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全局对象相比,使用静态数据成员有什么优势
优势:
(1)静态数据成员没有进入程序的全局命名空间,因此不存在程序中其他全局命名冲突的可能性。
(2)使用静态数据成员可以隐藏信息。因为静态数据成员可以是private成员,而全局对象不能
二、有哪几种情况只能用intialization list,而不能用assignment
无论是在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中初始化成员,还是在构造函数体中对它们赋值,最终结果都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构造函数初始化列表初始化数据成员,没有定义初始化列表的构造函数体中对数据成员赋值。
对于const和reference类型成员变量,它们只能够被初始化而不能被赋值操作,因此只能使用初始化列表。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类的构造函数需要调用其基类的构造函数的时候。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父类 int a; public: A() {}; A(int x):a(x){} //带参数的构造函数对a的初始化 void printA() { cout<<"a = "<<a<<endl; } }; class B : public A{ int b; public: B(int x, int y) : A(x) //初始化A构造函数 { //a = x; //a为private,B中无法调用 //A(x); //调用方式错误 b = y; } void printB() { cout<<"b = "<<b<<endl; } }; int main() { B b(2, 3); b.printA(); //调用子类的printA b.printB(); //调用自己的printB return 0; }
从上面程序中可以看到,如果在子类的构造函数中需要初始化子类的private成员,直接对其赋值是不行的,只有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才能完成对它的初始化。但在函数体内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也是不合法的,只有采用19行中的初始化列表调用子类的构造函数的方式。
输出:
三、静态成员的错误使用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int i; int j; test(int a):i(1), j(a) {} void func1(); static void func2(); }; void test::func1() { cout<<i<<","<<j<<endl; } void test::func2() { cout<<i<<","<<j<<endl; } int main() { test t(2); t.func1(); t.func2(); return 0; }
这个程序有两个错误:
(1)代码第9行不能初始化i
(2)代码第21行,在静态成员函数中调用了非静态成员。
改正:
改正: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int i; int j; test(int a):j(a) {} void func1(); static void func2(); }; int test::i = 1; void test::func1() { cout<<i<<","<<j<<endl; } void test::func2() { cout<<i<< /*","<<j<<*/ endl; //注释对j的调用 } int main() { test t(2); t.func1(); t.func2();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