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介绍(由线性模型引出logistic回归)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线性模型呢?
线性模型的定义如下:给定
线性模型的目的是学习一个函数,它可以通过属性的线性组合来进行预测。
线性模型中的$textbf x$直观的表达了各个属性在预测中的重要性,具有很好的可解释性,一些非线性模型可在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层级结构或高维映射得到。
线性模型可解决回归任务和分类任务,让我们先来看回归任务。
- 回归任务
- 简单线性回归:一个样本仅有一个属性
- 多元线性回归:一个样本有多个属性
2. 分类任务
logistic回归,有时也被称为逻辑回归,但是部分人认为逻辑回归不准确,应该译为对数几率回归或对率回归,在此处,我们不多做解释,仅称其为logistic回归。
logistic到底是什么呢?怎么来的?
2. logistic回归的来历
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线性回归、复杂线性回归等线性模型完成回归任务,怎么讲线性模型应用于分类任务中呢,尤其是二分类。(提示:可以参考对数线性回归的原理)
答案:需要找到一个单调可微函数,将线性模型的输出和分类任务的真实标记
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这样的单调可微函数是什么。
分析:线性模型的输出范围是
公式:
公式的含义是当
函数图像如下:
图3.2(来自西瓜书)中的红色线代表的就是单位阶跃函数,但是单调阶跃函数不连续,因此不能直接用于将回归任务变为二分类任务。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替代函数,他要求有以下性质:
- 单调可微
- 连续
- 近似单位阶跃函数
次数引入一个新的概念:Sigmoid函数
形似S的函数,logistic函数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
因此logistic函数可以作为单位阶跃函数的替代函数:
函数的图像如图3.2中黑色线所示,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对数几率函数将$z$值(线性回归的预测值)转换为接近0、1的值,输出值在
公式4实际上将线性回归的真实结果去逼近真实标记的对数几率,因此称其为logistic回归。
3. 优点
logistic回归方法有很多优点:
- 直接对分类可能性进行建模,无需事先假设概率分布,避免了假设分布不准确带来的问题。
- 它预测的不是类别,而是可得到近似概率预测,对许多利用概率辅助决策的任务很有用。
- logistic回归求解的目标函数是任意阶可导的凸函数,有很好的数学性质,许多数值优化算法可以直接用于求取最优解。
4. logistic的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和成本函数(Cost Function)
首先介绍一下损失函数和成本函数的概念:
损失函数:即Loss Function,也叫误差函数,用来衡量单个样本预测输出值和实际输出值有多接近,用
成本函数:即Cost Function,也叫代价函数,用来衡量整体样本参数的总代价,用
两者之间的关系:损失函数针对单个样本而言,成本函数针对整体样本而言。成本函数相当于求取整体样本的平均损失,因此可以表示为
ps:这里的m不一定值全部的样本数量,意义有点类似于单次更新使用样本的数量,例如在mini-batch梯度下降中,这里的m代表mini-batch的大小。(mibi-batch梯度下降的介绍再另一篇博文中)
介绍完损失函数和成本函数的相关概念,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是logistic回归的损失函数和成本函数是什么,我们在这里直接给出,然后再进行分析:
以上分别是logistic回归的损失函数和成本函数。
咦?是不是很奇怪,logistic回归那么简单,为何不使用均方误差,而采用那么复杂的损失函数呢?
原因是在我们使用优化算法学习逻辑回归参数时,要保证我们的优化目标,即损失函数是个凸函数(凸函数的介绍在另一篇博文中),但是在logistic回归中使用均方误差会导致损失函数不是凸函数,优化算法只能找到多个局部最优解,找不到全局最优解,因此不使用均方误差作为logistic回归的损失函数。
还有一个问题,为何使用上述的公式作为损失函数呢?
额······我尽量尝试解答,原谅我个数学渣渣~~~(以下部分可忽略)
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得出了求取
在此,我们约定
整理成公式如下:
因为logictic回归解决的是二分类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将上述公式合并成一个公式:
别问我为啥这么合并,但是不知道这么合并的原因,我们可以验证这么合并是否准确!
- 当y=0时:
与合并之前的第二个公式一样,木有问题!
- 当y=1时:
与合并之前的第一个公式一样,木有问题!
结论:按照上述方式合并木有问题!!!
我们继续~
我们的目标是最大化条件概率,为何要最大化条件概率,我的理解是对于
因为
咦!是不是特别熟悉,有点像之前我们给出的损失函数了。
最有一步就是从最大化条件概率和最小化损失函数(原因是优化算法通过凸函数寻找最优解的过程)的转换,我们现在已知最大化的条件概率,要求解损失函数,加个负号(-)就可以了。
因此,得到最终的损失函数:
得到损失函数,成本函数可以通过损失函数求得:
5. batch梯度下降法
根据数据量的大小和模型的难易程度,我们从batch梯度下降、mini-batch梯度下降、随机梯度下降中选择batch梯度下降法。
因为模型较为简单,不使用如Momentum、RMSprop、Adam类似的用于加速训练的复杂优化算法。
以上优化算法的具体介绍和如何选择的经验请参照另一篇博文:常见的优化算法
在此不过多赘述~
6. logistic回归整体的公式推导
为了对logistic加深理解,且logistic模型及运算流程比较简单,我们不使用tensorflow、pytorch等机器学习框架,因此除了logistic的正向计算,其反向传播(BP)我们也进行手动推导及实现。
我们先进行logisitc的正向计算:
正向计算比较简单,就是先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然后使用sigmoid函数对线性回归结果进行处理。
下面通过链式法则(这个还是可以会的哈)进行反向传播:
因为我们使用batch梯度下降法,因此需要用到成本函数:
求导公式回顾:
因此,根据链式法则,首先求
求解出
哈哈,最终结果是不是好简单,继续哈
求解
同理,求解
求得
以上就是logistic回归的正向与反向推导,其实还是很简单的,反向推导略微涉及一点数学导数知识,但是相信难不住我们。
其实我们可以以一个上帝的角度观察正向与反向推导的过程,发现正向与反向通过成本函数,或者说损失函数连接起来,实际上确实如此,即使在很复杂的神经网络系统中,损失函数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后期我们使用tensorflow、pytorch等工具时,只需要进行提供正向的思路,以及损失函数,复杂的反向推导工具可以完全帮助我们实现,不过在学习初期,我们还是手动推倒一下比较好。
在下一部分,我们会使用python语言实现上述的推导过程,在推导过程中我们总是可以看见$sum$函数,在python预言实现时,我们可以使用向量化的技术巧妙计算,不仅可以减少代码量,还能利用资源,并行执行节省时间。
7. 代码实现
sigmoid函数:
要使用numpy哈,它是用Python进行科学计算的基本软件包,我们的向量化离不开他,例如下面的函数,不仅可以以单个数作为输入,还可以将向量、矩阵作为输入。
def sigmoid(x):'''实现sigmoid函数:param x::return:'''a = 1 / (1 + np.exp(-x))return a
获取数据集:
def load_dataset():train_dataset = h5py.File('dataset/train_catvnoncat.h5', "r")train_set_x_orig = np.array(train_dataset["train_set_x"][:]) # your train set featurestrain_set_y_orig = np.array(train_dataset["train_set_y"][:]) # your train set labelstest_dataset = h5py.File('dataset/test_catvnoncat.h5',"r")test_set_x_orig = np.array(test_dataset["test_set_x"][:]) # your test set featurestest_set_y_orig = np.array(test_dataset["test_set_y"][:]) # your test set labelsclasses = np.array(test_dataset["list_classes"][:]) # the list of classestrain_set_y_orig = train_set_y_orig.reshape((1, train_set_y_orig.shape[0]))test_set_y_orig = test_set_y_orig.reshape((1, test_set_y_orig.shape[0]))return train_set_x_orig, train_set_y_orig, test_set_x_orig, test_set_y_orig, classes
首先,我们根据h5py工具包获取h5文件内的数据信息,其中train_set_x_orig的shape为(209, 64, 64, 3),209代表图片数量,64代表64*64大小的图片,3代表RGB三种颜色;其中train_set_y_orig的shape为(209,),代表每一个图片的分类。
获取到训练集的x与y,按照同样的方法获取测试集的x与y。
classes代表分类的具体含义,内容为['non-cat' ,'cat']。
最后我们将训练集与测试集的y改变形式,由(209,1)变为(1,209),代表每一列为一个样本的y值。
处理数据集:
def process_data():# 加载数据集train_set_x_orig, train_set_y, test_set_x_orig, test_set_y, classes = load_dataset()# 分别获取训练集数量、测试集数量、训练、测试集里面的图片的宽度和高度(均为64x64)m_train = train_set_x_orig.shape[0]m_test = test_set_x_orig.shape[0]num_px = train_set_x_orig.shape[1]# 把维度为(64,64,3)的numpy数组重新构造为(64 x 64 x 3,1)的数组train_set_x_flatten = train_set_x_orig.reshape(train_set_x_orig.shape[0], -1).Ttest_set_x_flatten = test_set_x_orig.reshape(test_set_x_orig.shape[0], -1).T# 数据预处理,进行居中和标准化(归一化)train_set_x = train_set_x_flatten / 255test_set_x = test_set_x_flatten / 255return train_set_x, test_set_x, train_set_y, test_set_y
这里将训练集和测试集的x进行shape转换(y在之前的load_dataset已经做过了),这里使用的方法比较巧妙,首先转换成(m,-1)的形式,-1代表自动求解-1位置的维度大小,然后进行转置,即变成(features,m),m代表数据集的图片数量。
初始化参数:
def initialize_with_zeros(dim):'''初始化参数:param dim::return:'''w = np.zeros((dim, 1))b = 0assert (w.shape == (dim, 1))assert (isinstance(b, float) or isinstance(b, int))return w, b
正向、反向计算:
def propagate(w, b, X, Y):'''正向、反向计算:param w::param b::param X::param Y::return:'''m = X.shape[1]# 正向计算A = sigmoid(np.dot(w.T, X) + b)cost = -(1 / m) * np.sum(np.multiply(Y, np.log(A)) + np.multiply(1 - Y,np.log(1 - A)))# 反向传播dw = (1 / m) * np.dot(X, (A - Y).T)db = (1 / m) * np.sum(A - Y)# 断言检测程序是否错误assert (dw.shape == w.shape)assert (db.dtype == float)cost = np.squeeze(cost)assert (cost.shape == ())# 保存相关参数grads = {"dw": dw,"db": db}return grads, cost
使用梯度下降算法进行更新:
def optimize(w, b, X, Y, num_iterations, learning_rate,print_cost=False):'''使用梯度下降更新参数:param w::param b::param X::param Y::param num_iterations::param learning_rate::param print_cost::return:'''costs = []for i in range(num_iterations):grads, cost = propagate(w, b, X, Y)dw = grads["dw"]db = grads["db"]w = w - learning_rate * dwb = b - learning_rate * dbif i % 100 == 0:costs.append(cost)if print_cost and i % 100 == 0:print("Cost after iteration %i: %f" % (i, cost))params = {"w": w,"b": b}grads = {"dw": dw,"db": db}return params, grads, costs
使用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预测:
def predict(w, b, X):'''使用模型预测:param w::param b::param X::return:'''m = X.shape[1]Y_prediction = np.zeros((1, m))w = w.reshape(X.shape[0], 1)A = 1 / (1 + np.exp(-(np.dot(w.T, X) + b)))for i in range(A.shape[1]):if A[0, i] > 0.5:Y_prediction[0, i] = 1else:Y_prediction[0, i] = 0assert (Y_prediction.shape == (1, m))return Y_prediction
绘制图:
def plt_cost(d):costs = np.squeeze(d['costs'])plt.plot(costs)plt.ylabel('cost')plt.xlabel('iterations (per hundreds)')plt.title("Learning rate =" + str(d["learning_rate"]))plt.show()
结果:
Cost after iteration 0: 0.693147
Cost after iteration 100: 0.584508
Cost after iteration 200: 0.466949
Cost after iteration 300: 0.376007
Cost after iteration 400: 0.331463
Cost after iteration 500: 0.303273
Cost after iteration 600: 0.279880
Cost after iteration 700: 0.260042
Cost after iteration 800: 0.242941
Cost after iteration 900: 0.228004
Cost after iteration 1000: 0.214820
Cost after iteration 1100: 0.203078
Cost after iteration 1200: 0.192544
Cost after iteration 1300: 0.183033
Cost after iteration 1400: 0.174399
Cost after iteration 1500: 0.166521
Cost after iteration 1600: 0.159305
Cost after iteration 1700: 0.152667
Cost after iteration 1800: 0.146542
Cost after iteration 1900: 0.140872
train accuracy: 99.04306220095694 %
test accuracy: 70.0 %
代码地址:github源码地址
github包含训练集,以上代码参考网上的实现,若有侵权,及时删除~
8. 总结
logistic回归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属于深度学习,因为他仅有一个隐藏层,而深度学习要求隐藏层数量大于等于2
但是logistic回归却是深度学习入门时很好的研究资料,通过后续的学习我们会明白,深度学习实在类似logistic回归的基础上一步步的增加复杂隐藏层的,但是无论怎样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强烈建议手动推导并实现一次logistic回归。
使用博客浏览效果更好哈:
金良的博客 | Jinliang Blogjinliangxx.github.io