r==K的情况合并了V--;}return heights;}
};
4 ms 7.2 MB
我的CSDN博客地址 https://michael.blog.csdn.net/
长按或扫码关注我的公众号(Michael阿明),一起加油、一起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