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确等价类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两种,一般无效等价类都是根据有效等价类写出来的。为了严谨,在白话文之前还是附个定义吧,以免误人子弟。
说白了,有效等价类就是有效输入数据的集合,无效等价类就是非法数据的集合。
这里的考点一般有两点,一个就是画等价类表,另一个就是设计测试用例覆盖等价类。
等价类:
1.有效 无效并存
2.有效数量确定,无效你划分越细致,所得出的无效等价类越多,答案并不唯一。下面会举例说明,具体看题目要求即可。
最常见的就是范围限制,比如密码长度,月为1~12,成绩等等,这里的有效等价类一般为in range,也就是在范围内。无效等价类一般思想就是不在范围内。
这里以月份1~12为例,有效等价类为1-12,那么无效等价类最常见也是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小于1或者大于12这两个,但是要是还想继续划分下去的话,也可以衍生出来输入含有字符或者输入为空这两个无效等价类。这也就是所说的软件测试再细致都不为过,当然你划分的越细致,对于功能的测试也全面,但同样也会增加你的测试样例的时间成本,相当于一把双刃剑。
测试样例进行覆盖:
1.对于有效等价类的测试样例的覆盖体现在一个尽可能多的原则上,即在一个测试样例中覆盖的有效等价类越多越好,直至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过一遍,
2.对于无效等价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每次只能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有人可能会在这里有疑问,这里简单说一下,比如说题目要求输入一个合法日期,你输入了0月32日,预期的输出是非法输入。但是你并不知道到底是对月的判断的error报错还是对day的判断的error报错,不能很好的测试出系统在哪一方面的功能有不完善的地方。
考研也只是大学的一部分,没必要为了考研把大学应该学到的知识,应该参加的活动全部放弃,对于分数的追求永无止境,为了上岸再怎么高都不为过,但是对于能力的要求,我觉得也绝不能忽视,不能把考研当做自己不去学或者做一切事情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