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缓存(缓存的优点、场景)
(1)在项目中缓存是如何使用的?
结合你自己项目的业务来,你如果用了那恭喜你,你如果没用那不好意思,你硬加也得加一个场景吧!
(2)为啥在项目里要用缓存呢?
用缓存,主要是俩用途,
- 高性能:一些复杂操作耗时查出来的结果,如果确定后面不咋变了,然后但是马上还有很多读请求,那么直接结果放缓存,后面直接读缓存就好了。
- 高并发:高峰期一秒钟过来的请求有1万,那一个mysql单机绝对会死掉。你这个时候就只能上缓存,把很多数据放缓存,别放mysql。缓存功能简单,说白了就是key-value式操作,单机支撑的并发量轻松一秒几万十几万,支撑高并发so easy。单机承载并发量是mysql单机的几十倍。
用了缓存后会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或者避免
1)缓存与数据库双写不一致
2)缓存雪崩
3)缓存穿透
4)缓存并发竞争
Redis的过期策略
redis的过期策略都有哪些?内存淘汰机制都有哪些?
啥叫缓存?用内存当缓存。内存是无限的吗,内存是很宝贵而且是有限的,磁盘是廉价而且是大量的。可能一台机器就几十个G的内存,但是可以有几个T的硬盘空间。redis主要是基于内存来进行高性能、高并发的读写操作的。缓存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数据是会过期的,要么是你自己设置个过期时间,要么是redis自己给干掉。
如果假设你设置一个一批key只能存活1个小时,那么接下来1小时后,redis是怎么对这批key进行删除的?
答案是:定期删除+惰性删除
所谓定期删除,指的是redis默认是每隔100ms就随机抽取一些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检查其是否过期,如果过期就删除。假设redis里放了10万个key,都设置了过期时间,你每隔几百毫秒,就检查10万个key,那redis基本上就死了,cpu负载会很高的,消耗在你的检查过期key上了。注意,这里可不是每隔100ms就遍历所有的设置过期时间的key,那样就是一场性能上的灾难。实际上redis是每隔100ms随机抽取一些key来检查和删除的。
问题:定期删除可能会导致很多过期key到了时间并没有被删除掉,那咋整呢?所以就是惰性删除了。这就是说,在你获取某个key的时候,redis会检查一下 ,这个key如果设置了过期时间那么是否过期了?如果过期了此时就会删除,不会给你返回任何东西。并不是key到时间就被删除掉,而是你查询这个key的时候,redis再懒惰的检查一下
通过上述两种手段结合起来,保证过期的key一定会被干掉。
如果定期删除漏掉了很多过期key,然后你也没及时去查,也就没走惰性删除,此时会怎么样?如果大量过期key堆积在内存里,导致redis内存块耗尽了,咋整?
答案是:走内存淘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