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某天晚上,和几个朋友去撸串,突然就聊到了面试,都在感叹现在的面试题太变态了,其中一个突然很神秘的问我:“你写前端这么久了,那你知道 <img> 是什么元素吗?”
于是我结合平时写页面的经验,脱口答道:“应该是内联元素吧。”但说出来就后悔了,因为肯定没那么简单。
果然,他像“非洲大山”穆托姆博那样对我摇了摇指头。
于是我回去就查了一下,发现答案还不是那么明朗,以下是百度和谷歌的结果:
但通过图中可以发现,都提到了一个词:替换。于是我去了更权威的 MDN web docs,寻找替换元素 的定义。
正文
什么是可替换元素?
在 CSS 中,可替换元素(replaced element)的展现效果不是由 CSS 来控制的。这些元素是一种外部对象,它们外观的渲染,是独立于 CSS 的。
简单来说,它们的内容不受当前文档的样式的影响。CSS 可以影响可替换元素的位置,但不会影响到可替换元素自身的内容。某些可替换元素,例如 <iframe> 元素,可能具有自己的样式表,但它们不会继承父文档的样式。
其他的可替换元素
1. 典型的可替换元素
- <iframe>
- <video>
- <embed>
- <img>
2. 仅在特定情况下被作为可替换元素处理
- <option>
- <audio>
- <canvas>
- <object>
- <applet>
3. 特殊的 <input>
HTML 规范说明了 <input> 元素可替换,因为 "image" 类型的 <input> 元素就像 <img> 一样被替换。但是其他形式的控制元素,包括其他类型的 <input> 元素,被明确地列为非可替换元素(non-replaced elements)。
4. CSS 属性中的 content
用 CSS content 属性插入的对象是匿名的可替换元素。它们并不存在于 HTML 标记中,因此是“匿名的”。
标签 <img> 的权威定义
这里还是要引用 MDN 的解释:
<img> 是一个可替换元素。它的 display 属性的默认值是 inline,但是它的默认分辨率是由被嵌入的图片的原始宽高来确定的,使得它就像 inline-block 一样。你可以为 设置 border/border-radius、padding/margin、width、height 等等的 CSS 属性。 <img> 没有基线(baseline),这意味着,当在一个行内格式的上下文(an inline formatting context)中使用 vertical-align: baseline 时,图像的底部将会与容器的文字基线对齐。
CSS 在某些情况下会对可替换元素做一些特殊处理,比如计算外边距(margin)和一些 auto 的具体值。这就是为什么插入图片的时候,还同时需要设置一些 CSS 属性,否则总会出现一些你意料之外的表现。
结尾
在起标题的时候很纠结,因为也许会有很多读者能回答上来,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了。但我问了几个(前)同事、朋友,他们都没有很完整的回答出来,所以最后还是决定使用这个标题,毕竟符合“二八定律”,如果有标题党的嫌疑,还请各位见谅。
但是,写页面这么久,包括平时的交流中,还真没深入讨论过这个问题,也可能是看某本书时提到过,但印象不深吧,直到被当做面试题来问。
这里再次暴露了一个现象级问题:面试到底应该问什么?
“面试造火箭,进去切图片”是近年前端面试的痛点,甚至去年面试过一家,笔试题里面居然有软件工程题和项目管理题,然后面试官还各种装X,说他很看中基础,公司是某个集团旗下的子公司,然后就他不知道哪个网站 copy 的智商题大谈自己的理解(好像是什么独木桥、两个手电筒,几个人,每个人过桥时间不一样,没有光照就 GG,求最佳过桥策略)。然后我心想:“我就是来面试前端的,跟我扯那么多有的没的是在干啥?还扯到项目管理,到底是招程序员还是招项目经理?”环顾四周,其实也就是个工厂改造的创业基地,面试的地方还堆了各种杂物……真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拜拜您呐。
个人觉得,如果是招聘有经验的开发岗,应该多问问项目经验以及遇到问题的解决思路,这种没法靠背面试题来忽悠,而不是翻故纸堆,问“回”字有几种写法这种“孔乙己”式问题。
这类问题,看过就知道,没看就不知道,对项目的帮助微乎其微,除非面试的是架构师、算法岗这类需要很深的理论研究的。但据我观察,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前端,招进来就是写页面(除了大厂),而且在团队中也是很卑微的存在,重要性远比不上后端(这就是现状,因为很多领导、总监都是后端出身,对前端不那么重视)。
所以,面试的时候,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不好吗?
最后,还是要引用一下 Linus 大神的名言:“屁话少说,放码过来。”
原作者姓名:布拉德特皮
原出处:掘金
原文链接:80%的前端会答错的问题:<img>是什么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