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括号之谜:C++的列表初始化语法解析

转载: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39362151

摘要:有朋友在使用std::array时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当元素类型是复合类型时,编译通不过。

有朋友在使用std::array时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当元素类型是复合类型时,编译通不过。

struct S {int x;int y;
};int main()
{int a1[3]{1, 2, 3};  // 简单类型,原生数组std::array<int, 3> a2{1, 2, 3};  // 简单类型,std::arrayS a3[3]{{1, 2}, {3, 4}, {5, 6}};  // 复合类型,原生数组std::array<S, 3> a4{{1, 2}, {3, 4}, {5, 6}};  // 复合类型,std::array,编译失败!return 0;
}

按说std::array和原生数组的行为几乎是一样的,可为什么当元素类型不同时,初始化语法还会有差别?更蹊跷的是,如果多加一层括号,或者去掉内层的括号,都能让代码编译通过:

std::array<S, 3> a1{{1, 2}, {3, 4}, {5, 6}};  // 原生数组的初始化写法,编译失败!
std::array<S, 3> a2{{{1, 2}, {3, 4}, {5, 6}}};  // 外层多一层括号,编译成功
std::array<S, 3> a3{1, 2, 3, 4, 5, 6};  // 内层不加括号,编译成功

这篇文章会介绍这个问题的原理,以及正确的解决方式。

聚合初始化

先从std::array的内部实现说起。为了让std::array表现得像原生数组,C++中的std::array与其他STL容器有很大区别——std::array没有定义任何构造函数,而且所有内部数据成员都是public的。这使得std::array成为一个聚合aggregate)。

对聚合的定义,在每个C++版本中有少许的区别,这里简单总结下C++17中定义:一个classstruct类型,当它满足以下条件时,称为一个聚合[1]:

  1. 没有privateprotected数据成员;

  2. 没有用户提供的构造函数(但是显式使用**=default=delete**声明的构造函数除外);

  3. 没有virtualprivate或者protected基类;

  4. 没有虚函数

直观的看,聚合常常对应着只包含数据的struct类型,即常说的POD类型。另外,原生数组类型也都是聚合。

聚合初始化可以用大括号列表。一般大括号内的元素与聚合的元素一一对应,并且大括号的嵌套也和聚合类型嵌套关系一致。在C语言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struct初始化语句。

解了上面的原理,就容易理解为什么std::array的初始化在多一层大括号时可以成功了——因为std::array内部的唯一元素是一个原生数组,所以有两层嵌套关系。下面展示一个自定义的MyArray类型,它的数据结构和std::array几乎一样,初始化方法也类似:

struct S {int x;int y;
};template<typename T, size_t N>
struct MyArray {T data[N];
};int main()
{MyArray<int, 3> a1{{1, 2, 3}};  // 两层大括号MyArray<S, 3> a2{{{1, 2}, {3, 4}, {5, 6}}};  // 三层大括号return 0;
}

在上面例子中,初始化列表的最外层大括号对应着MyArray,之后一层的大括号对应着数据成员data,再之后才是data中的元素。大括号的嵌套与类型间的嵌套完全一致。这才是std::array严格、完整的初始化大括号写法。

可是,为什么当std::array元素类型是简单类型时,省掉一层大括号也没问题?——这就涉及聚合初始化的另一个特点:大括号省略。

大括号省略(brace elision)

C++允许在聚合的内部成员仍然是聚合时,省掉一层或多层大括号。当有大括号被省略时,编译器会按照内层聚合所含的元素个数进行依次填充。

下面的代码虽然不常见,但是是合法的。虽然二维数组初始化只用了一层大括号,但因为大括号省略特性,编译器会依次用所有元素填充内层数组——上一个填满后再填下一个。

int a[3][2]{1, 2, 3, 4, 5, 6}; // 等同于{{1, 2}, {3, 4}, {5, 6}}

知道了大括号省略后,就知道std::array初始化只用一层大括号的原理了:由于std::array的内部成员数组是一个聚合,当编译器看到**{1,2,3}这样的列表时,会挨个把大括号内的元素填充给内部数组的元素。甚至,假设std::array**内部有两个数组的话,它还会在填完上一个数组后依次填下一个。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省掉内层大括号,复杂类型也可以编译成功:

std::array<S, 3> a3{1, 2, 3, 4, 5, 6}; // 内层不加括号,编译成功

因为S也是个聚合类型,所以这里省略了两层大括号。编译期按照下面的顺序依次填充元素:数组0号元素的S::x、数组0号元素的S::y、数组1号元素的S::x、数组1号元素的S::y……

虽然大括号可以省略,但是一旦用户显式的写出了大括号,那么必须要和这一层的元素个数严格对应。因此下面的写法会报错:

std::array<S, 3> a1{{1, 2}, {3, 4}, {5, 6}}; // 编译失败!

编译器认为**{1,2}对应std::array的内部数组,然后{3,4}对应std::array的下一个内部成员。可是std::array**只有一个数据成员,于是报错:too many initializers for 'std::array<S, 3>'

需要注意的是,大括号省略只对聚合类型有效。如果S有个自定义的构造函数,省掉大括号就行不通了:

// 聚合
struct S1 {S1() = default;int x;int y;
};std::array<S1, 3> a1{1, 2, 3, 4, 5, 6};  // OK// 聚合
struct S2 {S2() = delete;int x;int y;
};std::array<S2, 3> a2{1, 2, 3, 4, 5, 6};  // OK// 非聚合,有用户提供的构造函数
struct S3 {S3() {};int x;int y;
};std::array<S3, 3> a3{1, 2, 3, 4, 5, 6};  // 编译失败!

这里可以看出**=default**的构造函数与空构造函数的微妙区别。

std::initializer_list的另一个故事

上面讲的所有规则,都只对聚合初始化有效。如果我们给MyArray类型加上一个接受std::initializer_list的构造函数,情况又不一样了:

struct S {int x;int y;
};template<typename T, size_t N>
struct MyArray {
public:MyArray(std::initializer_list<T> l){std::copy(l.begin(), l.end(), std::begin(data));}T data[N];
};int main()
{MyArray<S, 3> a{{{1, 2}, {3, 4}, {5, 6}}};  // OKMyArray<S, 3> b{{1, 2}, {3, 4}, {5, 6}};  // 同样OKreturn 0;
}

当使用std::initializer_list的构造函数来初始化时,无论初始化列表外层是一层还是两层大括号,都能初始化成功,而且ab的内容完全一样。

这又是为什么?难道std::initializer_list也支持大括号省略?

这里要提一件趣事:**《Effective Modern C++》**这本书在讲解对象初始化方法时,举了这么一个例子[2]:

class Widget {
public:Widget();                                   // default ctorWidget(std::initializer_list<int> il);      // std::initializer_list ctor…                                          // no implicit conversion funcs
}; Widget w1;          // calls default ctor
Widget w2{};        // also calls default ctor
Widget w3();        // most vexing parse! declares a function!    Widget w4({});      // calls std::initializer_list ctor with empty list
Widget w5{{}};      // ditto <-注意!

然而,书里这段代码最后一行w5的注释却是个技术错误。这个w5的构造函数调用时并非像w4那样传入一个空的std::initializer_list,而是传入包含了一个元素的std::initializer_list

即使像Scott Meyers这样的C++大牛,都会在大括号的语义上搞错,可见C++的相关规则充满着陷阱!

连《Effective Modern C++》都弄错了的规则

幸好,《Effective Modern C++》作为一本经典图书,读者众多。很快就有读者发现了这个错误,之后Scott Meyers将这个错误的阐述放在了书籍的勘误表中[3]。

Scott Meyers还邀请读者们和他一起研究正确的规则到底是什么,最后,他们把结论写在了一篇文章里[4]。文章通过3种具有不同构造函数的自定义类型,来揭示std::initializer_list匹配时的微妙差异。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initializer_list>class DefCtor {int x;
public:DefCtor(){}
};class DeletedDefCtor {int x;
public:DeletedDefCtor() = delete;
};class NoDefCtor {int x;    
public:NoDefCtor(int){}
};template<typename T>
class X {
public:X() { std::cout << "Def Ctorn"; }X(std::initializer_list<T> il){std::cout << "il.size() = " << il.size() << 'n';}
};int main()
{X<DefCtor> a0({});           // il.size = 0X<DefCtor> b0{{}};           // il.size = 1X<DeletedDefCtor> a2({});    // il.size = 0// X<DeletedDefCtor> b2{{}};    // error! attempt to use deleted constructorX<NoDefCtor> a1({});         // il.size = 0X<NoDefCtor> b1{{}};         // il.size = 0
}

对于构造函数已被删除的非聚合类型,用**{}初始化会触发编译错误,因此b2的表现是容易理解的。但是b0b1的区别就很奇怪了:一模一样的初始化方法,为什么一个传入std::initializer_list**的长度为1,另一个长度为0?

构造函数的两步尝试

问题的原因在于:当使用大括号初始化来调用构造函数时,编译器会进行两次尝试:

  1. 把整个大括号列表连同最外层大括号一起,作为构造函数的std::initializer_list参数,看看能不能匹配成功;

  2. 如果第一步失败了,则将大括号列表的成员作为构造函数的入参,看看能不能匹配成功。

对于b0{{}}这样的表达式,可以直观理解第一步尝试是:b0({{}}),也就是把{{}}整体作为一个参数传给构造函数。对b0来说,这个匹配是能够成功的。因为DefCtor可以通过**{}初始化,所以b0的初始化调用了X(std::initializer_list),并且传入含有1个成员的std::initializer_list**作为入参。

对于b1{{}},编译器同样会先做第一步尝试,但是NoDefCtor不允许用**{}初始化,所以第一步尝试会失败。接下来编译器做第二步尝试,将外层大括号剥掉,调用b1({}),发现可以成功,这时传入的是空的std::initializer_list**。

再回头看之前MyArray的例子,现在我们可以分析出两种初始化分别是在哪一步成功的:

MyArray<S, 3> a{{{1, 2}, {3, 4}, {5, 6}}};  // 在第二步,剥掉外层大括号后匹配成功
MyArray<S, 3> b{{1, 2}, {3, 4}, {5, 6}};  // 第一步整个大括号列表匹配成功

综合小测试

到这里,大括号初始化在各种场景下的规则就都解析完了。不知道读者是否彻底掌握了?

不妨来试一试下面的小测试:这段代码里有一个仅含一个元素的std::array,其元素类型是std::tupletuple只有一个成员,是自定义类型SS定义有默认构造函数和接受**std::initializer_list**的构造函数。对于这个类型,初始化时允许使用几层大括号呢?下面的初始化语句有哪些可以成功?分别是为什么?

struct S {S() = default;S(std::initializer_list<int>) {}
};int main()
{using MyType = std::array<std::tuple<S>, 1>;MyType a{};             // 1层MyType b{{}};           // 2层MyType c{{{}}};         // 3层MyType d{{{{}}}};       // 4层MyType e{{{{{}}}}};     // 5层MyType f{{{{{{}}}}}};   // 6层MyType g{{{{{{{}}}}}}}; // 7层return 0;
}

尾注

[1] https://en.cppreference.com/w/cpp/language/aggregate_initialization 

[2] 位于书的 Item 7: Distinguish between () and {} when creating objects. 第55页 

[3] https://www.aristeia.com/BookErrata/emc++-errata.html

[4] https://scottmeyers.blogspot.com/2016/11/help-me-sort-out-meaning-of-as.html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462880.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在Mono 2.8上部署ASP.NET MVC 2

Mono 2.8发布&#xff1a;C#4.0和更好的性能&#xff0c;我们知道Mono 2.8对ASP.NET MVC 2的完全支持&#xff0c;下面我们就来测试下在Mono 2.8上部署ASP.NET MVC 2应用程序。我的环境是Opensuse 11.3,通过以下命令部署好Mono 2.8的开发环境&#xff0c;之所以说是开发环境是同…

ASP.NET C# 数字格式化输出

int a 12345678; //格式为sring输出 Label1.Text string.Format("asdfadsf{0}adsfasdf",a); Label2.Text "asdfadsf"a.ToString()"adsfasdf"; Label1.Text string.Format("asdfadsf{0:C}adsfasdf",a);//asdfadsf&#xffe5;1,234…

gdb调试时,Program received signal SIGPIPE, Broken pipe.

今天在gdb调试时&#xff0c;发现总是出现Program received signal SIGPIPE, Broken pipe&#xff0c;搜索了网上的资料&#xff0c;发现是在调试时&#xff0c;接收到了SIGPIPE这个signal信号导致调试被中断。 By default, gdb captures SIGPIPE of a process and pauses it.…

看到一个暴强的翻译,闲的蛋疼,写个c#版的

在豆瓣上看到一篇关于拿破仑的翻译&#xff0c;文科生的翻译有几段相当传神&#xff0c;不得不佩服汉语的强大。有好事者还用程序语言实现了一下&#xff0c;现已有java、python和html的版本&#xff0c;我也来写个渺小的C#版本&#xff0c;运行结果和java版是一致的&#xff0…

太多的想法,反而不是什么好兆头

太多的想法&#xff0c;反而不是什么好兆头&#xff0c;思绪太多&#xff0c;反而影响专心做另外一件事情&#xff01;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newsnews/1113359

电销会员分销

AI(人工智能)机器人:真人语音智能流畅对话&#xff0c;支持打断&#xff0c;自动录音。自动按意向分A B C D 类。代替电销人员打电话&#xff0c;减少80%的重复劳动!低成本,高效率。 web部分&#xff0c;对接机器人&#xff0c;机器人智能语言交互。对一些做电销的企业来讲节省…

raft协议中统计一条log被多少节点复制

在raft协议中&#xff0c;client的请求都会转化为一条log&#xff0c;并且只能由leader才能处理来自client的请求&#xff0c;如果一个log请求到了follower上&#xff0c;最后也会重定向到leader上的。 好的&#xff0c;废话说多了&#xff0c;开始主题&#xff1a;raft协议中…

[笔记][原创]Verilog HDL语法分析笔记

这篇帖子用于记录学习Verilog过程中的一些syntax的问题&#xff0c;会不断更新&#xff0c;有不正确的地方请各位帮忙指正:D一.Verilog 语法中的可综合性Verilog HDL 真的很强大&#xff0c;如果程序只用于仿真&#xff0c;那么几乎所有的语法和编程语句都可以使用。但如果程序…

SRV记录注册不成功的可能的原因

1.1.1 SRV记录注册不成功的可能的原因 默认情况&#xff0c;安装完活动目录就会DNS中的SRV记录就注册成功了&#xff0c;如果您在域控制器上重启Netlogon服务&#xff0c;有可能还是不能注册SRV记录到DNS服务器上&#xff0c;以下是总结的需要检查的几点。 DNS区域名字是否正确…

cast()函数

cast()函数用于将某种数据类型的表达式显式转换为另一种数据类型。 CAST()函数的参数是一个表达式&#xff0c;它包括用as关键字分隔的源值和目标数据类型。 语法&#xff1a;CAST (expression AS data_type) expression&#xff1a;任何有效的SQL Server表达式。 AS&#x…

组建内存双通道的条件

双通道要分以下两种情况&#xff1a; 1.对称双通道&#xff1a;这是最传统的双通道模式&#xff0c;需要尽量完全相同的成对内存组建&#xff0c;性能为双通道中最强&#xff0c;要求也最苛刻&#xff0c;即使不能保证内存完全相同也至少应该保证容量、速度、延时、版型相同&am…

ABAP很厉害是怎么一种体验?

知乎上偶然看到这个问题&#xff0c;觉得很有意思&#xff0c;我也来回答一发。 我本科和研究生学的是计算机专业&#xff0c;做项目用C/C&#xff0c;研究生三年项目的代码量大概在三到四万行左右。2007年大学毕业加入SAP成都研究院一直工作到现在&#xff0c;工作中用的最熟练…

vector内存扩容

vector底层实现的机制是一个动态数组&#xff0c;当其占用的内存不足时&#xff0c;就会自动分配时原来内存大小2倍的空间&#xff0c;并将原来内存中的数据拷贝到新开辟的内存中。vector扩容时&#xff0c;并不是在原有内存的基础上再分配一块内存&#xff0c;而是在其他的地方…

C语言:为什么用fprintf(stderr,Error);比printf(Error);更好?

C语言:为什么用fprintf(stderr,"Error");比printf("Error");更好?_百度知道C语言:为什么用fprintf(stderr,"Error");比printf("Error");更好?2009-05-27 17:03 提问者&#xff1a; Wave_Dan |浏览次数&#xff1a;2855次请问:当文件…

w3m 使用总结

安装 sudo apt install w3m终端 w3m www.baidu.com 即可打开w3m是个开放源代码的命令行下面的网页浏览器。一般的linux系统都会自带这个工具&#xff0c;可以通过它在命令行下面浏览网页。本文介绍这个工具的使用方法。 [功能] w3m是个开放源代码的命令行下面的网页浏览器。 它…

set_error_handler自定义错误处理

刚看到了App.class.php&#xff0c;里面有个自定义错误的函数appError 刚还在怀疑。咋这么多参数&#xff0c;虽然看起来都是有用的&#xff0c;不过有些头晕。 继续往下看&#xff0c;看到了init()里的第一句话set_error_handler(array(&$this,”appError”)); 于是好好搜…

vector查找、插入、删除时效率对比

vector底层实现的机制时动态数组&#xff0c;因此适用于查找比较频繁的场景。那么在vector的中push_back()一个元素时或者在尾部删除一个元素时&#xff0c;效率是不是就高&#xff1f; 结果&#xff1a;不是。无论在任何位置插入或者删除元素时&#xff0c;都会进行内存的分配…

jquery如何获取checkbox的值

jquery如何获取checkbox的值 一、总结 一句话总结&#xff1a;就是通过jquery获取哪些对应name的checkbox&#xff0c;然后找出:check&#xff08;被选中的&#xff09;&#xff0c;然后通过jquery的each遍历获取这些的值即可 $(input[namecheckboxName]:checked).each遍历取值…

Linux文件查找命令find,xargs详述

Linux文件查找命令find,xargs详述 总结&#xff1a;zhy2111314来自&#xff1a;LinuxSir.Org整理&#xff1a;北南南北摘要&#xff1a; 本文是find 命令的详细说明&#xff0c;可贵的是针对参数举了很多的实例&#xff0c;大量的例证&#xff0c;让初学者更为容易理解&#xf…

WTL 学习博文地址

http://blog.chinaunix.net/u/884/showart_148905.html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hangping/archive/2010/11/09/1873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